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1页
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2页
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3页
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黄冈中学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四)(满分:75分 时间:50分钟)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发酵(jio) 档期(dng) 单枪匹马(p) 妄自菲薄(fi)B胡诌(zhu) 角色(jio) 犯而不校(jio) 严惩不贷(chng)C干坼(ch) 谥号(sh) 刚愎自用(b) 热泪盈眶(kung)D晕船(yn) 闷热(mn) 爱憎分明(zng) 解甲归田(x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宣泄 百叶窗 谈笑风声 左右逢源 B精典 挖墙脚 集思广益 食不果腹C副刊 下马威 额手称庆 人才倍出 D松弛 摄像机

2、 利令智昏 中流砥柱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那小而发亮的眼睛,在刹那间把他溢于言表的得意,把他结记前怨的刻薄,都表露得明白无遗了。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环保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善待大自然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C20世纪80年代,霍元甲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时,家家户户都围在电视前观看,那万人空巷的情景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D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常常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往往为世人所不齿。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舞台,大学生唯有积极变迁、直面变迁、和谐变迁,才能成为时代先锋。B目前,国家发改

3、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及天然气利用,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C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D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别有用心的人腐蚀进攻,就会误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B人性是“善恶并举”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既有善的种子,又有恶的种子。问

4、题是,我们对人性中的善和恶,采取什么态度:是“扬善抑恶”?还是“扬恶抑善”?C客家有首山歌唱道:“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这就是说,苦瓜自己是苦的,而给人们带来的却是甜健康和快乐。D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邮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 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题。(24分)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

5、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

6、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选自栾城集)【注】此文作于元丰五年,当时苏氏兄弟贬官黄州与筠州已经三年。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7、州。陂陁(tu):高低起伏。不平坦。蹇(qin)裳:提起衣服。洒然:惊异的样子。乱流:横渡江水。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B仰瞻陵阜,旁瞩溪谷 瞩:注视,观望。C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效:验证,证明。 D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斥:开拓。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兹欲以成吾亭耶 B行于松柏之间譬之饮食,杂陈于前C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D车马之迹不至子瞻与客入山视之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3分)A

8、扫叶席草 B子瞻杖策载酒 C闻子瞻至,幅巾迎笑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 ) A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 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B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C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D羊肠九曲而获少平 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本文看,苏轼善处逆境,能通过遨游山水,结交朋友来自得其乐,冲淡与化解通常贬谪必然造成的度日如年的痛苦。B苏轼面对废弃的九曲亭“睥睨终日”,表现出对败落的九曲亭的痛惜以及对“遗址甚狭”、难

9、以重建的无奈;这和后文“子瞻于是最乐”形成对比,趣致盎然。C文章最后议论苏轼的“以适意为悦”,“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暗合了苏轼建亭的意图,但也流露出一丝为人处世的消极情怀。D结合苏氏兄弟两人的政治处境,苏辙写这篇亭记,意在赞美其兄旷达洒脱的思想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作者本人的乐观态度和坦荡襟怀。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2分) (2)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2分) (3) 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2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山 中 有 二 三 子 好 客 而

10、喜 游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穷 山 之 深 力 极 而 息 扫 叶 席 草 酌 酒 相 劳 意 适 忘 反 往 往 留 宿 于 山 上。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唐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送蜀客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答案: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答案: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

11、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_ _ _ _ _ _三、阅读儿子的旋律(徐平),完成文后的题目。(18分)(1)儿子下班了,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地开了门。父亲默默地看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个头,往自己卧室边走边脱外套。(2)收录机又响了。儿子!(3)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4)父亲一字一句:(5)“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6)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7)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8)儿子一声

12、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放下筷子,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9)儿子!儿子!儿子!(10)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11)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儿子前天

13、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12)父亲彻夜来回踱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暮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13)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14)父子俩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说。 (15)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16)“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17)“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

14、一团。(18)“行吗?”父亲侧侧身。(19)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20)“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21)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的像空气注入烂汽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22)最后接父亲的小汽车在笛笛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了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23)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24)“因为我下台?”(25) “大概但这没关系。”(26)儿子!儿子!儿子!(27)父亲老泪闪烁。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

15、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着我的光彩,你说呢?”(28)儿子!儿子!你可以把收录机再开大点。17.阅读全文,分析小说的题目“儿子的旋律”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 18.联系全文内容回答:(1)小说结尾处,儿子笑着说“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2分)答: (2)小说刻画父子二人的性格,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父子二人各自的性格特点。(4分)答: 19. “儿子!”这一独词感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了父亲不同的心情,请具体分析。(4分)答:第处: 第处: 第处: 第处: 20.小说整个故事情节是以“父亲被免职”为核

