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_第1页
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_第2页
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_第3页
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_第4页
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十桥一隧三轨编织密集过江通道【规划目标】在目前已有7座过长江机动车通道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将续建二七大 桥、鹦鹉洲大桥、轨道2号线和4号线过江通道,增建杨泗港大桥、黄家湖大 桥、轨道8号线过江通道,形成十桥一隧三轨过长江通道格局。【专家解读】武汉被长江分隔,过江通道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 用。以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隧道为例,其日均交通流量约5万辆, 对长江大桥、长江二桥车辆分流作用明显,均衡了交通压力。2008年,武汉 城区高峰车流量大于万辆的路口有3个:解放大道黄浦路口、解放大道三阳路 口、解放大道航空路口,2009年仅剩航空路口

2、。十二五期间,武汉将继续加大跨江大桥的建设。其中,二环线杨泗港长 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约6公里处,路线全长约公里,双向8车道,拟 采用悬吊斜拉组合桥型;四环线黄家湖长江大桥位于白沙洲长江大桥上游约7 公里、军山长江大桥下游约9公里处,起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家堡,接汉 洪高速公路,过沌南洲,跨长江,于石咀李家村下游跨武金堤至长江南岸,再 过青菱湖,跨青郑高速公路,止于G107国道,全长公里,主线双向6车道, 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在进一步加密过长江通道的同时,武汉还将建设3条跨长江轨道通道,开 创过江交通新格局。快速路总里程达270公里【规划目标】至2015年,快速路总里

3、程达270公里,占2020年规划目标的98%;规划 提升77公里主干道为快捷路,增加快速路系统覆盖率,主城内形成三环六联 十二射的快速路网络格局。【专家解读】去过北京、上海的人,会对这些城市的快速路系统印象深刻,全封闭、大 部分路段为高架甚至全程高架、无红绿灯、车速很快,有效疏导了城市车流。但在武汉,快速路严重缺乏。十二五期间,武汉将致力于快速路网建 设,畅通一环,建设二环,贯通三环,形成三环六联十二射格局,其中二 环以内建成两环五联九射139公里的快速(捷)路系统。五联指5条快捷联 络线,分别为香港路-沙湖桥、琴台路-武珞路、中南路-中北路、江城大道和 武胜路-鹦鹉大道;九射指9条快速放射线

4、,分别为宝丰路、黄浦路、江北 快速路等。环线与快速放射线、联络线相交成网,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快速 路系统,加强主城区与新城组群的道路联系。轨道运营里程达公里【规划目标】在2010年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的基础上,至2012年建成轨道2号、4号 线一期,运营里程达72公里;至2015年建成轨道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 8号线一期,运营里程达到公里。【专家解读】2004年,武汉开通轨道1号线一期,今年7月开通1号线二期,但轨道 交通线路长度仅有公里,日客运量目前也仅有约15万人次。而去年底,上海 轨道交通线路总长达355公里,北京228公里,武汉亟需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步 伐。轨道4号线二期,由武昌

5、火车站至黄金口,全长公里,设车站13座;3 号线一期,由三金潭至沌阳大道,全长公里,设站24座;8号线一期,由金 银潭至梨园,全长公里。轨道骨干网络形成后,武汉市还将规划开通快速公交和公交快线,提高高 效率公交设施覆盖率,实现都市发展区90%居民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 钟。至2015年,实现主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超过30%、轨道及快速公交承担公 交比例超过25%。主次干道强筋健骨微循环路活血化淤【规划目标】主城区新建或改建主干道29条、145公里,次干道66条、167公里,分 别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的93%和82%。还将结合重点区域建设和项目开发,积 极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规划每年新建支路75

6、公里左右,至2015年形成支路 总里程约936公里,支路密度达公里/平方公里,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的 52%。【专家解读】目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的路网结构不够合理。国家规范要求,主干路、次干 路和支路的数量比例为1:,而武汉为1: 1:,次干路、支路缺乏,不能有 效分流主干路交通。另外,主干路间距过大,如汉口发展大道、建设大道与解 放大道的平均间距分别为1800米、1500米。按规划,至2011年,汉口地区将形成六纵七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六 纵为垂直于长江的6条干道走廊,分别是:古田二路、汉西路、常青路-青年 路、姑嫂树路-新华路-友谊路、香港路-大智路、金桥大道-黄浦路;七横为 平行于长江的7

7、条干道走廊,分别是:沿江大道-沿河大道、中山大道、解放 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幸福大道、三环线北段。武昌地区规划形成九纵七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九纵为垂直于长江的 9条干道走廊,分别是:三环线东段、工业二路、水东路、徐东路、沙湖大 桥、武珞路-珞喻路、雄楚大街、南湖南路、三环线南段;七横为平行于长 江的7条干道走廊,分别是:临江大道、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中山路、中南 路-丁字桥路、东湖路-珞狮路、民族大道、关山二路。汉阳地区规划形成四纵五横骨架道路系统网络。四纵为垂直于长江的 4条干道走廊,分别是:琴台路、汉阳大道、四新南路、三环线西南段;五 横为平行于长江的5条干道走廊,分别是:滨江大道、

8、鹦鹉大道-拦江堤路、 梅子路、芳草路、十升路。新建129座人行立交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目标】完善慢行交通系统,鼓励慢行出行,至2015年,规划布置公共自行车租 赁点位1620个,主城内建成人行立交总量达213座(其中新建129座),使自 行车出行方式比例不低于18%,步行出行方式比例不低于35%。【专家解读】武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在设置 上充分考虑了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的有效接驳,2009年,每天为市民提供 了约10万人次的便民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未来5年,武汉将继续扩 充该系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完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是保障安全、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的有

9、效手段。2015 年前,武汉将在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新华路、常青路-青年路、武珞路、雄 楚大街、中山路-友谊大道、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街等道路沿线,新建129 座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包括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缓解停车难【规划目标】继续探索停车场建设新模式:一是严格执行新的配建停车位标准,预计 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基本满足新增的停车需求;二是通过 完善停车场鼓励政策,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在停车问题比较突出的 汉口及武昌老城区、新华路、利济路等区域,新建万个公共停车泊位,逐步弥 补城市停车缺口,缓解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专家解读】据不完全统计,200

10、9年,武汉城区约有停车泊位万个,较上年同比增加 万个,增长主要来源于路面停车,静态交通停车设施增长缓慢,供需缺口较 大。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重点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作为 城市基础设施,单独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二是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 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三是结合土地开发,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经济发展规划未来5年,武汉将保持年15%左右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万亿俱乐部行列 (个人觉得很有可能,2009年武汉GDP据说超过4500亿,5年后就算加入不了 万亿俱乐部,也会被加入),在这5年期间,武汉一方面应加快对原有工 业基础的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则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11、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如何充分发挥工业基础的优势对武汉未来发展十分 关键。按照计划,到2015年,钢铁、汽车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 4000亿元,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以上。另一方面,依托武汉在高教方面的优势,未来5年,武汉将着力布局高新 技术产业。相比沿海,武汉的财政收入仍然比较少,所以未来5年仍需要重点解决资 金来源的问题(这句话是重点,资金如何来,不解释,大家都懂的)。武汉市几条环线的划分内环线(28公里):解放大道-武胜路-江汉一桥-长江大桥-武珞路- -中南路,中北路一徐东大道一长江二桥二环线(52公里):发展大道一发展大道延长线一二七长江大桥一水东 路一东湖路一珞狮路-八坦路一鹦鹉洲长江大桥一江城大道一十升路一江汉二 桥一汉西路一发展大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