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94-2022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_第1页
DB21∕T 3594-2022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_第2页
DB21∕T 3594-2022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_第3页
DB21∕T 3594-2022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_第4页
DB21∕T 3594-2022 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03.100.10CCS A 87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 35942022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in commercial enterprises2022 - 05 - 30 发布2022 - 06 - 30 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1/T 3594-2022I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 HYPERLINK l _bookmark1 范围1 HYPERLINK l _bookmark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HYP

2、ERLINK l _bookmark3 术语和定义1 HYPERLINK l _bookmark4 工作流程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核心要求3 HYPERLINK l _bookmark6 附录 A(规范性)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办法11 HYPERLINK l _bookmark7 附录 B(规范性)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标准12DB21/T 3594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辽宁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起草

3、。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磊、郝崑、曹轶男、郝银贵、韩铮、王博阳、高成凤、李蓉华、王立群、赵舒、刘仁冬、杨宇林、马薇、白彩军、关守安、夏术军、陈莹、张晓筱、刘红、王雪杰、富靓、李晓琳、刘婷芳、张宁欣、张禹。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辽宁省商务厅(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7号,联系电话。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4-2号C 座DB21/T 35942022 PA

4、GE 44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商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限额以上的商贸企业,其他商贸企业可参照本文件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 158 工业场所职业病警示标识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5499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 16178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

5、要求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文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AQ/T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JGJ 58 电影院设计建筑规范TSG N0001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CECS 10131 中小型

6、餐饮场所厨房用燃气安全监控装置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3.2商贸企业 commercial enterprises商贸企业即为商业零售企业。商业零售企业是指设有商品营业场所、柜台、网络店铺,不自产商品、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包括直接从事综合商品销售的百货商场、超级市场

7、、零售商店等。3.3安全生产绩效 safety work performance根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目标,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3.4相关方 contractor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3.5安全风险 security risk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3.6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3.7特种设备 special equipment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

8、、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工作流程自评企业应根据本文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的自我评价,成立由其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自评工作组,对照评价标准开展自评,形成自评报告。评审企业自评后邀请具有评审资质的评审机构进行外部评审。评审组织单位收到企业评审申请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审查工作。经审查符合条件的,通知相应的评审单位进行评审;不符合申请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评审单位收到评审通知后,应按照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评审。评审完成后,将符合要求的评审报告,报评审组织单位审核。评审结果未达到企业申请等级的,申请企业可在进一步整改完善后

9、重新申请评审,或根据评审实际达到的等级重新提出申请。评审工作应在收到评审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不含企业整改时间)。评审组织单位接到评审单位提交的评审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并形成书面报告,报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不符合要求的评审报告,评审组织单位应退回评审单位并说明理由。相应安全监管部门同意后,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公告,经公告的企业,由相应的评审组织单位颁发相应等级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3年。核心要求目标职责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

10、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结合实际及时进行调整。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目标制度化;与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工作相适应;与企业其他方针和目标相协同;指标应尽可能量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企业应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工会代表组成。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鼓励按照有关规定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11、工作,建立健全从管理机构到基层班组的管理网络。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分管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对其分管或负责领域履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全员参与各级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应符合安全生产法及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文件的要求。 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对各级部门、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予以奖惩。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将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计划投入纳入年度财务预算, 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并建立台账。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包括(但不限于):新

12、、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建设费用;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费用;安全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维护和保养费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费用;应急体系建设费用;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用。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应按照AQ/T9004的规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危险源管理、应急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消防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制度化管理法规标准识别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

13、据库。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规章制度企业需建立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作业(用电、动火、高处)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仓储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安保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文件、记录和档案管

14、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企业应根据经营场所、设备特点,依据管理制度内容编制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 并发放到相关岗位。文档管理记录管理企业应建立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编制、评审、发布、使用、修订、作废以及文件和记录管理的职责,程序和要求。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过程控制记录,并建立电子档案、明确保存期限。评估和修订企业应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更新情况、自身情况变更、规章制度运行情况等,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并保证

