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_第1页
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_第2页
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_第3页
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_第4页
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建筑的转变或一个新传统的成长一一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Architecture in Transition or the Growth of a New Tradition: Theories and Architecture in 1960s一,战后初期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反思和修正在二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得到了普及。先前由众多先锋、实 验支流逐渐汇集起来的功能理性主义主流至少分化为三个有代表性的方向: 1,第一种方向是在以包豪斯学派为代表的欧洲理性主义观念影响下,对理性和 功能主义的充实与提高。在这一方向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密斯为代表的对技 术精美的追求,而规模更大也更为普遍的

2、是受格罗皮乌斯影响的对理性主义 和功能的充实。2,第二个方向是象莱特、阿尔托、夏隆等人所代表的,对欧洲理性主义的人道 主义的修正。其实早在现代建筑运动初期,他们就一直对现代主义主体思想 进行有机和人性的阐释(以阿尔托为例,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代表作维 堡市图书馆和帕米欧肺病疗养院,虽然被公认为“现代建筑”的传世之作, 但其实已表现出芬兰独有的地方特征和民族情感。战后,这种倾向越来越明 显。在四十年代初,阿尔托开始公开批判欧洲经验。)阿尔托,珊纳特赛罗市政厅(Alvar Aalto, Saynatsalo Town Hall,1950-55)夏隆,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Hans Scharoun

3、, Romeo and Juliet Apartments, Stuttgart, 1954-59)夏隆,西柏林音乐厅(Hans Scharoun, the Philharmonie, Berlin,1956-63)。第三个方向是第三代建筑师们对现代主义直接打出的反叛旗帜。50年代中期 英国粗野主义(Brutalism)的出现既是这一倾向开始的象征,也是对50年代流 行的存在主义思潮对人类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作出的建筑反应。“粗野主义”是 由第三代建筑师史密森(A&P.Smith)夫妇于1954提出的。粗野主义在欧洲和 日本比较流行,60年代末逐渐消声匿迹。1956年国际建筑师联盟(CIAM)第

4、十次大会上,“十人小组” (Team X)的出现意味着新兴的建筑批评精神已无法 容忍功能主义旧有原则的限制,年青建筑师转而面对新的社会现实的要求和 文化的品质问题。60以后,十人小组(包括Alison&Peter Smith, Aldo van Eyck, Jacob Bakema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功能、形式、分区、自由平立 面、效益,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概念,诸如:场所、邻里单元、意义、联系、 乡土形式等。对后来建筑发产生重要影响的现象学、结构主义、人类学、行 为心理学等开始被他们引入建筑中,使建筑学成为一个日益开放的学科。史密森夫妇,金巷住宅区方案( A&P.Smith, Golden La

5、ne Housing System, Central Coventry, 1952),以房屋、街道、区域、城市来对抗柯布关 于居住、休息、工作、交通的功能分区。谢菲尔德公园山公寓(Lynn and Smith, Park Hill, Sheffield, 1961)二,60年代的建筑与理论1,技术乌托邦运动,影响了后来的高技派阿基格拉姆(Archigram),英国。1960年由 Warren Chalk、Peter Cook、Dennis Crompton、David Grenne、Ron Herron、Michael Webb 组成。阿基格拉姆的 作品在精神上受到富勒技术浪漫主义以及超现实主

6、义(Sur-Realism)的影响,在形 式上则受到了美国太空计划的鼓舞,参照了太空形象。构想了未来即时消费的生 活城市和可替换、可游走的建筑容器。Ron Herron,行走城市(“Walking City” Project, 1964)Peter Cook,插入城市(“Plug-in City”,1964)Archigram,瞬时城市 “instant city”,1969),游牧生活新陈代谢(Metabolism),日本。新陈代谢把城市和建筑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主张引入时间因素,明确城市和建筑的各个要素的“周期” (Cycle),在周期长的因 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丹下健三,东京湾

7、计划(Kenzo Tango, Tokyo Bay Project, 1960)矶崎新,核心筒体系(Arata Isozaki, Joint Core Stem System,1960)菊竹清训,海上城市(“Kikutake City” Project, 1958)弗来德曼,空间城 市 (Yona Friedman, Spatial City, 1960s)康斯坦,新巴比伦(New Babylon, photomontage, 1971)2,超画室(Super Studio)和阿基 佐M(Archizoom Associate),佛罗伦萨。探索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极度消费社会的未来景象,并追求一种

