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I目 录TOC o 1-1 h u HYPERLINK l _Toc11113 表1 项目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1113 h 1 HYPERLINK l _Toc12403 表2 射线装置 PAGEREF _Toc12403 h 5 HYPERLINK l _Toc1571 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PAGEREF _Toc1571 h 6 HYPERLINK l _Toc32477 表4 评价依据 PAGEREF _Toc32477 h 7 HYPERLINK l _Toc28350 表5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28350 h 9 HYPER

2、LINK l _Toc31392 表6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PAGEREF _Toc31392 h 15 HYPERLINK l _Toc18270 表7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PAGEREF _Toc18270 h 19 HYPERLINK l _Toc18214 表8 辐射安全与防护 PAGEREF _Toc18214 h 29 HYPERLINK l _Toc12338 表9 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12338 h 38 HYPERLINK l _Toc11409 表10 辐射安全管理 PAGEREF _Toc11409 h 61 HYPERLINK l _Toc32478

3、表11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32478 h 65 HYPERLINK l _Toc10223 表12 审 批 PAGEREF _Toc10223 h 68附图附图一 金乡县东城医院地理位置示意图69附图二 金乡县东城医院周边影像关系图70附图三 金乡县东城医院总平面布置示意图71附图四 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医技楼一层至五层平面布置示意图72附图五 金乡县东城医院在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位置示意图79附图六 医用电子加速器工作场所平面及剖面布置示意图80附图七 医用电子加速器工作场所分区划分示意图83附图八 DSA工作场所平面布置示意图84附图九 D

4、SA工作场所分区划分及人流示意图85附图十 RECP工作场所平面布置示意图86附图十一 RECP工作场所分区划分及人流示意图87附图十二 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预测点示意图(平面及剖面)88TOC o 1-1 h u 附件附件一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90附件二 金乡县环境保护局关于金乡县东城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91附件三 金乡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金乡县东城医院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的批复95附件四 金乡县卫生健康局提供相关材料真实性、合法性承诺函98附件五 放射性固体废物妥善处理处置承诺函99附件六 辐射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00表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

5、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建设单位金乡县卫生健康局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济宁市金乡县崇文大道北侧、青年路西侧(金乡街道崇文大街9号)项目建设地点济宁市金乡县常青路以东、开元大道以北、奥体大道以西、光明东路以南,金乡县东城医院医技楼二层和四层、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40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80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20.00%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

6、类 类使用类 类其他/1 概述1.1 建设单位概况金乡县卫生健康局按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规模负责筹建金乡县东城医院,该医院位于金乡县常青路以东、开元大道以北、奥体大道以西、光明东路以南,总投资14.75亿元、环保投资450万元,总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传染楼等建筑,计划开放床位1600张。金乡县卫生健康局已委托环评单位编制了金乡县东城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7年4月10日原金乡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报告书进行批复(金环审20172号),目前金乡县东城医院正在建设中。金乡县东城医院建成后由金乡县东城医院负责运营。1.2 拟建项目概况

7、为更好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高金乡县当地医疗机构放射诊疗水平;金乡县卫生健康局拟购置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和1台ERCP装置,上述射线装置的生产厂家和型号未确定,仅确定主要技术参数。本项目拟购置的射线装置情况见表1-1。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分别安装于金乡县东城医院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和2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内,用于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工作;2台DSA装置分别安装于金乡县东城医院医技楼四层1号DSA机房和2号DSA机房内,用于心血管、神经、外周等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1台ERCP装置安装于金乡县东城医院医技楼二层ERCP机房内,用于胆道、胰腺等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依据关于

8、发布的公告,医用电子加速器、DSA装置和ERCP装置均属于类射线装置。表1-1 本项目拟购置的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一、医用电子加速器型 号生产厂家数量X射线/电子线标称能量最大输出剂量率(距靶点1m处)待定待定2台X射线:10MV、15MV电子线:4MeV22MeV10MV:2400cGy/min(1440Gy/h)15MV:600cGy/min(360Gy/h)二、DSA装置型 号生产厂家数量最大管电压最大管电流待定待定2台125kV1250mA三、ERCP装置型 号生产厂家数量最大管电压最大管电流待定待定1台125kV1000mA经现场勘查,本项目所在的金乡县东城医院病房楼、医技楼等正在建设

