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号:(13)0092013年8月成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设计证书甲级2200141号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建筑专业负责人:结构专业负责人:给排水专业负责人:暖通专业负责人:电气专业负责人:建筑经济专业负责人:院 长PRESIDENT总 建 筑 师CHIEF ARCHITECT总 工 程 师CHIEF ENGINEER项目总负责人PROJECT LEADER设计文件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第七章暖通设计说明第八章节
2、能设计说明第九章消防设计说明第十章卫生防疫设计说明第十一章环境保护设计说明第十二章无障碍设计说明第十三章人防工程设计说明 成都市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一期工程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1.1 项目概况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位于双流县公兴镇工业园区,是新建的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这也是天府新区启动后入驻的首家三级甲等医院。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71833.13平米,其中地上96594.56平米,最高14层,地下建筑面积75238.57平方米,2层。本次设计为一期工程门诊医技楼及其地下室,为4层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45182.62平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2870.16平
3、米,一期总建筑面积78052.78平米。建筑高度20.20米。二期工程包括二期地下室、住院楼、行政办公、后勤用房以及门卫、高压氧舱、液氧站等配套设施。1.2 气候气象条件成都地处川西盆地西北部,属岷江水系,西北有龙门山、岷山、邛崃山和峨眉山山脉形成的川西高原。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成都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盆地热效应非常突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风速小、潮湿闷热;冬季气温低、湿度大、日照率低,阴冷潮湿。室外气象参数:年平均温度 16.1最冷月平均温度 5.4极端最低温度 -5.9最热月平均温度 25.5极端最高温度 37.3冬季平均相对湿度 85%夏季平均相对湿度 8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1
4、929小时全年日照率 28%冬季日照率 19%冬、夏季主导风向 NNE主导风向频率 33%夏季平均风速 1.1米/秒 1.3 设计依据1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成发改审批2012635号) 2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项目设计合同(13)0093. 双流规划规划管理局规划条件通知书2012003号4. 双流规划规划管理局关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工程项目的方案批复5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6.双流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7.四川省环保厅关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一期工程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8.成都市
5、卫生局关于关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增加床位的批复9相关国家现行规范及规定7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7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7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74 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7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78 房屋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1079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10710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7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6、准GB50189-20057.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127.1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其它相关规范1.4 工程特征总建筑面积:78052.78 m(一期)(门诊医技楼)工程等级:一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及二级屋面防水等级:II级1.5、设计理念和构思随着现代医疗服务意识的进步,传统医院冰冷严肃的面孔已不再适宜。现代医院需向更舒适、更亲人、更生态的方式迈进。针对这一点,规划设计中,我们以经典的工字型布局为基础。在造型上辅以简洁、流畅、动感的曲线形态,力求展现出建筑的阳光感、流动感、体量感,更好的与环境融为一体,
7、强调了人性化的医疗空间的营造。同时,也为城市空间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1.建筑对城市空间的诠释规划布局从城市设计出发,立足于基地所在的城市大环境,临南侧城市道路,并结合市政绿地,作为医院面向城市的入口。体量舒展,功能分布清晰合理,再通过统一的几何语言使整个建筑体量完整统一,独具特色,完整的嵌入城市中。城市空间与建筑群体有机互补,为城市形象的确立、建筑标志性的塑造及医院环境的营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传统医院建筑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占地面积大,服务效率低,已无法适应形势要求。在现有的用地条件下,将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功能单元通过医院街有机组合到一起,并形成采光通廊,在高效的满足
