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字。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5.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2. 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字。【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的教学1.谈话导入,明确主题。宋代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

2、有进。”告诉大家学习最怕没有疑问,能够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就会有所进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提问有了很多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吧。当然,也可以说说你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出示课件3)(板书:语文园地 提问)2.自由交流,畅谈收获。(出示课件4、5)预设1: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知道既可以针对局部,也可以针对整体来提出问题。预设2:学了夜间飞行的秘密,我知道还可以从内容、写法和启示等角度来提问。但是,从文章的“写法”角度提问太难了,我常常不知道怎么提。预设3:学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明白了要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预设4:我觉得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

3、地提出问题。阅读的过程,好像就是提问的过程。(板书:整体-局部 内容-写法-启示 有意义、有价值)小结:(出示课件6)大家谈到了自己在这个单元学习的收获,也谈到了自己的困惑。看来同学们确实是很有感受。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学习伙伴又有些什么体会呢?3.自读“交流平台”,启发收获。(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勾画关键信息,说说学习伙伴都交流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7)(2)启发思考:阅读时,积极提出问题究竟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8)预设1:能让我的阅读更加主动。预设2:能让我对课文的思考更深入,理解也更全面。点拨:边读边思考,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能保持一种较为专注的阅读状态,学习的效率会很高。(3)回顾

4、交流:本单元的一个学习收获,就是知道了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这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过,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确实比较难。回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提出了哪些有关写法的问题?(出示课件9)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加深对从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认识。(4)引导思考:学习伙伴提出“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什么样的问题对理解文章作用更大呢?(出示课件10)预设:全文的问题,有启发的问题。点拨: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多,但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比较,根据文章的需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出示课件11)(5)小结: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

5、习惯,学习伙伴提醒我们以后也要多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出示课件12)(板书:敢于 善于 学 问)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1.导入: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识字加油站又迎来了12位客人,他们和老朋友们手牵手,排着整齐的队列,向我们走来了。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13)出示12个生字(出示课件14),学生自由认读。指名认读,提醒注意读准“驻、钞、账、樟”等四个字的声调发音以及“培、媒、猾”三个字的声调。2. 出示两组生字(出示课件15),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这两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指导整体观察,学生交流发现。预设:第一组是读音相同的形近字,前面是熟字,后面注音的是生字。

6、第二组汉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形都不同。3.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学习第一组生字。(出示课件16)引导学生根据形旁猜测“驻”的意思是“停留”,根据意思组词语,如“驻扎”“驻足”“进驻”。(出示课件17)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驻”是马字旁?学生结合古代的交通工具理解。继续引导思考:“钞”为什么是金字旁?引导学生结合古代钱币来理解。(出示课件18)自主学习“培、赌、媒、氛”4个生字,提示:为什么“培”是土字旁,“赌”是贝字旁,“媒”是女字旁,“氛”是气字旁?让运用查字典、根据偏旁猜测或比较组词等多种方法理解意思。4.利用偏旁了解字义识字,学习第二组生字。(出示课件19)(1)说说形旁“贝”“木”“

7、犭”表示的意义。(2)尝试组词,理解字义。(3)查字典验证。5.复习巩固,识记生字。(出示课件20)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驻扎 钞票 培养 赌博 媒体 气氛 结账 祝贺 樟树 单杠 狡滑学生认读,同桌相互抽查认读生字。【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提问 整体-局部 敢于内容-写法-启示 有意义、有价值 善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2. 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3. 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教学过程】一、“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1.教师:自由朗读两组句子,比较每组中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不是一样,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出示课件21)那时没有

8、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那条狗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叫。学生自由读。分AB组或男女生分别朗读。比异同(出示课件22):第一组的第一句反复运用“没有”,一共在句中出现了四次。第二句中只有一个“没有”。第二组中的第一句反复使用“叫”,第二句没有反复使用。(板书:反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的妙处:再次朗读两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23)预设:第一组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第二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条狗十分爱叫。2.尝试运用。(出示课件24)运用反复的方法改写句子

9、: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水和人烟。学生改写:车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1.教师: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出示课件2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预设:在同一个句子里,自己回答自己提的问题。(板书:设问 自问自答)2.出示非自问自答的句子,与原句比较。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人类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

10、,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为的是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说说体会到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自问自答的句子表示“强调”。)(板书:强调)3.引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自问自答的句子,并读一读。(出示课件26)示例:走月亮一课: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4.学生抄写句子,进一步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出示课件27)三、“日积月累”的教学1.过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善于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我国古人就很重视“问”,来看一些名句。(出示课件28)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

11、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注意“裕、慎、笃、孰、惑”等字的读音。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和断句。2.提问: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说说句子的大致含义。全班交流,疏通句意,教师适时点拨。预设: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示课件29)大意:喜欢思考问题会变得聪明,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使自己狭隘、渺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示课件30)大意: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审辨、追问,要慎重地、深入地开展思考,要明白地辨别真伪、美丑、善恶,要切实地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收获人

12、生真谛。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示课件31)大意: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 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示课件32)大意: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告诉我们不用为自己不懂得一些道理而感到羞耻,告诫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能有了问题不去向老师请教。3.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直至熟读成诵。4.鼓励学生将喜欢的名言摘抄在积累本上,或用卡片做成书签,放到自己常用的书中,激励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强调 反复 设问(自问自答) 【资料链接】“爱问”小故事宋濂冒雪访师明朝

13、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举形声字的词语,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在“词句段运用”的授课中,我通过对比朗读、讲解,让他们体会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