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_第1页
下册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_第2页
下册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_第3页
下册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_第4页
下册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古埃及美术 一般是指公元前332年古埃及被古希腊所灭亡以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史前时期 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称作史前时期。史前美术 史前美术。它们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岩画与雕刻。最早的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史前美术与艺术的起源问题密切相关。关于艺术的起源,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1、艺术起源于模仿;2、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3、艺术起源于劳动;4、艺术起源于游戏;5、艺术起源于巫术。 在对旧石器时代艺术的研究中,艺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艺术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巫术信仰有关。

2、现在发现的大量远古时代岩壁画和雕刻作品中,动物形象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大概是那时人类对狩猎生活的描述,或许也表达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而人的形象在当时的艺术作品中也很常见,有一些表现人与动物的搏斗,还有很多则被认为是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巫术信仰和渴望种族兴旺的生殖崇拜。最早的美术史前美术 西班牙的这个洞穴长约270米,壁画集中在入口处长18米、宽9米的地方。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鹿、2匹马 和只狼。都是当时猎人们渴望得到的、能够借以生存的猎物。 从现在的画迹来看 ,“受伤的野牛” 是先勾线后涂色,色彩以赭红与黑色为主。这些壁画距今约有二、三万年的历史。受伤的野牛(

3、洞穴壁画,长厘米,旧石器时代晚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史前美术 整个雕像十分完整 ,虽然雕像脸部的刻划被省略掉了,但这一雕像所体现的女性的主要特征非常清楚,并且加以极大的夸张。它以其肥胖、成熟而有力的形态,显示了宏伟的纪念碑式的气度整个雕像象征着旺盛的生育力。这说明原始人对本部落生存的关注。对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斯的原始人来讲,女人怀孕和生育,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部落能否生存下去,完全取决于这种奇迹。所以,这雕像很可能是原始部落的神圣的生育神。从原始社会流行的巫术观念来看,原始人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圣的生育神的形象,就等于控 制了人类生育能力。同时,这种会生育的妇女的形象,也正是原如人心目中

4、理想的爱和美的女神。所以,有些美术史家习惯将这一雕像称作“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奥林多夫的裸女(石灰石、高约11厘米,旧石器时代晚期)史前美术雕像的脸部、双手和双脚都被简化或省略,但女性的生理特征都被突出以至加以夸张,这是为什么?它体现了原始人的一种什么观念?在法国的劳塞尔岩洞中,人们发现了六个人物雕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一个浮雕女性人体形象,被后人称为持角杯的维纳斯,或持角杯的女巫。雕像中的女性面部和足部的刻划十分模糊,而能体现女性生殖特征的部位却刻划得十分夸张。她右手拿着一只牛角,左手搭在隆起的腹部上,披肩的长发绕过了她的左肩。从形象上看,她显然是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也许在祈祷本族人狩猎

5、满载而归,也许是在祝愿氏族的昌盛。这种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种族繁衍的崇尚,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的开端。浮雕,高46厘米,旧石器时代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 公元前二三世纪希腊人统治埃及时,希腊人来到埃及,他们一见到人面狮身像,便惊呼:“斯芬克司!”于是它就以斯芬克司之名在西方传开,直到现在仍以此称呼它。“斯芬克司”一词源自希腊语Sphinx,是指希腊神话中一个可怕的怪物,它长着女人的头,狮子的身躯,身上还有两只翅膀。 传说,斯芬克司生性残酷无比,它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了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每一个行人想要通过,必须猜谜,猜错了,统统被吃掉。 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斯芬克司吃掉了。国

6、王愤怒极了,发出悬赏:“谁能把它制服,就给他王位。”勇敢的青年狄浦斯,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他走呀走,来到了斯芬克司把守的路口。“小伙子,猜出谜语才让通过。”斯芬克司拿出一道最难的谜给他猜:“能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这是人。”聪明的狄浦斯刚讲完这个谜底,只听轰的一声,斯芬克斯变成了一尊石头,再也不能危害人类了,因为一旦有人猜中她的谜语,她的死期就到了。 盘踞在金字塔之前的狮身人面像,极像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司,因此,长期以来又被称为斯芬克司。阿门哈特三世的斯芬克司像又叫塔尼斯的人面狮身像,长220厘米,被确认是阿门哈特三世的雕像,在埃

7、及同类雕像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在于人的脸上长出了狮子的耳朵,并用厚厚的鬣毛把头、胸、肩包了进去,从而增强了头部浑厚凝重的效果,充分显示了庄严威武的力量。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 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讨论: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b、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吉萨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儿子。c、金

