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晖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课件_第1页
董旭晖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课件_第2页
董旭晖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课件_第3页
董旭晖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课件_第4页
董旭晖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级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题目: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Title: The Investigation of P.E Status Quo And Advices for Upgrad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 所在院系: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作者姓名:董旭晖指导教师:郑金囤 教授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引言1.研究背景2.研究对象与方法3.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

2、体育教学现状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5.结论与建议 6.参考文献7.附录8.后记(含致谢)9.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是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形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我国一些地方开始建立起短期职业大学。90年代初期,提出通过对职业大学、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来发展高职教育,在仍不能满足需要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升格作为补充,即“三改一补”。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发展的起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高等本科院

3、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二是政府或社会在原成人教育院校及电大的基础上开办的职业技术学院,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1999年后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一部分重点中专院校单独或通过合并升格成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就是所谓的“升格型”高职院校。 引言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GDP总值虽然在全国排名第五,但人均GDP仅列第18位,其经济实力还相对落后。要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蓝图,促进经济实力的增强,主要靠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河南省有高职院校37所,在校生占到全省本专科生的35.53%,是河南省职业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在河南省37所高职院校中,

4、有13所高职院校属于“升格型”高职院校,占到河南省高职院校数量的35.14。这类院校虽然从形式上升格为高职院校,但从其办学条件,基础设施上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升格。随着逐年的扩招,这类院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进行。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于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文献不多,研究内容大多局限在体育教学中的局部环节,缺乏从发展的角度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系统研究。 引言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对于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文献不多,研究内容大多局限在体育教学中的局部环节,缺乏从发展的角度对河南省“升格

5、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系统研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揭示当前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依据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做一归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现有条件下提升“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1. 研究背景1.1 选题依据1.1.1 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1.1.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的需要1

6、.1.3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要1.2 文献综述1.2.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1.2.2 河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1.2.3 国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1.2.4 国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1.1 选题依据 1.1.1 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新人”。随着院校的升格,社会对“升格型”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也将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促使“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

7、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学院体育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革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锻炼的能力。朝着快乐体育、生活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职业人才。1.1.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的需要 教育部 2002 年 8 月 12 日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纲要是针对高校体育的现状和未来,从社会发展、体育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新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8、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育课程仍依附于普通高校的课程模式,根据新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职业劳动中“发展”与“补偿”的理论,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升格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现有条件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真正落实新纲要提出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人才。1.1.3 全面实施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要 2003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实施方案,新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

9、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新标准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是对“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新挑战。依据新标准要求,高职体育教学的重点应从重视传授竞技体育项目的技术和技能,向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方向转变,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打好基础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着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使体育锻炼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10、1.2 文献综述 1.2.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可以大致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始阶段(1980-1990)。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建设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短缺成了突出的矛盾之一。国家教委于1980年批准建立了我国首批职业大学13所,这是我国最早的高等职业学校。这批职业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始,它代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雏形。第二阶段为积极发展阶段(1991-1998)。1990年以后,随着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职业

11、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1996年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2.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 到199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置的并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计1394所,在校生394.74万,占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3.53%。第三阶段为大力发展阶段(1998至今)。为了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决定在“三改一补”的基础上,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称“新高职”。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

12、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同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一部分重点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出现了“升格型”高职院校,此举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式。1.2.2 河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河南省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农业大省要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蓝图,靠的是经济实力的增强,靠的是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所以说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河南省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在“十五”期间,河南省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使全省职

13、业教育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在这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河南省高职院校数量少,分布不均。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高职高专学校为31所,到2007年高职高专学校为56所,7年增加了25所。但是,河南的高等职业院校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还是偏少。2005年底全省人口为9768万人。按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应设置高职院校78所,还差三分之一。此外,河南省各地市高职院校数量与当地人口相比,学校的数量偏少。如地处豫西南的南阳市,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由于远离中心城市群,仅有2所高等职业院校,与全国平均每千万人口拥有8所比,显然太少。 1.2.2

14、河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河南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不够合理,农、牧、林业方面的学院设置过少。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地多、山多,目前还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但专门的农业高等职业学校仅有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和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2所,牧业方面仅有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1所,林业至今还没有,这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河南省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2001年全省25所高职院校校均规模仅为2263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校生规模基本上都超过了8000人,少数院校在校生规模已达万人。但从总体来看,河南省高职院校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还不够理想。扩招后,高职院校录取新生的分数普遍较低,生

