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引水隧洞洞身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1)隧洞开挖工艺流程开挖准备测量放样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散烟、洒水除尘安全处理出渣清底临时支护滞后进行,局部及时跟上延伸风水电线路转入下一循环(2)供水隧洞开挖1、2供水隧洞为开挖直径2.7m 的圆形断面,围岩分属、类,且两条隧洞相距较近,开挖施工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进行。采用全断面手风钻钻爆。隧洞开挖采用2#岩石硝胺炸药为主,在地下水较多的位置采用乳化炸药。采用直眼掏槽,中心孔不装药,周边孔小药卷间隔装药,导爆索连接,崩落孔连续装药,非电毫秒雷管连接起爆。采用密孔小药量,周边光面爆破的开挖方法。爆破布孔参见供水系统进水口及洞身开挖支护施工示意

2、图。初选爆破参数及作业循环时间如下表所示:供水隧洞类围岩爆破参数孔名个数孔径(mm)孔深(cm)孔距(cm)药径(mm)单孔药量(kg)总装药量(kg)中心孔142180掏槽孔44015015320.251崩落孔164015040320.34.8光爆孔114015030150.11.5底孔54018040320.42合计379.3钻孔总长:57.3m,类围岩平均单耗:1.354kg/m3供水隧洞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项目作业时间(min)备注1测量放线30全断面开挖每循环孔深1.5m, 预计进尺1.2m, 开挖方量6.87,每日2 循环,日进尺2.4m。2钻孔1803装药爆破604通风散

3、烟305安全处理306出渣320循环时间650供水隧洞类围岩爆破参数孔名个数孔径(mm)孔深(cm)孔距(cm)药径(mm)单孔药量kg总装药量kg中心孔142180掏槽孔44015015320.20.8崩落孔204015040320.255光爆孔134015030150.081.04底孔54018040320.351.75合计438.59钻孔总长:66.3m,类围岩平均单耗:1.155kg/供水隧洞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项目作业时间(min)备注1测量放线30全断面开挖每循环孔深1.5m, 预计进尺1.3m, 开挖方量7.44m 3, 每日2 循环,日进尺2.6m。2钻孔2103装药爆

4、破704通风散烟305安全处理306出渣350循环时间720开挖施工过程中可根据爆破效果作出相应调整。主要施工工艺措施a、测量放线:控制测量采用激光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作导线控制网。断面放线布孔紧跟循环作业进行,洞轴线控制测点,每星期进行一次测量复查,控制开挖质量,确保隧洞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b、钻孔作业:采用手风钻钻孔,由熟练的钻工严格按照设计钻爆图进行钻孔作业。每排炮由值班工程师按“平、直、齐”的要求进行检查。周边孔偏差不得大于5cm/m,爆破孔偏差不得大于10cm。c、装药爆破作业:炮工按钻爆设计参数认真进行装药连线,特别是周边孔的装药要谨慎进行。d、通风散烟:在供水隧洞进出口各布置1

5、台15kw 轴流式通风机,对隧洞工作面进行压入式通风。e、安全处理:通风散烟后,采用人工对周围岩体进行安全处理。f、出碴:洞底留30cm 石渣不出,在其上铺设轻轨(600mm 轨距),采用人工装渣入斗车、人工推斗车的出渣方式,推出洞外后倒入装载机斗内,再由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往1弃渣场。供水系统1、2隧洞开挖布置参见供水系统进水口及洞身开挖支护施工示意图。支护在隧洞开挖510m 后即对围岸进行初喷砼(35cm),封闭开挖面,锚喷支护施工在初喷混凝土之后,距开挖工作面1020m 距离,与钻爆施工同步进行,平行作业。锚喷支护程序为:初喷混凝土35cm钻锚杆孔冲洗注浆安插锚杆挂网补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养

6、护采用YT-28 型气腿式手风钻造锚杆孔,砂浆在拌和系统拌制,注浆机注浆,人工安插锚杆。喷砼采用湿喷法,锚杆及喷砼施工工艺流程参见4.3.3.4。(3)小雨谷电站引水隧洞开挖3隧洞开挖断面为直径4.2m 的圆形断面,长约475m,围岩分属、类,由上平段、斜管段及下平段组成,斜管段中部以下洞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3隧洞开挖仍然采用全断面手风钻孔爆破的开挖方法,开挖所遵循的原则与1、2供水隧洞基本相同,3隧洞开挖布置及爆破布孔参见小雨谷电站引水隧洞开挖施工示意图。3引水隧洞初选爆破参数及作业循环时间如下表所示:3隧洞类围岩爆破参数孔名个数孔径(mm)孔深(cm)孔距(cm)药径(mm)单孔药量(kg