8、医疗功能的同时,为前来就诊的病人提供休息、散步的优美环境。门诊区的设计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各科室之间用庭院进行区隔,让病人和医护人员无论在室内、室外都包围在绿色之中。在设计中,绿化时时处处融入建筑内部空间之中,使公共空间不仅成为便捷的交通枢纽,更是充分享受绿色生态的休憩场所。3、人性化、现代化医院的环境功能寻求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创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成为医院设计的新趋势,对医疗建筑空间和细部设计园林化和艺术化处理,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医院的内外环境对患者、访客与工作人员应提供舒适、便捷、无障碍的人性化空间。病人对治疗方案、病房布置、环境细部设计等方面有参与的机会。总之以人为
9、本是医院设计的出发点。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体经济技术指标(一二期)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数值一.规划净用地面积57791.68 二.规划总建筑面积171833.13 其中(一)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96594.56 门诊医技楼44571.55 住院部46496.73 行政楼2488.14 后勤楼2488.14 其他(含高压氧舱,液氧站,门卫房)550.00 (二)地下建筑面积及层数75238.57 层数层2 三.容积率1.67 五.建筑基底面积18523.65 其中高层建筑基底面积3679.21 六.建筑密度32.05%其中高层建筑密度6.37%七.总绿
10、地面积20227.09 八.绿地率35.00%九.道路及停车用地面积11932.08 其中道路用地面积11197.41 地面机动车停车用地面积734.67 地面非机动车停车用地面积0.00 十.其他用地面积(含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广场)7108.86 十一.机动车停车位辆1325 其中1.地上机动车停车位辆45 地上停车位占总停车位的比例3.40%2.地下机动车停车位辆1280 十二.非机动车停车位辆1465 十二.主色调号白色陶瓷薄板2.5B 9/1 1631黄色陶瓷薄板8.1YR 5.5/4.8 0155浅灰色玻璃1.3PB 7.5/2 0541其中:一期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
11、府医院项目一期工程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单位数值一.总规划用地面积(含一期工程,二期工程)57791.68 二.规划总建筑面积(一期工程)78052.78 其中(一)地上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45182.62 (二)地下建筑面积及层数32870.16 层数层2 三.容积率(一期工程)0.76 五.建筑基底面积(一期工程)12245.00 六.建筑密度(一期工程)21.11%1.7 设计范围本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包括:总平面设计(00子项)、门诊医技楼设计(01子项)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综合概算等专业设计;室内的精装设计部分、手术区净化部分及医疗气体作为专项设计,图纸部分在施工图阶段由专业
12、厂家进行设计。玻璃幕墙在施工图阶段作二次深化设计,初设立面图中仅表达了分格形式及开启扇数量。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说明2.1 基地现状分析该工程选址于成都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南侧为工业园区大道,场地西北侧和北侧为规划道路。医院总用地面积约为57733.57平方米,西南侧为50米的临河城市景观带,自然景色极佳。建设用地南侧临市政绿地,可开设医院出入口。北侧临城市道路,可开设后勤辅助入口。2.2 功能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医院设计的立足点,院区划分为南侧的门诊医技区、北侧的住院区、西侧的行政办公及后勤区。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相互独立且交通便利。医院主入口设在南侧,结合绿化景观形成大型前区广场,与建筑的
13、较大展开面相呼应。在北侧临次要路口设置了污物出口。功能规划设计引入现代医疗管理模式。建筑整体为半集中式布局,一期门诊医技楼面向城市道路展开,环抱前区入口广场。充分考虑人们就诊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二期住院楼紧靠门诊医技楼,通过连廊相接。主体高层临南侧城市景观带展开,保证了病人良好的住院条件。临基地西南侧为行政办公和后勤管理,朝向主要的市政绿化带。整个布局紧凑,功能分区合理,交通组织顺畅、洁污分流明确。2.3 竖向设计项目内用地基本平坦,考虑以医院中心主楼为中心向周边找坡,门诊医技楼一层地坪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502.30m。室内外为无障碍出入口,入口正南面工业园大道,设计标高为501.70m
14、,场地内找坡0.2%0.5%不等,地面雨水排至城市雨水管网。.4 交通组织在地块的南面设置主要入口,并留有一集散广场,形成流动开阔的建筑外部空间,主入口处视野开阔。并设置了两个地下车库车道,一进一出,以便来往车辆能迅速出入,不对院区内部产生过多影响,保持院内环境的安静;地块东北侧临城市次要道路出入口为院区专用污物出口,污物在地下室整理打包后由专用污物通道送至地面,即就近由此污物出口运出,远离人的视线和主要活动区域。场地西侧设置了后勤办公人员入口,方面内部员工和后勤物资使用,围绕外科大楼设置了环通的内部车行道兼消防环道,道路宽度均6m。机动车停车分为室内和室外停车两种方式。车辆由东进入主入口后能
15、迅速行驶进入多层车库,离开时亦由此车行出口便捷驶出院区。院区内通过建筑和道路的合理布局,使得人流物流互不交叉,洁污流线互不影响。.5流线组织医院的交通组织重点在于满足不同类型的流线,人流、物流有明确独立的出入口和流线组织,各出入口到达各功能区流线便捷清晰,避免交叉。洁污分流、内外有别、动静分区,更大程度上方便不同需求的人流就诊,体现现代化综合医院的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1)门诊人流出入口:大量人流来自用地南侧道路,设门诊主要入口和机动车出入口。且门诊入口结合中心景观广场设置,突出医院整体形象。2)急诊出入口:急诊出入口与门诊人流分开设置,减少人流冲突和交叉,安排在门诊入口东侧,并后退形成前区急
