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物生产技术_第1页
现代作物生产技术_第2页
现代作物生产技术_第3页
现代作物生产技术_第4页
现代作物生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未来作物生产管理模式摘要 近20多年来,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作物栽培学进入到定量化和精 确化的研究与应用阶段。我国在作物管理专家系统、作物生长遥感监测、作物产 量预测模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经验和成果。本文就 从作物生产管理系统及主要技术做简单总结,以期对未来作物生产管理研究提供 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障世界的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 球性的永恒主题。过去50年,世界农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农业生产通过生物和 农艺技术的进步和支持农学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生产力的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广 泛投入,农业系统经营管理技术

2、的不断改善,使得世界食品产量的增长,超过了人 口的增长速度。走向新世纪,我国面对的“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增地减” 的趋势不可逆转。为了保障21世纪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关键在于推动农 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3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作物 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作物生产管理技术的兴起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全新的技 术支持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作物生产管理走上了数字化、精确化科学化的轨 道1-5。作物生产管理系统是指用计算机将作物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系统、作物 管理优化决策模型和其他辅助模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人类专家有关作物生产的 已有知识,依赖作物生产中作

3、物自身生长的反馈信息,对作物生产日常管理及具体 问题进行实时实地的在线式管理决策,这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计算机程序系统6。该 系统的开发和研制需多学科科技工作者协作才能完成。如作物模拟模型研制需综 合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学知识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作物管理专家系 统研制则需作物管理专家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密切合作。该系统开发一方面需要在 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精确试验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大量大田试验,以 检验系统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机编程和调试工作,其难度不言 而喻7。1作物模拟模型系统作物模拟模型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作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利用光能资源 把水和CO2合成有机物的

4、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作恤生长、干物质积 累与分配等生理生化过程)、作物组织及器官的建成与死亡过程和作物产品形成 过程等,同时还包括作物需要的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移动和被作物吸收的 过程8。这些过程既决定于作物本身特性,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制约,包括太 阳辐射、温度、水分、CO2等气候因子和土壤质地、肥力等土壤因子,还包括人 类活动等人文经济、环境条件,其中对作物生产作用最大的是气候因子。2作物管理专家系统作物管理专家系统是将作物管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规则化、具体化后用计算 机程序表达出来,形成特定的知识库,通过具有推理功能的智能计算机程序操作管 理,对具体作物生产领域的间题提出解

5、决方案,辅助作物生产者实现对作物生产各 个环节的管理9。3作物管理优化决策模型作物管理优化决策即综合运用各种优化理论,根据某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 资源等具体配置,在充分考虑作物产量和品质前提下,对作物生产过程的管理措施 提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优化决策,使作物生产活动最优化。作物管理优化决策 模型在作物生产中起着辅助决策功能,帮助专家或专业人员处理实际问题,以达到 最优的作物产品及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向用户推荐优化决策方案10。一个完整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作物系统模拟模型组成的模型 库;支持模型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库;储存支持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模型运算必 需的数据库;反映不同地区

6、自然生态条件等作物栽培管理经验知识和具有知识推 理机制的专家知识库;各子系统的管理、维护,为作物生产管理者参与制定决策、 提供知识咨询的良好人机接口等。由于作物生产系统的复杂性,许多影响因素与 作物生长过程的关系尚难于完全用解析方法进行过程的定量描述。图1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示意图4作物栽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支持4.1作物栽培方案的定量设计运用系统分析原理来综合解析作物生育指标与栽培技术指标的地域性和季 节性变化规律,找出作物生长和生产力指标及管理技术规范与生态环境因子及生 产条件之间的定量化函数关系,可构建广适性和数字化的作物栽培管理知识模型 11-17,从而定量设计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

