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9月15日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纲解读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前2070 前1600 前1046 前771 前221 前207 220 581 618 907 960 1271 1368 1644 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两宋元朝明朝清朝前期司南、黄帝内经、甘石星经造纸术、汜胜之书、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雕版印刷、火药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外传火药外传、木活字、农书、授时历铜活字、农政全书、本
2、草纲目日食五代夏小正光耀千古的古代科技之四大发明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时代背景典型特征夏商奴隶社会繁荣,中华文明诞生独具风格的青铜制造艺术先进的历法(夏小正干支计日)秦汉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中国文明开始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形成“东亚文化圈”包括丝绸、冶金、水利技术等隋唐封建盛世、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形成影响全世界的“中华文化圈”宋元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对外开放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外传,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变其了巨大作用明清封建制度走向
3、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对外“闭关锁国”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成 就影响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西汉发明(纤维纸) 东汉改进(蔡伦) 7C,西传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北宋活字印刷(毕昇) 13C,外传唐初发明,唐末用于战争,宋朝广泛应用14C,传入欧洲战国司南,北宋用于航海,13C,传入欧洲促进人类文化发展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类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旧贵族起到重要作用促进远洋航行,为地理大发现创造条件四大发明推动16-18世纪的西欧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推进人类文明进程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1.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
4、科技成就)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推动社会进步未能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重大作用。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不同影响的原因及启示 1)中国: 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文化专制;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2)西方: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
5、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人的观念。 思维拓展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繁荣根因)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思维拓展1(20
6、14江苏单科)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C【解析】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
7、,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故C项正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活学活用2.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解析:A。本题为因果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辨析因果的能力。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在西方和明清时期对社会变革作用的不同,根源于中西方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的不同
8、,也就是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的不同,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此外,C、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A 活学活用2.数学春秋战国:东汉:南朝:元代:乘法口诀,筹算(十进位计数),度量衡九章算术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祖冲之圆周率第七位珠算法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5(2014北京文综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 活学活用B【解析】题干限定词是“东汉”、“大秦”(当时
9、的古罗马帝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故A项错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罗马帝国发展了罗马法,故B项正确;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但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故C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代表作,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3.天文战国:东汉:唐代:元代:甘石星经石氏星表张衡浑象仪、地动仪僧一行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郭守敬简仪、授时历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天文学萌生和发展原因1) 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性、合法性。3)
10、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4.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王祯农书(重点在工具改革)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性、实验性、西学东渐性)北朝:元代:明代:“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表现5.医学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医书,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生物分类法)战国:东汉:明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圣/“四诊法”)华佗(最早麻醉药:麻沸散、保健体操:五禽戏)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思维拓展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11、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文化传承没有间断。3.(2014上海单科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D【解析】从
12、图中时间轴可以看出,应处于明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是在唐朝,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于1897年,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在13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明后期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活学活用4、(2016上海单科9)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5.(2012海南单科卷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 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13、。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B【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活学活用材料二:18世纪,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积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上等人)是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
14、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 罗兹墨菲亚洲史请回答:根据两则材料,从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细胞学说、进化论1819世纪中叶(清)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学、解释几何学、血液循环学说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17世纪(明后期至清初)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本草纲目16世纪(明中后)远洋航海技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1015世纪(宋元到明初)欧洲中国时期材料一:阅读下列材料项目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科技内容方法目的发展趋势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
15、,缺乏理论探索(属应用科学)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密逻辑体系相结合(属理论科学)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注重理论研究与观察实验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统治需要服务于工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请回答:根据两则材料,从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指出10世纪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发展上的差异?先进性;实用性;经验性;封闭性.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2)封建闭关政策隔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明代“八股取土”和清代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新环境。4)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技术,不重视对
16、自然规律和抽象理论的研究。5)教育上,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以科举选拔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封建官吏为主要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6)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技艺的价值观,科技发明在读书人心目中始终被看作与功名利禄无关的雕虫小技而被轻视。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缺乏创新动力。 归根结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英国现代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技发展史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而近代科学只在欧洲发展,却未在中国成长。李约瑟的这个发现、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2014全国新课标
17、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1)根据材
18、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宋应星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
19、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特点: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牛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
20、界的新方法。8、(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朝代时代特征汉字、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先秦生产力落后秦汉魏晋 隋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制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秦小篆、汉隶国家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狂放不羁的草书:张旭、怀素;规范法度的楷书:欧、颜、柳(颜筋柳骨)“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实用性 艺术性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思想统一书法艺术形成二、古代中国文艺汉字与书法艺术朝代时代特征汉字、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元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明清进步
