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_第1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_第2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_第3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_第4页
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一个人的学习,除了学到知识之外,很重要的是养成一种科学的思维习惯。小学科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理性思维是组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人的思维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是“爱”“恨”“愉快”“悲伤”等感情部分,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语言的描述,进行思维。如形容、比喻、对比、夸张等,用于表达人的情感,属于感性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主要表现为抽象或逻辑的思维,包括归纳和演绎的思维。它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抽象出事物的一般原理。所以,理性思维是一

2、种客观的,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具有理性思维的人,能运用逻辑手段、程序和方法进行认识活动。小学阶段学习的各门学科,思维的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科学、数学等学科侧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对学生一生成长来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发展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可以体现在这些方面: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实证意识;运用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讲求质疑的创新精神。有一位老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动物的教学,就比较好地把握了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实证意识。这一课是自编课文西瓜虫,西瓜

3、虫学名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本课要观察学校花坛中的西瓜虫,了解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身体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小动物,爱护小动物,训练学生观察小动物的方法等。课堂上老师交待本节课的任务之后,其余的观察活动在花坛边进行。28分钟之后,学生回到教室,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生:我们知道了西瓜虫的身体会缩拢,它受惊了,会缩成一团。生:我看到西瓜虫有许多脚。师:有没有数清楚,西瓜虫有几只脚?生:它在爬动很难数清。生:我们数清楚了,是14只脚。正当同学们七嘴八舌汇报的得差不多的时候,一个女同学说:“老师,我有个问题,西瓜虫有没有耳朵?”师:你认为呢?生:我不知道。师:有哪一个小朋友知道,西瓜虫究竟有没

4、有耳朵?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生:我认为西瓜虫有耳朵。生:没有。生:有。师:我来调查一下,赞成西瓜虫有耳朵的举手。(共15人),赞成西瓜虫没耳朵的举手。(共24人),还有2位同学不举手,心里还拿不定主意。我们怎么办?生:做实验师:这个实验怎么做?生:用放大镜看,有没有耳朵。生:放大镜看不出,用显微镜看。生:抓个西瓜虫来放在桌上仔细看。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让西瓜虫听声音。师:听声音有什么用?生:有一个好办法,我把西瓜虫放在桌上,看它爬动,然后在它的后面大声喊,吓它一下,如果它缩拢了,说明它听到了,有耳朵;如果它不慌张,说明它没有耳朵。师:这个办法好吗?大部分学生都赞成用这个

5、方法。师: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为大家解决了困难。现在,分小组到教室外做实验,做完之后,立即回教室。顿时,校园响起了“嘭!”、“啪!”、“喂!”的声音,还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五分钟之后,学生陆续回到教室。师: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生:西瓜虫没有耳朵,因为它听不到响声。生:我们在它后面大声叫喊,它一点也没反应,说明它没耳朵。师:大家的意见很统一,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们组发现西瓜虫有耳朵,我们把它放在桌上,然后在它后面敲一下桌子,它就把身体缩起来了,说明它有耳朵。师:你们同意这组的意见吗?生:不同意。你用手敲桌子,西瓜虫不是用耳朵听到声音的,而脚脚知道声音的,所以还是没耳朵。生:不同意,他们敲桌

6、子的时候把西瓜虫弹起来了,西瓜虫吓坏了,就缩起来了。师:我们来试试用手感受桌子的震动。一只手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敲桌子。(生敲桌子,感受到了桌子的震动。)师: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西瓜虫,用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来说:发现西瓜虫没有耳朵。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答案,也没有随意地下结论,而是细心地引导学生想方法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结果学生用简单的方法,验证了西瓜虫没有耳朵的猜想,体现了用证据说话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也体现了教师培养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科学课的这个任务。例如有一位老师上观察鱼一课,学生先观察玻璃缸里的一条鱼,用图画的形式把观

7、察到的外观特征记录下来;之后,再拿来一个放着一条鱼的玻璃缸,观察两条鱼的不同之处;第三步,把两条鱼放到同一个玻璃缸中,观察两条鱼的行为,要求两人一组,用表演的方式来汇报条鱼的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后两个学生做了这样的表演:两个人先是吵架,然后握手和好。用这样的汇报表演来描述鱼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汇报真的体现了对客观事实的观察结果吗?试问孩子怎么知道鱼在吵架、在争论?孩子真的变成两条鱼吗?在这里,学生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想象进行描绘,把事实和想象混为一谈,凭自己的意向来决断事实,却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在投入的表演中丢失的是严谨的思维和对事实的尊重。我们不能怪学生,这是教师理性思维的缺乏的结果