9、。此外,金乡县卫生健康局还拟购置1台CT模拟定位机(生产厂家和型号待定,最大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为140kV和400mA,属于类射线装置),用于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患者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靶区划定,安装于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CT机房内;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五十五、核与辐射,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相关要求,使用类射线装置的需进行登记表备案,故不纳入本次评价范围,将由医院进行登记备案。1.3 目的和任务的由来本项目涉及的医用电子加速器、DSA装置和ERCP装置将来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造成一定辐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

10、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法律法规对伴有辐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金乡县卫生健康局委托我单位对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2台DSA装置及1台ERCP装置应用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在进行现场勘察、充分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实地辐射环境监测以及理论预测等基础上,依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 项目周边保护目标及项目选址情况本项目位于济宁市金乡县常青路以东、开元大道以北、奥体大道以西、光明东路以南,金乡县东城医院病房楼和医技楼;金乡县东城医院东侧(由西

11、往向东依次)为绿化带、奥体大道、金东花园、高河街道办事处等,南侧(由北向南依次)为绿化带、开元大道、空地等,西侧(由东向西依次)为常青路、住建佳苑等,北侧(由南向北依次)为光明路、农田等。金乡县东城医院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一,周边影像关系图见附图二,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三。根据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金乡县东城医院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医疗卫生用地(详见附图五),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金乡县东城医院建设项目”内部,不涉及新增用地,因此用地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在设计选址阶段充分考虑将本项目工作场所单独选址或集中建设,未设置在民居、写字楼和商住两用的建筑物内,避开了儿科病房、产房

12、等特殊人群及人员密集区域,避开了人员流动性大的商业活动区域,选择了周围人员驻留较少区域、远离周围保护目标、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辐射影响,通过实体屏蔽、防护门等辐射安全防护设施和措施,将本项目工作场所与周围环境相对独立起来,符合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1-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201.1-2007)、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2-2011)中相关要求;经下文分析,本项目两座医用电子

13、加速器机房、两座DSA机房和ERCP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可满足国家相关要求,且射线装置开机运行进行放射诊疗过程对相应机房辐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人员的辐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3 项目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一、鼓励类 三十七、卫生健康 5、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 利益-代价分析本项目拟购置的射线装置将用于放射诊疗,与一般诊疗设备相比具有多种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要求,提高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将提高金乡县及金乡县东城医院放射诊疗水平及服务档次,吸引更多的就诊患者,在保障

14、就诊患者健康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本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0%,与同类项目进行比较分析,本项目环保投资比例合理、适当,可保证辐射安全设施和措施的落实。虽然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射线装置的应用将会对周围环境、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造成一定辐射影响,但是在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辐射防护要求下正确使用和管理射线装置,根据报告后续预测分析,工作场所外辐射水平及人员受照剂量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从利益和代价方面分析,其对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其引起的辐射危害,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辐

15、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的原则与要求。表2 射线装置(一)医用电子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医用电子加速器类1台待定电子电子线:22MeVX射线:15MV15MV:36010MV:1440放射治疗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内拟购置2医用电子加速器类1台待定电子电子线:22MeVX射线:15MV15MV:36010MV:1440放射治疗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2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内拟购置注:剂量率指距靶点1m处最大值(二)医用X射线装置序号名 称类别数量型 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 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装置类1台待定1

16、251250放射诊疗医技楼四层1号DSA机房拟购置2DSA装置类1台待定1251250放射诊疗医技楼四层2号DSA机房拟购置3ERCP装置类1台待定1251000放射诊疗医技楼二层ERCP机房拟购置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 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Bq)年排放总量(Bq)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感生放射性气态主要是11C、13N、15O/通过机房强制排风系统排至外环境放射性废水液态15O、16N/在恒温水冷系统中放置30天以上,其活度衰减到较低水平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废靶、准直器等部件固态/不暂存属于放射性固体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非放射性有害气体气态O3和N

17、Ox/通过机房强制排风系统或新风系统排至外环境表4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2018.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3.10.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10.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12.1施行;国务院令第709号第二次修订,2019.3.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1.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

