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_第1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_第2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_第3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_第4页
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调查报告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第一章【调查地点】:太原科技大学【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

2、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调查对象】:调查者都是在校大学生,其中本科学校的学生占80%。专业有:机电类(测控、机自、物流)材料类(冶金、成型、液压)语言类(英语、日语)经济类(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业工程、会计、经济)设计类(工业设计、艺术设计)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高达100%,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当前大学生就业

3、主要问题: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一)用人单位误区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现实工作中有些人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

4、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二)大学毕业生误区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

5、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损害。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

6、熟人“托关系”、“找门路”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第二章调查结果【调查数据分析】: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1、学历构成学历调查人数占调查人数比例本科194567.4%专科44415%研究生45716%博士生281%其他100.6%表11学历构成如表11所示,本次调查中,本科生1945人,占总人数的67.4%,为群体主

7、导人群;专科生444人,占总体人数的15%;研究生457人,占总体人数的16%;博士生28人,占总体人数的1%;其他10人。2、性别比例性另U调查人数相应比例男生203170.4%女生85329.6%表12性别比例如表12所示,本次调查中,男生2031人占总体的70.4%,女生853人占总体的29.6%。男生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女生。3、是否非独生子女调查人数所占比例独生子女100836.2%非独生子女175660.9%不明确222.9%表13独生子女比例如表13所示,非独生子女1756人占总数的60.9%,独生子女1008人4、是否应届毕业生调查人数比例应届毕业生192666.8%非应届毕业生9

8、3032.3%其他230.9%表14应届毕业生比例如表14所示,本次调查中,应届毕业生1926人,占总数的66.8%。非应届毕业生930人,其他23人。5、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历调查人数比例有在校实习或兼职经验213373.95%没有实习经验75126.05%表15实习与兼职学生比例如表15所示,有在校实习或者兼职经验的人数(2133占总数的73.95%)远大于在校期间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数。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中,7成以上的人有实习或者兼职经历,反映了广大在校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以及纯理论的知识需求,普遍加强了对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为顺利就业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6、是否学生干

9、部学生干部是否比例57%43%表16学生干部比例如表16所示,半数以上(57)的被调查者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尽管此次调查只是以网络匿名的方式进行,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构成,但如此高的学生干部比例,一方面说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社会参与性更强,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更多,如各种社团等,从而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7、生源调查:本次调查中来自乡镇的占总数的50.03%。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专门搜集网上资料,现场观察和访问,同学间做调查。整合全部的资料和数据,我分析了原因。大学生自身问题,没规划自我人生。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及早做好

10、自己的职业规划,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对于大学生将来能否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次调查显示,62.2%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2.8%的不明确,只有4.9%的有明确的设计。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努力使

11、自己的“长板”更长,把“短板”补长。此外,“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沿着目标前进,就必然会获得成功。最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就业产生不少新变化: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近几年来,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他们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训,不少教育机构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强了不少的竞争对手。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所谓的“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学

12、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一些名牌学校不合适市场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用人单位在看重“专业”同时,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在国外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竞争力较强,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强劲对手。调查结论及建议】: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

13、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总结造成这方面的原因: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二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

14、缺陷,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的了解,发现社会所需要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讲诚信,善于协调、容易与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用人单位的对策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

15、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

16、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

17、,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

18、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

19、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虽然风暴眼在美国,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现在,任何区域的经济体都不可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而对2009届毕业生而言,金融危机对各行业影响将直接导致的是求职前景不容乐观。这也许也意味着更焦灼的等待,更艰难的抉择。但是危机,既是“危”也是“机”,而机会,永远给予有准备的人。正

20、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危机中的找工作之旅将更艰辛,但危机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去挑战,而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只要看准低潮时的机遇,就能在下一波经济拉动中冲到浪尖。就业对策:1.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该调查对签约、专业、薪酬、方式、企业、问题、态度、其它进行了分析。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元,有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调查中,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

21、方面。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企业不看重外语能力,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尽管矛盾很多,困难不少,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的冬天”也已经叫喊了好几年,可是年年“冬天”年年“过”,我们不也迎来和煦的春天了吗?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看到高