21、思潮;政治统治黑暗。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有意无法;宋四家苏、黄、米、蔡;赵佶民族歧视政策,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文人地位低下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祝、文(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 ”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解析】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B项错误;“宗”,是一个会意字, 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 ”象宫室屋宇之形,“ ”表示祖先牌位,故C项正确;秦朝统一后,秦始皇
22、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宝座,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D项错误。C 活学活用(2013海南单科3)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解析】篆书之后是隶书,A是篆书;B是楷书;C是隶书;D是草书。故选C。 A B C DC 活学活用朝代时代特征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先秦生产力落后 岩画、壁画(质朴与浪漫);帛画:浪漫神秘不失古拙人物龙凤图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夫妇宴饮图魏晋 隋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制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 雍容华贵盛唐景象:宗教画、人物画;国家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凸现个性文人画出现;顾恺之“以形写神”政治统一经
23、济发展思想统一吴道子“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二、古代中国文艺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 绘画艺术朝代时代特征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北宋气势宏伟南宋偏安江南元南方士人借山水画抒发郁闷心情 明清文人画(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最为突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发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描写市井生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残山剩水风俗画: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充满生活气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明清进步思潮;政治统治黑暗。民族歧视政策,民族
24、、阶级矛盾尖锐;文人地位低下中国画的特征及体现的民族精神。1、特征: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中国画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不求形似; 表现手法灵活2、民族精神:自尊自强、不畏强暴、不向世俗低头;崇高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执著追求的精神;潇洒自由的心态;坚毅的个性等。思维拓展(2010海南单科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A【解析】文
25、人画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抒发个人情感。 活学活用朝代时代特征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先秦生产力落后秦汉魏晋 隋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制二、中国古代文艺现实主义源头:诗歌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楚辞离骚国家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汉赋:带韵散文、辞藻华丽(司马相如:上林赋)唐诗:流派众多,高度成熟(李白、杜甫、白居易)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思想统一辉煌灿烂的文学1)政治:2)经济:3)文化:唐诗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
26、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1、发展原因:2、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思维拓展朝代时代特征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元 明清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发展宋词:长短句;豪放派(岳飞、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话本四大奇书、四大名著三言、两拍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明清进步思潮;政治统治黑暗。民族歧视政策,民族、阶级矛盾
27、尖锐;文人地位低下元曲(元散曲)关汉卿(“曲圣”) 窦娥冤 ;马致远(“曲状元”)天净沙秋思 小说 1、小说的兴起与发展魏晋南北朝(兴起)志怪小说 搜神记唐朝传奇(短篇小说)柳毅传宋代话本(新阶段、奠基)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空前繁荣)2、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文人对社会不满,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3、特点: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 文学成就大大超过前代明清小说思维拓展4、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以贵族青年的爱情
28、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明清小说的特色: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出现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浸染着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这类小说多采用影射、嘲讽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大变革,诸子百家著书立说,诸子散文特色各异。孔子编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9、。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辞藻华丽的汉赋适应了大汉恢宏气势的时代需要。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宗教迷信思想盛行,志怪小说出现。唐朝:繁盛与科举制度形成,促成唐诗的繁荣;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阶层形成,使传奇小说出现。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壮大,词、曲、话本、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朝汉族文人多仕途无望,故无奈自嘲而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明清: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走向繁盛。 小结: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拓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文学,继产生之初的古朴的诗经以后,经历了一
30、段趋向华丽、高雅的发展(汉赋、唐诗),最终又下移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质朴到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 。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思维拓展(2015四川文综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C【解析】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1、故正确;一般词的句子是长短参差不齐,故错误;两宋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并且词曲能吟能唱,更能表达思想感情,故正确;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词人和词曲作品,且不同阶段其风格独特,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活学活用(2012全国大纲卷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解析】每个
32、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特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而元曲在当时属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们(戏曲演员)演唱的曲目,在当时属于市民文化受到官修典籍和士大夫(儒硕)的排斥。故选C。A项错误,偷换概念,元代文学主要形式是元曲,但也有其他;B项,并非厚古薄今,而是鄙视市民倾向;D项错误,和八股趋势无直接关系。C朝代时代特征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先秦生产力落后秦汉魏晋 隋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制梨园二、中国古代文艺国家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思想统一傩戏(起源)戏剧朝代时代特征
33、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元 明清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明清进步思潮;政治统治黑暗。民族歧视政策,民族、阶级矛盾尖锐;文人地位低下南戏(形成)元杂剧(成熟)“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窦娥冤、西厢记明清昆曲百戏之祖 (汤显祖牡丹亭)清代京剧国粹(鼎盛)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形成:发展: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明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1.京剧形成的原因:北京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活跃各种地方戏
34、曲进京相互融合广大艺人的努力符合统治者和广大市民阶层的口味朝代时代特征汉字、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先秦生产力落后岩画、壁画;质朴与浪漫秦汉帛画:浪漫神秘不失古拙人物龙凤图魏晋 书法艺术形成隋唐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科举制雍容华贵盛唐景象:宗教画、人物画;吴道子“吴带当风”梨园二、中国古代文艺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诗经楚辞秦小篆、汉隶傩戏(起源)国家分裂、战乱,社会动荡;士人群体形成汉赋凸现个性文人画出现;顾恺之“以形写神”狂放不羁的草书:张旭、怀素;规范法度的楷书:欧、颜、柳(颜筋柳骨)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书圣”王羲之兰亭序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思想统一发展趋势: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朝代时代特征汉字、书法绘画文学戏剧北宋气势宏伟南戏(形成)南宋偏安江南元元曲 明清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祝、文 文人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重文,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发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描写市井生活残山剩水宋词(话本)元杂剧(成熟)风俗画: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充满生活气息)四大奇书;三言、两拍京剧(鼎盛)商品经济发展,商业市镇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明清进步思潮;政治统治黑暗。追求个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户协议设计方案(3篇)
- 交警酒后整治措施方案(3篇)
- 办事纪律制度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380题)
- 吉林法官管理办法
- 名词解释管理办法
- 呆账提取管理办法
- 品质管理办法责罚
- 商丘土地管理办法
- 商务中心管理办法
- 养老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宁夏中卫人文介绍
- 湖南省英语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个人对公司借款协议范本
- 行政执法资格证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样表)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GB/T 44230-2024政务信息系统基本要求
- 宫腔镜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
- 电气设计笔记:电缆热稳定校验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