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海明威_第1页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_第2页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_第3页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_第4页
菲茨杰拉德海明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961940)(19401947)1“爵士乐时代” 菲茨杰拉德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1918),经济大萧条(1929)还没有到来,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已经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开始大行其道。用菲茨杰拉德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称这个时代为“爵士乐时代”,他自己也因此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2由于他本人也热情洋溢地投身到这个时代的灯红酒绿之中,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时代对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并在他的作品中把这些情绪传神地反映出

2、来。在他的笔下,那些出入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和豪华宅第的上流社会的年轻人之间微妙的感情纠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无法被金钱驱散的失意和惆怅更是无处不在。他的作品经常以年轻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为主题,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人的特征;他的作品又经常涉及感情的变幻无常和失落感,因为这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逃遁的命运。 3160多个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4四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美丽与毁灭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5人间天堂(1920 )描写一群二十年代美国青年放荡不羁的生活,小说的主人公阿莫瑞家境富裕,享有各种特权,他娇生惯养,多情善感,充满了年轻人的幻想:要娶“最漂亮的姑娘”,要登上社会的“顶峰”做个“大人物”。

3、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书,爱上了费城年轻寡妇克拉拉,并提出要跟她结婚,被婉言拒绝。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阿莫瑞赴训练军营受训。战争期间母亲病死,家业败落,朋友各奔东西。战后阿莫瑞爱上了好友亚历克的妹妹罗莎琳德,可是她却决定嫁给比阿莫瑞更有钱的道森。阿莫瑞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便终日沉浸于酗酒之中。不久,在一次去马里兰州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名叫伊莉诺的漂亮女子。在那里,他们度过几星期的共同生活,然后各奔东西。对此,阿莫瑞先是诅咒那姑娘,后来开始“厌恶这个社会制度”,盼望着来一场社会革命,把自己推到社会的顶峰。6夜色温柔夜色温柔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但小说展现的仍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生活。狄克戴弗

4、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的年轻有为的精神医生,在瑞士的苏黎世进行精神病的病理研究。他参与了对富家女尼柯尔沃伦的治疗,尼柯尔是因百万富翁的父亲与她乱伦而患上精神病的。在治疗过程中尼科尔爱上了狄克,狄克不顾他人的劝阻娶了尼柯尔。婚后,他将全部的精力花在照顾有病的妻子上,自己的事业则逐渐荒疏。尼科尔在迪克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康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而狄克却身心疲惫不堪重负日趋消沉下去。出于苦闷和无聊,狄克与一个名叫萝丝玛丽的女孩产生了爱情纠葛,而尼柯尔则同阔少爷汤米寻欢作乐。最后,尼柯尔同迪克离婚,嫁给汤米;迪克孓然一身返回美国,在他的家乡小镇以一个普通医生的身份行医了结余生。7了不起的盖茨比 杰伊盖茨比是

5、美国中西部的一个穷孩子,他爱上了一位“大家闺秀”黛西。战争爆发了,盖茨比去海外参战。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回来时,黛西已嫁给了芝加哥的富家子弟汤姆,盖茨比悟到:因为他没有钱,所以他失去了黛西;如果他有钱,有比汤姆更多的钱,他就能夺回黛西。于是他怀着对黛西的痴情,怀着献身爱情的理想,开始了顽强的奋斗。他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赚钱,他在黛西住所的海湾对面买下了一幢豪华的别墅,举行盛大的宴会,想以此来吸引黛西。他通过黛西表哥卡罗威的帮忙,终于在跟心爱的姑娘分手五年后再次同她见面,并向她表白了他不变的爱情。黛西虽然为他的忠诚和执着感动,对他现有的财富不免动心,也对粗野不羁的汤姆深感失望,但她最终没有勇气离开她

6、的丈夫离开她的家。在一次摊牌和争吵之后,心绪不宁的黛西在驾车回家途中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威尔逊太太。盖茨比决意为黛西承担责任,但嫉妒的汤姆嫁祸于人,指使威尔逊太太的丈夫枪杀了盖茨比。8美国梦破灭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典型,浪漫的生活与严酷的现实的矛盾和冲撞,个人的梦想就此破灭。作品中,许多中产阶级的小伙子发家后爱上了有钱人的女儿,但这个小伙子不仅爱财富本身,还爱金钱给他的一切光芒,他爱这个姑娘,但他实际上爱的是他对她的感觉以及她所象征的东西。金钱,不过是他实现梦想的手段,而爱情也只是他得到永久幸福的途径,他向往达到人类价值金字塔的至高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黛西对盖茨比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盖茨比倾

7、其所有赢回她的爱。虽然盖茨比追求的只是幻觉,甚至是噩梦,飘渺不定,但菲茨杰拉德却充分肯定了“这个魔幻时刻”所起的作用,它象征着永久幸福的希望。生活理想的破灭是以“纯洁的爱情”的幻灭为表征的。 延续了“幻灭”和“理想与现实永恒矛盾”的主题。9揭示了一种阶级现实固有的阶级的存在与美国梦的虚妄向上爬的野心家:于连、克莱德、盖茨比菲茨杰拉德对上流社会的憎恶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得以表现:势力拜金、忘恩负义的富家女。出身贫寒的盖茨比无论怎样“奋斗”也娶不到黛西,结果白白送了一条命。把悲剧的原因归结为“卑鄙的女性”影响作品的思考深度。缺乏对盖茨比本身缺陷的更深入描写。 叙述人尼克在同情盖茨比遭遇的同时,也指

8、出他的“美国梦”不论从梦想的内容还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来说,都是一个充满了铜臭的“美国梦”。(盖茨比也是虚荣的) 也是对自身的一种反省。财富带来的不是善良和美好,而是人性的堕落。幻灭才是小说最根本的主题。10人物盖茨比:虽虚荣却很天真,他的死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黛西:是富人社会中一切腐朽堕落的象征 代表梦想的最终虚妄。尼克:清醒冷静的旁观者,代表作者的道德观。汤姆:上层阶级丑恶道德观的体现11艺术技巧第一人称有限叙事视角:带入情境,设置悬念;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身在其中而又置身其外。文笔优美,不落俗套。意象繁多,含义丰富。简洁流畅,诗意盎然。12海明威(18991961)13生平1899年出生,

9、父亲为医生,母亲热爱艺术1917年报名参加第一次大战,没有成功1918年成为星报记者,同年作为救护车队的中尉,前往意大利1919年,成为多伦多明星报驻巴黎记者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印第安营地等1926年长篇太阳照常升起1927年回到美国1929年发表永别了,武器1935年写出札记非洲青山和短篇乞力马扎罗山的雪1937年西班牙内战,长篇丧钟为谁而鸣二战中来过中国战后长居古巴,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轰动文坛。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自杀身亡14永别了,武器他走下长廊。我往房门走去。 你现在不能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要进去,我说。 现在还不能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一位也出去。 我赶走了她们,关上门,灭了灯,但这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是在跟一尊石像告别。过了一会儿,我走出病房,离开医院,雨中走回旅馆。这里用对话代替叙述。对话写得极其洗炼、紧凑,话中流动着主人公的意识:几乎压抑不住的悲痛心情。最后写主人公机械、麻木的动作,把他的悲痛心情浓缩在一句话里。而这悲剧是由战争引起的,再一次明确而强烈地点明了厌战反战主题。 15老人与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