16、救广场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3)发热门诊入口:设在门诊医技楼东角,相对独立。尽量避免影响其他人群。4)儿科出入口:将儿科出入口设计在门诊入口西侧,单独形成出入口,同时与门诊部分有直接的联系。这样符合儿科的设计原则,同时也具备相对的独立性。5)体检出入口:将体检出入口设在门诊医技楼西角,相对独立,为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使用。6)医生出入口:医生出入口设在门诊医技楼北面后区凹口处,连接医生办公区,确保医患分流。7)污物出口:由指定的推车系统经过地下车库出口,从北侧道路污物出口运出。污物和洁物流线完全分开,且污物在地面通行路径做到最短。在二期地下室未完成前,污物可暂时由地面通道运出。2.6 景观设计环
17、境景观设计渗透了设计的全过程。门诊医技楼室外部分前区广场和两侧都有大面积绿化景观,为整个院区良好的景观营造提供了条件。室内,门诊单元每个都拥有小型庭院,为病患提供一个景色优美、自然通风采光良好、舒适的医疗候诊环境。在设计时注重营造优质舒适的环境,公共区域设置问讯,休息坐椅,艺术品,绿化小品,花店等装饰品和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就诊的环境质量。阳光充足的医院大厅和室外中心花园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就诊者起到体贴入微的安抚。并在厅中搭配各种花池,同时绿色和阳光通过若干庭院渗透进医院内部,使整个医院空气清新,气氛愉悦,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行进中景随步移,心情舒畅。在病房部分设计时,注重营造温暖的氛围,使病人有回
18、家般的归属感。第三章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3.1 平面设计 本工程包括门诊医技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2.30M。建筑高度20.20米 3.1.1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负二层: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负一层:药房、放射科、车库、设备用房一层:一层西侧科室;内、外、儿科(包括儿保)门诊诊断室。一层东侧科室;所有急诊科室(内、外、妇、儿、五官、口腔、眼科),所有门诊治疗(注射、输液、换药、处置室)一层中间左边科室;消控室,放射科MRIx1、CTx1、DRx1,中心药房(中西药),预留商业空间。一层中间右边科室;胃肠机、CT机、DR x2机、MRI机、碎石机、钼靶机
19、、牙片机、全景机等机房及辅助用房、急诊静脉配制中心。二层:二层西侧科室;专科、专家门诊诊断室。二层东侧科室;妇产科,门诊诊断室、中医科。二层中间左边科室;心电图检查、超声波检查、肺功能检查、脑电图检查、肌电、尿动力检查室、办公室等用房;内镜。二层中间右边科室;中心检验室,值班、办公室等用房三层:三层西侧科室;耳鼻喉科、口腔科。三层东侧科室;眼科、皮肤科、康复科。三层中间左边科室;病理科、输血科、信息中心。三层中间右边科室;ICU。四层:四层西侧科室;体检中心。四层东侧科室;透析科。四层中间;门诊手术室;计划生育手术室;各类手术室,介入治疗室,麻醉科、值班、办公室等用房。地下室设计:门诊医技楼下
20、设置物资库房和药库,通过专用提升机,可将物品直接送到地上层,即节省了人力,又避免了其他渠道可能的感染。地下一层还设置了放射科。下室一层其他位置分为车辆停放、设备用房、污物存放及临时停尸房。地下室设备用房集中设置,包括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生活水泵房,生活水箱间,消防水泵房,空调机房,通风机房,消防水池等设备房间。临时停尸房,垃圾站等围绕污梯设置,并留出足够空间作为特种车辆停放及回车场,再由专门的污物通道送出。在特殊情况下,特种车辆停放区可与普通机动车库联通。机动车位数和非机动车位的配置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8版)配置,地下室二层为纯机动车停放区及设备用房区。 一层设计:首层是人流
21、量最大,人员最复杂的区域。根据各自入口位置,首层平面也相应分区。南区为宽敞的入口大厅,围绕其周围分别有公共电梯厅、导医站、挂号收费窗口等。使患者能第一时间通道交通到达自己需要的区域。我们同时也为儿科、急诊、体检、发热门诊设置了独立入口,这些科室基本独立成区。紧邻急诊科室设置有静脉配置中心以方便急诊使用。在一层医疗街上还考虑了商业空间二、三层设计: 主要的门诊科室都集中在二,三层,为了使医院的就诊空间简单明晰,我们设计了“Y”型的医疗街串联起各个分区,病人可通过医疗街到达需要的就诊区进行就诊。各科室通过医疗街连接,就诊环节简单明了。各门诊单元都拥有小型庭院,提供了舒适的诊疗环境。医技区位于医疗中
22、心区中部,方便门诊及住院患者检查使用,保证了医技高效率的运行。门诊医技区都采用了双通道的走道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医患分流,保障了医务工作者良好的工作环境。四层设计:手术层位于住院大楼的四层,从功能上,我们大致将手术层平面分为五个区:手术区、手术辅助用房区、医护人员区、病院家属等候区及污物存放区。手术部可供门诊住院使用,住院区的病人可以通过公共等候区进入手术部。急救及部分外科病人可以通过医院街的换床间进入。在四层东西两侧分别是透析中心和体检中心,相对独立。可为特定人群使用。3.2 立面设计本设计在充分满足医院功能的同时,力求创造一所提升相邻区域的整体空间形象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规划中尽量使形态舒
23、展,利用建筑形态与区域环境进行交流,成为城市中一个独特的个体,使得建筑本体有良好的城市观瞻面。椭圆的造型使建筑舒展,更好地与自然融合。主楼立面的波纹形象打破了传统医疗建筑呆板,方直的特点,赋予了建筑柔和,亲人的形象。裙房主入口以大气舒展的弧形“凹”口空间与城市形成良好的对话。3.3 剖面设计本项目门诊医技楼地上4层,地下2层,1层层高5.10米,2-4层层高4.50米,在4层手术部上空预留设备管道夹层以备手术净化设备使用,建筑室外高度为20.700米。地下一层层高6.00m,地下二层层高3.80m。地下室中结合设备机房要求作了局部降板处理。3.4 竖向交通设计由于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的不同,我们
24、考虑了以下电梯设计,门诊大厅设4部医梯供主要人群使用,在两端医生走道处设专门的医生电梯,为医技和门诊部设置4部污梯,在药房设置了1台专门的提升梯。并为体检人群设置了2部体检电梯。我们再医技区还预留了电梯井道供以后发展使用,在主要公共空间设置了12部自动扶梯以满足人流就诊的需要。具体详见下表:电梯编号载重量(kg)速度(m/s)停站层井道尺寸底坑尺寸mm顶层高度mm类型台数备注宽(开门方向)mm深mmWT-1-WT-416001负一层至四层2400310018005100污梯4兼货梯KT-1-KT-310001.6负一层至四层2400240018005100客梯3KT-3到负二层YT-1-YT-