18、可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2006.3.1;生态环境部令第20号第四次修订,2021.1.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5.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2020.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9号修订,2021.12.30)关于发布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12.5)关于发布的公告(原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告2017年第65号,2018.1.1)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

19、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原卫生部,环发2006145号,2006.9.26)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1号修订,2019.1.1)山东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7号,2014.5.1)技术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GB14500-20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HJ1157-202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放射治疗机房的辐

20、射屏蔽规范 第1部分:一般原则(GBZ/T201.1-2007)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2-2011)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1-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9)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674-2020)山东省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DB37/596-2020)其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年)电离辐射剂量学(第二版)(李士骏编)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表5 保护目标与

21、评价标准5.1 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规定以及本项目的辐射特性,本项目辐射环境评价范围: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DSA机房和ERCP机房实体屏蔽墙边界外50m的区域,详见附图二。5.2 保护目标本项目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其中,辐射工作人员指利用本项目射线装置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公众人员主要为评价范围内驻留的非本项目医护人员及其他公众成员;使其接受的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及本项目的管理剂量约束值。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详见表5-1。表5-1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一览表保

22、护目标人数区域方位、距离环境特征辐射工作人员201号和2号控制室、1号和2号设备用房、1号和2号水冷机房两座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南侧相邻20控制室、设备间等1号DSA机房南侧相邻、2号DSA机房北侧相邻控制室ERCP机房北侧相邻公众成员500两座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东侧、南侧、西侧和上方偶然驻留的公众成员两座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东侧、南侧、西侧和上方050m病房楼南部为地上二十二层、地下两层建筑,砖混结构,高约85.5m;医技楼为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砖混结构,高约23.1m;门诊楼地上四层、地下两层建筑,砖混结构,高约18.9m。两座DSA机房四周、上方和下方偶然驻留的公众成员两座DSA机房四周

23、、上方及下方050mERCP机房四周、上方和下方偶然驻留的公众成员ERCP机房四周、上方及下方050m5.3 评价标准5.3.1 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值一、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附录B对“剂量限值”要求如下:(一)职业照射剂量限值1.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2.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二)公众照射剂量限值1.年有效剂量,1mSv;2.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二、根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9)

24、中第6.1.2款要求“当职业照射受照剂量大于调查水平时,除记录个人监测的剂量结果外,并作进一步调查。本标准建议的年调查水平为有效剂量5mSv,单周期的调查水平为5mSv/(年监测周期数)”。三、根据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第4.8款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的辐射照射应符合GB18871-2002中剂量限值相关规定”,第4.9款要求“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值应符合以下要求:a)一般情况下,从事放射治疗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剂量约束值为5mSv/a;B)公众照射的剂量约束值不超过0.1mSv/a”。综上所述,本次评价以5.0mSv作为辐射

25、工作人员年剂量约束值,以0.1mSv作为公众人员年剂量约束值。5.3.2 机房实体屏蔽体外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一、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1.根据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第6.1.4款对剂量控制如下要求:a)治疗室墙和入口门外表面30cm处、邻近治疗室的关注点、治疗室房顶外的地面附近和楼层及在治疗室上方已建、拟建二层建筑物或在治疗室旁邻近建筑物的高度超过自辐射源点治疗室房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时,距治疗室顶外表面30cm处和在该立体角区域内的高层建筑人员驻留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同时满足下列1)和2)所确定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1)使用放射治疗周工作负荷、关注点位置

26、的使用因子和居留因子,由以下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Hc)求得关注点的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d(Sv/h):机房外辐射工作人员:Hc100Sv/周;机房外非辐射工作人员:Hc5Sv/周。2)按照关注点人员居留因子的不同,分别确定关注点的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max(Sv/h):人员居留因子T1/2的场所:Hc,max2.5Sv/h;人员居留因子T1/2的场所:Hc,max10Sv/h。b)穿出机房顶的辐射对偶然到达机房顶外的人员的照射,以年剂量250Sv加以控制。c)对不需要人员到达并只有借助工具才能进入的机房顶,机房顶外表面30cm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可按100Sv/h加以控制(可