7、)总装药量(kg)中心孔142230掏槽孔44020020320.93.6崩落孔204020070320.816光爆孔154020030200.34.5底孔54023050321.26合计4530.1钻孔总长:91.8m,类围岩平均单耗:1.278kg/3隧洞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项目作业时间(min)备注平洞段斜井段1测量放线5060全断面开挖每循环钻孔2.0m, 预计进尺1.7m, 开挖方量23.55。平洞段每2 日3 循环,平均日进尺2.55m, 斜井段每日1 循环,进尺1.7m。2钻孔3003603装药爆破1201804通风散烟40605安全处理60906出渣320540循环时间

8、89012903隧洞类围岩爆破参数孔名个数孔径(mm)孔深(cm)孔距(cm)药径(mm)单孔药量(kg)总装药量(kg)中心孔142230掏槽孔44020020320.83.2崩落孔244020050320.6515.6光爆孔194020020200.23.8底孔54023040321.05合计5327.6钻孔总长:107.8m,类围岩平均单耗:1.107kg/3隧洞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项目作业时间(min)备注1测量放线50全断面开挖每循环孔深2.0m, 预计进尺1.8m, 开挖方量24.93 ,每2日3循环, 平均日进尺2.7m。2钻孔3303装药爆破1404通风散烟405安全处

9、理606出渣340循环时间960爆破参数可根据实际爆破效果作出相应调整。主要施工工艺措施与1、2隧洞基本相同,而出渣方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出渣方式有以下两种:a、0+0000+097.74、0+196.80+475.2 洞段(上平段与下平段):采用2.5t自卸汽车直接倒车入洞,由履带式立爪扒渣机装渣;b、0+097.740+196.8 洞段(斜井段):上平段开挖完成后,洞底留30cm 石渣不出,在其上铺设轻轨(600mm 轨距),在0+088 左右开挖一段甩车道,断面为3m3m,长5m,其中安装卷扬机,斜井段采用卷扬机拉轻轨斗车出渣,人工装渣。、支护支护施工措施与工艺流程与1、2隧洞基本相同,锚

10、喷支护施工在初喷混凝土(35cm)之后,距开挖工作面1020m 距离,与钻爆施工同步进行,平行作业。(4)不良地质洞段处理措施3 条引水隧洞各有约20%的围岩属类围岩,10%左右属类围岩,稳定性极差,局部洞段还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施工中除随机锚杆跟随支护、系统锚杆及挂钢筋网喷砼及时跟进等常规支护方法外,在围岩极不稳定洞段,尤其是出口洞段,还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支护方法:超前锚杆超前锚杆使用手风钻造孔,超前锚杆使用25,L=5m ,顶拱1200 范围内布设,孔距60cm,锚杆倾角200-250。对于围岩胶着力差的部位,可将超前锚杆间距减小至40cm,并使之与常规锚杆焊接,无常规锚杆时,可用812

11、 的钢筋将超前锚杆出露部分环向焊接在一起,以堤高超前锚杆的抗力;超前锚杆灌注砂浆必须饱满。管棚法“管棚法”施工,是隧洞施工中土法成洞和严重破碎地质洞段开挖施工预处理方法,多用于拱顶处理。施工方法:用手风钻在顶拱120范围内以孔距40-60cm,孔径42mm 仰角20,深L=58m 造孔,然后用38mm 钢管一头打成尖瑞,并在管身以梅花型钻6孔洞,将钢管打入孔内,在孔内插28 钢筋,然后以P=1Mpa-2Mpa 的压力压入水泥砂浆,压浆时用棉砂塞堵孔管口。砂浆灌注后用22 钢筋加工成三角形矩梁(矩梁可加工成3 米一榀,钢筋间距10cm)沿岩壁与常规锚杆和管棚连接牢固,然后喷砼,砼厚度以覆盖矩梁35cm 为宜。管棚处理完毕后即可进行钻孔开挖施工。当边墙岩石破碎,稳定性较差时,可用钢支撑对边进行支护。安装钢支撑时,将槽钢与常规锚杆和管棚结构焊接牢固,每榀钢支撑间用25 钢筋焊接(钢筋间距一般为1 米),然后喷C20 砼将钢支撑覆盖。钢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