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满井游记参考资料人教新课标八级下_第1页
第29课满井游记参考资料人教新课标八级下_第2页
第29课满井游记参考资料人教新课标八级下_第3页
第29课满井游记参考资料人教新课标八级下_第4页
第29课满井游记参考资料人教新课标八级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井游记参考资料 1西湖游记二则之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山间雾气)。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制约),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 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 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如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 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 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 mg夕阳)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 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 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满井游记鉴赏郗仲平万

2、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 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 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 有空暇 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满井是北京东北郊的一口古井,“径有五尺余,飞泉突出,冬夏 不竭。好事者凿栏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满井因此而得名。 袁宏道向来是弃尘世、近山水;官场不得志,就愈加寄情于山水,所 以,在春寒料峭的时候,他便兴冲冲急匆匆走进大自然。“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作者自表的自得掩 饰不了他失意的郁闷。这次做京官,前前后后不过两年,袁宏道又称 病

3、辞职,居闲达六年之久,再次开始他的漫游。满井游记是一篇典型的山水小品,文辞清丽而简洁,抒发主 观感受融于叙事写景之中,结构松散自由,处处照应很像楔子把文章 组接得规矩自然。尽管通篇并无多少博大的社会内容, 不过表达了一 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公安派推崇李贽的“童心说”,主张“直 写性情”的文学主张,在这里得到了印证。作者在记叙出游满井之前,先用烘托、反衬的手法,勾画出北国 的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一笔带出燕地的 特征。花朝节也称百花生日,指农历二月十五,也有人说是二月十二, 还有人说是二月初二。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踏青了,可是,人们 出门走不了多远便被风寒阻截而归,

4、只好闷闷不乐地瑟缩在斗室内。 这些内容看似信手写来,既未言及“满井”,又未见一丝游踪。从全 文结构来看,这一段却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 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同时,又向读者交代了出游的时间,作者所处的地点。下文也就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感觉,真是出手不凡,极其经济的一笔。“天稍和”与“余寒”相应,是写天气的变化,也是写作者心绪 的解冻。“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连用三个动词组成一个连动式 句子,单刀直入,点明游玩所在,准确地表达出作者那种兴奋惬意的 心情。“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上文“飞沙走砾”相呼应;“一 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上文“局促一室之内,

5、欲出不得”相呼应 还未写春,读者已感悟到了融融春意,至此,读者大悟作者铺陈的匠 心。作者以展翅翱翔的鸿鹄自比,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远离尘世,远离 官场的“心近狂矣!痴矣”!作者心情愉悦,所以,他笔下的万物都 是美好的:水像乍出匣的明镜;山像刚梳洗过的美女。这里的连续作 比不仅抓住了山水的形似,而且抓住了神似,唤起了读者更广泛的联 想。后人曾这样评价过袁宏道的山水小品,“往往花有人的容貌,柳有人的感情,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的确如此,融进作者 感情色彩的自然景物分外动人:“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 鬣寸许。”垄上的麦苗出土不久,随微风摆动,那麦田竟然像飞驰的 骏马,多么神奇的比喻呀,反

6、衬出作者的匆匆步履,真令人拍案叫绝。“柔梢”“寸许”,看来是作者信笔写实,把握全文就会发现,这和 前面写河水“始解”,其波光“乍明”,就像镜子“新开”,其光泽 “乍出匣”;写山峦像美女刚刚洗过脸,“而髻鬟之始掠也” 一样, 都是通过生动的描述,来抓住初春特征的,而在“余寒”“稍和”上 大作文章,为的是暗示自己的心迹。下面,作者由物及人,写起了那寥寥可数的游客:有的掬泉水煮 茶;有的边饮酒边唱歌;有的红装素裹骑驴缓缓而行,男男女女,有 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好一幅早春郊游图! “风力尚劲,然 徒步则汗出浃背。”很自然地从写他人,回到写主观感受,直观地写 出早春的特征:寒中蓄暖。恰如古诗所云

7、:“二月春风似剪刀。”尽 管扑面的春风还带着残冬的威力,但毕竟剪出了满目春色。继而,作者又由人及物,写起了山水间的飞禽游鱼。令人惊叹的是,作者笔下 的动物也通人情,“悠悠自得”,“皆有喜气”,这与其说是写客体, 不如说是写主体,面对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作者又怎能不“近狂矣! 痴矣”!自然与人出神入化的和谐,作者又怎能不更加厌恶官场尔虞 我诈的社会呢?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 知道春在哪里罢了。作者好似还未尽意,又补上一句,以表明自己和 庸俗之人的区别,“惟此官也”的“惟”颇有独傲自慰的味道。最后 一句,看似闲笔,作者不过交代了为什么作此文,这是游记的通常写 法。透