27、在相应位置处设置辐射告示牌)。2.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121-2020)中 第6.3款和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3部分:射线源放射治疗机房(GBZ/T201.3-2014)中第4.1款均对治疗机房四周墙体、防护门和室顶外剂量控制进行要求,与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第6.1.4款要求基本一致。二、DSA机房和ERCP机房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中第6.3.1款要求: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综上所述,本次评价保守以2.5Sv/h作为医

28、用电子加速器机房、DSA机房和ERCP机房屏蔽层外关注点剂量率目标控制水平。5.3.3 其他要求一、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HJ1198-2021)中相关要求如下:第5.1.1款:放射治疗场所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其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不得设置在民居、写字楼和商住两用的建筑物内。第5.1.2款:放射治疗场所宜单独选址、集中建设,或设置在多层建筑物的底层的一端,尽量避开儿科病房、产房等特殊人群及人员密集区域,或人员流动性大的商业活动区域。第5.2.1款:放射治疗场所应划分控制区和监督区。一般情况下,控制区包括加速器大厅、治疗室(含迷路)等场所,如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大厅、束流输运通道

29、和治疗室,直线加速器机房、含源装置的治疗室、放射性废物暂存区域等。开展术中放射治疗时,术中放射治疗室应确定为临时控制区。第5.2.2款:与控制区相邻的、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手段和安全控制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的区域划定为监督区(如直线加速器治疗室相邻的控制室及与机房相邻区域等)。第6.1.1款:放射治疗室屏蔽设计应按照额定最大能量、最大剂量率、最大工作负荷、最大照射野等条件和参数进行计算,同时应充分考虑所有初、次级辐射对治疗室邻近场所中驻留人员的照射。第6.1.2款:放射治疗室屏蔽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结构性能、防护性能,符合最优化要求。使用中子源放射治疗设备、质子/重离子加速

30、器或大于10MV的X射线放射治疗设备,须考虑中子屏蔽。第6.1.3款:管线穿越屏蔽体时应采取不影响其屏蔽效果的方式,并进行屏蔽补偿。应充分考虑防护门与墙的搭接,确保满足屏蔽体外的辐射防护要求。第6.2.1款:放射治疗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等:a)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贮源容器外表面应设置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b)放射治疗工作场所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应设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c)控制室应设有在实施治疗过程中能观察患者状态、治疗室和迷道区域情况的视频装置,并设置双向交流对讲系统。第6.2.2款: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大

31、厅和治疗室内、含放射源的放射治疗室、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一般在迷道的内入口处)应设置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仪并应有异常情况下报警功能,其显示单元设置在控制室内或机房门附近。第6.2.3款:放射治疗相关的辐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联锁措施:a)放射治疗室和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大厅应设置门机/源联锁装置,防护门未完全关闭时不能出束/出源照射,出束/出源状态下开门停止出束或放射源回到治疗设备的安全位置。含放射源的治疗设备应设有断电自动回源措施;b)放射治疗室和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大厅应设置室内紧急开门装置,防护门应设置防夹伤功能;c)应在放射治疗设备的控制室/

32、台、治疗室迷道出入口及防护门内侧、治疗室四周墙壁、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大厅和束流输运通道内设置急停按钮;急停按钮应有醒目标识及文字显示能让在上述区域内的人员从各个方向均能观察到且便于触发;f)安全联锁系统一旦被触发后,须人工就地复位并通过控制台才能重新启动放射治疗活动;安装调试及维修情况下,任何联锁旁路应通过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机构的批准与见证,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联锁恢复及功能测试。第7.1款:医疗机构应对辐射工作场所的安全联锁系统定期进行试验自查,保存自查记录,保证安全联锁的正常有效运行。第7.2款:治疗期间,应有两名及以上人员协调操作,认真做好当班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速器试用、调试、检

33、修期间,控制室须有工作人员值守。第7.3款:任何人员未经授权或允许不得进入控制区。工作人员须在确认放射治疗或者治疗室束流已经终止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放射治疗室,进入含放射源或质子/重离子装置的治疗室前须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第8.2.2.1款: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治疗装置在调试及运行过程中,如活化后的回旋加速器、准直器、束流阻止器及加速器靶等组成部件,在更换或退役时,应作为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拆卸后先放进屏蔽容器或固态废物暂存间衰变暂存,最终送交有资质的单位收贮。第8.2.2.3款:建立放射性固态废物台账,存放及处置前进行监测,记录部件名称、质量、辐射类别、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剂量当量率