8、静默的、几近于玄 学的超感觉的诗意形象。超画室,(Super Studio, Continuous Monument, 1969)Archizoom,无尽之城(Archizoom, No-stop City, 1970)3, 60年代中期后现代古典主义的萌芽4,建筑理论的繁荣G.巴尔特在1967年发表了符号理论,1969年与詹克斯收录了六篇关 于建筑与符号关系理论的论文合编为建筑中的含义,奠定了建筑符号学的 理论基础,同时为后现代古典主义提供了符号学的理论支撑。1966年,文丘里出版了其极有影响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直 接奠定了后现代古典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C,罗西1966年发表了城市建

9、筑。奠定了建筑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并对欧 洲新理性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理论的指导。后现代古典主义、新理性主义、高技派、解构主义、地方主义、龄主义Post-modernism, High Tech, Deconstruction Critical Regionalism, andMinimalism一,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是指始于60年代中期,在70、80年代产生重大影响,以后现代古典主义 (Postmodern Classicism)为主体的,试图恢复被现代主义所忽视的文脉、装饰、 习俗、意义和被高雅文化所排斥的当代大众文化应有地位的建筑思潮。在盛期时, 它常常以信息符号化的

10、形式风格出现,表现出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1,历史意识的恢复与波普艺术的影响2,六十年代后现代古典主义的兴起罗马建筑师和规划师协会(GRAU)与波特盖西把发展进步与西方文化的古典表现联系在一起。GRAU是“有机”思想与 阿尔伯蒂、帕拉弟奥的“和谐”相呼应,运用文艺复兴的经验进行创作和思考, 因此GRAU也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现代古典主义的流派之一。b,文丘里(Robert Venturi)与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 1966)。文丘里抨击了理性主义对功能技术的 片面强调,推崇建筑的复杂性、多样性与矛盾性,并肯定了

11、大众文化的作用。文丘里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提出了 “少就是厌烦” (Less is bore)。对文丘里而言,复杂性和矛盾性并不是指杂乱无章和随心所欲,也不是 指过分繁琐或是表现性,而是相对于理性主义的简单化和唯美化而言,建筑经 验的内在的丰富性和不定性。C,斯特恩等的早期探索3,80年代的几次重要展览1980年由波特盖西主办的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以及其后在巴 黎、旧金山的再展西柏林国际建筑展(旧A,1987)1986年9-10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题为“修正现代一一后现代建筑1960-1986” 的展览代表建筑师和建筑波特盖西(P.Por

12、toghesi)巴尔弟住宅,(Casa Baldi House, near Rome ,1959)波波尼奇住宅(1969-70)文丘里(Robert Venturi)宾州栗子山母亲住宅(Robert Venturi, John Rausch, House, Chestut Hill, Philadelphia, USA, 1964)摩尔(Charles Moore)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iazza dltaNew Orleans, Louisana, 1977-78)矶崎新(Arata Isozaki)筑波大学城新市中心(Tsukuba Center Building,1979-82)格雷夫斯

13、(M. Graves)波特兰大厦(Public Service Building, Portland, 1980-1983)约翰逊(P.Johson)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Corporate Headquarter of American Telephone&Telegraph Co, New York, USA, 1984)斯特林(James Stirling)斯图加特美术馆(Staats galerie new Building and Chamber Theater,Stuttgart,Germany,1977-1984)二,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m)新理性主

14、义发源于60年代的意大利,当时被现代主义断然割裂的历史意识 正在建筑领域里得到逐步的恢复。以罗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并没有走文脉主义 的道路,而是试图在丰富的建筑历史遗产中抽象出建筑自身的内在的原则加以体 现。1,兴起标志a, 1966年罗西的城市建筑b, 1967年格拉西(GGrassi)的建筑学的逻辑结构(La costruzione Logica dellarchitettura)类型学理论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有两个特征,一是历史的特征,二是抽象的特征。代表建筑师和建筑罗西(Aldo Rossi)格拉利特公寓住宅(the Gallaratese 2 Residential Complex,Mi

15、lan, 1967-73)卡他多公墓(San Cataldo Cemetery,Modena,1971)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世界剧场(Teatro del Mondo, Venice,1980)博尼芳登博物馆(Bonnefanten Museum, Maastricht, Netherlands,1990-94)罗伯特克利尔(RKrier)和利昂克利尔(LKrier)利昂把18-19世纪工业革命前的城市看作理想的城市模式,认为欧洲的 城市重建可以通过夺回城市空间得以实现。在城市尺度上,利昂认为城市就 是“各街区空间的联合”,批判了现代主义城市分区。在他看来,“街区”概 念可以反对没有经过充分组织的