15、源的质量下降。由于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很多院校忙于扩建改建,而师资、教学设施、实验实习条件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日常教学需要。1.2.3 国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国外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学校体育要和其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要和不同的院校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相适应,学校体育的教学、课外活动、经费投入等都要和具体的学校特点与办学方针相适应。周伟利在国外高等院校的体育运动中谈到,欧洲国家的大学大多为职业性学府,学生主要围绕职业而学习,不要求担任份外的课程,包括体育教育。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体育教育一般作为选修课。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国家将体育教育列为必修课,在必修课的范围里

16、允许学生选择他所喜欢的活动项目。何庆认为,国外高职体育教育追求终身或长远效益,重视体育文化环境的培养与创造,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公平与民主,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学校体育向着多目标、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培养不同的人才,还把教学的重点从传授技术、铸造体格转向了加深对体育文化的认识,注重认知与情感的教学目标,不仅仅限于学会一些简单的运动技能与方法。1.2.4 国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以体育课的形式来完成的,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日益显露。周志华通过调查认为:“升格型”高职院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17、,应清醒分析体育学科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努力探讨体育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以适应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需要。体育教学模式方面。在选择和确立或采用某种体育教学模式时,需要认真研究校情,对师资条件、学生基础、场地器材设施、校区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性分析。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校情”确定和选择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学者周登嵩谈到,时至今日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指导不清。二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上,缺乏依据,分类交叉、混乱。三是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单一,忽视体育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习态度、情感

18、、人格等非智力因素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四是缺乏对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相应现实条件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研究。 1.2.4 国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叶宋忠提出:要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由过去培养目标的单一性(“知识性”或“智能型”)逐步向综合型(注意学生整体素质,健全个性)目标发展,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上应当确立以下目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体育教学内容方面。高职体育课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既要立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要求,更要着眼于满足终身体育(实用体育)的长远需要和社会需要

19、让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特别是实用体育活动的自身价值,产生一种渴求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直接体育需求,形成爱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课教学组织方面。体育教学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去进行,而且也要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来进行。在访谈中发现部分高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概念不清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都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的。所以,设计确定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1.2.4 国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现状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要求及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

20、目标,尚存有较大的差距。刘超等研究结果表明:“扩招”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已经启动,但影响面较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偏重且待遇偏低,教师的职业稳定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原因是工作艰苦,待遇偏低与领导不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方面。高职体育教学健身目标应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并适当增加运动强度,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周文军研究结果认为“高职院校与中专、本科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1)高职院校特别是由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薄弱,体育设施欠缺;(2)生源为高中毕业生或技校毕业生,成绩相对较差或者发挥欠佳,学生整体素质较本科生低,学生体质健康

21、标准的实施比较难”。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体育投入(场地、师资、资金、现代化测试仪器等),为体育教学改革创造条件,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基础研究对象:截止2007年8月,河南省共有13所高职院校是在1999年以后在国家重点中专的基础上升格成高职院校的。笔者把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这13所“升格型”高职院校的部分体育教

22、师和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础:笔者从毕业后一直从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工作单位本身就属于“升格型”高职院校,对这类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有着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把握调研的方向及深度。另外本科阶段时的好多同学都在这类高职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能给该研究的进行提供更多方便。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检索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1997年以来发表在各类期刊中关于高职类院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文章及相关的硕博论文;查阅了国家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的教育文件;阅读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理论专著。在此基础上对其中150余篇文章和部分专著进行详细阅读与研究,为本课题研究、分析提

23、供理论基础。2.2.2 访谈法 为了本研究更富价值性和可行性,将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拟定专题走访了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3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23人(占66.5%);中级职称的9人(占26.2%);初级职称的3人(占7.3%)。了解目前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同时,向有关专家请教明确职业教育及高职教育的有关概念,了解河南省有关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情况及高职院校的学校体育改革情况等。2.2 研究方法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分别在每所院校一、二年级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其中每个院校每个年级抽取50名学生)共计1300名学生作为学生调查对象,以及每个院校

24、体育教研室主任及部分体育教师共130名作为教师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2.2.3.1 问卷的设计 在制订问卷时,认真学习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仔细阅读有关社会调查方面的书籍,并征询学校体育方面的专家意见,拟定的专题经专家教授评议后,对原拟定问题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出调查问卷表。2.2.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本人走访了15位专家(其中教授职称4人占26.7%。副教授11人占73.3%),对问卷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修改。问卷完成后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对这15位专家发放专家调查问卷,请他们对学生和教