8、过文章的表层,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这个“近”指 的并不完全是可见的两地间的距离, 还有作者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作 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籍,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于是,在记游之后,作者又借题发挥,抒发了物我交融的感受。(选 自古代散文鉴赏词典)三袁与“公安派”明代文学家中对前后七子复古主义批评较为深刻的,是万历年间的“公安派”。由于其代表人物袁氏三兄弟系湖北公安人, 故得此名。公安派的主将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著有袁 中郎全集;其兄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著有白苏斋集; 其弟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著有珂雪斋集。明史 皆有传。

9、公安派对七子复古有较深刻的批判。袁宏道指出:“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夫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 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也”。(雪涛阁集序) 在批判拟古的同时,三袁还曾提出诗文应以表现“性灵”为主的主张。公安派的代表作品是袁中郎的尺牍、 游记等杂文小品。这类作品 最能表现他们的闲情逸致。作者有些山水游记如雨后游六桥记、 满井游记等,都是追求闲适的作品。但袁氏兄弟的文章也不尽如此,例如中郎有监司周公实政录 序、送江陵薛侄入觐序诸作,便是关心天下治乱、而且反对宦 官专政的。一个归隐者的自白梅桑榆在历史的长河中,为谋取一官半职而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甚至 蝇营狗苟者,如恒

10、河沙数;而有做官之机不愿做官,或已做官者,视 乌纱如桎梏,弃印绶如敝屣者,则寥若晨星。在这些寥若晨星的人物 中,恐怕要数陶潜最为有名,因为他具有隐士与诗人的双重身份,他 不仅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而名传千古,而且以不朽的诗篇光 耀千秋。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杰出的田园诗人对他为何毅然辞官归隐 的原因所谈甚少,他只是在归去来辞里写道 :“归去来兮,田园 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 才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段“心理独白”,不 仅对“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涯缺乏具体的描述,对辞官的原因,说得 也过于简约。直到一千多年后,一个同是任县令之职的人,才以他

11、的 生花妙笔,具体而又形象地刻划了做官的苦处, 详尽地诉说了他为何 辞官归隐的原因。此人便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属湖北)人,与其兄宗道,其 弟中道,在思想家李贽的影响下,创“公安派”,以“独抒性灵,不 拘格套”为宗旨,倡导文学解放运动,号称“公安三袁”。袁宏道是 明代最富个性和独创性的作家之一, 其小品文最为精妙,并且以尺牍 大师享誉文坛。明万历二十三年,27岁的袁宏道出任吴县县令。上 任之初,他颇有几分得意,以为从此可以悠游于太湖风光、苏州美景 之间,自在地享受山水茶酒的闲情逸致。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官场生活 与自己所想象的生活大相悖离。于是他开始不断写信给友人,诉

12、说做 官之苦。他在给友人丘长孺的信中写道:“弟作令,备极丑态,不可名状。大约遇上官则奴,候过客则*,治钱谷则仓老人,谕百姓则保 山婆。一日之间,百暖百寒,乍阴乍阳,人间恶趣,令一身尝尽矣。 苦哉!毒哉! ”拜迎上官,自己这个一县之长成了奴才;接待过往的公 差,自己又如* 一般,不论对什么人都要笑脸相迎,而且要论人对汤, 看客上菜,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治理银库粮仓,自己又要像老看守一 样细心周到?此外,自己还要像老保姆一样苦口婆心地去向百姓宣传 政策,晓之以理。这对那些一入官场,便如鱼得水的人来说,当然不 算回事,但对洒脱狂放的袁宏道来说,真可谓“苦哉 !毒哉!”。袁宏道原以为去做县令,便是吴县名

13、山胜水的主人,可以尽情享 乐其间。上任之后,他才知那名山胜水只属于民间富豪、山林隐士以 及远近的 游客。而自己却整日被公务缠扰,脱身无术,根本无法去 他所神往的地方寻找快乐。他在给兰泽、云泽两位堂叔的信中写道: “令所对者,鹑衣百 结之粮长,簧口利舌之刁民,及虮虱满身之囚徒耳。身非木石,安能长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从所恶 ?语语实 际,一字非迂,若复不信,请看来春吴县堂上,尚有袁知县脚迹否 ?” 袁宏道之所好,自然是寄情于山水,醉心于诗文。当他痛感自己做官是放弃了自己的爱好,而在做自己所厌恶的事情时,便萌生逃避官 场之念,决心要挂冠归隐了。袁宏道对官场的丑恶看得太多,对做官之苦感受太深,积郁于胸