16、大城市自发形成的“城市中的城市”。街区 里的各种社会中心应建造成巨大空间的厅堂,可以取代过去城市中的“教 堂”、“市政厅”、“学校”等建筑,利昂还为大众恢复了辅助空间,用以衬托 优秀的现代建筑。罗伯特克利尔同其弟有着相似的设计思想,不过他更多地 致力于具体的建筑空间的形态学方法。利昂克利尔,伦敦Royal Mint广场规划(LKrier, the Royal Mint Square Project for London,1974)利昂克利尔,卢森堡城市中心规划(RKrier, the Center of Luxembourg City, 1978)翁格尔斯(O. M. Ungers)利塔街市区

17、住宅(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Ritter-straBe, Marburg,1976)德国建筑博物馆(Museum of Architecture, Frankfurt-am Main, Germany, 1981-84)博塔(Mario Botta)维塔莱河旁住宅(House at Riva San Vitale, Ticino, Switzerland,1972-73)戈达尔多银行(Bank of Gottardo, Lugano, Switzerland,1982-88) 三,高技派在建筑中,高技派(High-Tech指60、70年代以来小仅在建筑中

18、采用高技 术手段,而且在美学上极力表现高技术带来的审美愉悦的一种设计和思想倾向。 在建筑中采纳了高技术手段并不意味着就体现了高技派的设计取向,因为对高技 术的手段的采纳可以单纯地为了结构、设备、施工安装、材料等目的,在形式上 依然可以沿用已有形式,甚至某些建筑形式完全把高技术手段遮盖住了。高技派 的核心的思想在于对高技术手段带来的美感的追求和强化。1,高技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当代建筑高技术发展的影响以及高技派在设计思想上的源流英国高技派与60年代末的早期探索高技派在70、80年代以来的兴盛高技派建筑的主要特征空间的高度完整性和灵活性部件的高度工业化、工艺化特征与“设计开发”结构与设备的表现和暴露

19、插入式舱体的使用与可更新性代表建筑师和建筑格雷姆肖(N.Grimshaw)塞维利亚世博会英国馆(British Pavilion, Seville, Spain, 1992)罗杰斯(R.Rogers)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R.Rogers, R.Piano , Le Centre Nationale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v,Paris,1972-76),高技派兴盛的标志 劳伊德大厦(Lloyds of London,London,UK,1978-1986)福斯特(N.Foster)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Parts Distribution C

20、enter for Renault UK Ltd,Swindon,Wiltshire,1980-83)法兰克福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Tower, Frankfurt,1992-97)柏林国会大厦改建(Reconstruction of Reichstag,1992-1999)霍普金斯(M.Hopkins)苏拉姆伯格研 究中心(Schlumberger Research Centre, Cambridge, Emglan,1984)芒得看台(Mound Stand, Lords Cricket Ground, London,England )四,解构主义(Deconstruc

21、tion)哲学中的解构主义60、70年代开始,一批法国哲学家如德里达、福科、得仑兹、巴尔特、利奥 塔德等从语言学、医学、权力、语言资讯等不同角度批判结构主义的中心和 结构观念,趋向一种把世界或语言看成一个开放的、差异的、无中心含义的 状态。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以解除“在场”(在场是中心、实体、整体的根基,是以 确定的时间方式现时呈现的本体性实体)为起点,否定“言语中心主义” 和等级制度,瓦解结构意义的确定性,试图摧毁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基础。解构主义兴起的标志1988年7月9日伦敦泰特美术馆和学院团体(Academy Group)举行的关于“建筑和艺术中的解构”(Deconstruction in

22、 architecture and Art)的国际 研讨会,会中播放了德里达的谈话录相,会后由詹克斯等人策划出版了AD 杂志1988年3/4期,刊名为建筑中的解构(Deconstruction inArchitecture)1988年6月23日到8月30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由P.约翰逊和威格 利(M.Wigley)主持的反构成主义建筑(Deconstrucivit Architecture)七人展, 七人包括了盖里(F.Gehry)、里伯斯金(D.Liberskind)、库哈斯(R.Koolhaas)、埃森曼(P.Eisemann)、哈迪特(Z.Hadid),希米尔布劳(C.Himmelbl

23、au,由W.D.Prix 和 H.Swiczinsky 二人组成),屈米(B.Tschumi)4,代表建筑师和建筑屈米(B.Tschumi)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e,1987-89)埃森曼(P.Eisemann)俄亥俄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1985)哥伦布会议中心(1989-93)里伯斯金(D.Liberskind)柏林博物馆犹太馆扩建(1989-)盖里(F.Gehry)自宅(the Architects Own House, Santa Monica, cal, 1978-79)比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993-97) 希米尔布劳(C.Himmelblau)屋顶加建(the Rooftop Remodeling, Vienna, Austria, 1983-1989)汉堡天际线大楼(Skyli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