25、师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反馈结果如下(见表2、3、4):2.2 研究方法从专家判定的反馈结果看,调查问卷设计合理,问卷效度较高,可以采用。2.2 研究方法 2.2.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对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两所“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20人,及两个班学生75人发放问卷;两周后对相同人员,同一问卷内容进行了重测,由两次所得数据经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后,求得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5(P0.01)。从而证明调查结果的可信性有显著意义,问卷的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2.2.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问卷发放时间为2007年4月,在同

26、学和各学校体育负责人的协助下,通过 联系,问卷邮寄, 追踪等环节,逐一对这13所“升格型”高职院校进行问卷发放,所发放问卷于2007年5月收回。问卷回收情况如下(见表5): 2.2 研究方法2.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数据,采用计算机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运用SPSS12.0软件包和Excel2003软件进行处理并且对部分统计结果进行重复运算。2.2.5 逻辑分析法 对经过处理的数据结果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逻辑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3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3.1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现状与分析3.1.1 性别、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3.1.2

27、 学历结构的现状分析3.1.3 职称结构的现状分析3.1.4 继续教育现状分析3.1.5 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分析3.1.6 体育教师平均授课现状分析3.1.7 体育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分析3.1.1 性别、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见表6),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中,性别上女教师占23.9%,男教师占76.1%,有利于一些艺体类项目的开展;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教师总数的88.6%。且呈现出随教师年龄增大而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出现中青年教师居多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几年各高职院校升格及扩招,也促使体育教师人数也得到了增加,一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使得教师年龄出现

28、了年轻化的趋势。 可以看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锐意进取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进事物、先进知识,敢于推陈出新。这是当今素质教育环境中教师不可缺少的有利条件。3.1.2 学历结构的现状分析 教师学历在很大程度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发展潜力,一般而言,学历越高,水平起点就相对高,适应能力也相对强,随之也带来更大发展潜力。从表7可以看到,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更高学历的追求在体育教师队伍中已形成普遍的现象。我们从调查

29、结果的比较中发现,现阶段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在这种大趋势下,已有了显著的改善。3.1.3 职称结构的现状分析 在调查所涉及的125名体育教师中,教授职称人数为0;副教授占调查人数的13.6%;讲师占调查人数的39.2%;助教占调查人数的46.5%. 表8罗列了职称结构的情况,从中可见,由于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晋级难度较大,所以具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只13.6%,而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体育教师约占86%,说明职称结构分布情况不甚合理。3.1.4 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30”。新纲要中也

30、提到“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31。改变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学历水平较低的有效手段是在职培训。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9):2000年-2007年7年间共有16名教师参加了脱产进修,有26名教师参加了在岗进修,有41名教师参加了短期培训,参加过各种培训的教师总数为93人,占到调查教师总数的74.6%。3.1.4 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从表10中可以看出:在影响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因素中,占第一位的是教师自身积极性,占到36.

31、8%;其他依次是:缺编教学任务重占33.6%,经费紧张占11.2%,领导不重视仅仅占14.4%。 由此可见,在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评估要求下,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有计划地逐步安排实施。3.1.5 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分析 体育科研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体育科研水平是考核高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和训练能力的重要措施,学校要重视体育科研工作,科研促进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32。因此,必须对体育教师的科研要有明确的和具体的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证。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1):参与调查的体育

32、教师在2000-2007年期间共发表论文378篇,其中发表在一级期刊中只有27篇,占调查总数的7.1%;发表在体育核心期刊中也只有15篇,占调查总数的4%;而发表在一般期刊中的有336篇,占调查总数的88.9%。3.1.5 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分析 在对体育教师研究课题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见表12):7年期间共完成185个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空白,省级课题只有37项,占总数的20.2%;市级课题51项,占总数的27.7%;校级课题有97项,占总数的52.1%。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目前,大部分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对各个职称级别的体育教师无明确的科研要求,也未建立奖惩制度,体育教师仅仅为了职称

33、评定的需要而搞科研。体育教师普遍认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基本能力是科研能力,他们已经意识到科研能力的不足。 3.1.5 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分析 从表13中可以看出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因素中:37.5%的教师认为缺少学习资料,25%的教师认为工作忙、无时间搞科研,23.9%的教师认为缺乏科研动力,只有13.6%的教师认为缺少专家指导。调查还了解到有些学校体育部门和图书馆尚未开通中国期刊网等数字化期刊及电子图书馆,缺少学习资料是影响体育教师科研的主要因素,导致体育科研水平低下。3.1.6 体育教师平均授课现状分析 调查统计表明:河南省13所“升格型”高职院校中,共有体育教师263名,共有学生111476人,

