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_第1页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_第2页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_第3页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_第4页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1页,共28页。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对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从战略高度上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决策过程中去,形成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改善的良性发展。第2页,共28页。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规划分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评价结论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实施监测

2、与跟踪评价公众参与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放弃规划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第3页,共28页。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土地整治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资金物质技术劳力其他农用地整治废弃土地复垦土地利用系统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建设用地整治区域性综合整治 社会影响土地整治系统对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影响第4页,共28页。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规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1.规划编制应与环评同步进行2.将环境保护纳入变化编制决策3.环境评价指标是与环境目标联系在一起的第5页,共28页。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一、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

3、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因子)、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影响的方式。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该规划对威力造成的显著的环境影响,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期性基础,也是保证该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第6页,共28页。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二、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内容社会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影响经济环境影响影响识别内容第7页,共28页。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社会环境影响农村社会环境农村社会经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缓解人地矛,提高粮食自给率2、扶持农村贫困人口,缩小城乡差别3、完善农村社会

4、服务体系4、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体系1、提高农民收入2、增加就业机会3、便于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有效利用水资源充3、分利用光温资源第8页,共28页。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二) 经济环境的影响农户政府 追求纯经济效益、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投资者直接受益者产量增加与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收入第9页,共28页。第二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三) 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结构 整治后自然生态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的组合、相互关系及其在西塘镇的空间配置发生变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变。如调节气候、维持生物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生物防治、

5、净化环境整治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与人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如:土壤质量变化、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水资源利用进展变化、土地侵蚀面积变化第10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因素社会环境评价指标1、农村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2、农村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指标3、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贡献评价指标(1)耕地压力指数(2)社会稳定程度(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量(2)耕地生产率变化(3)可增加的劳动力就业率(4)农业总产值的增加量(1)土地利用程度(2)耕地亩均农业灌溉水节水量(3)区域水资源平衡指数第11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二)经济环境影响评

6、价指标1、投资综合效益(静态)指标静态分析是在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分析土地整治工程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2、投资综合效益(动态)指标动态分析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常用指标包括内部报酬率、净现值、益本比、动态投资回收期3、农户产投比提高量农户产投提高量=(整理好农户产投比-整理前农户产投比)100%第12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文本文本文本文本对自然生态结构系统的影响BECDA水土流失治理率土地沙漠化治理率水域转化率对不宜农荒地的开发绿中低产田治理率第13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对自然生态系

7、统功能的影响 土地整治规划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主要用该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的变化来表达。 生态服务价值法是通过计算不同年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找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从而确定规划前后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变化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可根据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分别计算规划基期年和规划目标年各地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汇总,再比较规划期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第14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制定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 2. 确定研究区域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 3. 确定研究区域生态系统

8、单位面积生态服务经济价值 4. 确定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第15页,共28页。序号生态功能说明1气体调节是指对大气化学成分的调节,如保持CO2和O2的平衡,保持O3,防止紫外线等2气候调节在大尺度的生态系统中,如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都具有调节区域气候,影响降水的功能3干扰调节生态系统对环境波动和衰竭具有干扰调节功能,如干旱恢复、洪水控制,防止风暴4水分调节调节水文循环过程,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的水分供给5水供给通过水文流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用水并储存和保持大量水源,如水库、含水层和集水区6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指保持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养分,防止土壤遭受侵蚀7土壤形成成土过程,岩石风华和有机

9、物质的积累8养分循环养分的获取、形成、内部循环和存储9废物处理生态系统对排入其中的污染物质具有分解、处理和解除毒性功能10植物授粉和种子扩散植物种群繁殖授粉和种子的供给11生物控制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控制自动调节物种数量,对种群的营养级动态调节,关键种捕食者对猎物种类的控制、顶级捕食者对食草动物的消减12庇护所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地13食物生产总初级生产力中可提取的食物,鱼、猎物、作物、果实的捕获与采集,给养的农业和渔业生产14原材料初级生产提供的原料,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木材、燃料和饲料的生产15基因资源特有的生物材料和产品的来源,药物、抵抗植物病源和作物害虫的基因,装饰物种,为人类健康和发展提

10、供宝贵的基因资源,如药材产品等16休闲娱乐提供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体育、钓鱼、其它户外娱乐活动17文化科教提供非商业用途,生态系统美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精神或者科学的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表第16页,共28页。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域未利用地A3.50.80.51.800B2.70.90.8917.10.460C3.20.80.615.520.380.03D3.91.951.461.710.010.02E1.311.311.6418.1818.180.01F3.261.090.712.52.490.34G0.10.310.30.10.01H2.60.050.10.070.010I1.280.04

11、0.015.554.340.01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 A 气体调节 B 气候调节 C 水源涵养 D 土壤形成与保护 E 废物处理 F 生物多样性保护 G 食物生产 H 原材料 I 娱乐文化第17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对环境质量的影响(1)生物丰度指数 生物丰富度指数指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生物丰度指数=(0.5森林面积+0.3水域面积+0.15草地面积+0.05其他面积)/水域面积(2)植被覆盖指数 植被覆盖指数指评价区域林地、草地、农田三种类型面积占评价区域面积的综合比。计算公式如下: 植被覆盖指数=(0.5林地面

12、积+0.3草地面积+0.2耕地面积+0.2园地面积)/区域面积第18页,共28页。第三节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四)区域景观影响评价指标1、小尺度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描述整治前后斑块特征的变化选用斑块平均面积、平均周长、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 描述整治前后廊道特征的变化选用各类型廊道的长度、宽度、各类型廊道的密度、各类型廊道的网络连通度、封闭环路廊道网络的环通度2、区域景观格局影响评价 描述整治前后个景观类型斑块的形状、大小、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于配置的变化。第19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第20页,共28页。环境问题与规

13、划、目标的一致性生态要素:土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用地保护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 现状目标总目标:不造成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前提下,改善生态环境具体目标:生态目标环境目标环境影响识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技术规范解读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21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壤侵蚀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土地盐渍化天然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生态服务功能减退森林覆盖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湿地萎缩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第22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治规划开发整理复垦城乡建设

14、用地综合整治生物、工程措施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强度格局生态环境影响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机理第23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纲要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各土地整治区概况分析各土地整治区土地利用基本现状分析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各土地整治区生态功能分析各土地整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分析各土地整治区在土地整治规划中应注意的主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各土地争取的环境影响识别技术路线分析整治区概况和土地利用基本现状生态功能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定位第24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

15、评价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和方法1、 对规划总体目标的评价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2、对具体任务的评价 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效益、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3、对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指标 主要通过土地整治规划前后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量来评价。第25页,共28页。第四节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和方法4、对分区土地整治安排的评价 主要采取定性分析法,分析评价各个土地整治区土地整治方向、土地整治活动是否影响其生态功能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定位和环境质量。5、对重点区域和重大工程的评价 主要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土地沙漠化治理率和水域转化率三个指标来评价。6、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评价指标 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