25、516001.6负一层至四层2400310021005100医梯5YT-1、YT-3、YT-5到负二层;YT-5兼客梯TST负一层至一层1500900提升梯1电梯合计13FT-1-FT-12一层至三层自动扶梯12一米净宽,倾角30度扶梯合计123.5 建筑色彩与材质医院的建筑物和它的色彩是病人接触医院的第一印象 ,它对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展示医院文化和独特品味有很大作用的。同时 ,它关系到病人的情感和心境的变化。因此,本案在色彩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医院建筑的特点,按照“温馨、舒适、有利于治疗的原则”,以白色系和黄色系为主要色调代替传统色彩,使医院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建筑材
26、料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陶瓷薄板板,结合玻璃慕墙,使立面形象更加丰富,色彩搭配体现 “温馨,舒适”的原则,体现出医院的亲和力。通过本案的设计,我们力求打造一所高品质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并成为天府新区乃至成都市的标志性医院建筑。3.6 主要材料及做法措施表类别编号名称材 料 及 做 法使用部位备 注 屋面 屋1种植土屋面(保温上人屋面)1. 钢筋混凝土楼板门诊医技楼庭院种植屋面2. 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材性同下)4. 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兼隔汽层)5. 配合比 1:6水泥炉渣找坡2%,找平, 最薄处20厚,提浆压光 6. 40厚酚醛保温板(A级)7. 20厚1:3水泥
27、砂浆找平层8. 胶粘剂二道(材性同下)9. 4厚SBS防水卷材10. 1厚白灰砂浆隔离层,石灰膏:砂=1:4 11. 40厚C20 细石混凝土整浇层,加5%防水剂,内配 4双向200钢筋,随打随抹光12.30或50厚PVC成品排水蓄水板13. 土工布一层14.150厚种植土(干表密度10001200kg/m)屋2保温上人屋面1. 钢筋混凝土楼板门诊医技楼屋面2. 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材性同下)4. 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兼隔汽层)5. 配合比 1:6水泥炉渣找坡2%,找平, 最薄处20厚,提浆压光 6. 40厚酚醛保温板(A级)7.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8
28、. 胶粘剂二道(材性同下)9. 4厚SBS防水卷材10. 1厚白灰砂浆隔离层,石灰膏:砂=1:4 11. 40厚C20 细石混凝土整浇层,加5%防水剂,内配 4双向200钢筋,随打随抹光12.10厚水泥砂浆结合层13.地砖面层,1:1水泥砂浆勾缝。屋3保温非上人屋面1. 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间和机房屋面2. 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 刷基层处理剂一道(材性同下)4. 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兼隔汽层)5. 配合比 1:6水泥炉渣找坡2%,找平, 最薄处20厚,提浆压光 6. 40厚酚醛保温板(A级)7.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8. 胶粘剂二道(材性同下)9. 4厚SBS防水卷材10.2
29、5厚水泥砂浆保护层,分格缝间距0.94)用于地下室外底板底板应与侧壁防水材料接通.2.100厚C15细石混凝土垫层3.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刷底胶剂一道,材性同防水材料5.4厚SBS防水卷材,满铺粘贴6.50厚C15细石混凝土保护找平层7.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第四章 结构设计4.1 工程概况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位于双流县公兴镇工业园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71833.13平米,其中地上96594.56平米,最高14层。地上建筑包括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办公、后勤用房以及门卫、高压氧舱、液氧站等配套设施。设两层地下室,建筑面积7
30、5238.57平方米。本次设计的一期工程为门诊医技楼及其地下室,为4层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45182.62平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2870.16平米,总建筑面积78052.78平米。4.2 建筑场地及地质概况成都市双流县在区域构造上处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和龙泉山断裂之间的坳陷盆地中部,龙门山断裂和龙泉山断裂平行展布于成都坳陷的两侧,场地距离龙泉山脉约25Km,距离龙门山断裂带约65Km。位于成都坳陷西侧的龙门山断裂地震烈度大,频度高,但波及成都其影响均未超过7度,通过走访调查,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场地附近地震影响较小;成都坳陷内的断裂构造在中早更新世活动较为强烈,自晚更新世至今,活动性
31、大为减弱,趋于稳定,即或存在发生5.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其基本烈度也不会超过7度,区域稳定性良好。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公兴镇辖区内,距离公兴场镇约1Km,场地南侧为仁宝物流大道,拟建七医院与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隔路相望;场地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根据测量放点结果,各勘探孔孔口绝对高程492.38505.96m,最大相对高差约13.6m。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宽缓台地。场地土层由上至下按时代成因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Q4ml)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Q1+2dl+pl)黏性土及黏土质卵石土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层四个工程地质层。各层按土质类别及风化程度又划分为若干个亚