34、体育教师与学生之比约为1:423。在教师配备上,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师生比例约为1:200。由此可见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加上目前这些体育教师中还存在部分兼职代课的情况,更加凸显出现有体育教师极为繁重的工作量。 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辛苦程度的指标之一。过高的工作量,会损害体育教师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质量33。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应包括体育教学课时数、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劳动量。本研究仅指体育教师每周所承担的教学学时的总数。调查结果(见表14)。3.1.6 体育教师平均授课现状分析 调查了解到:河

35、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课上课的班级人数基本保持在40-50人,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体育课教学班学生人数在35人左右。在教学工作量方面,根据教育部200416号文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精神,50%的专任教师周学时12 34。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周学时12的教师仅占5.6%,周学时在13至20学时的占76.2%,而周学时超出21学时的占18.2%。94.4%的体育教师的周学时工作量超过12学时,已远远超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师工作量的额定标准。而且,调查时还不包括体育教师从事的运动训练、竞赛和课外活动等工作量。体育教

36、师的工作量之大,已大大超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工作量标准,严重的超课时量,确实已影响到部分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体育课教学质量和体育科研时间。因此,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须要加速扩大教师队伍,适度地、有计划地、有梯度地增加体育教师数量,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教师繁重的超课时教学负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1.7 体育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分析 工作环境是指工作的自然状况和人为条件,包括工作场所的物质条件,工作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从而影响到对这项工作的稳定性。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之,工

37、作环境差,环境恶劣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人的工作积极性35。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涉及到教学条件,教学对象,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调查结果见表15、16、17和18。3.1.7 体育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分析3.1.7 体育教师工作稳定性现状分析 从125名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满意度不高,非常满意占9.1%,满意占12.5%,基本满意占13.6%,不满意占64.8%,已超过半数,说明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其中81名体育教师对工作环境不满的主要原因集中在:7个选项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其他学科教师相比不能同

38、工同酬、收入少待遇差、工作量大太辛苦。大多数院校计算课时工作量时要打折,甚至有的学校的体育课时系数为0.7。体育教师付出同等的甚至于超出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量,而劳动成果却大打折扣,使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缩水。这说明了一部分学校还没有摆正体育在学校中的正确地位,体育教师的地位未能尽显出来,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违背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在体育服装配备方面,调查的所有学校都能按要求配备。因此,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学习环境,领导要转变思想,摆正体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做到同工同酬,提高体育教师的收入水平,扩充教师队伍,降

39、低体育教师工作量,改善体育教师工作环境。3.2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现状与分析3.2.1 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在关于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态度方面的调查显示(见表19):有69.2%的学生选择“喜欢体育活动,也喜欢体育课”;有17.7%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有8.2%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但是喜欢体育课;还有3.9%的学生既不喜欢体育活动,也不喜欢体育课。数据表明,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人数比例还比较高,这一调查结果提示我们,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培养主体学习的兴趣,是当前体育课教学的重要问题。3.2.1 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

40、升格型”高职院校1202份学生有效问卷的统计,其中男生733人,女生469人,符合河南省高职院校男女生比例。在调查中有260名同学不喜欢体育课(见表19),其中女同学213名,占不喜欢体育课人数的82%,占女生人数的45%。这说明女生的体育学习态度明显低于男生。男女学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变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心理上也形成了男女有别的自我意识和在运动兴趣、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男女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活动自觉主动性方面,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理疲劳时,女的心理疲劳出现较早,表现出对体育活动的更大的惰性;在勇敢品质方面,女生较男生差。在进

41、取精神方面,女生害怕失败的动机高于敢于成功的动机,比较保守。另外,不少学校对女生的体育课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体育教师在教材、教法,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手段上缺乏男女生的区别对待,往往忽视了女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体验,挫伤了她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3.2.1 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场地设施差,受调查学生中不满意者占47.2%,排在第一位;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占21.5%。另外,上体育课没有乐趣、对教师不满意、觉得上体育课太累的分别占14.5%、13.2%和3.6%。因此,学校要尽快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