15、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管理企业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和时间满足标准规定。企业应明确安全教育培训负责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人员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经过公司/分(子)公司、部门/商场、班组/岗组不少于24学时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改变经营项目、用途、配置、使用新设备

16、及员工换岗时,应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专门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外来作业人员企业应对外来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企业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设备设施建设企业总平面布置、建筑防火、灭火器配置应满足规定,建设项目应满足“三同时”规定。企业应严格开展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严格履行设计、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设备设施验收企业应执行设备设施采购、到货验收制度

17、,并对相关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设备设施运行企业应规范化管理,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帐。定期开展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并做好记录。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因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维修完毕后立即还原。设备设施检维修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制度,建立各类设备设施台帐,登记设备设施的规格型号、设备设施所在部门/部位、购买使用日期、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各类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维保计划。按计划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后应做好记录,并建立档案。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及安全仪表应按规定使用、维护、定

18、期检验,并建立安全技术档案。设备设施拆除、报废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拆除、报废制度。设备设施的拆除、报废应办理审批手续,在设备设施拆除、报废前应制定方案,并现场设置明显的拆除、报废设备标志。报废、拆除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安全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企业应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的控制。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生产现场应配备安全、职业病防护用品,设置应急照明、安全通道、企业应对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进行检查。涉及交叉作业时,应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作业行为企业应监督作业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佩戴

19、、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个体防护装备与用品。岗位达标从业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等,按规定参加教育培训、安全操作技能训练等,做好记录。相关方管理企业应建立承包商、供应商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名录,定期识别服务行为安全风险。企业应与承包商、供应商等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及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职业健康基本要求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环境和条件,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20、组织人员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及时调整到合适岗位。各类防护用品应定点存放,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职业病危害告知企业与从业人员签订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企业应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定期检测, 结果向从业人员公布。警示标志企业应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和职业

21、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定期对警示标志进行检查维护。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风险辨识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辨识制度,组织全员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辨识。危险源辨识应覆盖企业及相关方占用场所和区域的所有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作业人员及作业活动, 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者故障类型。根据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每种事故类型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制度。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定期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根

22、据危险源可能发生的每种事故类型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安全风险控制企业应选择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根据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下发到各岗位。变更管理企业应制定变更制度。变更前应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并逐级建立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实行隐患排查、记录、监控、治理、销账、报告的闭环管理。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应编制隐患排查治理

23、清单, 至少应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标准和排查方法,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方。企业应将相关方排查出的隐患统一纳入本企业隐患管理。隐患治理企业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企业应按照职责分工立即或限期组织整改一般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验收与评估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

24、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信息记录、通报和报送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全风险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等情况,运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体系。应急管理应急准备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队伍(人员)管理、监测与预警管理,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应急教育培训管理、应急演练管理、应急信息报告等。应急救援组织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

25、(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不单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应急预案企业应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依据GB/T29639的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按有关要求组织应急预案评审,评审合格后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发公布,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应急设施、装备、物资企业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帐,安排专人管理,明确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的型号、数量、保

26、管人和存放地点,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正常使用。应急演练按照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效果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预案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事故情況,并开展先期处置。发出警报,在不危及人身安全时,现场人员采取阻断或隔离事故源、危险源等措施;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时,迅速停止现场作业,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立即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

27、报告本企业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前状态等简要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补报、续报有关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灾害的,应及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研判事故危害及发展趋势,将可能危及周边生命、财产、环境安全的危险性和防护措施等告知相关单位与人员;遇有重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通知本単位从业人员和周边人员疏散,采取转移重要物资、避免或减轻环境危害等措施。请求周边应急救援队伍参加事故救援,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证据。准备事故救援技术资料,做