32、层。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人工填土内的上层滞水、粘土质卵石层中的孔裂隙水及赋存于基岩层内的基岩裂隙水。本项目拟建2层地下室,且局部为纯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处标高为492.4m,该标高处地基土主要为粉质粘土2及黏土质卵石1,根据地下水类型和地基土分布条件,施工过程中,当地下室外墙肥槽在回填前经清渣后再回填密实时可不考虑地下室的抗浮作用,4.3 设计标准及依据4.3.1 本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1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33、-95(2005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201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0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4.3.2基础设计依据:中节能建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原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项目一期岩
34、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3年6月17日)。4.3.3 设计标准 按,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本工程为重点设防类建筑。 根据本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建筑结构体型复杂程度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使用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KN/m2)地下车库,活动室 4.0消防车道 21(按最大轮压60kN,作用面积0.2x0.6m,覆土1200mm计算)地下室顶板室外 5.0(另外覆土1200mm)疏散楼梯,门厅,电梯前室 3.5走廊 2.5办公室 2.0口腔科
35、,手术室 3.0血库,生化实验室 5.0CT,MRI检查室 6.0DR检查室 5.0X光存片室 5.0门诊室,病房 2.0产房 2.5会议室 2.0库房,储藏室,药房,消毒室 5.0变配电房,柴油机房,水泵房,冷冻房,锅炉房 10.0消防控制室 7.0弱电机房 空调机房 7.0有分隔蹲厕公共卫生间(含填料,隔墙) 8.0电梯机房 7.0上人屋面 2.0不上人屋面 0.5 积雪荷载不起控制作用,不予考虑。4.4 抗震设计4.4.1 水平地震作用取值: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水平地震作用方向:
36、除对建筑结构两个主轴方向计算外,当计算所得水平地震作用方向与主抗侧力构件方向大于15度时,该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作为抗侧力构件验算之一。4.4.2 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4.4.3 抗震设防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4.4.4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进行构件设计。4.4.5 抗震等级划分名称结构形式框架柱抗震等级框架梁抗震等级门诊医技楼地下一,二层钢筋砼框架 二级二级门诊医技楼一层及以上层钢筋砼框架二级二级4.4.6 计算方法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本设计计算采用考虑扭转藕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计算以及采用弹塑性静力分析软件MI
37、DAS-GEN进行设防烈度、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4.4.7 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覆盖层厚度为19.6-27.7m,在20 m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各地基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为159217m/s,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6条,判定该场地类别为II类。4.5 抗风设计4.5.1 基本风压按重现期为50年基本风压采用,取WO=0.30kN/m24.5.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4.5.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载体型系数,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用。4.5.4 根据本工程特点,不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3.6 人防设
38、计:由业主委托人防专业设计单位设计。4.7 基础设计4.7.1 基础选型:门诊医技楼及纯地下室基础采用独立柱基,一层地下室部分采用挖孔墩基础。4.7.2 基础埋深约11.0米。4.7.3 基础持力层选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 以黏土质卵石为持力层, 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30kpa 。4.8 结构设计4.8.1 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收缩变形的措施a)设温度后浇带。b)计算温度应力,并相应调整梁板配筋。4.8.2 基槽回填要求: 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后,清除基槽内建渣及虚土,用C15混凝土封底,回填至底板顶面高度,再分层夯实回填基槽,压实系数不小于0.94。4.8.3 主体结
39、构选型:四层门诊医技楼及其两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设屈曲约束约束支撑)。4.8.4 结构平面布置及楼盖结构设计:门诊医技楼柱网尺寸以8.0 mx8.4m为主,次梁采用十字形或井字形次梁布置,局部由于使用功能要求采用16.8m跨大柱网,采用单向梁布置,加密次梁间距,并控制大跨度梁的挠度和裂缝。由于医院的重要性,在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所以在设计中采用屈曲约束支撑,减小大震下结构主体构件的损害。4.9 计算分析4.9.1 计算软件主要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开发的“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SATWE”(2010版),并采用MIDAS-GEN 进行静