42、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内容和途径。积极创造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最终实现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三自主”教学模式。3.2.1 体育课学习态度现状分析 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调查发现,体育教师对“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其主要原因” 的认识的观点(见表21)。调查结果表明:原因在于体育课教学的内容相对单一,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够很好的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实践还不够成熟。随着教师的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观”转变为“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带来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改变

43、。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普遍注重了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了。3.2.2 体育课学习目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男生的体育课学习目的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拥有健康体魄;缓解大脑疲劳,放松、调节身心;系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见表22)。 3.2.2 体育课学习目的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女生的体育课学习目的依次为:缓解大脑疲劳,放松、调节身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拥有健康体魄;喜欢与同学交往(见表23)。3.2.2 体育课学习目的现状分析 从表22和表23可以看出男女生在体育课的基本目标上大体一致。在

44、选项中,大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目的首选“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差别不大。 通过对学生体育课目的的调查发现,学生上体育课的重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休质,拥有健康体魄”。其中男女生分别占87.3%和79.3%。学生对体育课的健身功能普遍持认同态度。这反映了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学习,达到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目的,这与国家教育部2001年3月颁布的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一致。体育课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学生的体育学习目的相结合,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选择了通过上体育课以达到“休闲娱乐,调节身心

45、”的目的。说明体育课在教会学生娱乐休闲,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针对学生体育课需求目标的改变,体育教师应逐渐建立体育课教学新观念:把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2.2 体育课学习目的现状分析 从表24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目的排在前三位的是:掌握实用的体育方法;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可以看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已经建立了体育教学新观念:不但重视使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目标,更注重使学生掌握实用的体育方法的教学。3.2.3 体育课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从表2

46、5可以看到,在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动机调查时,学生选择“学习技术”和“休息大脑”的学生仅占总数的47.2,还不到调查人数的一半,这说明还有大部分学生体育课学习动机不端正。同时,也向体育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即如何去善待学生,积极引导,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使青年学生的狂热性、阵发性热情转为持久的积极因素。否则,这些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定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控制不良因素的扩散漫延,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使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 3.3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要素分析3.3.1 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6):高职院校体育课开课率为100%,

47、开课对象有95%的学校面向一、二年级学生,只有5%学校对三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体育选修课);每周为2学时,安排在正常工作日中进行。由此可见,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是根据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2+1”的学制,学生通过4-5个学期的专业学习,然后进行一学期的校外专业实习,所以95%的学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 3.3.2 体育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调查结果(见表27)。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大多数的学校没有执行“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思想意识还停留在落后的传统观念上,多数院校的教学目标停留在传统

48、模式,这说明教改不够彻底,应该引起上级部门和相关学校的重视。 3.3.3 体育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按照使用频率高低排序依次为:练习法、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比赛法、矫正法。而一些现代教学方法,如程序教学法、协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自学指导法等使用的人数不多。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影响还很大,针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法有待挖掘。如果体育教师能把出发点放在学生的需要上,就能够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体育学习,教师的教法和指导也就不会形成一种简单的指挥和命令。当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努力后,学生能从体育学习中感

49、受到人的精神和体育的真谛。这种教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和能力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改进体育课教学方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及以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迎接挑战的能力;发挥民主教学,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块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师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断改进教学工作。3.3.4 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从表20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已成为制约学生对体育课兴趣降低的主要因素,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教材的选择应该与教学大纲要求相符,教

50、授多少体育知识,取决于教学大纲,这基本上是固定的。其次,体育场地、器材和班级人数等教学条件是制约合理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课教学是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合理配置,是影响合理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物质条件。“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体育课需要”是体育课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43。由此可以看出,场地器材不足成为在客观条件上制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受旧的教材体系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原有体育器材按运动项目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大众健身活动器材相对短缺,影响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普及与推广。第三,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影响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创编的重要因素

5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学内容能否合理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组织。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否丰富的体会,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本身,也在于体育教师是否具有灵活、合理地改编教材的能力。3.3.4 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在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调查中发现(表28):有37.8%的体育教师不能很好执行休育教学大纲,有11.2%的教师用自编教材,7.5%的学校体育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己选定。这就可能会造成: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管理混乱化的局面,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应尽快规范对这方面的管理。3.3.4 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52、 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见表29),只有52.95%的学生认为能在体育课中学到感兴趣的内容,这也是造成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一个侧面反映。3.3.4 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从对学生进行的体育课教学内容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倾向于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身体素质练习内容,与职业相关的体育基础知识等。由此可见,体育课教学内容应注意优先安排学生最感兴趣的项目,坚持多样化、合理化、实用性等,使其既有兴趣性、娱乐性,又有健身价值。3.3.4 体育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是高职生在校接受就业前教育的最后阶段,对他们进行职业性体育、终身体育教育乃是学

