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_第1页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_第2页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_第3页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_第4页
20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4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一、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颁布了。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比较,修订的力度,可不是像从2001年版升级到2011年版那样“不过尔尔”,其变化之大,有目共睹。课程目标上,语文学科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时代实实在在地到来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虽然与高中基本一致,但提法不同,分别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不再提“三维目标”了。课程目标分学段的要求,也不再是分以往的五个版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

2、际”“综合性学习”),而是分成了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如果说课程目标上的变化是期待和预料之中的,那么,新增的两个内容,就是创造性的了。其一,终于有了名副其实的“课程内容”。新版课标从“主题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做出了规定,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教什么”和“学什么”为了找到一种比较清晰的框架线索来对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性梳理和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沿用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策略和思路,以六个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来厘清课程内容。这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属于三种在语文学习上处于不同功能层

3、次的类型,分别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其二,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从“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分四个学段用了近5000字的篇幅,进行了细致定位。那么,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定位,以及学业质量的追求,对课程实施,尤其是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和媒介的课堂教学实践,会有什么样新的理念和实践要求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很明确的回答,那就是“课程实施”部分

4、的“教学建议”。当下,各学科都在探索大单元教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也成为了单元教学实践的热门。为什么要选择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这个问题笔者曾经有过简单讨论 HYPERLINK C:/Users/yangfei/Desktop/%E6%96%B0%E5%BB%BA DOC %E6%96%87%E6%A1%A3.doc l wechat_redirect 说说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其中我要修正的是最后一段话:在使用统编版教材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渗透在单元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而真正以大单元教学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更应该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

5、如今新版课标颁布,“教学建议”中有没有提到运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呢?新版课标的研制,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一年多前,我有幸拿到研制中的“过程稿”,半年多前见到“征求意见稿”,在这两个版本中,都直接提到了“大单元”的概念。“征求意见稿”的“教学建议”中是这样表述的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围绕学习主题,以学习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设计基于大任务、大单元、真实情境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内容学习和思维

6、发展的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统筹安排教学活动;注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培养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正式颁布的2022年版课标中,没有直接出现“大单元”概念,相对应部分的表述是这样的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正式颁

7、布的2022年版课标中这段话表达的意思,与征求意见稿基本是一致的,“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正是“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追求和重要特征。“大单元”教学强调学习任务的设计,强调任务链的精心组织,强调活动的层次性和连贯性。“大单元”教学还特别强调学习目标的深度理解和概念性理解,这正呼应了上面这段话的要义:“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再来看看同一天颁布的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第2点“深化教学改革”中的要求:“探索大单元教学,积

8、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这里,明确提出了“探索大单元教学”,指出了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追求。大单元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实践选择,当然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追求。由是观之,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没有直接提出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但基于统编版教材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探索和实践,却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共同明确的教学理念,应该成为一线教师单元教学的理念追求和实践探索。二、新课标下,从“综合性学习”到“跨学科学习”先来看一个关于义务教育

9、语文课程学习领域和内容结构变化对比的表格。2022年版2001年版2011年版语文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领域语文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对于前面两个版本的课标,2022年版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以学习任务群形式呈现的“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部分,也以与原来的版本不同的四类语文实践活动来表述。前面两个版本的课标,“目标”与“内容”是放在一起的,叫做

10、“课程目标与内容”(实际上只有目标,没有内容),分为五个板块(领域)来表述。比较一下2022年版的语文实践活动领域与前面两个版本的语文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是一致的,“阅读与鉴赏”基本对应了“阅读”,“表达与交流”对应的基本是“写话/习作/写作”和“口语交际”,那么,“梳理与探究”是不是就对应了“综合性学习”呢?我们拿2011年版课标第二学段“目标和内容”中的“综合性学习”与2022年版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中的“梳理与探究”做一下对比就清楚了。2011年版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2022年版第二学段“梳理与探究”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

