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器钻具组合_第1页
扶正器钻具组合_第2页
扶正器钻具组合_第3页
扶正器钻具组合_第4页
扶正器钻具组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扶正(f zhn)器钻具组合石油大学(华东(Hudng))韩志勇单扶组合的力学分析;单扶组合的力学特性;多扶组合的力学特性;扶正器组合使用注意事项;实用扶正器钻具组合;共三十一页转盘(zhunpn)钻扶正器组合此类工具(gngj)不能用于改变井眼方位,仅能在已有一定斜度的井眼内改变井斜,即进行增斜、降斜或稳斜。此类工具是在转盘钻的基础上,利用靠近钻头的钻铤部分,巧妙地使用扶正器,得到各种性能的组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扶正器钻具组合的研究逐步深入。运用数学、力学和计算机工具,出现了微分方程法、有限元法、纵横连续梁法、加权余量法等等方法,且都需要使用较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在没有计算机软

2、件计算在情况下,可使用现场常用的经验数据。转盘钻扶正器组合有三种:增斜组合;稳斜组合;降斜组合;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单扶组合的钻头受力分析:钻压:P上部钻柱在泥浆中的重力,通过钻柱传递到钻头上。方向与钻头轴线一致。钻压P可分解为平行井眼轴线和垂直井眼轴线的两个分量(fn ling):角是钻头轴线与井眼轴线的夹角。Fi 构成钻头侧向力的一部分。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单扶组合的钻头受力分析:钟摆力:Fb 扶正器以下钻柱的重量为W,作用点在该段钻柱的中点a 点。W可以分解为平行钻柱轴线和垂直钻柱轴线的两个(lin )分量:角是扶正器以下钻柱所在的井斜角。Fa 即是钟摆力

3、。 Fa作用到钻头上即为Fb 。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单扶组合的钻头受力分析:弯矩Mc:扶正器以上到切点的钻柱的重力,在垂直钻柱轴线方向的分量,相当一个杠杆力,通过扶正器形成弯矩Mc 。Mc 作用到钻头上,形成钻头的侧向(c xin)力Fc ,是钻头上侧向(c xin)力的一部分:L是钻头至扶正器的距离,但Mc的大小是不知道的,所以Fc难以计算。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单扶组合的钻头受力分析:地层横向力:Ff地层横向力是由于地层的倾斜以及地层可钻性的各向异性造成的。Ff可能是增斜,页可能是降斜。作用在钻头上的所有垂直与井眼轴线的横向力,与平行(pngxng)井

4、眼轴线的钻压的合力,以Q表示,即为作用于钻头上的所有力的合力。Q与井眼轴线的夹角,以表示。Q 和可用下页公式定性表示: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单扶组合的钻头受力分析:此只能定性说明问题,不可定量(dngling)计算。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井眼前进的方向:井眼前进的方向,不是钻头轴线方向,即钻压P的方向,因为在钻头上还作用有其他横向力;井眼前进的方向,也不是钻头上所有力的合力Q的方向。因为钻头具有各向异性,轴向和侧向的切削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侧向切削能力小于轴向,所以,实际的井眼前进方向,是在P和Q两个方向之间。越大,则井眼增斜越强。由下页公式可以分析(fnx)如

5、何控制增斜、降斜。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井斜变化分析:为正则(zhn z)增斜, 为负则降斜;欲增斜:增大 :用小钻铤,大钻压,压弯钻柱;增大Mc,缩短L;减小W:用小钻铤;欲降斜:减小 :用大钻铤,小钻压,不要压弯钻柱;减小Mc,增大L;增大W:用大钻铤;井斜角也影响 ;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三种组合:A组合:增斜组合。组合产生正向侧向(c xin)力。第一杠杆原理。B组合:降斜组合。产生负向侧向力。第二杠杆原理。C组合:可能增斜,也可能降斜,也可能是不增不降的稳斜。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扶正器距钻头的距离L对侧向力的影响:在A点以前,随着L

6、增大,组合产生(chnshng)增斜力,且随L增大而减小;在A点和B点之间,组合产生降斜力,且随L增大而增大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过了B点,扶正器不起作用,相当于光钻铤产生负侧向力。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侧向力与井斜角(xi jio)的关系:增斜组合:井斜角增大,则增斜力增大;,则Fg,Fc;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侧向力与井斜角(xi jio)的关系:降斜组合:井斜角增大,则降斜力增大;,则Fg,Fc;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侧向力与井斜角的关系:对于接近(jijn)中性的组合(L=7米为例),井斜角减小,可能成为增斜组合;井斜角增大,可能成为降

