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地质考古讲解课件_第1页
喇家遗址-地质考古讲解课件_第2页
喇家遗址-地质考古讲解课件_第3页
喇家遗址-地质考古讲解课件_第4页
喇家遗址-地质考古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齐家文化喇家遗址地学考古内容1. 齐家文化简介2. 喇家遗址简介3. 喇家遗址地学考古齐家文化简介齐家文化的命名安特生1920s齐家文化遗址分布 分布地域东起渭水、泾水流域,西达青海湖畔,南抵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齐家文化在青海比较集中分布在东部农业区的(黄)河湟(水)谷地及其支流的阶地上。目前调查登记的齐家文化遗存,以青海东部的民和、乐都、循化、化隆诸县分布最多。 齐家文化主要特点齐家文化的陶器以质地细腻、部分器物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而著称。双大耳罐和折肩篮纹壶是最典型的器物。齐家文化晚期已处于青铜时代。齐家文化房屋在地面常铺有一层坚实而平整的白灰面,不仅坚固美观,而且起着防潮

2、作用,是早期先民在建筑上的一个创举。齐家文化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成份。遗址中除发现石镰、刀、铲等生产工具外,还常可以见到石磨盘、石磨棒等加工粮食的用具。饲养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牛、羊等家畜骨骼在墓葬、遗址中经常发现。齐家文化年代跨度21831630a B.C. 喇家遗址简介喇家遗址地理位置喇家遗址的发掘19992005官亭盆地遗址群研究 胡李家喇家丹阳古城喇家遗址出土的重要遗物陶器石磬玉器漆器纺织品(?)喇家遗址发现的重要遗迹窑洞式房址小广场壕沟烤炉喇家遗址灾难现场(1):F3房址喇家遗址灾难现场(2):F4房址喇家遗址灾难现场(3):F7房址喇家遗址灾难现场(4):F10房址发掘现场的古洪水线索古

3、地震线索? 问题的提出官亭盆地在4000年前后是否存在特大洪水和古地震?喇家遗址里古人死亡原因和喇家古聚落废弃是否与古洪水与有关?官亭盆地地质地理概况N官亭盆地黄河横剖面图官亭盆地二级阶地纵剖面图二级阶地地层序列与堆积年代10ka开始堆积5.5ka人类开始活动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砂土液化示意图砂脉形成砂脉喷砂研究方法官亭盆地古砂土液化遗迹野外调查。 1)选择黄河北岸进行调查 2)调查路线:冲沟两侧沟壁;人工饮水渠;遗址探方古地震遗迹分布特征N古砂土液化遗迹表现方式官亭盆地液化示意图 红色粘土堆积 漫滩相粘土质粉砂层(低渗透性的非液化层) 砂砾石层(液化层) 红色粘土层官亭盆地东部砂脉官亭盆地西部砂

4、脉官亭盆地中部(遗址区)砂脉砂脉里的文化遗物盆地中部(遗址区)的宽大砂脉宽大砂脉中充填的小砾石砂脉形成的三个来源1.地震前盖层已经存在的由于风化、滑坡、生物活动等形成的裂缝2.地震时地应力产生的地裂缝 3.液化层盖层向河侧向滑动产生与河大致平行的裂缝。 盖层向河的侧向滑动官亭盆地砂脉走向玫瑰花图喷砂坑(Crater)喷砂(Sand Blow)塌陷(Depression)遗址区是强液化区宽大砂脉出现在遗址区遗址区的喷砂中含有小砾石厚层喷砂出现在遗址区塌陷出现在遗址区喇家遗址I-V发掘区液化遗迹分布古地震年代确定穿过房址的砂脉古地震年代房址中的人骨形态 古地震的发生年代与喇家遗址毁年代相同:距今3

5、700年前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墙体龟裂,局部倒塌,干硬土许多地方出现裂缝,饱水砂层出现大量喷水冒砂现象的烈度为IX。 古地震强度地震震级M0.68I00.98根据上述公式,假设喇家遗址为震中,烈度为IX,则:M0.6890.987.1即,喇家聚落遗址的震级至少在7级以上。官亭盆地周围主要断层主要结论 喇家遗址中的人死于一场古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约3800a,震级约为7级,喇家遗址的烈度为IX。古洪水与喇家遗址探方壁上里的沙波和拖曳构造古洪水堆积物的确定古人类生活面官亭盆地西部黄河二级阶地官亭盆地中西部黄河二级阶地官亭盆地中部黄河二级阶地官亭盆地南岸黄河二级阶地粒度分析洪水堆积层频率曲线及概率

