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五单元)(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俄国与英国在哪一方面的巨大差距 ( )A.政治制度 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 D.文化教育【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知道这两幅图片各表现了什么。从表面看,图片反映了俄、英两国交通运输的差距,英国已经在用火车运输了,俄国还在用人拉。两国的交通运输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是因为其工业生产水平不同。英国当时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能制造火车、轮船、蒸汽机,而俄国的农奴制使得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以此而论,图片反映的问题
2、归根结底还是工业生产的差异。排除A、B、D,故选C。2.(2010大连高二检测)俄国一个地主在1860年的日记中写道:“如果从秋天起,所有的谷子都打下来了,那么冬天,农奴和他的妻子将干些什么活呢?打谷机花费很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而农奴的工作一分钱也不要花费。”这段话表明的历史状况是( )俄国农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农奴制度使资本主义得不到自由劳动力 农奴制度使国内市场受到限制 农村产生了出卖劳动力的贫雇农A. B. 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从选项判断,其中只有两项是正确的,从时间上判断“1860年”是在农奴制改革前,故俄国走上资本主
3、义道路的说法不正确,从具体内容上分析,农村产生了出卖劳动力的贫雇农的说法也明显与史料不符,故正确选项应是B。3.(2010忻州高二检测)1811年3月1日,穆罕默德阿里以庆祝其子出征为名,邀请某集团的头目出席庆祝仪式和宴会,埋伏的武士一举将其歼灭,这一集团是( )A.帕夏集团 B.近卫军 C.马木路克 D.包税人【解析】选C。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一举被歼灭的是严重威胁阿里统治的马木路克。4.“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一个能在已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A.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B.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C.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
4、力大增的崭新局面D.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成为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阐释历史事件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有生命力”的内涵。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局面,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成为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但随着阿里的去世,改革也如同昙花一现,最终失败了,故A项与史实不符,选A。5.(2010福州高二检测)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B.日本实行募兵制C.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陶军队D.日本积极准备
5、对外扩张【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告谕中说,有国家就必须有军队,有军队则人民就必须服兵役,也就是说,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即义务兵役制。6.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运动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解释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日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由于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没有也根本
6、不可能触动统治的根基,所以改革保留了近代天皇制,这是最主要的原因。B、C都不符合历史事实,D是具体表现,只有A的表述准确,故选A。7.(2010汕头高二检测)守旧势力给康有为扣上“聚众滋事”、“阴谋叛乱”等罪名,主要是针对康有为( )A.公车上书B.成立保国会C.成立强学会D.上书光绪帝【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运动具体活动的记忆程度。因为保国会是维新派领导全国运动的组织机构,所以才被守旧势力扣上“聚众滋事”、“阴谋叛乱”等罪名。公车上书和上书光绪帝是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正常权利,强学会是开明官员建立的,算不上是康有为的罪名,故选B。8.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
7、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解题时注意两点,一是从近代化进程的角度,二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人民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影响深远,故选C。9.(2010徐州高二检测)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
8、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历史影响的理解和认识能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资本主义经济最成熟的经验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故选D。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有(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
9、掌握程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符合题意,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2分,第13题14分,第14题20分,共60分)11.(2010杭州高二测试)阅读下列材料:为了削弱长老势力,1809年6月,穆罕默德阿里规定:所有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必须缴纳“米里”(国税);长老务必在四十天之内将其掌管的宗教地产的证件交给政府查验,违者将取消其掌握权。许多长老因没有证件或不合格的证件而丧失大批宗教地产,从而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1809年6月30日,以奥马尔麦克莱姆为代表的长老,联合马木路克包税人,聚集在爱兹哈尔清真寺,抗议穆罕默德阿
10、里侵犯他们的利益,要求取消这些法令。奥马尔麦克莱姆扬言,倘若穆罕默德阿里执迷不悟,他准备向素丹提出控告,号召埃及人民起来推翻他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对长老的抗议和威胁置之不理,他知道,这些长老表面上抱成一团,暗地里勾心斗角。因此,他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把一批长老拉拢过来,也想把奥马尔麦克莱姆拉过来,但后者拒绝与阿里会晤,他说:“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奥马尔麦克莱姆的判断是错误的,1809年的形势和1805年相比已大不相同了。因为这时的长老已不同于以前,他们大多已上升为封建地主,和马木路克一样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动辄关押、欺压和鞭笞农民,为广大人民所痛恨。8月9日,穆罕
11、默德阿里下令革除奥马尔麦克莱姆的宗教职务,将他流放到边远地区。1813年,政府通过丈量土地又没收了许多超过证件规定的宗教地产。从此,长老不再是政治舞台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而是成了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人民的工具。埃及近现代简史,穆罕默德艾尼斯、赛义德哈拉兹著请回答:(1)穆罕默德阿里打击宗教长老势力的原因是什么?(4分)(2)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哪些措施打击宗教长老的势力?有何影响?(10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第(1)题要答出阿里改革中打击长老的“原因”,第(2)题要答出打击长老的“影响”。注意结合教材知识,并据材料概括。答案:(1) 宗教长老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骄奢淫逸的封
