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复习重点(共8页)_第1页
三生教育复习重点(共8页)_第2页
三生教育复习重点(共8页)_第3页
三生教育复习重点(共8页)_第4页
三生教育复习重点(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命(shngmng)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cjn)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价值的教育。“三生(sn shn)教育”的内容是有关生存的只是和经验除了帮助大家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外,同时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三生教育“中的生活教育,即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系统地认知生活与教育的多元关系。20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美国学校教育中日益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国际知名教育家杰.唐纳.华特士提出education for life(生命教育)。

2、1968年,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北部内华达山岭脚下,成立了阿南达学校(Anands Schools)1974年,澳大利亚的Rve.Ted Nosff牧师针对青少年吸毒且许多青少年死于吸毒这一问题,提出life education(生命教育)。1979年在新南威尔士加州成立了第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简称LEC)1998年,台湾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三个维度”是指生命的探索欣赏生命;生命的体会勇于生存;生命的实际关怀生活。“五大单元”是指体会生命的价值;探索生命与大自然的关系;实践解难与能力体会;管理自我情绪;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008年3月,云南省开始推

3、行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提出生命教育(jioy)的原因:第一(dy),基于对现代学校(xuxio)教育的反思。第二,基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问题的反思。第三,给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思考。提出生命教育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生命的发展问题,即减少青少年生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扭转当前学校教育漠视生命、脱离生命本原的问题。1896190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创立“芝加哥实验学校”“生命教育”的三个理论:”1、教育即生活;2、学校即社会;3、做中学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其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三

4、个核心思想。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兰茂 明代 河南洛阳 滇南本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地陈新代谢,而且这中陈新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生物学哲学家萨特勤把生命定义为:”生命系统即自我复制、自我调节、呈现个体性的开放系统,并从环境中馈入能量“。我国学者(xuzh)胡文耕对生命下定了这样(zhyng)的意义:”生命是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nngl)的,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复制和对体内外环境选择性反应的属性。“

5、最简单的生物可以没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功能,但没有繁殖功能的生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自然条件下的自复制是一切生物产生的必要条件。依靠自身的功能,保持自身结构存在的能力就叫生命力。”三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生命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的特征:(一)生命的不可逆性;(二)生命的不可再生性;(三)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有三个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命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即人的生理构造和自热本能。例:人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随时可能出现的死亡威胁的命运

6、,因此,体味生命的有限性和脆弱性是我们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首要前提。生命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它是人的本质属性、主要包括:1、人的社会性;2、人的能动性。因此,最突出的就是其相互关系性。生命的精神属性决定了生命不会仅仅满足于生存,而是试图探寻生命存在之外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生命(shngmng)的态度:生命的自然(zrn)属性,要求我们(w men)首先要珍惜一切生命;生命的社会属性,要求我们珍惜他人生命,与他人和谐相处;生命的精神属性,则要求我们释怀生命的困惑,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是承认现实,接受真实的我;二是喜欢自己,接受成长中的

7、我;三是承担责任,接受有价值的我。生命价值的定义:从宏观上讲,生命价值是一切形态生命的价值。从微观上看,生命价值特指人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实现的前提是:活着,才能体现生命价值。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一个关于生命价值的概念中都包含了四个元素:一是主体的人的需要;二是客体生命的属性;三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生命更之间的关系;四是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生命评价或态度。生命价值的内涵:(1)生命的自我价值盲人提灯笼;(2)生命的社会价值。(2)两者间的内在价值:一方面,生命的自我价值是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生命的社会价值是实现生命自

8、我价值的基础。生命价值的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至上性(4)平等性生命价值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时时刻刻以生命存在为第一要义,不能无故(法律除外)侵犯或伤害他人的生命。例:2009年2月 云南晋宁县 李荠明”躲猫猫“(2)人的生命价值的普遍性是指价值主体的普遍性和价值客体的普遍性。生命价值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社会现实中真正地让每一个人享有生命价值权利,真正地让每个人履行其相应的生命责任。(3)生命价值的至上性指它相对于其它价值而言是最高价值。(4)生命价值的平等性是指个体生命所具有的价值地位,即无质的差异,也无量的差异,是人人平等的,只要是人,且生命存续,就不分种族,阶层和信仰;不论社会

9、地位的高低和个人能力的大小都享有其作为人而高于物,高于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地位和道德地位。生命(shngmng)的价值实现:1、认知生命(shngmng)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包括两小点(xio din):1珍惜生命,保全生命;2理解生命,发展生命。2、关注心理健康,不断健全人格。3、抵御挫折,走出生命困顿。4、广泛投身校内外文化活动,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发展生命能力。文化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能够激发生命的潜能,扩展生命的能力,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的程度。生命伦理原则是由比切姆和查尔维斯在【生物医学伦理学原则】中提出的:尊重自主性原则、不伤害原则、行善原则和公证原则。生命伦理的四个

10、基本原则:1、生命道德原则;2、生命责任原则;3、生命价值原则;4、生命正义原则。依据生命伦理学四个基本原则和伦理学道德论、义务论、价值论、公正论四大原理。生命伦理学概述:(1)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 (2)生命:人类、也包括动植物的生命 (3)伦理学:对人类行动的规范性研究 (4)生命(shngmng)伦理学: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情境中,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包括决定行动(xngdng)、政策、法律,进行系统研究。例:同性恋、克隆、安乐死、器官移植、变性、代孕、堕胎。生命(shngmng)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1生物标准;2社会标准;3复合标准。生命

11、三重标准,对推进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1生命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过程(从胎儿死亡到脑死亡)例【残食的理性】;2生命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3生命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完全性(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生命责任的履行:(1)要学会体验生命;(2)要学会化解生命危机;(3)要学会释放生命潜能(4)要学会回报家庭;(5)要学会回报社会。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生命权是人权的首要内容,也是享有人权的首要条件。中国政府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人权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和阶级性;(2)历史性和现实性;(3)普遍性和特殊性;(4)多样性和相对性。人权实现的主要条件有:(

12、1)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提供给人们享有的资源。(2)生产力条件;(3)社会制度条件;(4)权能条件,即人权拥有者自身生理和心理素质的条件,也就是人的能力。(5)政治体系中决策民主程度、政府、组织机构、监督系统、人事制度、政党制度等都是政治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也是享有其他人权的基础;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是享受其他人权的前提。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rnqun)的观点。生存权是指以公民(gngmn)(包括残疾人民)的生命安全利益(ly)为内容的权利。生命权定义:人的生

13、命权始于人的出生,终于人的死亡,每个人在出生以后,死亡以前都具有相同的生命权,不能因人的名族、种族、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健康程度等不同而有所不同。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将生存权作为一个专有的特定概念,是安东.门格尔在1886年完成的【全部劳动史论】中首次提出的。最早宪法中确认生存权内容的是1919年德国的【魏玛宪法】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声称”生命、自由、财产“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其中”生命“、“财产”都是生存权的重要内容。发展权,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人、名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1966年,发展权首次【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1969年第24届联大通过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坚持4个字的原则:(少杀、慎杀)1全球有96个国家已经废止死刑,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没有死刑。2时至今日,仍有58个国家仍然继续存有并执行死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