53、校体育课程建设的中心任务。职业性体育是指适应和发展用于各种职业生产劳动与之相关体能、心理与道德所需要的一种针对性较强的体育活动44。为此,在进行公共基础体育教学的同时,还应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的知识和内容,使学生树立职业性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发挥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如:以社会上不同的职业特点而与之相适应的专门性职业能力训练,如耐久力、力量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育活动;以防治职业疾病的生理诱导性机能补偿的体育活动,树立“预防为主,健康第一

54、”的保健性体育活动原则;以提高生活质量、全民健身运动,从事游戏性、社交性、健康性、娱乐性运动休闲项目,如登山、郊游等等。为体现高职院校学校体育的特色和本质功能,开发和选择职业性体育教材、教法已成为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3.3.5 体育教学组织现状分析 河南省13所“升格型”高职院校都没有实施“三自主”的教学形式。对影响“三自主”教学的主要障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表31):排在第一位的是场地器材的制约,占37.2%,其次是师资和教学内容占28.4%和18.5%,难操作和思想意识影响较小,分别占11.3%和4.6%。影响最大的前三位占84.1%,说明了高职

55、院校实施“三自主”教学,首先必须解决场地器材、师资和教学内容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场地器材和教学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必须克服畏难情绪,解放思想,放开包袱,大胆改革创新。3.3.6 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关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学习评价调查表明(见表32):73.6%的教师做到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52.1%的教师是主观性评价与客观性评价相结合,48.4%的教师注重多元性评价,10.5%的体育教师仍然注重终结性评价,8.2%的体育教师过程性评价和4.2%的体育教师主观性评价。这些说明大部分教师认识到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是较

56、为全面合理、先进和公正的,是符合课程改革教学纲要的指导思想的。3.3.6 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从学生对体育课学习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反映情况可以看到(见表33):有9.2%的学生达到非常满意的程度,26.5%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30.4%的学生表示满意。这三部分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和内容达到满意的程度。有29.6%的学生不太满意,4.3%的学生非常不满意,这两部分学生对评价方法和过程有其他的想法,需要教师在顾全大局的基础上,改善评价的方式方法,兼顾个体差异。 3.3.7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标准实施的中排第一的是经费不足,没有器材,占74

57、.3%;测试工作量大占67.8%;领导不重视占53.2%。因此,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标准实施工作,加大经费投入,购置测试仪器,有固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场所和仪器、管理软件和智能化服务系统,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顺利实施,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全面提高学校体育工作47。3.3.8 体育教学物质条件现状分析 国家教育委员会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除外)见表35。3.3.8 体育教学物质条件现状分析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人数基本上在8000-11000人之间,由于“2+1

58、”的特殊学制,在校外实习的学生比例较大,所以每个院校在校生人数基本维持在8000人左右。下面就以8000人为基准对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见表36)。3.3.8 体育教学物质条件现状分析 我们通过对13所学校的实际体育设施情况与应达到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对比发现(见表36):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实际情况远远没有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这些院校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体育场馆资源数量上的缺少,一方面是历史原因,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在从中专向大专升格的过程中,学校资金

59、缺乏,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原本就比较落后的体育场地,越来越不能适应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体育工作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随便占用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依然存在。再者,学校体育场馆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低,投入与回报相对不平衡也影响了建设学校体育场馆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了解到,体育场馆主要用来满足学校的日常体育教学使用,大多数室外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室内场地一般不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室外场地一般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这些场地无需专人管理,维护费用低。有偿开放的场地都是室内场地,或者是维护费用高的室外场地,如人工草皮的足球场,塑胶网球场,

60、健身房,乒乓球室等。 4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4.1 完善师资队伍,发展体育教学 河南省“升格型”高职院校师资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师资匮乏,而且伴随着院校的升格,体育教师所在的教育层面得到了提升,一下子转变为高校教师,使得体育教师在学历、职称、科研和教学等诸方面都很难达到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为了改善目前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必须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为蓝本,加强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抓好师资建设: (1)成立体育师资建设委员会。学院分管体育工作的副院长任主要负责人,由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所在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对本学校体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