40、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对门诊医技楼做抗震性能评价。4.9.2 计算结果 门诊医技楼多遇地震计算结果多遇地震下的框架结构设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开发的“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SATWE”(2010版)软件进行,经过计算满足多遇地震情况下结构弹性的要求。项目数据计算振型数18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1.2282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1232仅考虑X方向地震力楼层最小剪重比3.80%仅考虑Y方向地震力楼层最小剪重比3.76%仅考虑X方向地震力有效质量系数99.50%仅考虑Y方向地震力有效质量系数99.86%地震及风荷载下X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 776地震及风荷
41、载下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1/ 767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方向最大位移或最大层间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值1.26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Y方向最大位移或最大层间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值1.26框架柱最大轴压比(出现楼层位置)0. 75 (-2层) X向刚重比25.80Y向刚重比25.59 基础计算结果项目数据平均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整体倾斜满足规范要求基底零应力区占基底面积比例0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采用软件MIDAS-GEN8.0进行。.1 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性能点通过对模型X、Y方向推覆分析来寻求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
42、的性能点。将Pushover计算得到的力-位移关系和罕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别转换为能力谱和需求谱,并统一绘在坐标系中。如图1, 图2所示:X方向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下基底剪力141900kN,顶点位移125mm; Y方向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下基底剪力141600kN,顶点位移128mm。图1 X方向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性能点图2 Y方向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性能点.2 结构模型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分析塑性铰情况在X方向、Y方向结构模型上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过程中,结构的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屈曲约束支撑上,其次出现在框架梁上,最后出现在框架柱上。从进入屈服状态的构件来看,所有屈曲
43、约束支撑在性能点位置都进入耗能阶段,而只有部分梁及极少数柱构件出现塑性铰。额蓝色代表开裂及开裂到屈服前状态, 绿色表示屈服及屈服后状态图3 X方向整体模型屈曲约束支撑塑性铰示意图蓝色代表开裂及开裂到屈服前状态, 绿色表示屈服及屈服后状态图4 X方向整体模型屈曲约束支撑塑性铰示意图额蓝色代表开裂及开裂到屈服前状态, 绿色表示屈服及屈服后状态图5 Y方向整体模型屈曲约束支撑塑性铰示意图额蓝色代表开裂及开裂到屈服前状态, 绿色表示屈服及屈服后状态图6 Y方向整体模型屈曲约束支撑塑性铰示意图从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可以看出,结构主要耗能构件为屈曲约束支撑。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3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弹塑性
44、分析层间位移角验算静力弹塑性分析层间位移见下表,表中PUSHX表示X方向结构模型荷载工况,最大层间位移为36mm,最大层间位移角1/143。PUSHY表示Y方向结构模型荷载工况,最大层间位移为35mm,最大层间位移角1/146。图7 PUSHX方向结构模型层间位移曲线图8 PUSHX方向结构模型层间位移角曲线图9 PUSHY方向结构模型层间位移曲线图10 PUSHY方向结构模型层间位移角曲线.4 结构抗震性能的综合评价通过以上静力弹塑性分析,可以得到如下主要结论:a)在X和Y方向结构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过程中:对布置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模型,结构的塑性铰首先出现在屈曲约束支撑上,其次出现在框架梁上,
45、最后出现在结构框架柱上,其中梁柱均只有少部分出铰。即屈曲约束支撑较早开始进入耗能状态,说明屈曲约束支撑是结构耗能的一种主要构件,同时整体结构满足强柱弱梁的要求,形成合理的整体型结构屈服机制。b)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布置有屈曲约束支撑的模型,结构的整体变形不会超过规范限值,其中的主要耗能构件屈曲约束支撑能够充分消耗地震能量。静力弹塑性分析时: X方向结构模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43,Y方向结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角1/146,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4.10 主要结构材料选用:4.12.1 混凝土:梁,板,楼梯: C30柱:C30C50;地下室底板、基础: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