7、下的播前栽培管理方案和产中生长调 控指标(图2)。该模型主要算法原理是基于平均产量和增产系数设计产量目标, 基于基因型与环境的适合度选择适宜品种,基于安全出苗/壮苗、安全拔节/抽穗 确定播栽时间,基于产量结构和单株成穗率估算种植密度,基于供需平衡原理设 计肥水运筹方案,基于播种方案预测生育进程与生长指标,进而把经验性栽培知 识上升到数字化管理模型,有助于克服传统栽培模式和专家系统较强的地域性和 经验性等弱点。如作物产量(籽粒和生物产量)与吸氮量和施氮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图3),可借鉴养分平衡原理,以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根据作物一 生的氮素吸收需求、土壤基础供氮量及氮素当季利用率等,构建实现

8、预期栽培目 标所需要的总施氮量模型,从而对不同品种和环境下的作物氮肥总量进行精确设 计。图2禾谷类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的总体结构图yierlcL (t-hm*1 2 24I hS 供u N iLnsgcn supply fitoin m新 I (kyhm h图3作物产量与氮素吸收、土壤供氮、施氮水平之间的基本关系图4.1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诊断作物生长指标的光谱监测与诊断是基于作物不同生长参数对不同光谱波段 的特征性吸收、反射或透射规律,利用传感器快速无损地获取作物的特征光谱信 息,进而解析判断作物生长指标状态,以定量反演并快速诊断作物生长参数5 通过实施不同条件下作物田间小区与大区试验研究,采用传

9、感器获取作物冠层及 叶片的光谱信息;然后探索作物反射光谱特征与生长指标间的机理性关系,确定 对各生长指标敏感的核心波段及光谱参数,并建立作物生长指标的定量反演模 型。进一步基于光谱监测的实时生长指标与优化设计的适宜指标之间的吻合度, 建立作物生长诊断与肥水调控模型,实现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智能诊断和动态 调控。4.2作物生产力形成的模拟预测作物生长过程模型是预测作物生长和生产力形成的有效工具,它基于作物 生长发育规律,对遗传潜力、环境效应和技术措施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量综 合,进而动态模拟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过程6利用过程模拟方法,对作 物生长发育及生产力形成过程与环境、技术、品种之间的

10、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表达, 构建作物生长发育与生产力形成的模拟模型,实现不同条件下作物生长动态与生 产力形成的数字化预测。首先,以作物生理生态过程为主线,通过系统解析气象-土壤-技术与作物生 长过程的机理关系,以生理发育时间(PDT)为作物发育进程尺度,构建作物阶 段发育与生育期子模型、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子模型、植株内物质分配与器官生 长子模型、产量与品质形成子模型、土壤作物系统水分平衡(包括干旱和渍水) 子模型、氮磷钾养分动态子模型等,进一步集成建立作物生长系统的综合模拟模 型。模型系统在气象因子、土壤条件、品种特性、管理措施的驱动下,能动态模 拟不同条件下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及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

11、较强的解释性和预测 性,从而为研究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下作物品种表现及技术策略评估等提供了有 效的定量化工具18-31。农作中应用RS与GIS结合进行农田空间信息分析时,可按如下步骤:采集 RS数据和处理成数据图像(由RS服务商提供),仔细检查图像和分析统计数据; 完成Rs数据的地面核实;将RS和地面核实数据送人GIS系统;鉴别被测变量 与作物条件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所获信息对农田提出处方对策等目前,由于卫 星遥感数据尚达不到满足“精细农作”需求的空间分辨率,因而还未用于按小区 进行作物生产的精细管理。在作物生长期间,要采集并处理必要的农田土壤和苗情信息,土壤信息主要 包括(l)相对稳定、时空变

12、异性小的土壤信息如地形坡度,土壤类型、结构,P、K和 有机质(SOM)含量,pH值及耕作层深度等。(2)时空变异性大的田土壤信息如N含 量和土壤含水率.作物苗情信息主要包括作物长势、苗情和病虫草害空间分布信 息等32。5作物精确栽培的前景展望作物栽培学正由叶龄模式、群体指标等模式化规范化栽培步入精确化科学化 栽培时代。以栽培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为主要特征的作物精确栽培技术,对于 作物栽培的定量化和工程化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随着遥感监测技术、 系统模拟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在作物栽培学中的拓展应用,作物栽培管理不断 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迈进。今后,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不同生产条件下作 物