28、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移交救援工作指挥权的各项准备。应急评估企业应建立应急准备、应急处置评估制度。商贸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准备评估。完成险情或事故应急处置后,企业应主动配合有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评估。事故(事件)管理报告企业应建立事故(事件)报告程序,明确事故(事件)内外部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 并教育、指导从业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报告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事故(事件) 报告后出现新情況的,应及时补报。调查和处理发生事故(事件)后,应及时成立事故(事件)调査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事件) 调査,组织或配合编制事故(事件)调查报告。管理企业

29、应建立事故(事件)档案和管理台帐,将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事故(事件)纳入本企业事故(事件)管理。企业应按照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 15499 的有关规定和国家、行业确定的事故统计指标开展事故统计分析。持续改进绩效评定企业应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评,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査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组织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向本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自评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作为年度安全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企业发生生产安全责任死亡

30、事故,应重新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全面査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附录A(规范性)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办法评价标准见附录B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标准。必备条件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依法取得国家规定的经营资质;申请评审之日的前1年内,无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并按规定进行自评。评价分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分为

31、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其中一级为最高。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评价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分级标准见表A.1。表 A.1 分级标准评定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考核年度内未发生两人以上轻伤的生产安全事故。二级75考核年度内未发生两人以上重伤的生产安全事故。三级60考核年度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评价标准中的无关项应从总分中扣除。评价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评价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评价标准共计1000分。最终评审评分换算成百分制,并采取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换算公式如下:评审得分=评定标准实际得分之和1000 无关项内容分数之和1

32、00附录B(规范性)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标准表 B.1 评价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1 目标职责(100 分)1.1 目标(20 分)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10未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不得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缺少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考核等任一环节内容,扣 2 分/ 项;未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责任,扣 5 分。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年度安全生产指标。5未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年度安全指标,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不得分;指标未

33、以数字形式量化,扣2 分;4.安全生产目标未分解到各部门,扣 2 分。制定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办法和实施计划,并定期进行考核, 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未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或实施计划,不得分;考核办法或实施计划中未明确考核责任部门或责任人, 扣 3 分;未进行定期考核,扣 3 分;无安全目标和指标考核记录,扣 2 分。1.2 机构和职责(25 分)1.2.1 机构设置(10 分)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5未设置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明确机构或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置,不得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

34、评价描述实际得分3.成员未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扣 1 分/人。企业应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人员。从业人员数量为 100 人及以上的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管理人员。5未设置管理机构或人员,不得分;未以文件形式进行设置或任命,不得分;成员未包括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工会代表,扣 1 分/人。1.2.2 主要负责人及管理层职责(15 分)建立健全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管理层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法和辽宁省安委会对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要求。10未建立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管理层安

35、全生产责任制,不得分;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管理层安全生产职责存在缺失,扣 1分/项。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5每季度未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不得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未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扣 3 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未形成会议纪要,扣 2 分。1.3 全员参与(20 分)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10未按部门、岗位建立安全生产职责,不得分;安全生产职责未履行审批程序后发布,不得分;每缺一个部门、岗位的安全职责,扣 2 分;职责内容与岗位工作实际不相符,扣 1 分/处。对安全生产职责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并予

36、以奖惩。10各级人员未掌握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扣 1 分/人;未对安全生产职责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考核,扣 5 分;未按规定履行职责,不得分。1.4 安全生产投入(20 分)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在安全设施、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管理、10未制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不得分;未建立安全生产投入计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标志标识等方面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划,扣 5 分;安全生产费用未有效投入或被挪作他用,不得分;未建立安全费用使用台账,扣 5 分;安全费用台账不完整、不齐全,扣 3 分。企业应为从业人员缴纳

37、工伤保险。10未缴纳工伤保险的,不得分;工伤保险缴费未实现全覆盖,扣 5 分。1.5 安全文化建设(10 分)企业应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纲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形成安全价值观,促进安全生产工作。5未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扣 3 分;企业无安全理念,扣 2 分。企业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规范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以及本岗位安全生产知识,交流安全生产工作经验。5未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不得分;安全文化活动内容不充实,无针对性,或记录不全, 扣 3 分;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参加安全文化活动,扣 1 分/次。1.6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5 分