8、字塔的原始作用?法老的陵墓狮身人面像面向东方,高约20米,全身长约73.2米。 雕像的面部据说是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的。原有长长的胡须。身体则雕凿成狮子状。从造型上看,狮身人面像的浑圆在头颅和躯体,同它附近的方锥形的金字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追求永生的艺术”古埃及美术拉荷特普及妻诺佛列特像体现了埃及王族的雕像规则:人物正襟危坐,双腿并齐,男子右手横陈胸前,左手置于膝上;女子双手护胸,面容平静严肃,没有性格的刻画和情感的流露。王子除短裤外全身裸露,肩阔胸厚,肌肉丰健,蕴含着征服一切的力量,皮肤呈棕红色,可能是因为男子常常出征和常受日晒雨淋。女像则为淡黄肤色,娇嫩白皙,这是由于长期闺房

9、生活养成的。这两尊像各有不同的美感。王子具有力的健美,妻子主要呈现出纯洁的柔美:清秀的面容两边分列浓密短发,身着白色连衣长裙,透现出丰腴圆浑的肉体,整个体态造型富有对称的匀衡美。雕刻的艺术语言极为简练,于概括中见刚柔变化,可谓古王国时期审美理想的典范作品。为了强调雕像的逼真感,古埃及人常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 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座双人立像。国王夫妇并肩而立,而人的身高几乎相同,都是左脚向前迈出一步,但没有前进的动势,因全身的重心仍落在两只脚上。 门考乌拉王双臂垂直,双手握拳,以象征法老

10、权力的集中,王后左手弯曲且放在其丈夫的左胳膊上,右手臂围着丈夫的腰。这是古埃及法老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法老夫妇站立的姿态有明显的程式化的倾向,但从整个雕像来看,它是埃及表现年轻时代法老形象的雕像中最优秀的一件作品。这主要体现在这尊双人像,既保持了人物的威仪,又完美地表现出男性美和女性美。尤其是王后身穿的薄如蝉翼的紧身衣服,以及衣衫下透露出来的柔和健美的身体,充分体现了雕像作者的高度技艺。古埃及美术门考乌拉王与王后像(石雕高142.2厘米,约公元前2500年,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埃及肖像雕刻是作为死者的替身而创作的,所以雕刻家竭力追求雕像的逼真。为了达到酷似,还经常从死者身上印下面模,直接

11、翻置雕像,然后再仔细加工。埃及雕刻家经过这种长期的训练和探索,掌握了极高的写实技巧。涅菲尔蒂王后像 (石灰岩,着色,高48 厘米,柏林国家美术馆藏)“涅菲尔蒂”在古埃及语中意为“迎面而来的美人”。这一雕像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雕像所呈现的细长而又美丽的脖颈,高颧骨,纤秀挺直的鼻子,完美的五官,其造型完全可以和现代最美丽的女模特媲美。(更令人惊奇的是,2003年,英国考古学家弗莱切宣布,经过长达12年的研究,证实105年前在埃及帝王谷发现的一具木乃伊正是涅菲尔蒂王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们,对这具木乃伊进行了光扫描,并使用了先进的刑侦骸骨外表复合技术,用电脑先作出骨立体图,随后添加肌肉和器官,使

12、其丰满成形,恢复头部轮廓。最后,由画家为头像添加皮肤、嘴唇、眼睛,着色,然后再戴上王冠。使从人间消失了几千年的古埃及艳后又显出了“真容”。其形象与这一雕像相比,两者太相似了,以致考古学家们也感到大吃一惊。由此可见,古埃及的人像雕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方美术史家认为雕塑史上有两件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浮宫收藏的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另一件就是这座雕像。雕刻家十分重视传达人物心灵的眼睛的制作,据史料称该像的眼睛是用铜料镶边,雪花石膏填白,并用下面垫了一块磨光的黑檀木的水晶石做眼球,使双目极富神气,显得非常明媚动人。 阿芙罗狄德是希腊中爱与美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

13、她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这尊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被法国人誉为“首席国宝”。 她那匀称、妩媚的腰枝,丰腴起伏的乳房,柔软细腻而富有弹性的肌肤体现着健美的青春活力。她那椭圆的脸庞、直鼻、窄额和丰满的下巴以及那含蓄、安详的面孔、微微扭转的动势是既模仿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理想古典美。 这种轻松自然的歇站姿势,让维纳斯雕像的身体重心落在她的右腿上,向前屈膝的左腿因此获得暂时的放松,加上她微微昂首远眺沉思的神情,予人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面对西方雕塑史上最美的两件女子雕像,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图坦卡蒙墓中法老的黄金面具古埃及美术王陵的墓主便是公元前1361年登基的图坦卡蒙。当时图坦卡蒙年仅10岁,娶了一个12岁的少女作王后,他自己19岁便去世了。 这是亚述帝国时期最精彩的浮雕,是描纶亚述帝国国王巴尼帕狩猎场面的一部分。 身中三箭的母狮,满身鲜血淋漓,后半身已经瘫痪在地,似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