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2浙教版_第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2浙教版_第2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2浙教版_第3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2浙教版_第4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2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知地带1.观察蜗牛(1)蜗牛的 外形特征: 体外有螺旋 状外壳,内有柔 软的身体,外壳 具有保护作用。头部:触角:两对,前 短后长。具有触 觉、嗅觉、味觉 和视觉的功能。眼:着生于触角 的前端。口:主食植物的 根、叶和叶芽。腹部:具有扁 平的腹足,肌肉 发达,是运动器 官。有腺体能分 泌黏液,所以蜗 牛经过的地方 会留下痕迹。(黏液可以减 小摩擦、留下信 息等。)(2)蜗牛的生领悟:通过观 察蜗牛的活 动,一要养成 良好的观察习 惯,如从整体 到局部,从上 到下的观察次 序。二能理解 生物的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 总是和生活环 境相适应。三 能掌握科学探 究的方法。第二章观察生物课题1生物和非

2、生物知识题练知识点1观察蜗牛例1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 3厘米处,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感觉是()A. 触觉 B. 视觉 C.味觉 D. 嗅觉思路导引:此题主要考察蜗牛对外界具有的感觉功能。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没有听觉。解析: 白醋具有非常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当蜗牛受到白醋刺激后,马上远离,说明蜗牛具有嗅觉的功能。答案:D题练1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学生结伴同行, 因为对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丙走进了水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

3、的捕捉后, 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1)请问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A.甲同学B .乙同学C .丙同学(2)据你掌握的知识,三位同学出行捕捉蜗牛的时间是()A .上午B .下午C .晚上D . 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3)据你掌握的知识,三位同学捕捉蜗牛的出行时间和捕捉地点依据是()用心爱心专心活习性:陆生, 有夏眠和冬眠 的生活习性,栖 息于阴暗潮湿 的环境中,夜间A.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B.蜗牛白天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C.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向阳干燥处 D .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近水或水中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知识点2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例2下列属于生物的

4、是(农业害虫。A.鲫鱼的肋骨B.鲫鱼标本 C.“喝水”的鲫鱼领悟:生物和 非生物的区别 有多项内容, 关键是生物具 有生命,能进 行新陈代谢。2.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和非生D.鲫鱼“喝”的水思路导引:生物具有生命。有应激性、有生长、繁殖、变异等现象都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也是判断物体是否属于生物的重要标准。物的区别是前解析: 鲫鱼肋骨,鲫鱼标本和水没有生命的特征,因此它者具有严整的们都不属于生物。结构,有应激性(对刺激具有反应)、有生长、繁殖、变异现答案:需要排泄,能适 应和影响环境。 说明:生物和非 生物的主要区 别是生物具有 生命,能进行新 陈代谢。3.植物和动物的区别题练2 一群学生在雨后

5、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A.体小且绿色 B. 能呼吸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D.能生长和繁殖题练3 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一一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新陈代谢作用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适应性和多样性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领悟:动物和 植物的区别有 很多项,但是 关键要抓住营 养方式不同, 植物是自养, 动物异养。用心爱心专心动植物主要 通过营养方式(能不能进行 光合作

6、用)、是 否能自由快速 运动、生物的形 态结构等加以 区分。说明:植物和动 物的主要区别 是营养方式不 同。植物:能进行 光合作用,自己 合成养料,自 养。动物:自身不 能合成养料,要 从外界摄食获 得养料。知识点3植物和动物的区别例3卜列生物属于动物的是()A. 含羞草B,猪笼草 C,捕蝇草 D,海葵思路导引: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大多数是绿色的,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自身不能制造养料,需要通过从外界摄取食物获得养料。解析: 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后叶片会合拢,叶柄会下垂, 能动,但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能自己制造养料,属于植物。猪笼草和捕蝇草虽然都能捕食昆虫,这

7、是因为它们生活在贫瘠的土壤中,需要将小虫消化后来补充营养,获得养料的主 要方式仍是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属于植物。海葵生长在海 洋中,模样像漂亮的葵花, 这有利于海葵迷惑小动物进行捕 食。答案:D题练4 植物的叶一般呈绿色, 但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红枫的叶是红、橙黄或者黄绿色,但我们仍把它归为植物,这是因为()A.它不能移动 B . 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C.它不会繁殖 D . 它只能在阳光照射下生活方法题练题型1能根据生物的主要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求索空间例4卜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题型点评本A.自行车厂生产大量相同的自行车B.冰雪随着气温升高题是比较

8、基础而融化的常识性试C.柳枝在风中摆动D.绿豆萌发豆芽题。要求能够思路导引:生命现象表现在有应急性,能生长发育,有遗传变异等,根据题正确识记生命意表述的内容,即可判断出答案。的基本特征,用心爱心专心解析:自行车厂生产自行车,冰雪融化、柳枝风中摆动不符合生命现象的特征,绿豆萌发成豆芽,是生物的生长现象。答案:D题练5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作用()A.植物的种子萌发B.甘薯长出新叶子C.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到2.5千克题型2能根据动植物的主要特征区分动物和植物例5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松树固定生活,