38、)企业应开展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如电子台帐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病危害防治、应急管理、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自查自报、预测预警等。5未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不得分;信息化管理项目存在缺失,扣 1 分/项;管理项目与现场实际不符,扣 1 分/处。2 制度化管理(80 分)2.1 法规标准识别(10 分)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5无法规标准管理制度,不得分;缺少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要求以及部门、人员职责等内容,扣1 分/项; 3.未以文件形式发布生效,扣 1 分。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39、规范与其他要求,向归口部门5未定期识别和获取法规标准,扣 2 分;识别出的法规标准不适用或存在缺失,扣 1 分/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汇总,并发布清单。2.2 规章制度(30 分)企业需建立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作业(用电、动火、高处)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仓储管理制度; 车辆管理制度;安保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相

40、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事故管理制度;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20规章制度未履行审批程序, 不得分;规章制度存在缺失,扣 2 分/项;制度内容不符合规定或与实际不符,扣 1 分/处。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应掌握相关内容。101.规章制度未发放到从业人员,不得分;3.从业人员未掌握相关内容, 扣 2 分/人;3.现场发现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扣 2 分/处。2.3 操作规程(20 分)编制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0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得分;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不适用,扣 2 分/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员工,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严格按照

41、操作规程执行。10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发放至岗位,不得分;员工未掌握相关内容,扣 1 分/人;现场发现违反操作规程,扣 2 分/人。2.4 文档管理(20 分)2.4.1 记录管理(10 分)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 明确职责、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事项。5未制定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得分;制度未以文件形式发布,不得分;未明确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订等责任部门/人员、流程、形式、权限等,扣 1 分/处; 4.未明确具体档案资料、保存周期、保存形式等,扣 1分/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资料档案,档案主要包

42、含以下内容: 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隐患管理信息、培训记录、资格资质证书、检查和整改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施档案、相关方信息、应急演练记录、总结、事故管理记录、技术图纸等。5未实行档案管理,不得分;档案管理不规范,扣 2 分;档案存在缺失,扣1 分/项。2.4.2 评估( 5 分)企业应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适宜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评估。5未开展评估工作,不得分;评估记录中未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扣 3 分。2.4.3 修订(5 分)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

43、效评定结果等, 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5未及时修订,扣 1 分/项;无修订记录痕迹,扣 1 分。3 教育培训(80 分)3.1 教育培训管理(30 分)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和时间满足标准规定。10未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不得分;培训要求不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扣 1 分/处。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制定培训计划。10未明确主管部门,不得分;未定期识别需求,扣 2 分;未制定培训计划,扣 3 分。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培训效

44、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10未按计划进行培训,扣 2 分/次;记录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项;未进行效果评估,扣 1 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况。次;未实行档案管理,扣 5 分;档案资料不完整,扣 1 分/ 项。3.2 人员教育培训(50 分)3.2.1 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10 分)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2 学时。10主要负责人未

45、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不得分;主要负责人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扣 5 分;安全管理人员未经培训考核合格或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再培训,扣 2 分/人次。3.2.2 从业人员(30 分)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经过公司/分(子)公司、部门/商场、班组/岗组三级不少于 24 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改变经营项目、用途、配置、使用新设备及员工换岗时,应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10从业员工未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扣 2 分/人次;培训学时不满足要求,扣 1 分/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证书应处于有效期内。10无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扣 5 分/人;证书过期未及时审

46、核,扣 2分/人。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10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就上岗, 扣 5 分/人;培训证书超出有效期,扣 2分/人。3.2.3 相关方人员(10 分)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入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101.未对相关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扣 5 分/次; 2.未对外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危害告知,扣 2 分/ 人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与实际不符,扣