7、斜组合。 理论上讲,单扶组合可以用作增斜组合、降斜组合,也可用于稳斜组合。 但实际上不能用于稳斜组合。因为用于稳斜组合,性能是不稳定的,不是增,就是降。 单扶组合实际上仅用于增斜或降斜。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钻压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增斜组合:规律性:在一定的组合、一定的井斜角和井眼尺寸下,钻压对侧向力的影响是很微小的。为什么?在一定井斜角下,Lg长度是由切点一下扶正器以上钻柱重力的分量决定的。在增斜钻进时,钻压远远大于切点以下钻柱的重量。钻压的变化,只是引起切点以上躺在井壁下侧的钻柱长度的变化。不影响Lg长度钻柱的重量。所以, 侧向力不随钻压的大小(dxio)而变化。但不可形

8、成错觉:P=0时,侧向力也会是那么大!此使整个钻柱的重力全被大钩承担,形不成切点。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特性钻压对钻头侧向力的影响:降斜组合:在一定的组合、一定的井斜角和井眼尺寸下,钻压的增大,将使切点以下钻柱弯曲增大。弯曲增大,钻头向上倾斜角度增大,钻压的侧向分量增大。钻压继续增大,钻柱继续弯曲,在扶正器和钻头之间将出现新的切点。在出现新切点之前,钟摆力不会减小,但由于(yuy)钻压的侧向分量增大, 将使降斜测向力减小。在出现新切点之后,钟摆力将会大大减小,即降斜测向力减小。总的说,降斜组合,钻压的增大将使降斜测向力减小。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zh)的力学分析钻铤直径对侧向力的影

9、响:降斜组合:对降斜组合来说,钻铤直径的影响,是明确的,即随着钻铤直径的增加,钟摆力将增大,因而钻头侧向力将增大。在井眼直径、扶正器直径、扶正器具钻头的距离(jl)都不变的情况下,显然,钻铤直径越大,重力就越大,所以钟摆力越大。共三十一页单扶组合的力学(l xu)分析钻铤直径对侧向力的影响:增斜组合:对降斜组合来说,钻铤直径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关系。影响侧向力的因素,不仅有钻铤的重力,还有扶正器到切点的距离(jl),此距离随钻铤直径增大而减小;还有此距离内钻铤的弯曲情况,钻铤刚度越大,弯曲就越厉害;即随着钻铤直径的增加,侧向力将增大,还是减小?不能直观地看出来。这是通过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计

10、算,才能得知。共三十一页多扶组合(zh)的力学特性使用多扶组合的必要性:1. 单扶组合仅用于增斜和降斜。由于单扶稳斜组合性能的不稳定性,稳斜组合都是多扶正器组合。2. 对于增斜降斜组合,由于以下原因,也广泛使用多扶组合:单扶组合的钻柱可能大段与井壁接触,产生粘附卡钻或压差(y ch)卡钻的可能性较大,而多扶组合可大大减小钻柱与井壁的接触;用单扶增斜或单扶降斜组合钻出的弯曲井眼,如果再下入多扶组合(例如多扶稳斜组合),则容易出现阻卡现象。使用多扶增降组合,则容易下入。共三十一页多扶组合的力学(l xu)特性多扶增斜组合的结构:标准多扶增斜组合:A 在标准增斜组合基础上,可以变化,适当(shdng

11、)减小增斜率;减小第一和第二扶正器之间的距离,B ;减小后,在第二扶正器之上,在加一个扶正器,C ;共三十一页多扶组合的力学(l xu)特性多扶增斜组合的结构:柔性多扶增斜组合:柔性组合A ,使用1根小尺寸钻铤。国外称作(chn zu)“giligan”。若标准增斜组合的增斜率为20/30m ,则“giligan”增斜率可达到30/30m 。柔性组合B ,使用两根相应的钻杆或无磁钻杆。若标准增斜组合的增斜率为20/30m ,则此种柔性组合增斜率可达到4050/30m 。共三十一页多扶组合(zh)的力学特性多扶稳斜组合(zh)的结构:标准多扶稳斜组合A :三个扶正器组成;在标准增斜组合基础上,可

12、以变化,适当改变增斜率;B:在三扶之上,每个10m 加第四甚至第五个扶正器。增大增斜率 ;C:适当加大第一和第二扶正器之间的距离。减小增斜率 ;共三十一页多扶组合的力学(l xu)特性多扶降斜组合的结构:标准多扶降斜组合A :两个扶正器组成,钻头至一扶距离20m;在标准组合基础上以变化(binhu),适当改变降斜率;B:减小钻头至一扶的距离,减小降斜率;C:在钻头上加一个欠尺寸扶正器,减小降斜率 ;D:用一根小尺寸钻铤,增大降斜率;共三十一页影响多扶组合(zh)性能的因素增斜组合:钻压对增斜组合侧向力的影响(yngxing),是不显著的,是比较小的;在组合、钻压不变情况下,井斜角增大则侧向力增