16、心展开的,但文中却始终没有明确指出父亲被免职的原因。请你依据小说内容,探究父亲被免职的主要原因。(4分)答: 四、语言运用。(8分)21. 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4分)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合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土,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窗体底端22.细观察下面一幅题为“修鞋”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4分)简要介绍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2分 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分

17、) 黄高预录模拟考试一参考答案:1C (A单枪匹马pp;B角色jioju;D解甲归田xiji)2D (A谈笑风声谈笑风生;B精典经典;C人才倍出人才辈出)3C (A“表露”:显示。 B“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C“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使用不当。D“不齿”,是不愿提到,表示鄙视。)4D (A语序不当,将“积极变迁”与“直面变迁”对调;B成份残缺,缺宾语,在“利用”后加“的问题”;C“目的不是而是为了”成份累赘,删去“为了”。)5C (A“歧途”后的逗号改句号;B最后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逗号;D括号应放在“三通”后面。)6、B先

18、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19、。7、C(效:呈现。)8. B于:在(A项中,第一个“以”,介词,因;第二个“以”,介词,用来。C项中,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关系。D项中,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指古木。)9.B (A名作意动 C名作动 D名作状)10.B(A项中,是对废亭旁边古木的描写。C项中,是对苏轼登山时环境的描写。D项中,是写九曲亭位置好,适于观赏景色。) 11.C ; 12.(1)“这是(老天爷)想用这种方式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共同重修这座亭子。(2)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已经厌倦(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

20、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3)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13.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14.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5. 通过山水风物依旧与六朝豪华已逝的对比,吊古伤今,抒发了青山常在,绿水常流,而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的感慨。16. 举“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为例,“荒”与“衰”写出了一片破败景象,而“乱鸦”。与“斜日”则展现了此处的荒凉,与历史上的繁华对比,突出了吊古伤今的主旨。17、题目“儿子的旋律”既指儿子放音乐和唱歌的旋律,又指

21、年轻一代走出上一代人的庇护,独立而自信地开创未来,谱写属于自己的生活旋律。18、(1)父亲被免职、儿子与女友分手,父子二人同时告别了过去,因此,儿子说这句话反映了他乐观进取的精神,既是对父亲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自勉和期待。(2)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父亲沉默而威严,他期待儿子理解却不肯说出;儿子则沉着而自信,小说开始写他的歌声“温存自信”,结尾又写他的话:“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目光环笼罩我的光彩”,显然对自己独立开创新的生活是充满信心的。19、 第处:表现父亲对儿子漠不关心态度的失望;第处:既表现渴望得到儿子理解与安慰,又表达了对两代人之间隔膜的困惑,还包含了对儿子的责备;第处:透露出

22、父亲因未能关心儿子、忽视儿子失恋的感受而产生的愧疚;第处:是父亲的深情呼唤,呼唤两代人携手并进,开创新生活。14、小说虽未明确指出父亲被免职的原因,但从文中“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这样的叙述,以及儿子所说的父亲“一辈子正直无私”、“对信仰忠诚”这些话语中,不难猜出父亲可能是位老干部,如今,其思想观念已经像他的年龄一样老了,守旧僵化了。单凭勇气热情和忠诚开创事业的时代过去了,需要灵活的头脑、开放的观念、充足的知识储备的时代已经来临,父亲不可避免地遭到淘汰。因此,父亲被免职是时代发展中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20、示例:支持北大的做法,校长推荐制是自主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让考试总分不高但有“奇才”

23、、“怪才”的特长生在考试之外又多了一种走进高校的可能性。反对北大的做法,这种制度必然会滋生权钱交易,并且依据校长个人好恶推荐学生主观性太强。(有鲜明的观点,1分;理由正当,2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超过70字,扣1分。)21、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诗。示例: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柳七郎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醒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残月之下的杨柳岸。22、()一个妇女拿着一只掉了跟的高跟鞋正在要求服务商

24、修理,而商家虽立着“售后服务”的牌子,却悠闲地抽烟、喝茶,他知道鞋坏了的客户根本到不了他那里,原因是梯子坏了。()讽刺商家作了承诺却有意阻断兑现承诺的通道,欺骗顾客的现象。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