14、 臆间的苦闷与无奈,已非一两封信所能倾诉尽净,于是他在任期之内, 多次给 友人,给同道写信,描述他当县令的苦状。而每圭寸信中都有 穷形尽相的精彩之笔。他在给同为县令的朋友杨廷筠的信中写道:“吴 令甚苦我,苦瘦,苦忙,苦膝欲穿,腰欲断,项欲落。嗟乎,中郎一 行作令,文雅都尽” 整日拜迎长官,膝盖都要跪穿了,腰都要 哈断了,点头点得颈项都要落了, 这对那些以做官为至乐的人来说, 倒是一个讨好献媚,邀宠固位的良机。但袁宏道却感到身心备受折磨, 痛苦不堪。他在给好友沈凤翔的信中写道:“人生作吏甚苦,而作令尤苦,若作吴令,则苦万万倍,直牛马不如矣。何也 ?上官如云,过 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

15、承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 哉!然上官直消一副*皮骨,过客直消一副笑嘴脸,簿书直消一副强 精神,钱谷直消一副狠心肠,苦则苦也,而不难。唯有一段没证见的 是非,无形影的风波,青岑可浪,碧海可尘,往往令人趋避不及, 逃 遁无地,难矣,难矣。”做官做得人格丧尽,饱受屈辱还不算,还有 那些没证见的是非、无形影的风波,连青山也可以起浪,碧海也可以 扬尘,真叫人防不胜防,避之不及。这时的袁宏道,归隐之心已是十 分急切了。然而只因他要尽县令的责任,还有一些事未能了断,因此, 他只能寄希望于来春。他在给沈博士的信中写道:“若夫桃花水发, 鱼苗风生,请看渔郎归棹,别是一番行径矣。嗟乎,袁生岂复人间人 耶?”当来

16、春桃花盛开,春水潮涌之时,他这位宦海中的“渔郎”, 将乘一叶扁舟,归隐故里,到那时,他袁宏道哪里还是人间人,那简 直像天上的神仙一样啊!袁宏道任吴县县令一年之后,一病数月,归隐之心更切,他在给 友人管东溟的信中写道:“病来五月,鸡骨支床,面貌如烟,肘指如 戟,宦心灰冷,归肠迫切,不肖虽愚,岂以七尺易一官,不肖行矣! 奈何低眉事人,苦牛马之所难,貌妾妇之所羞乎 ?不肖行矣! ”他给 冯其盛的信中以鸟喻人,哂然自嘲道:“夫鹦鹉不爱金笼而爱陇山者, 桎其体也;雕鸠之鸟,不死于荒棒野草而死于稻粱者,违其性也。异 类犹知自适,何以人而桎于衣冠,豢养于禄食邪 ?”在池看来,鸟类 尚知顺性自适,不爱金笼,不

17、食稻粮,而人却要被衣冠所桎梏,受禄食所豢养,真是可笑之极!也正由于卧病太久,他的辞呈得到了上官 的批准。他在给王孟夙的信中幽默地写道:“以官得病,此官苦也; 以病得归,此病乐也。”他再三向友人表达自己脱离官场的痛快心情, 并对自己以前的谋官之举深为后悔:“乍脱尘网,如巨鱼纵大壑,扬鳞鼓鬣。不唯悔当初无端出宰,且悔当日无端波波吒吒,觅什么举入 进士也。”在给聂化南的信中更是显出欣喜若狂之态,他写道:“败却铁网,打破铜枷,走出刀山剑树,跳入清凉佛土,快活不可言!不 可言!投冠数日,愈觉无官之妙。弟已安排头戴青笠,手捉牛尾,永作逍遥缠外人矣”此时的袁宏道,把自己比作逃出樊笼的鸟,挣 脱网罟的鱼,从此

18、可以回归自然,得享自由,把自己比作逃出牢狱, 坐上仙车的人,从此可以逍遥于世俗纠缠之外。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官本位贯穿始终,知识分子除了以做官 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外,几乎别无选择。而自有科举制之后,千 百万读书人更是苦读于寒窗,挣扎于考场,以求取功名,换取富贵。 袁宏道就是*读书读出个进士来,而后得以任县令的。这对那些以做 官为人生终极目的的人来说,可谓已踏上了仕途的第一个台阶, 此后 势必要小心谨慎,再接再厉,以求能更上层楼。一些庸官俗吏,更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忙着夸官亮职于市廛,衣锦还乡于故里;拜迎 长官于道旁,徇私舞弊于暗室。然而,这对鄙弃世俗观念,粪土功名 利禄的袁宏道来说, 却感到一百个不自在,因此能早日从名缰利锁 中逃出来,恢复自由之身,享有独立人格,便成了他在任时最大的期盼。袁宏道的归隐,不是消极的归隐,他于辞官之后,潜心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