13、栽培方案的精确设计、作物生长状况的精确诊断、作物生产力的精确预测等核 心关键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方案设计、生长指标监测、产量品质预测的适用性和 准确性,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与生产系统的全程化智慧管理33-36。参考文献Mckinion J M, Bake D N. Application of the GOSSYM/COMAX system to cotton cropmanagementJ. Agricultural Systems, 1989, 31(1):55-65.Engel T. AEGIS/WIN: A computer program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

14、rop simulation modelsacross geographic areasJ. Agronomy Journal, 1997,89(6): 919-928.赵春江,诸德辉,李鸿祥等,小麦栽培管理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1997, 30(5):42-49.熊范纶,乔克智,胡海瀛.农业专家系统及开发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曹卫星.数字农作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董占山,韩湘玲.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管理系统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2):164169.韩湘玲等编作物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189197.8汪定淮,刘尚义

15、,沈烈等,作物养分平衡与高产栽培一兼论作物栽培科学现代化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1.董占山,作物生产系统及其管理系统J,生态农业研究,1998,6(1):64-68Yan D C, Zhu Y, Wang S H, Cao W X. A quantitative knowledge-based model for designing suitable growth dynamics in rice.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6, 9(2): 93-105.Cao J, Jing Q, Zhu Y, Liu X J, Zhuang S, Chen Q

16、C, Cao W X. A knowledge-based model for nitrogen management in rice and wheat.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9, 12(1): 100-108.朱艳,曹卫星,姜东,戴廷波.冬小麦适宜播期和播种量设计的动态知识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3, 36(2): 147-154.张怀志,朱艳,曹卫星,周治国,张立桢.棉花氮肥和水分运筹的动态知识模型J. 应用生态学报,2004, 15(5): 777-781.Zhu Y, Cao W X, Tian Y C, Yao X. A dynami

17、c knowledge model for designing suitable scheme of rapeseed sowing and transplant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7, 18(2): 322-326. (in Chinese)Cao J, Liu X J, Tang L, Cao W X, Zhu Y. Model designing for suitable nitrogen index dynamics of rice and wheatJ. 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Ecol

18、ogy, 2010, 21(2): 359-364. (in Chinese)Liu X J, Cao J, Li Y D, Zhang Y P, Cao W X, Zhu Y A knowledge model for precision water management in ric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0, 43(8): 1571-1576. (in Chinese)曹卫星,罗卫红.作物系统模拟及智能管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Cao W X, Moss D N. Modeling phasic development in wh

19、eat: an integration of physiological componen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997, 129: 163-172.Cao W X, Liu T M, Luo W H, Wang S H, Pan J, Guo W S. Simulating organ growth in wheat based on the organ-weight fraction conceptJ,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2, 5(3): 248-256.Meng Y L, Cao W X, Zh

20、ou Z G, Liu X W. A process-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phasic development and phenology in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3, 2(11): 1277-1284.孟亚利,曹卫星,柳新伟等,水稻地上部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的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 2004, 30(4): 376-381.潘洁,朱艳,曹卫星.基于顶端发育的小麦产量结构形成模型J,作物学报,2005,庄恒扬,曹卫星.作物生产系统氮磷养分平衡的定量模拟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19

21、(1): 71-74.Hu J C, Cao W X, Zhang J B, Jiang D, Feng J. Quantifying responses of winter whea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o soil water stress for use in growth simulation modelingJ. Pedosphere, 2004, 14(4): 509-518.Pan J, Zhu Y, Cao W X, Dai T B, Jiang D. Predicting the protein content of grain in winter wheat with meteorological and genotypic factorsJ.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6, 9(3): 323-333.Pan J, Zhu Y, Jiang D, Dai T B, Li Y X, Cao W X. Modeling plant nitrogen uptake and grain nitrogen accumu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