22、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历史机遇,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2.完善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塑造自身生存本能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当稀缺,5%甚至4%的录取率意味着,能考上大学就可以换来一个出人头地的远大前程。但是到了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实施扩招,大学生录取率急剧攀升。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后果,是大学生人才价格的“贬值”。再加上大学生数量大跃进,而教学

23、质量、教育资源都没有跟上,专业设置、教育体制也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存在脱节。于是,当高校分配制度由包分配向市场配置的双向选择转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人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失望,其实是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写照。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塑造自身生存本能。要明白知识不曾直接改变人们的命运,它改变的是人们;而命运捏在人们手里。应该这样思考,在大学,大学生学到知识,知识改变大学生,意味着,接受教育是一个从知识贫乏到知识丰富的过程。而更多的知识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自由,可以让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终生职

24、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要敢于吃螃蟹,敢于经办“汤包店”。要明确“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3要制定一个长达十年的人生发展规划要制定一个长达十年的人生发展规划。从第一次就业始到后面十年,都要计划在内。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不宜过于短暂,也不宜太长。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应考虑“三性”:对职业的适合性、对个人的兴趣性、对社会的现实性。要敢于去做自己认为可以做的事情。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成功。相信,有了明确的人生发展规划,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4量身定做,清楚自己职业大

25、体归属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喜欢的方向,给自己量身定做,找准自己心仪的工作或发展方向。要明白你适合做什么,你能为社会奉献什么。以平和的心态合理定位,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此,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就业路上的曲折,进而多些顺畅。应该说,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如实地转移到对就业前途的考虑并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做,就是压力释放或压力转移。5明确求职目标不盲目,勇敢投放简历有规划明智的求职者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每个人应有自己独特的思路,而且规划的路线及目标越明确越好,这样才能给招聘者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有事业心、有奉献精神、有理想、专业的工作者。求职时,不仅仅要作出这样的规划,还要勇敢地把自己

26、的规划说出来。找什么行业,找什么样的公司,制订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求职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交流会上盲目地投简历的做法是不足取的。6尽力寻找正确释放压力的渠道网上有人总结出一个就业心理曲线:刚开始时盲目自大超级乐观,看到周围有人开始行动就有一点慌,看到有些人开始签约了就突然之间极度恐慌,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很多人都签约就超级恐慌,等到五六月份回过头来看每个人都有位置了,心态逐渐变得平和。这样一个心理变化曲线比较正常地反映了学生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其实平日里毕业生唉声叹气,喊着郁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件好事情,把郁闷说出来就不再郁闷了,压抑是更可怕的事情。面试受挫,感觉

27、很沮丧,但是如果能跟你的好朋友说说,把这种情绪宣泄掉,就会舒服得多。要以平常心面对每次面试,放轻松就会有好的结果。求职期间同学或朋友间多沟通交流是一件好事,既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又是一个排解压力的渠道。某些高校在学校里设一间发泄室,学生有不舒服的事情可以到里面尽情地发泄,其做法就值得借鉴。培根说过,一个人把快乐说出来就至少会有两个快乐,一个人把烦恼说出来至少少了一半忧愁。总之,要学会寻找合法的合适的发泄渠道来“降压”。学校应着力打造适合自己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良好的校风。应发挥学校大众媒体的正面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行为的训练,促进养成教育。整个学校,团结友爱,人际

28、和谐。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有此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肯定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四、大学生面临的各种要求问题a)供需差一一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b)选材刁一一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c)专业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d)薪酬低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

29、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e)假招聘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f)缺经验一一教授多“教练”少,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

30、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g)怕吃苦一一不愿从基层做起,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h)频跳槽一一企业抱怨“学费太高”,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心得体会】大学生应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了,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劳动者来对待;应该考虑到基层就业;对薪酬的估计应该比较客观;把精力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努力所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还要特别注意职业规划,因为,大学生要想选择理想的职业,并有所作为,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同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我们大学生不应该是就业的弱势群体,不应该存在找不着工作的问题,只存在就业的地区、就业的行业、就业的起薪等这些方面的困难。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