47、1 分/处;未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扣 1 分/人次;无专人带领,扣 1 分/次。4 现场管理(455 分)4.1 设备设施管理(265 分)4.1.1 设备设施建设(40 分)企业应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101.未建立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不得分;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2.制度不符合法规标准规定或与实际不符,扣 1 分/处。对新、改、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企业应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企业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安全设施设计;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企业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10未进

48、行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扣 3 分;未进行安全设施设计,扣 3 分;未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扣 4 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企业应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企业应当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 企业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01、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扣 3 分;未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扣 3 分;未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扣 4 分。投入使用、营业前各类场所使用、开业前或改建、扩建、装修和改变用途应依法向相关机构申报,办理行政审批手续。101.未依法向相关机构申请办理行政审批手续,不得分。4.1.2

49、 设备设施运行(180 分)消防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装修材料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和间距、安全疏散、消防车道、建筑构造、消防供水、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防烟和排烟、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消防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等应当满足 GB 50016 、GB 50974 、GB 50222的要求;消防设备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设备档案完整,安全状态良好; 3.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消防设施的管理、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工作制度,201.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扣2 分/处。注:对设备抽查以在册数(H) 按比例抽取,

50、抽查的数量应覆盖所有种类的设备,抽查数量应 满 足 下 列 规 定 : H10, 抽 查 H 台 ; 10H100,抽查 10 台;100H500,抽查 15 台;5001000,抽查 30 台。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对建筑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电气线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4.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控制室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地下的消防控制室门上的标志应是带灯光的装置;消防控制室应设置一部外线电话、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配备相应的通讯联络工具;设备档案完整;设备各项联动、操控

51、及显示等功能良好;预备中英文紧急疏散广播词或录音广播;消防控制室应有专人24 小时值班,每班不得少于 2 人,消防控制室人员应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安防设备:设备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设备档案完整,资料数据保密;设备各项操控及显示等功能状态良好;设备、设施、工具、配件等完整无缺陷;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联动等安全装置无缺陷。201.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扣1 分/处。视频监控系统:应安装录像机和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对公共安全部位进行监控,视频监控区域应覆盖主要出入口,前厅、电梯间、通道和贵重物资集中场所(如收银处、保险柜、仓库等),厨房食品加工制作间、食品仓库门前通道、商场、地下车库

52、及其他1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区域。计算机房设备:设备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设备安全保密性能良好;机房的环境应符合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要求,各项操控及显示等功能状态良好;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在机房内易燃物附近部位应设置烟、温感探测器;如机房无法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应设置视频监控装置;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机房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 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等安全装置无缺陷。201.资料和现场不符合要求, 扣 1 分/处。厨房设备:机械运转部位有完好可靠的防护装置;搅拌

53、操作的容器应加盖密封且盖机联锁;PE(N)线连接可靠,电源线路完好;每台设备应有单独控制开关;凡有碾、绞、压、挤、切伤可能的部位均应有可靠防护; 6.抽风和给排水系统完好无缺陷;7.燃气阀、燃气管、燃气瓶、温度控制器完好无缺陷,无气体泄漏。燃气调压箱、储备的液化气瓶或醇基液体燃料的存放间等,应设置专用房;房内不应放置其他杂物;房外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人员不应随意进入,房门应加锁;专用房内保持通风,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2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餐厅建筑面积大于 1000m2 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

54、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食品工业加工场所内有明火作业或高温食用油的食品加工部位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专用房、燃气主管道、主阀门、计量表周边安装相应的燃气、液化气、醇基液体燃料泄漏报警装置,并与通风系统联锁;液化气瓶、醇基液体燃料桶和灶台相距应 0.5 m 以上或实墙相隔;其中醇基液体燃料桶严禁敞口使用;燃气管道、阀门应完好、无泄漏,引入管应设球阀等手动快速切断阀和紧急自动切断阀,紧急自动切断阀停电时应处于关闭状态(常开型),燃气设备应有熄火保护装置;软管与灶具连接时其长度不应超过 2m,并不得有接口; 软管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穿过墙、楼板、天花板、门和