6、累积曲线背景知识Wentworth、Krumbein粒级分类值Krumbein粒级颗粒直径(毫米)Wentworth粒级岩石名称664中砾砾岩24卵石12细砾细砾岩01巨粒砂岩10.5粗粒20.25中粒30.125细粒40.0625粉砂粉砂岩80.0039粘土粘土岩粒度分析(Grain size analysis)目测粉砂与粘土激光粒度仪(2u)平(滞)流沉积(Slackwater deposites)洪峰携带的细粒物质在流速减慢的情况沉积下来,称为平流沉积。支流入干流的河口、峡谷段的陡坎、河道突然变宽变窄的地方特大洪水平流沉积的确定红色粘土堆积物与河流泛滥有关 红色粘土堆积物普遍分布于黄河二

7、级阶地上,不是局部的支流洪水堆积 黄河洪水泛滥时,通过对河床和河床两侧地层的侵蚀,加上周围山地沟谷中携带红色粘土的水流汇入黄河,黄河水流中挟裹了大量红色粘土物质。由于黄河河道在寺沟峡出突然变窄,这些红色粘土物质经过水流的改造,被洪水搬运,并堆积在二级阶地上,形成了二级阶地顶部的过岸平流沉积(Overbank slackwater deposits)古洪水发生的年代 喷砂11800830a B.P.砂脉古人类生活面洪水堆积物古洪水发生的时间1. 地层上,洪水晚于地震;2. 砂脉充填物。遗址区砂脉中充填的文化遗物最晚到齐家文化;没有别的物质;砂脉中洪水充填物的拖曳构造。地震与洪水时间间隔很短3.

8、地震的上喷和下吸。喷水冒砂一般持续几十分钟、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进入下吸阶段。被吸进砂脉的洪水堆积,可能预示洪水至多比地震晚一天。4. 地震过后,紧接着特大洪水结论古地震造成了喇家遗址建筑物的倒塌和部分人员的伤亡 黄河特大古洪水对遭受地震的喇家聚落进行了最后的破坏。携带着红色平流沉积物的水流渗入被地震破坏的房址中。房址中的地层关系全新世特大洪水期对古人类活动的影响研究剖面与研究方法从盆地上游的积石峡到中部的喇家,特大洪水形成的平流堆积分布广泛11个旋回洪水频发期的开始 洪水堆积层下是齐家文化喇家遗址,这也是洪水频发期的起始年代。洪水频发期辛店文化层827/785a BC洪水堆积物洪水频发期

9、洪水频发期定为37002800a B.P. ,持续了1000年左右 辛店文化层277550a B.P. 官亭盆地喇嘛峰遗址官亭盆地考古文化演替1.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文化(胡李家遗址)2.马家窑文化(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3.齐家文化4.卡约文化和辛店文化盆地内遗址的分布规律叠置型遗址和单一型遗址官亭盆地共有50多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黄河阶地上共发现有20处遗址。 遗址的空间分布Table 1 Archaeological sites located on the terraces of Yellow RiverDistribution of each cultural lay

10、er on each terrace遗址类型仰韶文化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辛店文化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地貌部位三级三级三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二级三级二级文化层数量(个)1252111110354遗址分布规律1. 大体上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垂直分布 2. 人类活动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时期(31692882a B.C.)开始进入二级阶地 3. 从齐家文化开始,官亭盆地遗址数量明显增加4. 人类活动存在着“旋回”现象 5. 二级阶地上的齐家文化遗址,都没有被后续的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遗址重新占领;三级阶地则不然,存在齐家文化与后续文化的叠置现象,如文家遗址、鄂家遗址和槐塔遗址。 讨论地貌演化背景 1.高大阶地 2.复合阶地气候演化背景 1.全新世大暖期的尾声 2.气候变化剧烈,4000年多灾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黄河阶地在形成过程中,河流持续切割时间比较长,形成的阶地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