46、地下室顶板、侧墙: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6;构造柱,过梁,装饰构件:C25基础垫层:C15 4.12.2 钢筋:纵筋: 梁,剪力墙边缘构件 HRB400(); 板 HRB400();柱 HRB400()构造柱,过梁,装饰构件HRB400(),HPB300()箍筋: HRB400(), HPB300()挡土墙分布钢筋: HRB400(),HPB300() 4.12.3 钢材:Q345-B,Q235B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5.1 设计依据5.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5.1.2 本院建筑等专业提供的图纸等资料。5.1.3 本专业采用的下列设计规范、标准及法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
47、B 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
48、规范(GB 17051-199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大空间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B 21/T 1213-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部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给水排水部分5.1.4本设计所采用的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2806(1+0.803lgP)/(t+12.8P0.231)0.768(l/s.ha)5.2 工程概况和设计范围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是在保留本院后整体搬迁至双流县公兴镇工业园区,新建的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三
49、级甲等医院。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71833.13平米,其中地上96594.56平米,地上建筑包括门急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办公、后勤用房以及门卫、高压氧舱、液氧站等配套设施。住院楼最高为14层,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建筑面积75238.57平方米,2层。本次设计的一期工程为门诊医技楼及其地下室,为4层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45182.62平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2870.16平米,总建筑面积78052.78平米。本专业的设计范围为本工程(一期)医技楼室内和室外用地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废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消火栓消防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空间微型自动扫描水灭火
50、系统以及建筑灭火器配置。下面将分别对各系统作详细介绍。5.3 给水系统5.3.1 水源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从七医院的南侧市政给水管上接入一根DN200mm管道,并在该建筑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形成DN200mm的环网。市政给水管道能提供的供水压力约为0.30MPa。5.3.2 用水量 用水量标准的选取和用水量计算见下表。使用单位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间(h)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h)备注普通病人1500床300L/床d242.045037.5单独卫生间病人陪同人员500人100L/人d242.050.04.17取病床2/5医务人员500人150L/人242.0756.2
51、5办公人员200人50L/人81.510.01.88每日1班门 诊2500人次/日15L/人次101.537.55.62食 堂5000人次/日20L/人次161.51009.38车库冲洗60000m22.0L/m2次81.512015室外绿化20000m21.5L/m2次61.0305未预见水量以上各项之和的10%87.28.48合计959.893.28冷却循环补充水按冷却循环水量的1.5%计241.036015循环水量1150t/h 当夏季有冷却补充水时,合计水量1319.8108.3总用水量:(考虑夏季空调循环冷却补充水)最高日用水量Qdmax=1319.8(m3/d)最大时用水量Qhma
52、x=108.3(m3/h)5.3.3 给水系统因市政给水管道压力为0.30MPa,可供至四层。故给水系统不分区; 地下二层4层,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 开水系统5.4.1 采用开水用水标准为:3.0L/床日、小时变化系数Kh=1.5,职工用水标准为:2.0L/人日、小时变化系数Kh=1.5,5.4.2 在门诊医技楼各层开水间集中设置电开水炉,供应开水。每个开水间设置二台开水炉,容积35L,功率6.0kw。5.5 用水计量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工程各层医护区冷热用水设水表计量,以节约用水。5.6 绿化和道路浇洒设室外给水管道上洒水栓浇洒绿化和道路。5.7 热水系统5.7.1 热水供应范围 根据建
53、设单位的要求门诊医技楼手术洗手处和淋浴间等处设置分散的热水供应系统。5.7.2 各处热水使用场所使用容积式电热水器,提供40热水。5.8 循环冷却水系统 根据暖通专业的设计要求及其提供的资料,对空调冷冻机提供循环冷却水。5.8.1 气象参数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9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7夏季室外大气压力:94.77KPa夏季室外最多风向:NNW夏季室外平均风速:1.4m/s5.8.2 循环冷却水水量根据暖通专业的要求,按进水温度37、出水温度32设计,循环冷却水量为1100 m3/h (450 x2m3/h+200 m3/h)。5.8.3 系流设计工艺流程为:冷却塔光谱感应水处理仪
54、循环泵冷冻机冷却塔。系统形式为前置水泵式,多塔并联,冷却塔合流出水、分流进水。5.8.4 系统的循环水泵和冷却塔台数与暖通专业的冷冻机组台数匹配,便于控制,节省能耗。各系统的循环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不设备用泵。5.8.5 冷却塔选用超静音运行的引风逆流式冷却塔UT 29-821型冷却塔2台,UT 19-98型冷却塔1台。5.8.6 设置光谱感应水处理仪对循环冷却水进行处理,达到防垢,除垢,抑制菌藻的作用,以保证循环冷却水的水质。5.8.7 冷却塔设在室外地面,冷却塔补水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给。5.9 污水排水系统5.9.1 排水体制本工程的排水对象主要为各卫生间的生活污水、废水、地下室废水