55、窗; 每月至少对软管检查一次,发现老化、破裂应立即更换;软管的更换周期不宜超过 1 年;厨房的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灶台附近应配备灭火毯和消防器材;厨房内的开关、插座等,应安装在远离燃油、燃气设施的部位,使用过程中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受潮;使用蒸汽的设备设施应采取隔热等防止烫伤的措施,现场张贴防止烫伤的警示标识; 15.炊事机械金属壳体、电动机壳体的 PE 连接均应可靠,厨房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灯具和线路等应符合防潮要求;冷库应有安全警铃或可以从内部打开的保护装置,并确保完好;杂物电梯或提升机应设专人操作,严禁乘人;提升机门和周边防护完好,无破损;构成特种设备的,

56、应定期检验。洗涤设备:机械运转部位应有完好可靠的防护装置;洗涤操作的容器应加盖密封且盖机联锁,铰位灵活; 3.PE(N)线连接可靠,电源线路完好;每台设备应有单独控制开关;凡有碾、绞、压、挤、切伤可能的部位均应有可靠防护; 6.地毯机的泡箱出泡口畅通、泡箱内的隔网无堵塞,地毯刷完整、锁位无破损;高速磨光机的针盘完整、配针坚固、磨光垫选用正确无烂损;吸水泵应设有控制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2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装卸运输设备:输送线的操作工位、升降段或转弯处应设置急停开关,紧急开关能保证运输线紧急停机,灵敏可靠,且不应自动复位;运输线下方的行人通道净空高度

57、不应小于 2m,不足时应该张贴警示标识;输送线上坡、下坡段净空高度超过 2m 的部位,以及跨越人员通道的部位,应设置防止货物坠落的防护栏;人员需跨越1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输送线的地段应设置通行过桥;4.输送设备运转部位应设置防护罩,并完好有效;皮带输送机在两边应设置防跑偏挡轮, 并运转灵活,销轴无窜动;链式输送机上坡、下坡处应设置防停车及断链时而导致事故的止退器或捕捉器,并运行可靠。梯台及防护栏杆:焊接处应无裂纹或可见的表面气孔;结构的外型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以及明显的锈蚀等缺陷;梯台及防护栏杆的结构连接及固定支撑牢固;在

58、室外安装的梯台及防护栏杆的防雷电保护、防雷电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 GB50057 的要求;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 及其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平台距基准面高度小于 2m 时, 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mm;距基准面高度大于或等于 2m 并小于 20m 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 1050mm;距基准面高度大于 20m 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 1200mm;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 立柱间距不应大于 1m;在扶手与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其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不应大于 500mm; 7.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的场合,应设

59、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不应小于 100mm,其底部距地面不应大于 10mm;宜采2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用不小于100mm2mm 的钢板制造。电气设备及系统: 1.变配电系统变配电室位置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如果贴邻,相邻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等防水处理;配电室应设有通风或空调系统;地下配电室应有通风设施和防积露措施,通风设施应设置防火阀,无空凋设备时应配置除湿机;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设置挡鼠板,相邻配电室的门应双向开启;高压配电间的窗、门应装防护

60、网,防护网的网孔尺寸应小于 10 10mm;高、低压配电柜的母线相序标志正确,应设置接地母排和接地端子,且与接地系统连接,并有接地标志;油浸变压器应设置贮油或围挡设施;电缆沟内应做好防水、封堵等措施;电气运行指示仪表显示正确,控制装置完好,操纵机构和联锁机构可靠;双电源供电或自有发电应设有联锁安全装置;空气开关灭弧罩应完整;设置有电气运行工作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电气操作工具完好可靠,有定期检测记录和标志;配电室应设有应急照明。 2.电网接地系统(1)电气系统连接符合设计的201.现场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标准分值评价办法评价描述实际得分系统接地制式要求;电网接地装置的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