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名解_第1页
中医骨伤科学名解_第2页
中医骨伤科学名解_第3页
中医骨伤科学名解_第4页
中医骨伤科学名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骨伤科学名解-大题Ill中医骨伤科先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和疾患的一门科学。损伤:是由于人体受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而使皮肉、筋 骨脏腑等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的疾患。内伤: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 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痹症: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患。骨疽:指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毒气深沉。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但外展到 布旬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 为阳性证。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 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运动:指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人体在空间的移动,

2、以及对 抗地心引力和其它力以维持姿势所进行的运动。运动单位:前角细胞及神经轴突和其所支配肌束。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称为肌 张力。肌力:病人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反射的概念:人体在大脑的控制和调节下,对内外各种刺 激所产生的反应。反射弧:参与发射活动的全部解剖结构。病理反射:指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 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手指征(霍夫曼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 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划跖试验(巴彬斯基征):轻划跖外侧,引起拇趾背屈,余 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压擦胫试验(欧本海姆征):以拇指用力沿胫骨前崎内侧面 从上面而下

3、压擦,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捏腓肠肌试验(高登征):用力捏压腓肠肌,余趾呈扇形分 开的反应为阳性。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胭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 节突然背屈,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 屈运动,则视为阳性 股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的拇食二指抵住斐骨上 极,用力向下急促抵住骨,然后放松,引起骸骨连续交 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手法:是医者用指、掌、腕、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劲力, 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病 人的患部及各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由表入里,以 达到治病疗伤、整骨正位、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骨折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

4、仍未 完全纠正,但骨折在该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 响者,称功能复位。清创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 为清洁创口,并力争尽早闭合伤口的手术,称为清创术。1损伤的外因:外力作用、外感六淫、邪毒感染、虫兽伤害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分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按受伤的时间分为新伤和陈伤。一损伤后一般局部症状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4骨病局部的一般症状可有疼痛带胀顶能障碍,特殊 症状可有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顶块、蒲日与窦道、 运动、反射、神经变性反应的检查6人体感受分两大类,内脏感觉和躯体感觉,躯体一般感 觉分为深感觉和浅感觉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运动系统检查内容有

5、肌容量、肌6.张力、肌力施理伤手法要遵循辩证施治的原7.则板固夹板固定时间长短视骨折愈合情8.况而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即可解固定。后按损伤时间一般分为新伤 和旧伤,新伤指伤后23周以内。飞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 位手法整复方法的著作是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正骨手法中,“拔伸牵引”主要纠 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及成角移位。“旋转屈伸”主要是恢复 正常生理轴线。“提按端挤”主要是纠正骨折的前后或内 外侧方移位。“摇摆触碰”主要是用于横断、短斜和锯齿形骨折。肢体石膏外固定时,应将关节固12定于功能位。III骨伤内治法的后期治法有以下几 种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等。节退变X线表现:骨质增生、

6、 关节间隙变细变窄、立线改变期的辩证治法中,初期治 法通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手法分为治骨手法和理筋手法。 正骨八法甬容:摸、接端、提、16.17.按、摩、推、拿18.和解剖复位骨折复位位标准有两个功能复位1何为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未断离的筋肉痉挛或扣锁,可将脱位后 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远端肢体被动活动时,虽可稍 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原来 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2试述摸诊(触诊)在骨科临床中的意义及常用触诊手法。 摸诊是伤科诊断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医者的手对 损伤局部的认真触摸,可帮助了解损伤的性质,有无骨折、 脱位,以及骨

7、折、脱位的移位方向等。触诊手法有: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 3试述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检查时病人取坐位,头向患侧倾斜,并向后伸,检查者将 双手放在前额部,向下用力按压头部。如果颈部或上肢出 现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反应。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使椎间 孔缩小,加重对颈神经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1病人坐位,头微屈,医生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 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窜痛 麻木,则视为阳性。5试述直腿抬高的操作及临场意义。病人仰卧,两腿并拢伸直,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 被动抬高。正常时,两下肢同样能抬高80。以

8、上并无疼痛。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 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 现象。这是由于直腿抬高时使坐骨神经更加紧张,从而加 剧了神经根的压迫程度。6试述股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患者俯卧,髋、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一侧下肢抬起, 使髋关节过伸,如大腿前方出现放射痛为阳性。可见于高 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机制是上述动作加剧了股神经 本身及组成股神经的腰24神经根的紧张度,加重了对受 累神经根的压迫,因而出现上述症状。7试述骨盆挤压和分离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 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

