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1章2理想电源、电路等效课件_第1页
工学第1章2理想电源、电路等效课件_第2页
工学第1章2理想电源、电路等效课件_第3页
工学第1章2理想电源、电路等效课件_第4页
工学第1章2理想电源、电路等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 理想电源和受控电源 一个电源可以用两种模型来表示。用电压的形式表示称为电压源,用电流的形式表示称为电流源。(一) 理想电压源2. 特点:能独立向外电路提供恒定电压的二端元件。恒压不恒流。US恒定,I由电源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电路符号USUSUI03.伏安特性:1. 定义及图符号:平行于电流轴的一条直线。一、理想电源开路4.理想电压源的开路与短路:I=0US+_RL+_U=USI=US+_RL短路+_U=0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5.理想电压源上的功率计算:关联参考方向+UI+UIP 0 吸收功率非关联参考方向P 0 吸收功率非关联参考方向ISRLISRLI=IS理想电流源 不允许开路!光电

2、池、稳流三极管一般可视为实际电流源。+UIS+UISP 0 发出功率+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1. 定义2. 电路图符号 受控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象独立源是给定函数,而是受电路中某个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受控源和独立源的相同点:两者都是电源,可向负载提供电压或电流。 受控源和独立源的不同点:独立电源的电动势或电流是由非电能量提供的,其大小、方向和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无关;受控源的电动势或电流,受电路中某个电压或电流的控制,它不能独立存在,其大小、方向由控制量决定。二、受控电源受控电源分类U1压控电压源+-+-U压控电流源U1I2流控电流源I2I1I1+-流控电压源+-U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要点一 可

3、以用两种电源等效互换的方法,简化受控源电路。但简化时注意不能把控制量化简掉。否则会留下一个没有控制量的受控源电路,使电路无法求解。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要点二 如果一个二端网络内除了受控源外没有其他独立源,则此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必为0。因为,只有独立源产生控制作用后,受控源才能表现出电源性质。 求含有受控源电路的等效电阻时,须先将二端网络中的所有独立源去除(恒压源短路处理、恒流源开路处理),受控源应保留。1.4 电路的等效 两个不同的二端网络、分别连接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路部分上,它们分别在这两个相同的外部电路上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我们就说这两个二端网络相互 “等效”。一、电阻电路的等效(一)电阻

4、串联的等效1. 电路特点:+_R1Rn+_U2I+_U1+_UnUR2(a) 各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 (KCL);(b) 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的电压之和 (KVL)。结论:R = ( R1+ R2 + +Rn) = Ri等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2. 等效电阻R+_R1Rn+_U2I+_U1+_UnUR2U+_RI4. 功率关系P=P1+P2+ +Pn= I2R1+I2R2+ +I2RnP1: P2 : : Pn= R1 : R2 : :Rn应用: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3. 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例:两个电阻分压, 如下图R1+_UR2+_U1_+U2I(二)电阻并联的等效

5、InR1R2RnI+UI1I2_1. 电路特点:(a) 各电阻两端分别接在一起,两端为同一电压 (KVL);(b) 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的电流之和 (KCL)。I = I1+ I2+ +In等效1/R= 1/R1+1/R2+1/Rn用电导表示 G=G1+G2+Gn= Gk= 1/Rk2. 等效电阻R+U_IRInR1R2RnI+UI1I2_3. 并联电阻的电流分配例:两电阻并联R1R2I1I2I4. 功率关系P =P1+P2+ +Pn=U2/R1+U2/R2+ +U2/Rn =U2G1+U2G2+ +U2GnP1: P2 : : Pn= G1 : G2 : :Gn应用:分流、调节电流等。要

6、求:弄清楚串、并联的概念。R例1 R = 50(三)电阻混联的等效电阻混联电路举例403040例2R = 2 R2436 31KIU+6K3K6K已知图中U=12V,求I=?解:R=6/(1+3/6)=2 KI=U/R=12/2=6 mAUR+I例3二、电阻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R电阻形连接Y-等效变换电阻Y形连接RCBADCADBI1I3I2R1R2R3R12R23R31I1I3I2等效变换的条件: 对应端流入或流出的电流(I1、I2、I3)一一相等,对应端间的电压(U12、U23、U31)也一一相等。经等效变换后,不影响其它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等效变换电阻形连接电阻Y形连接I1I3I2

7、R1R2R3R12R23R31I1I3I2132132U12U12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条件 等效变换电阻形连接电阻Y形连接I1I3I2R1R2R3R12R23R31I1I3I2132132U12U12Y123I1R1R2R3U12 Y123I1R12R23R31U12电阻形连接电阻Y形连接无论是电阻Y连接还是电阻连接,若3个电阻的阻值相同时,123I1R1R2R3U12123I1R12R23R31U12电阻形连接电阻Y形连接例:解:150A150150150150B求RAB=?AB505050150150RAB=50+(50+150)/(50+150)=150例:对图示电路求总电阻RabRab

8、2ab22111由图:Rab=2.68RabCDa2110.40.40.8bRaba0.82.41.41bab2.684例: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I1+4584412Vabcd解:将连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连接的等效电阻I1+45RaRbRc12VabcdI1+4584412Vabcd解:I1+45Ra=2Rb=1Rc=212VabcdI二、电源电路的等效(一)理想电压源的串联与并联串联US= USk 电压相同的电压源才能并联,且每个电源的电流不确定。US2+_+US1+_US注意参考方向US= US1 U S25V+_+_5VI5V+_I并联(二)理想电流源的串联与并联IS1IS

9、2IS3IS并联IS= ISk 注意参考方向IS= IS1+ IS2 IS3 串联电流相同的理想电流源才能串联,且每个恒流源的端电压均由它本身及外电路共同决定。ISUSISUSIS1IS2US1US2Is=Is2-Is1想想练练?US?IS?IS 在电路等效的过程中,与理想电流源相串联的电压源不起作用;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流源不起作用。(三)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 1.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IbUURSR+_+_aS实际电压源模型实际电流源模型IURRS+IS RSU ab若实际电源输出的电压变化不大,可用电压源和电阻相串联的电源模型表示,即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若实际电源输出的电流变化不大,

10、可用电流源和电阻相并联的电源模型表示,即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实际电源两种电路模型的外特性(a)电压源模型外特性UIUS0实际电源的外特性(b)电流源模型外特性 实际电源总是存在内阻的。 若把电源内阻视为恒定时,电源内部和外电路的消 耗就主要取决于外电路负载的大小。 在电压源形式的电路模型中,内外电路的消耗是以 分压形式进行的。 在电流源形式的电路模型中,内外电路的消耗是以 分流形式进行的。IUIS0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均属于无穷大功率源,它们之间是不能等效变换的。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存在内阻,因此它们之间可以等效变换。IU+_Us = Is Rs内阻不变改并联Is = UsRs U+IaRR

11、sIS RsUS b两种电源模型之间等效变换时,内阻不变。bUsRsR+_a内阻不变改串联2. 实际电源的等效I=0.5A6A+_U5510V10V即:U=82.5=20V+_15V_+8V77I例:利用电源之间的等效互换可以简化电路分析5A3472AI=?例:2A6A+_U558A+_U2.5U例:化简下图所示电路。解:先把受控电流源化为受控电压源20V1K400II1K再用“加压求流法”化简电路U= -400I+2000I+20=1600I+20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电路可等效为20V1.6KI20V1K0.4II1K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 注意事项:例:当外接电阻R = 时,电压源的内阻 R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