55、、屋面雨水;无放射性、重金属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排出。设计上采用污、废、雨分流的排水体制,对上述排水对象分别组织排放。该工程的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均进入该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5.9.2 排水系统本工程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为670.0m3/d(取除绿化浇洒及冷却循环补充用水量之外的最高日用水量的90)。为减小化粪池的容积,对该工程采用粪便污水与其他污水分流的排水系统。 一至四层门诊医技楼均设置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系统。其底层的卫生间单独排出。地下室卫生间污水排水经有组织收集后进入污水集水坑,用潜水泵提升
56、至室外污水检查井。潜水泵为固定藕合湿式安装,以便于检修。集水坑采用密闭盖板,并设通气管上屋顶通气。 该工程污水(按污废分流设计)均进入化粪池预处理,化粪池选用13号钢筋混凝土化粪池,3座,有效容积300m3,其中,一期门诊医技楼设置化粪池1座,有效容积100m3。化粪池的有效容积按停留时间36h、清掏周期360d设计。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污水处理站作进一步处理,污水处理站设计流量为60 m3/h,以满足医院总的污水处理要求。5.10 废水排水系统5.10.1 地下汽车库的地面冲洗废水、汽车道的雨水、水泵房等机房废水及火灾时的灭火排水,均不能重力排出,则设集水坑,采用潜水泵提升排出。5.10.
57、2 各废水潜水泵为固定藕合湿式安装,以便于检修。5.11 雨水排水系统5.11.1 暴雨强度公式参照成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2806(1+0.803lgP)/(t+12.8P0.231)0.768(l/s.ha)5.11.2 排水出路该工程南侧为工业园区大道,道路有市政雨水管道,雨水就近排入市政雨水检查井。以减小管道埋深,节省造价。5.11.3 雨水排水系统 室外场地雨水,采用雨水口收集、通过室外雨水管分多处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取3年。 门诊医技楼屋面雨水排水面积较大,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取10年。其屋面雨水由本专业设虹吸雨水斗收集、通过室内雨水管排入室外雨水管道。屋
58、面设雨水溢流排水设施。溢流排水设施和雨水斗排水系统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50年重现期的雨水量。5.12 主要给水排水管材5.12.1 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用聚乙烯塑料管(PE)。5.12.2 室外污水和雨水管:硬聚氯乙烯(UPVC)双壁波纹塑料排水管。5.12.3 室内给水管及热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材质304)给水管。 5.12.4 室内污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排水管。5.12.5 室内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HDPE)。5.12.6 提升的压力流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 第六章 电气设计说明强电篇建筑概况:本工程是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公兴镇工业园区,是一家集
59、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设计的一期工程为门诊医技楼及其地下室,为4层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为45182.62平米,地下建筑面积为32870.16平米,总建筑面积78052.78平米。地下共2层,地上共4层,建筑高度20.70米。耐火等级一级, 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主要为放射科、药房、汽车库及配电房、水泵房、冷冻站等设备用房;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一层主要为急诊部、放射科及内、外、儿科(包括儿保)等门诊诊断室;二层主要为检验科、超声检查科、产科、妇科、中医科门诊诊断室及专家门诊。三层主要为ICU、输血科、病理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及信息中心;四层主要为手术部、介入治
60、疗室、透析科及体检中心。四层上部设设备夹层。6.1 设计依据:6.1.2本院建筑、结构、给排水及通风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设计资料。6.1.3上级部门批准的文件及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要求。6.1.4本工程采用的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轻苯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戊唑醇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清洁能源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甲醇钠项目商业计划书
- 保定市人民医院复杂牙拔除术技能考核
- 天津市中医院信息系统使用培训考核
- 中国聚氯乙烯弹性体防水涂料项目投资计划书
- 天津市中医院肠镜退镜观察考核
- 中国活性碳项目商业计划书
- 邯郸市人民医院输尿管B超诊断考核
- 测绘公司成果管理制度
- 游乐高空项目管理制度
- 公司招标流程管理制度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营管理与决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锑矿开采方案(3篇)
- 偷盗私了收钱协议书
- 断绝兄弟关系协议书
- 防水工程监理细则范文
- 冀教 九年级 英语 下册 Unit 3《Lesson 17 Staying Safe in an Earthquake 》课件
- 《鸟类流感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