34、)、监测日期、去向等相关信息,低于清洁解控水平的可作为一般固态废物处置,并做好存档记录。第8.4.1款:放射治疗室内应设置强制排风系统,采取全排全送的通风方式,换气次数不少于4次/h,排气口位置不得设置在有门、窗或人流较大的过道等位置。二、DSA装置和ERCP装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相关要求如下:第6.4.1款要求: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第6.4.3款要求: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第6.4.4款要求: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

35、、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第6.4.5款要求: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第6.4.6款要求: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第6.5.1款要求: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5-2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第6.5.3款要求: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25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于0.025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0.

36、5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2mmPb。表5-2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做要求。第7.8.3款要求:除存在临床不可接受的情况外,图像采集时工作人员应尽量不在机房内停留;对受检者实施照射时,禁止与诊疗无关的其他人员在机房内停留。第7.8.4款要求:穿着防护服进行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工作人

37、员,其个人剂量计佩戴要求应符合GBZ 128的规定。5.3.4 济宁市环境天然辐射水平山东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1989年)提供的济宁市环境天然辐射水平见表5-3。表5-3 济宁市环境天然辐射水平(10-8Gy/h)监测内容范 围平均值标准差原 野1.699.755.531.32道 路1.6210.544.341.59室 内5.0214.278.221.83表6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6.1 项目地理位置及场所位置本项目位于济宁市金乡县常青路以东、开元大道以北、奥体大道以西、光明东路以南,金乡县东城医院病房楼(院区西北角)和医技楼(院区西侧中部);两座医用电子加速

38、器机房位于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两座DSA机房和一座ERCP机房分别位于医技楼四层和二层,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医技楼一层至五层平面布置分别见附图四17。本项目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DSA机房、ERCP机房周围场所有关情况详见表6-1。表6-1 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DSA机房和ERCP机房周围场所有关情况一览表场所名称方位场 所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东侧水平方向:2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楼梯间、更衣室和土层等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更衣室、楼梯间)、土层、院内道路、非机动车停车位等南侧、东南侧、西南侧水平方向:1号控制室、1号设备用房、1号水冷机房、CT机房、控制室、导医台、卫生间、

39、走廊、更衣室、2号控制室、2号设备用房、2号水冷机房、物理师办公室等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热疗室、诊室、医生办、值班室、免疫诊疗、清洁间等)、土层、院内道路、病房楼南部地下一层至地上九层区域西侧水平方向:楼梯间、排烟机房和土层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楼梯间、排烟机房)、土层、院内道路、充电桩停车位等北侧水平方向:土层,上方:光明路、农田等正上方土层、院内道路、外环境正下方土层,无建筑2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东侧水平方向:楼梯间、更衣室和土层等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更衣室、楼梯间)、土层、院内道路、非机动车停车位等南侧、东南侧、西南侧水平方向:2号控制室、2号设备用房、2号水

40、冷机房、CT机房、控制室、导医台、卫生间、走廊、更衣室、21号控制室、1号设备用房、1号水冷机房、物理师办公室等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热疗室、诊室、医生办、值班室、免疫诊疗、清洁间等)、土层、院内道路、病房楼南部地下一层至地上九层区域西侧水平方向: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楼梯间、排烟机房和土层上方:病房楼北部地下一层区域(楼梯间、排烟机房)、层、院内道路、充电桩停车位等北侧水平方向:土层,上方:光明路、农田等上方土层、院内道路、外环境下方土层,无建筑1号DSA机房东侧洁净走廊、导管室、机械间、手术室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南侧控制室、设备间、2号DSA机房、走廊(医技楼内部区域),医疗街、