13、大;稳斜组合:钻压对稳斜组合性能的影响是很小的。所以在稳斜钻进中,可以根据眼使性能改变钻压。稳斜组合对井斜角的变化是敏感的。井斜角增大,则负侧向力增大。所以,在井斜较小时显示稳斜的组合,在井斜较大时可能显示为降斜组合。降斜组合:钻压增大,钻柱正向弯曲,负侧向力减小,降斜率减小;共三十一页扶正(f zhn)器组合的使用注意事项增斜组合:在软地层中使用:软地层中钻进,地层因素(倾角、走向、软硬变化等)影响较小。影响增斜率的主要因素是钻具力学因素;软地层水力冲蚀、扶正器和钻头的侧向刮切等作用显著,容易井径扩大,使增斜率下降。要达到(d do)一定的增斜率,应使用增斜能力强的组合。在中硬地层中使用:地

14、层构造因素影响非常显著;所以要特别注意掌握底层的造斜规律,运用这些规律,控制井眼方向。在硬地层中钻进:地层硬,则钻头和扶正器的直径容易被磨小,不易保证增斜所需要的支点,从而影响增斜率;钻头侧向切削能力本来就小,在硬地层中,即使有较大的侧向力,也难以侧向切削出去,这也影响造斜率;注意使用侧向切削能力大的钻头;或注意发挥不对称切削作用;为了防止扶正器磨损,可使用扩大器作为扶正器;共三十一页扶正(f zhn)器组合的使用注意事项稳斜组合:稳斜比增斜、降斜都要难,常常出现“稳不住”的现象。这是因为稳斜的影响因素最多。地层因素:倾角、走向、软硬变化、软地层中的井眼扩大等;钻具因素:扶正器尺寸的磨损,特别

15、是近钻头扶正器的磨损;钻进参数:不对称的水力冲蚀;上述因素是稳斜组合往往变成降斜组合。稳斜组合总是多扶正器。在硬地层中可能(knng)出现起下困难。切勿“强行下”入。为保证稳斜效果,在硬地层可使用扩大器代替紧钻头扶正器;在中硬地层,为了克服地层力的作用,可使用长翼扶正器或双联扶正器;注意保持正常钻压和较高转速;共三十一页扶正(f zhn)器组合的使用注意事项降斜组合:软地层,钻头侧向力容易发挥作用,井径也容易扩大,所以地层越软,越容易降斜 ;反之,地层越硬,越不易降斜;在较硬地层中,需要降斜时可以采用:先用动力钻具强行(qingxng)降斜;再在已经降斜弯曲的井眼内,用强力钟摆钻具,增大钻压,

16、可将其压弯(负向弯曲),从而增大降斜能力;钻进中注意保持较小钻压,较低转速;降斜组合要注意使用新钻头,保证钻头的侧切能力;在降斜特别困难的井段,在轨道设计时,注意避开降斜;共三十一页实用钻具(zun j)组合增斜钻具(zun j)组合:类型L1L2L3强增斜组合1.01.8-中增斜组合1.01.818.027.0-弱增斜组合1.01.89.018.09.0按增斜能力分为强、中、弱三种。使用中要注意: 1. L1增长,增斜能力减小; 2. 近钻头扶正器直径减小,增斜能力也减小。 3. 注意保持低转速。 共三十一页实用(shyng)钻具组合稳斜钻具(zun j)组合类型L1L2L3L4L5强稳斜组

17、合0.81.24.56.09.09.09.0中稳斜组合1.01.83.06.09.018.09.027.0-弱稳斜组合1.01.84.59.0-稳斜能力分强、中、弱三种。在使用中要注意保持正常钻压和较高转速。若需要更强的稳斜组合,可使用双扶正器串联起来作为近钻头扶正器。 共三十一页实用钻具(zun j)组合降斜钻具(zun j)组合 类型 L1 L2强降斜组合 9.027.0 -弱降斜组合 0.8 18.027.0按降斜能力分为强、弱两种。使用中要注意:保持小钻压和较低转速对于强降斜组合来说,L1越长则降斜能力越强,但不得与井壁有新的接触点。 共三十一页内容摘要扶正器钻具组合。上部钻柱在泥浆中的重力,通过钻柱传递到钻头上。角是钻头轴线与井眼轴线的夹角。因为钻头具有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