8、。试想,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够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吗?在面对动植物的事情上,人们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动物、植物身上,如人每天要吃三餐饭,吃小菜,我们就以为植物也是这样,于是乎许多人给自己所养的花草每天浇三次水,施三次肥,一段时间之后,花草枯萎了。所以对事实的尊重,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方面。运用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使科学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又一个方面。教科版教材中有一课奇妙的指纹,上课的时候,学生会对指纹进行进行观察研究,学生在研究了指纹以后,汇报的时候往往会这样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认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时,多数教师都会这样说:“研究得很好!”没错!指

9、纹确实不一样。指纹可以作为识别系统,指纹可以破案,利用指纹可以做好多好多事,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样的表述是否合适呢?不合适!我们知道,从逻辑上来说,知道了几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不能推理出所有的人指纹都不相同,在这里学生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学生把已有的科学家们研究结论,直接拿过来并作为这节课学生自己研究的结果来呈现,显然是不尊重观察事实的。所以教师应该问:“真的吗?这是你们刚才观察到的吗?”提醒学生关注真实的观察研究结果,不能把已有的知识经验混同于真实的观察研究结果,不能违反路逻辑推理的结果,这是尊重事实的表现,也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说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的时

10、候,他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不同意见吗?”于是,有一个学生质疑:“双胞胎的指纹有没有相同的呢?”这时汇报的小组就回答不出来了。他的对话提醒了其他的学生,所以又有同学问:“你的指纹可能跟你的爸爸妈妈一样、可能跟你的亲戚朋友一样。你有没有比过呀?”那个汇报的小组还是回答不出来,只好说:我们回去研究之后再下结论。这位老师故意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然后紧紧抓住学生证伪的方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迫使学生认识到观察结果的漏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而不是匆匆地下结论,体现了科学课培养理性思维的特点,体现了教师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视。有一个笑话,从中也可以看出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

11、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师:“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没有。”“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没有花,就十只。”老师已经满

12、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学生继续问“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的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尽管这是一个笑话,这个笑话给我们的思考:假如我们真的碰到这样爱钻牛角尖、爱提问、爱思考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你有没有勇气爱护他呢?你有没有勇气维护他这种严密的思维?有一位老师上电路出故障了这一课,当学生检测一个电路的时候,检测器的小灯泡不亮,学生马上下了个判断:灯泡坏了!老师笑眯眯的看着学生问:你就这么肯定灯泡坏了?检测的学生愣了一下,

13、旁边就有学生提醒他:有可能灯座也坏了。于是那个学生又检测灯座,发现灯座也坏了!就说:灯泡坏了、灯座也坏了!老师还不表态,说:你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检测的学生就想了,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会不会自己的检测器出毛病了呢?一检测,发现自己检测器果然坏了,原因是检测器中的电池没电了。这位学生马上换上新电池再检测,检测器好了,再检测电路里的灯泡不亮、灯座也不亮,其他的都没有问题,这下学生说:可以确定电路中的灯泡、灯座都坏了。老师笑着点点头,表示肯定。这个过程很细致。其实这是老师特意设计的,要让学生思考周密:故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排除到不能排除为止。而这个过程的背后恰恰是我们需要的逻辑思维。科学

14、研究中程序很重要,程序错了往往影响最后的结果。意义在哪里?程序的背后是逻辑思维,是理性的思考,是理性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有一整套比较严密的、完整的探究方法,这个方法的背后就是严密的思维。理性思维的培养,很重要的体现在质疑精神的培养上,这是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一位老师在上植物的叶一课时,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讲到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时,学生不相信,认为肯定有两张完全相同的树叶。为了证实学生的想法,在此后的一周内老师和学生一同比较、研究。他们搜集了许多叶子,两张两张地对比,比了一千多张!最后,学生终于承认,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树叶。本来是书上现成的知识,现在变成了孩子自己得到的

15、,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真正的科学结论。这个结论所蕴含的价值远远超过书上的知识!这个结论包含着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这个结论保护了孩子的科学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一种宝贵的素质,也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也许这些孩子几年以后其他事情都忘了,但他们会记住这样的经历,这会真正铭刻在他们的心里。这个活动就体现了教师对科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观察结果的实证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数学家罗巴切夫思基在读中学的时候,听数学老师讲平行线公理,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平行线,说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罗巴切夫思基不相信,他请老师把平行的两条线画出去,画到黑板的尽头,看能不能相交?老师画了,结果没有没有相交!老师,请你再画到门口,看会不会相交?还是没有相交。老师你再画出去,一直画,看它会不会相交?老师忍不住了,让罗巴切夫斯基滚出去。就是这个被老师赶出去的学生,成年之后创立了非欧几何,找到了平行线相交的曲面。数学家的故事使我们思考:质疑精神是创新的表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假如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