41、门诊楼等(医技楼外部区域)西侧污物走廊、卫生间、ICU、护士站、办公室、物品看、药品库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北侧正负压手术室、缓冲间、卫生间、等候区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外环境、病房楼(医技楼外部区域)上方医技楼五层区域(医技楼内部区域)下方医技楼地下二层至地上三层区域(医技楼内部区域)2号DSA机房东侧洁净走廊、导管室、机械间、手术室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南侧走廊(医技楼内部区域),医疗街、门诊楼等(医技楼外部区域)西侧污物走廊、卫生间、ICU、护士站、办公室、物品看、药品库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北侧设备间、控制室、2号DSA机房、正负压手术室、缓冲间、卫生间、等候区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外环境、

42、病房楼(医技楼外部区域)上方医技楼五层区域(医技楼内部区域)下方医技楼地下二层至地上三层区域(医技楼内部区域)ERCP机房东侧走廊、内镜室、碎石室、心电图室、肌电图室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南侧复苏室、准备室、内镜室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医疗街、门诊楼等(医技楼外部区域)西侧走廊、胃镜室、耳鼻镜室、办公区、示教室、急诊病房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北侧控制室、卫生间、储镜室等(医技楼内部区域),外环境、病房楼(医技楼外部区域)上方医技楼一层、地下一层和二层区域下方医技楼三层、四层和五层区域踏勘现场时,本项目工作场所拟建区域及其周围区域现状见图6-1。北医技楼北医技楼病房楼南部DSA工作场所和ERCP工作

43、场所所在医技楼外观现状病房楼南部外观现状病房楼北部北病房楼南部病房楼南部门诊楼医技楼北医用电子加速器工作场所所在病房楼北部外观现状门诊楼、医技楼外观现状图6-1 本项目工作场所拟建区域及其周围区域现状图(拍摄于2021年11月)6.2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为了解本项目拟建区域的辐射环境现状,委托山东科慧辐射检测评价有限公司(该公司具备辐射检测资质、已取得生态环境资质)对本项目拟建区域辐射环境现状进行检测。一、检测因子辐射剂量率。二、检测点位根据本项目平面布置和周围环境情况,共设5个辐射环境现状调查检测点位,点位编号1#5#,检测点位描述见表6-2,检测布点见附图三。三、质量保证措施1.检测设备检测

44、仪器名称:X-辐射剂量仪,仪器型号:AT1121、编号:KH025,生产厂家:白俄罗斯ATOMTEX,能量响应:-13.2%、相对固有误差:7.5%、重复性:1%,校准因子:0.93,响应时间:30ms,量程范围:50nGy/h-10Gy/h。经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合格,检定证书编号:Y16-20201480,检定有效期至2021年12月6日。2.检测人员本次由两名检测人员共同进行现场检测,两人均为持证上岗。3.检测方法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HJ1157-202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4.检测布点、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质量保证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

45、021)有关布点原则进行布点;同时按照上述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四、检测时间与条件2021年9月4日,天气:阴,温度:20C,湿度:43%。五、检测结果本项目拟建区域及其周围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见表6-2。表6-2 本项目拟建区域及其周围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nGy/h)序号点位描述检测结果标准偏差1#医技楼东侧(东)125.22.042#门诊楼中部(南)130.43.883#医技楼西侧(西)131.20.404#病房楼北部(北)、两座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上方地面134.02.195#医技楼中部(中)、门诊楼一层133.20.75注:表中数据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10

46、nGy/h;因两座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所在病房楼北部、两座DSA机房和ERCP机房所在医技楼正在建设,相应设备所在楼层不具备监测条件。根据表6-2中检测数据,本项目拟建区域周围辐射剂量率现状值为(125.2134.0)nGy/h(12.5213.40)10-8Gy/h,处于表5-2济宁市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正常波动范围内。表7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7.1 建设阶段工程分析本项目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医用电子加速器工作场所、DSA工作场所和ERCP工作场所内部装修、辐射防护工程建设、设备安装等,会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废水、固体废物等。其中,施工期的扬尘主要来自于工作场所内部装修、辐射防护工程建设、材料运

47、输和装卸等过程;施工期的噪声主要为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作业产生的机械噪声;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7.2 运行阶段工程分析7.2.1 医用电子加速器技术参数、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一、设备技术参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拟购置的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7-1。表7-1 拟购置的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主要技术参数一览表技术参数名称指标内容生产厂家/型号待定/待定加速粒子电子射线类型X射线、电子线标称能量X射线:10MV、15MV,电子线:4MeV22MeV最大方形照射野40cm40cm最大输出剂量率(距靶

