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_第1页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_第2页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_第3页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_第4页
第7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3步入国际舞台本课重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怎样的国际局势,对此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地位和意义?3.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中国的贡献和意义?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手段,企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外交公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

2、系。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大外交活动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印度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10月5日苏联第一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呈递国书后合影。1949年底毛泽东率代表团访苏毛泽东和斯大林合影周恩来和莫洛托夫会晤1950年初,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提出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1953年(周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2)1954年,周恩来分别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主权和领土

3、完整、利2.地位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思维拓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1.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是公正的国际交往准则。2.主张各国不分强弱并且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三、步入国际舞台1.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2.中国出席万隆会议1.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日内瓦(1)时间:1954年(2)地点:日内瓦(瑞士)(3)参会的意义: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对会议做出了积极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4、。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2.中国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4月(2)地点:万隆(印度尼西亚)(3)参加国:亚非29个独立国家。(4)贡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到达万隆机场受到热烈欢迎 针对会议中的 分歧与矛盾,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大会的圆满成功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3)中国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意义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会议,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课堂小结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国际形势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位提出意义步入国际舞台1.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包括( )A政治孤立 B经济封锁 C军事包围 D文化围剿D课后练习2.俗话说“邻居好,无价宝”。20世纪50年代,下列哪一方针的提出,直接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民族区域自治 D.求同存异3.“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经典之词出自于( )A毛泽东 B朱德C陈毅 D周恩来B课后练习D本课重点1.新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