11、,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1.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2.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尝试运用文字、表格、统计图、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丰富表达效果。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显然,2022年版中的“梳理与探究”板块

12、的目标指向,比2011年版“综合性学习”板块多了一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1条关于字词的梳理与探究。看看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部分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学科学习”的第二学段描述:(1)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和呈现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2)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寻日常生活中的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象。积极参加学校、社区举办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3)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13、,尝试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与同学交流。这三点是关于内容的描述。再来看看课标对这个学习任务群价值的描述: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梳理与探究”和“跨学科学习”中,可以找到前面两个版本中“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但“升级”了。怎么升级的呢?2011年版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是这样定位“综合性学习”的:“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14、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这里强调是“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而2022年版课标提出“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语言能力”。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而不仅仅是“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这就是“跨学科学习”与“综合性学习”最直观的区别。原来,没有了“综合性学习”,是因为有了“跨学科学习”。为什么要强调“跨学科学习”?生活和工作常识告诉我们,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是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仅仅运用

15、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是力所不逮的。简单地说,现实生活不是按学科划分的,融会贯通才能生存、生活和创造。重视跨学科学习,是最大限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参考各国课程标准,就会发现,实现学科内部的有机结合和学科外部的融通,突破学科界限,是一种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倾向。通过寻找、发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等维度的深度关系,建构跨学科学习立体化网络,可以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不仅是新时代语文课程内容的应然选择,也是各学科的应然选择,这在语文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有明确的表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以往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

16、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跨学科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联结课内外、校内外活动,围绕学科内外、社会生活中的话题,进行探究活动。跨学科学习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发展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素养。笔者特别认同跨学科学习,可能是因为自己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积极体验,看到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成长和发展。这方面的课程案例,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书中就有很多。举个例子,第三学段开展以校园文化设计为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学生就需要用语文、

17、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选择感兴趣的校园文化元素,独立或者和他人合作完成一个标志物或纪念品的设计,要能用恰当的语言,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作品设计内容等等。这样的学习可以实实在在地实现这些方面的目标:体验和感受完整的学习生活、发展问题意识、发展社会参与意识、培养策划和设计能力、培养协作探究能力、培养责任意识等。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篇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要想把教育做得好,就要不断地学习。时代在飞速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今天,在教研

18、室的组织下,我们通过郑国民教授的直播课,深入学习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感觉收获很大,触动很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郑国民教授先谈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然后分别阐述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六个方面主要内容和变化。结合今天的讲座,我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1版目录对比,做了如下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与2011版作比较,新增添的内容我在思维导

19、图中用框架标出来了,分别是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明显的变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调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一定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奠基作用。(二)坚持课程理念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较2011版均

20、发生了变化。通过学习,我确立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平时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等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并根据学段特点整体规划,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典范性,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少做题、多读书;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评价的过程性和

21、整体性。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第一,培养学生的文化感受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存在大量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学习时,需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合理优化文学形象,同时还要强化自身语言表达,确保可以对其相关文化进行有效弘扬,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绪。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进行具体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应用书面表达,同时还可以

22、使其能够熟练口述自身想法。第三,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思维发散能力是其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考虑相关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还可以有效联系现实中的事物。第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给学生恰当引导,让学生学会鉴赏美;最后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创造美。重视学生实践,将语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将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进一步

23、深化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描写。我让学生以此作为学生扩展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作为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次的深入学习都有收获和提高,今后我还会多多学习教育理论,充实自己,让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篇2:本次学习了xx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24、“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二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

25、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今后我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

26、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篇3:x月x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网络观看的方式,认真学习了xx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xx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网络学习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在微信群里积极发言,分享着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下面我就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属于一个整体,也就是缺一不可。简单来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希望孩子可以具备这样子的核心素养能力: 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 具备良好的语感,能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情感。 有好奇心、求知欲,思维灵活,积极思考。 能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课程目标在过去三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新增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此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在总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