12、建地主,引起人民不满,也威胁到阿里政权。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改革。(2)颁布法令,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对宗教地产的证件重新查验,把那些没有地契或地契不合规格的宗教地产收归国有。对长老势力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拉拢部分长老,并革除奥马尔麦克莱姆的宗教职务,将其流放。开展土地普查,没收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影响: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使其成为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人民的工具,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12.(2010龙岩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其宗旨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忠于天皇,拼死不憾”的武士道精神,又要
13、吸收西洋近代以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并为其所用。但是,日本在文明开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分歧?对此你有何看法(6分)【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形式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分析理解等多种能力。第(1)题关键是将图片的相关信息和变法的内容措施准确衔接。第(2)题对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加以对照,能够较清晰地看清两者的分歧,然后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
14、化的原理加以评析。答案:(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穿西服、跳交谊舞,倡导生活方式西化;发展近代教育,学习西方教育,学习西方文明。变化的主要原因:明治维新的实行。(2)分歧:一种是既学习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又保留武士道精神;另一种是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看法: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促进民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本民族社会进步与发展,甚至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造成伤害。13.(2010厦门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没有人会预料到,在这样一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废墟上,日本仅仅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在1955年至1964年间,
15、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从1965年到1970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10。对于这个奇迹般的速度,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人们都无法忽视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明治维新打下的基础开始发挥作用。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当地人群起而攻之,说是高烟筒有伤风水,男女同厂有伤风化等。慈禧太后有一辆法国使馆赠送的轿车,因为司机无法为她跪着开车而置之不用。材料三 1853年7月8日,美国“黑船”舰队闯入日本横须贺港,在炫耀武力之余,还用电报机、望远镜、钟表、蒸汽机向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一部小型机车在专门搭建的轨道上开起
16、来的时候,围观的日本官员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与西方的差距。一天夜里,一个日本青年偷偷爬上黑船,要去美国学习。后来,他前往欧洲,详细考察了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回国后,他参与了明治政府的几乎所有经济政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明治维新从哪些方面给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打下了基础?(6分)(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面对近代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日两国在认识上有何差别?这一差别对19世纪下半期两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提炼概括能力。第(1)题实际是要结合明治维新的措施,回答其作用和影响,注意回答角度的全面性和概括性;第(2)
17、题中两国的态度正好相反,容易回答,对于其影响,结合两国的历史概况回答即可。答案:(1)政治上,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经济上,殖产兴业的政策构建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储备了技术,积累了市场经济的管理经验;文化上,学习西方,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形成了西化和开放的思维。(2)差别:中国人视西方近代文明为洪水猛兽,竭力排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日本人被西方近代文明成果所吸引,主动学习。影响:中国:被动挨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屈辱。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吴明玉,四川芦山县人。1954年,16岁的吴明玉从银行学校毕业分配到了芦山
18、县工作。两年后,下派到清仁乡芦庙二溪联社当驻队干部。当时不少社员出工不出力,粮食霉烂在地里收不回来。吴明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就想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材料二 当吴明玉召开社员大会,把自己的设想告诉大家时,会场沸腾了。散会后,吴明玉连夜给县委写了一个报告,然而县委不但没有同意他的做法,反而认为他是在“和农业合作化道路唱对台戏”而批评了他。受了“委屈”的吴明玉将自己的心血整理成一篇题为含苞的花蕾五到户的调查报告,投递给了4月1日报。报纸登出了他的文章,但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供批判的活靶子,这篇文章也成了他“攻击合作化道路”的罪证。材料三 吴明玉对报纸上的批评很不服气,以极其虔诚的心情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19、,殊不知对包产到户最深恶痛绝的恰恰是毛主席。随着反“右”派运动的开展,吴明玉自然在劫难逃,成了芦山县年龄最小的“右派”。在强制劳动改造10个月后,1958年被“开除团籍,开除公职”,送到天全县硫磺矿劳动教养,后转到凉山荞窝农场、会东铅锌矿劳动教养。材料四 1960年11月的一个大雪封山的夜晚,吴明玉深一脚浅一脚地闯进了二郎山天全县硫磺矿劳教队队部,对着一屋子正在烤火的管教干部高声地说:“我要说心里话,说完了你们枪毙我好了!我要说的是毛主席犯了错误,毛主席在农业问题上犯了错误!”他一口气说完后,就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判决。冶炼车间的张主任“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拉起他就往外走。吴明玉心如止水,他知道接下来的可能就是把他拉到雪地里处决了。谁知张主任却把他拉进了自己的寝室。“啥时候了,你还说这些!告诉你,中国不是你一个人的中国,谁对谁错历史自会作出结论的”高富华“包产到户第一人”的风雨人生(文史精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书和合同怎么查找
- 租地协议书合同
- 求兼职主播合同协议书
- 租房协议书没有合同
- 双人餐饮合同协议书
- 合同违约协议书范本
- 运费协议书合同
- 种植基地终止合同协议书
- 男女合同协议书
- 网络员考试题及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
- 61850报文解析-深瑞版-131016
- 0-6岁儿童随访表
- 江西新定额2017土建定额说明及解释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2018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 语文四年级下册《失落的一角》绘本阅读 课件(共61张PPT)
- 附件一∶ 教育部专家实地评估案头必备材料
- 余甘果的栽培与加工工艺
- 中考英语双向细目表
- (完整版)全usedtodo,beusedtodoing,beusedtodo辨析练习(带答案)
- 2002年湖北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