9、狗能运动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D.松树自己制造养料,狗通过摄食获得营养思路导引:抓住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一一营养方式不同。解析:植物能够自己制造养料,属于自养;动物只能从外界获得营养。答案:D题练6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可以说是动物题型3通过实验活动体现科学探究例6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

10、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先抓来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然后根据选项 中的含义,进 行合理判断。阅题笔记 知 识源于生活, 在我们看到一 些日常现象 时,应该考虑 一下是否能用 已掌握的科学 知识来加以判 断。求索空间题型点评本题考察 基础的识记性 内容,只有在 对基础知识灵 活正确理解的 基础上才能灵 活应对。阅题笔记此类试题用心爱心专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

11、 朝屋里阴暗处爬去。(1)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 ,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 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有 。(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 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 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 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思路导引: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有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 实验等环节。在一个具体的探究背景中,要求能够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解析: (1)实验一中分别用不同的物体在蚯蚓前面晃动,蚯蚓没有反应,说明蚯蚓没有视觉。实验二中用不

12、同气味的物体进行实验,蚯蚓能够做出反 应,说明蚯蚓有嗅觉,因此可以得出蚯蚓的头部有嗅觉器官。实验三中蚯蚓 很快向阴暗处爬去,说明它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2)根据不同环境中蚯蚓的数目可以判断出蚯蚓适应生活的环境。答案:(1)视觉嗅觉器官视觉器官(2)蚯蚓适合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题练7有人在解剖一只中毒死亡的野生动物时,对它胃中的杂物进行镜检分析,发现有大量的粗砂、一些昆虫的尸体、少量植物纤维和一些还活着的微 生物。对提取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还获得了大量活体微生物实验材料。请根 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 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生物有 ,因(2)对提取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活体微生

13、物实验材料,这说明生物具有 能力,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除此以外,生物区强调读懂题 意,要求能够 透过现象抓住 区分动植物的 关键。求索空间题型点评本题以科 学探究实验为 基础,与有关 知识相结合, 考查实验探究 能力,综合性 较强。阅题笔记通过课本 中的学生实验“观察蜗牛”, 学会如何提出 问题、建立假 设、设计实验,用心爱心专心别于非生物的主要特征还后、尤箕是控制变等方回。量法、设置对(3 )从研究过程看,该野生动物的食性为()照实验等方A ,植食性B ,肉食性法。并且能用C .杂食性D .无法判断科学探究的思(4)请你推测,该野生动物胃中的粗沙大概能起到什么作用?维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遇

14、到的各种问题。能力题练用心爱心专心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环境蜗牛数量(只)水泥路上0种花的湿花盆底下21水槽边的石头下11十草地中2一、选择题.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何种刺激不产生反应()A.触摸B .强光 C .酸醋 D .拍手声.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TOC o 1-5 h z .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A.运动B.生长C.繁殖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A.能否运动B .营养方式C.是否绿色D

15、.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A.触觉 B. 嗅觉 C. 视觉 D. 鳍.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A.只有人类B.只有人类和其它动物C.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A.母鸡下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界刺激也有反应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是动物.小虎在寻找蜗牛时,记录了不同环境下发现蜗牛的数量(如图所示)。据此,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二、填空题.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 和

16、两大类。.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 ;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时因为生物能。.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 它们的主要 区别是 的不同,植物可以进行 ,动物。三、探究题.通过观察蜗牛,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 最敏感,有保护作用,它的摄食器官是 , 运动的器官是,蜗牛爬行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2)野生的蜗牛是农业的 (填“害虫”或者“益虫”)。(3 )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 、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 。用心爱心专心D.人的手被针刺后缩回来.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A.植物种子发芽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C.蝌蚪长出

17、后肢D. 小刀生锈.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而非生物不能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四、简答题16.某同学为了探究昆虫的触觉功能, 设计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捉几只蝗虫在纱罩下,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蝗虫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如果将它们的触角剪去,请你继续观察它们能否区

18、别出糖和木屑,并回答:(1)该实验证明了蝗虫的触角具有哪些功能?(2)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用心爱心专心第二章观察生物课题1生物和非生物知识题练题练1 (1) A (2) C(3) A 解析:蜗牛是一种夜间活动,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农业害虫。题练2 A 解析:判断生物的依据有应激性、生长繁殖现象、能新陈代谢、能呼吸、能适应 环境和影响环境等。题练3 D 解析:同上题练4 B 解析: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看营养方式,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方法题练题练5 c 解析:植物种子萌发、甘薯长出新叶子、鸭子质量的增加都能反应生物的生长 现象。题练6 c 解析:动物和植物都需要营养, 所以选项A错误;动植物的区分主要看营养方式, 不是看能否运动,所以选项 以 选项D错误;题练7(1)微生物因为这些微生物还活着(2)繁殖具有严整的结构,有应激性、有生长、繁殖、变异现象、需要营养、需要排泄,能适应和改变环境(写出其中四点就可以)。C解析:从胃里的杂物有昆虫尸体、植物纤维可以推断出该野生动物是杂食性的(4)磨碎食物,帮助消化;或者补充矿物质等。(答案合理都可以)点拨:本题涉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