48、点1m处)15MV:600cGy/min,10MV:2400cGy/min等中心到治疗头端的距离1000mm等中心到地面的距离1295mmX射线泄漏率0.1%有用线束最大张角28靶材料钨合金恒温水冷系统用水要求去离子水治疗头转动范围-180180有用线束方向上、下、北、南安装位置病房楼北部地下二层1号和2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二、设备组成医用电子加速器主要由加速管、电子枪、微波系统、调制器、束流传输系统及准直系统、真空系统、恒温水冷系统、控制保护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组成,典型医用电子加速器整体外观和内部结构示意图分别见图7-1和图7-2。图7-1 典型医用电子加速器整体外观示意图图7-2 典型医用

49、电子加速器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工作原理医用电子加速器是将电子枪产生的电子经加速管加速后形成高能电子束(电子线)的装置,其既可产生高能电子束,同时可利用高能电子束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轫致辐射产生X射线。医用电子加速器作为一种体外照射的治疗设备,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系统进行图像三维剂量分步重建,利用其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或X射线,对人体有恶性肿瘤的部位进行照射,使肿瘤组织受到不可逆损毁。可根据所诊断肿瘤类型及其在体内的位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各次给予剂量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最佳输出能量对人体肿瘤进行照射治疗,同时肿瘤周围正常结构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达到治疗肿瘤疾病的目的。四、工作流程1.登记候诊:医师询问病史

50、、查体并根据情况开具相关的影像检查,若能进行放射治疗,医师员需告知放疗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病人会签署放疗知情同意书。2.体位固定:工作人员根据照射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原则要求体位固定重复性好、病人的舒适度好。3.模拟定位:体位固定好后,在模拟放疗的情况下,进行影像学检查(依托拟购置的CT模拟定位机,位于1号医用电子加速器机房南侧CT机房内),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在患者皮肤表面或固定用器具上画标志线,该标志线为再次固定的重要标志。4.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瘤体的类型、部位和大小等初步确定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常规放疗、适形放疗及调强放疗的治疗计划。5.治疗计划验

51、证:对放疗患者进行放疗计划验证。6.摆位准备:摆位前认真查对病人信息、照射条件及摆位要求,调整治疗床高度,严格按照摆位要求进行摆位;摆位结束,工作人员等非患者均离开机房,关闭防护门。7.实施照射:根据治疗计划实施照射。8.照射结束:病人离开治疗室,工作人员等待一定时间后进行下一个患者摆位准备。(医用电子加速器的维修、调试、更换部件等均委托设备生产厂家或专业机构,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不参与上述工作)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下图7-3。图7-3 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流程及产物环节示意图7.2.2 DSA装置技术参数、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一、设备技术参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52、,目前拟购置的2台DSA装置生产厂家和型号未确定,仅确定主要技术参数,最大管电压均为125kV、最大管电流均为1250mA。二、设备组成DSA装置主要由平板探测器、球管、C-arm支持系统、导管床、操作台及工作站系统等组成,典型的DSA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见图7-4。图7-4 典型的DSA装置整体外观示意图三、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是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成像基本原理为:将受检部位没有注入透明的造影剂和注入透明的造影剂(含有有机化合物,在X射线照射下会显影)后的血管造影X射线荧光图像,

53、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益后,再用高分辨率的电视摄像管扫描,将图像分割成许多的小方格,做成矩阵化,形成由小方格中的像素所组成的视频图像,经对数增幅和模/数转换为不同数值的数字,形成数字图像并分别存储起来,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将两幅图像的数字信息相减,获得的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再经对比度增强和数/模转换成普通的模拟信号,获得了去除骨骼、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只留下单纯血管影像的减影图像,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DSA处理的图像,可以看到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流动顺序以及血管充盈情况,从而了解血管的生理和解剖的变化,并以造影剂排出的路径及快慢推断有无异常通道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介入诊疗技术是在血管、皮肤上作直