9、手同时轻轻向 中心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医者双手放于上侧骼骨部,向下按 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骼关节病变。骨盆分离试验:多用 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 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 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 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8何为杜加氏征阳性。先嘱患者屈肘,并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 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部不能靠近胸壁, 则为搭肩试验阳性。亦可嘱患者将肘部先靠近胸壁,然后 再将手搭于对侧肩上,亦为此试验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 位。9试述

10、蛙式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多用于幼儿。检查时,患儿仰卧,使双膝双髓屈曲90, 医者使双髋作外展外旋至蛙式位,双侧肌体平落在床面为 正常,若一侧或双侧肢体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说 明髋关节外展外旋受限,根据临床可考虑为先天性髋关节 脱位。10试述浮髌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用于检查膝关节腔内积液。检查时,患腿伸直,医者一手 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流入关节腔内,然后用 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这时可 感到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称浮髌试 验阳性。11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用于检查膝关节侧副韧带是否断裂。检查时,患者仰卧位, 患腿伸直,医者一手扶膝

11、侧面,另一手握住踝部,然后使 小腿作被动内收或外展动作。如检查内侧副韧带,则一手 置膝外侧推膝部向内,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这时产生松动 感和内侧疼痛。若检查外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内侧推膝 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内收,此时发生膝外侧疼痛和产生 松动感,亦为阳性征。这表明有膝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损 伤。12抽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本实验用于检查十字韧带是否发生断裂。检查时,患者取 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嘱患者用双手按住大腿下 段,医者双手握住小腿上段,用大腿夹住患肢的足部防止 移动,同时作小腿前后推拉动作,如过度向前移动,则说 明是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若向后过度移动,则说明是 后十字韧带断裂,注

12、意在检查移动时必须以解剖位置为活 动起点,否则容易发生判断错误。13回旋挤压试验(麦氏征)操作及临场意义。是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检查时患者取 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如检查内侧半月板损伤,医者一手 扶患膝,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先将膝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 然后使膝外旋,小腿内收,并逐渐伸直膝关节,这样使膝 关节内侧间隙产生挤压力和研磨力。如发生弹响和明显疼 痛,即为阳性。如使小腿外展膝内旋,可以检查外侧半月 板损伤。14研磨(提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患者俯卧,使患者膝屈曲90,医者一手按住大腿下端, 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作外展、 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

13、或内侧疼痛,则为提 拉试验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若医者双手 握足踝部,使膝关节在不同角度被动研磨加压,同时作外 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如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弹响为阳性, 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损伤。由于该试验有两种临床意 义,故研磨和提拉检查又用于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和侧副韧 带损伤。15肌力测定如何分级。0级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2级 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 吸引力。3级 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 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肌体,且恩给你抵抗一定强度的阻 力。5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肌体。16小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四肢闭

14、合性管状骨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1.2.创口闭合者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3.者禁忌症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 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 固定不牢靠部位的骨折1.2.3.17理筋手法的功能有哪些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解除痉挛,放松肌肉 理顺筋络,整复错位 松解粘连,通利关节 调和气血,散寒除痹1.2.3.4.III5.Ill中医骨伤科学: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和疾患的一门科学。损伤:是由于人体受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而使皮肉、筋 骨脏腑等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的疾患。内伤: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 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痹症: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

15、起的疾患。骨疽:指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毒气深沉。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但外展到 布顽厂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 为阳性证。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 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运动:指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人体在空间的移动,以及对 抗地心引力和其它力以维持姿势所进行的运动。运动单位:前角细胞及神经轴突和其所支配肌束。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称为肌张力。肌力:病人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反射的概念:人体在大脑的控制和调节下,对内外各种刺 激所产生的反应。反射弧:参与发射活动的全部解剖结构。病理反

16、射:指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 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弹手指征(霍夫曼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 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划跖试验(巴彬斯基征):轻划跖外侧,引起拇趾背屈,余 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压擦胫试验(欧本海姆征):以拇指用力沿胫骨前嵴内侧面 从上面而下压擦,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捏腓肠肌试验(高登征):用力捏压腓肠肌,余趾呈扇形分 开的反应为阳性。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胭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 节突然背屈,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 屈运动,则视为阳性髌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的拇食二指抵住髌骨上 极,用力向下急促抵住髌骨

