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义_第1页
气管切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义_第2页
气管切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义_第3页
气管切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义_第4页
气管切开术课程教学课件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PT内容可自行编辑气管切开术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开始上课!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解 剖 上 环状软骨 下 胸骨上窝颈段气管 前 皮肤、筋膜、甲状腺峡(2 4 环),无名动脉(78环) 后 食管 侧 颈部 A、 V、 N。 定义: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手术指征 : 1、喉阻塞34度喉阻塞 2、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如昏迷、颅脑病变、 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烧伤、胸部外伤等 3、某些头颈部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而进行气管切开术。

2、手 术 方 法1、体位:仰卧、肩枕、头后伸(垫肩仰卧)。2、麻醉:一般用利多卡因(Lydocain)局麻。3、切口:纵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上2cm处,沿颈中线作纵行 切口。横切口:在环状软骨下约3cm处,作颈前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达颈前筋膜。4、切开气管前筋膜:沿白线正中作锐性切开或钝性分离,用拉钩侧牵两侧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务必保持中线位置,是本手术的要领,方法是边分离边以手指触诊,确定气管位置,以指示切开和分离的方向。5、暴露气管:宜于甲状腺峡部下缘分离组织,向上牵拉暴露34气管环。若峡部较宽可将其切断、缝扎。6、切开气管:用尖刀切开第34气管环。7、安放气管套管:用气

3、管扩张器扩开切口,插入大小适宜的气管套管,并证实无误。8、固定套管:缝合套管上方创口。下方创口不予缝合,以免发生皮下气肿。最后用带子将套管束于颈部,松紧适度,宜打死结,以防松脱。 术后护理 1、保持套管通畅:随时吸痰,每日清洗煮沸消毒内管12次。2、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吸痰,雾化或蒸汽吸入等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22左右,湿度在90%以上。4、保持颈部切口清洁,预防感染。5、防止套管阻塞或脱出6、拔管喉阻塞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清除后,经堵管12天无呼吸困难可以拔管。 术后并发症 1、皮下气肿 最常见。过多分离气管前软组织;气管切口过长及皮肤切口过紧;切开气管或插入套管时发生剧烈咳嗽,

4、易促使气肿形成。2、纵隔气肿 多因剥离气管前筋膜过多,气体沿气管前筋膜向下发展进入纵隔所致。3、气胸 右胸膜顶较高,以儿童为著。暴露气管时过于向下分离,易伤及胸膜顶引起气胸。也可因喉阻塞严重,胸内负压过高,剧烈咳嗽使肺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4、出血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较常见,多因锁上经前动脉、静脉、甲状腺等,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头脱落所致。术后少量出血,可在套管周围填入碘仿纱条,压迫止血。若出血多,立即打开伤口,结扎出血点。继发性出血较少见。其原因为;气管切口过低,套管下端过分向前弯曲磨损无名动脉、静脉、引起大出血。遇有大出血时,应立即换上带气囊的套管或麻醉管,气囊充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5、拔管困难 多为气管切开位置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气管腔内肉芽增生,原发疾病为彻底治愈或套管型号偏大。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