54、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并直接作用于病灶;还可将不同的材料及器材置于血管或身体其他器官,恢复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介入诊疗技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DSA装置主要用于心血管、神经、外周等疾病的介入诊疗。四、工作流程1.预约登记:经医师诊断、诊断正当性判断后,需要实施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预约登记。2.告知:医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介入诊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害、可预期的诊疗效果、辐射危害等。3.术前准备:为患者建立医疗档案,开展术前准备。

55、技师和护士准备手术所需器械、材料及药品等。4.穿刺:患者仰卧并进行无菌消毒,局部麻醉后,经皮穿刺血管,送入引导钢丝及扩张管与外鞘,退出钢丝及扩张管将外鞘保留于血管内,经鞘插入导管,在透视引导下将导管送至预定位置。5.减影和透视:减影模式下,工作人员一般在控制室通过观察窗观察DSA机房内患者情况,在控制室内对患者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对讲系统与患者交流;也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DSA机房内,在铅屏风等辅助防护设施防护下近台操作。透视模式下,工作人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DSA机房内,在铅屏风等辅助防护设施防护下近台操作,在注入造影剂的同时采取连续脉冲透视通过悬挂显示屏显示的连续画面,完成介入操作。6.

56、术后处理:减影或透视结束后,撤出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患者离开。7.结束:医师填写介入记录,技师处理图像、刻录光盘或照片。(DSA装置的维修、调试、更换部件等均委托设备生产厂家或专业机构,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不参与上述工作)DSA装置放射诊疗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下图7-5。1图7-5 DSA放射诊疗流程及产物环节示意图7.2.3 ERCP装置技术参数、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一、设备技术参数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拟购置的ERCP装置生产厂家和型号未确定,仅确定主要技术参数,最大管电压均为125kV、最大管电流均为1000mA。二、设备组成ERCP装置与DSA装置类似,主要由平板探测器、球管、

57、C-arm支持系统、导管床、操作台及工作站系统等组成,三、工作原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通过口腔、胃部送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后,通过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并经该导管注入造影剂,使胰胆管显影,进而对胆道、胰腺等疾病进行诊断或治疗。ERCP具备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四、工作流程1.预约登记:经医师诊断、诊断正当性判断后,为需要实施介入诊疗的患者填写介入诊疗申请单、预约登记。2.告知:医师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介入诊疗的方法、途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危害、可预期的诊疗效果等。3.术前准备:为患者做术前碘造影剂过敏试验;对

58、于需要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的患者,需提前一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术前检测血小板和凝血指标。4.插镜、插管:医师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十二指肠镜经口依次通过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经活检孔插入导管,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使导管与乳头开口垂直。5.减影、透视:在透视下经造影导管注入造影剂,在荧光屏上见到胆管或胰管显影,显示病变。胰胆管显影后,进行拍片存储。根据患者胰胆管病变情况,采取不同内镜下治疗手术(如括约肌切开取石、放置引流管或支架缓解胆管梗阻、瘘管支架放置等)。6.术后处理:医师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技师应及时处理图像、刻录光盘或照片,急症患者应尽快将胶片交

59、给患者。(ERCP装置的维修、调试、更换部件等均委托设备生产厂家或专业机构,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不参与上述工作)ERCP装置放射诊疗流程及产污环节详见下图7-6。图7-6 ERCP装置放射诊疗流程及产物环节示意图7.2.4 辐射工作人员与工作负荷一、医用电子加速器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拟配备20名辐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本项目放射治疗工作;其中医师8名(主要负责患者诊断、靶区规划、制定治疗计划、指导患者摆位等工作)、技师6名(主要负责加速器操作、日常维护、验证治疗计划等工作)、护士6名(主要负责患者各项护理、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摆位等工作)。本项目投运后,每台医用电子加速器预计年最大治疗人数为500

60、0例,其中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模式最大治疗人数为4000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模式最大治疗人数为1000例;常规放射治疗模式下每例最长照射时间为1min,每例最大摆位时间为2min;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每例最长照射时间为5min,每例摆最大摆位时间为3min;则2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年合计最大治疗人数10000例,其中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模式最大治疗人数为8000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模式最大治疗人数为2000例,年累计放射治疗时间最长为300h、年累计摆位时间最长为366.67h。二、DSA装置和ERCP装置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拟配备20名辐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本项目DSA和ERCP放射诊疗工作,其中医师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