17、,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交 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手法:是医者用指、掌、腕、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劲力, 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病 人的患部及各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由表入里,以 达到治病疗伤、整骨正位、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骨折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 完全纠正,但骨折在该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 响者,称功能复位。清创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 为清洁创口,并力争尽早闭合伤口的手术,称为清创术。损伤的外因:外力作用、外感六淫、邪毒感染、虫兽 伤害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分急性损伤和慢性劳 损,按受伤的时间分为新伤

18、和陈伤。21损伤后一般局部症状有疼痛顶胀、功能障碍4骨病局部的一般症状可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殊 症状可有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顶块、疮口与窦道、 运动、反射、神经变性反应的检查6人体感受分两大类,内脏感觉和躯体感觉,躯体一般感 觉分为深感觉和浅感觉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运动系统检查内容有肌容量、肌l=J23.张力、肌力施理伤手法要遵循辩证施治的原24.则夹板固定时间长短视骨折愈合情25.况而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即可解固定。后按损伤时间一般分为新伤 和旧伤,新伤指伤后23周以内。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 位手法整复方法的著作是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正骨手法中,“拔伸牵引”主要

19、纠 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及成角移位。“旋转屈伸”主要是恢复 正常生理轴线。“提按端挤”主要是纠正骨折的前后或内 外侧方移位。“摇摆触碰”主要是用于横断、短斜和锯齿肢体石膏外固定时,应将关节固形骨折。29定于功能位。骨伤内治法的后期治法有以下几III30.种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等。=1节退变X线表现: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细变窄、立线改变liiJ32.损伤三期的辩证治法中,初期治法通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33.34.按、摩、推、拿35和解剖复位手法分为治骨手法和理筋手法。正骨八法内容:摸、接端、提、骨折复位位标准有两个功能复位1何为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未断离的筋肉痉

20、挛或扣锁,可将脱位后 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远端肢体被动活动时,虽可稍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原来 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2试述摸诊(触诊)在骨科临床中的意义及常用触诊手法。摸诊是伤科诊断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医者的手对 损伤局部的认真触摸,可帮助了解损伤的性质,有无骨折、 脱位,以及骨折、脱位的移位方向等。触诊手法有:触 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 3试述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检查时病人取坐位,头向患侧倾斜,并向后伸,检查者将 双手放在前额部,向下用力按压头部。如果颈部或上肢出 现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反应。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使椎间 孔缩

21、小,加重对颈神经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病人坐位,头微屈,医生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 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窜痛 麻木,则视为阳性。5试述直腿抬高的操作及临场意义。病人仰卧,两腿并拢伸直,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 被动抬高。正常时,两下肢同样能抬高80。以上并无疼痛。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 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 现象。这是由于直腿抬高时使坐骨神经更加紧张,从而加 剧了神经根的压迫程度。6试述股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患者俯卧,髋、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一侧下肢抬

22、起, 使髋关节过伸,如大腿前方出现放射痛为阳性。可见于高 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机制是上述动作加剧了股神经 本身及组成股神经的腰24神经根的紧张度,加重了对受 累神经根的压迫,因而出现上述症状。7试述骨盆挤压和分离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 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轻轻向 中心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医者双手放于上侧骼骨部,向下按 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骼关节病变。骨盆分离试验:多用 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 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

23、 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骼关节病变,则局部发 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8何为杜加氏征阳性。先嘱患者屈肘,并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 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部不能靠近胸壁, 则为搭肩试验阳性。亦可嘱患者将肘部先靠近胸壁,然后 再将手搭于对侧肩上,亦为此试验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 位。9试述蛙式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多用于幼儿。检查时,患儿仰卧,使双膝双髋屈曲90, 医者使双髋作外展外旋至蛙式位,双侧肌体平落在床面为正常,若一侧或双侧肢体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说 明髋关节外展外旋受限,根据临床可考虑为先天性髋关节 脱位。10试述浮髌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用于检

24、查膝关节腔内积液。检查时,患腿伸直,医者一手 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流入关节腔内,然后用 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这时可 感到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称浮髌试 验阳性。11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用于检查膝关节侧副韧带是否断裂。检查时,患者仰卧位, 患腿伸直,医者一手扶膝侧面,另一手握住踝部,然后使 小腿作被动内收或外展动作。如检查内侧副韧带,则一手 置膝外侧推膝部向内,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这时产生松动 感和内侧疼痛。若检查外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内侧推膝 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内收,此时发生膝外侧疼痛和产生 松动感,亦为阳性征。这表明有膝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损 伤。12抽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本实验用于检查十字韧带是否发生断裂。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嘱患者用双手按住大腿下 段,医者双手握住小腿上段,用大腿夹住患肢的足部防止 移动,同时作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