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6计教师讲义肖怀德_第1页
作文36计教师讲义肖怀德_第2页
作文36计教师讲义肖怀德_第3页
作文36计教师讲义肖怀德_第4页
作文36计教师讲义肖怀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文36计教师讲义 第1部分 审题立意7法补题定向法前奏:给出尝试作文题,要求同学们在最快的时间内审题,2分钟后开始随机点名,一共点十个同学,统计不会审题、审题错误、审题正确的同学的比例,肯定会有大部分同学的审题会存在问题,这样引出今天的主题,遇到这样抽象类题目,如何快速而又准确的审题立意呢?我们今天要讲的方法补题定向法就可以解决我们的困扰。定义:那什么是补题定向法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画上一对鸡腿,我们无法判断是公鸡还是母鸡,是野鸡还是家鸡,是大鸡还是小鸡。但是如果把鸡的整个身体的全部特征都画上去,我们就可以非常明确的确定这支鸡的类别。很多的作文题就给我们一对鸡腿,在无法判别之前需要我们

2、去补全整个鸡的身体,这样才能为下一步行文确定方向,所以我们今天讲的补题定向法就是在鸡腿的基础上补全鸡的整个身体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些抽象的无从下手的作文题的时候,可以适当补充新的成分,使题目具体化,写作的方向确定下来,化难为易,迅速完成审题工作。方法分析和举例:题前补充法(1)通过实例来分析:家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一下笔却发现没有明确的方向,如果通过题前补充法,补充为我的幸福美满的家,我的支离破碎的家等等,就明确了主题,第一个重点放在我的家如何如何幸福美满,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它的幸福美满。第二个重点放在我的家如何如何支离破碎,可以抓住父母离异等特征来写。同样的,老师足球比赛

3、等题目也可以通过题前补充法来补充,简单讲一讲。(2)分析眼睛这篇文章,作者首先采用了题前补充法,将眼睛补充为“赵老师的那双充满智慧、爱意、和严厉的眼睛”,文章开头给人以神秘的感觉,点题。2,3,4段三段分别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这双眼睛的智慧、关爱和严厉,层次分明,最后一段再次点题。题后补充法(1)有些题目不仅可以在前面补充新成分,有时在题后补充新的成分更利于审题立意工作。比如尝试,采用题前补充我对快速写作文的尝试显得繁琐拗口,采用题后补充尝试快速写作文,这样更符合语言习惯,提高审题立意的质量。(2)有些题目通过题后补充法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快审题立意速度。如早晨补充为早晨发生在公园里的故事早

4、晨的风波这样文章思路一目了然。(3)有些题目题前补充不能马上找到突破口,运用题后补充会很快打破僵局。如梦中,题前补充我在梦中,并没有使题目具体化,但是用题后补充,梦中,我骑着马儿飞驰在草原,梦中,我到了桂林,这样一个难审之题,便迎刃而解。(4)分析我不懂这篇文章,体会题后补充的优势所在。3、题中补充法 (1)有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由多个条件组成,但仍不能明确反映写作方向,可以在题目中继续补充新成分,采用“题中补充法”,如一堂作文课可以补充为一堂活泼生动的作文课,记一件事可以补充为记一件让我骄傲的事等等,一经补充,审题立意不再难。 (2)分析我的同学一文,作者通过描写同学的外貌、勤练发音、跳绳

5、争优等事例,将题目补充为“我的其貌不扬的,在学习上刻苦认真的、有坚忍不拔毅力、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精神的同学”。综合补充法(1)在写作实践中,根据命题作文的不同题目,我们运用补充题目新成份的方法也不一样,往往可能同时在题前、题后,同时在题前、题中,甚至同时在题前、题中、题后补充新的成分即综合补充法。(2)如改变补充为爸爸改变了吸烟的习惯,梦想补充为我的梦想是变成一朵小小的云,抓住云能降水的特征,运用拟人的手法,水能灌溉、水能灭火、水能解渴,人情味十足。总结:补题定向法必须把握的几点原则:(1)“补充”行为是一种内部思维活动,不能更改命题作文的题目。(2)保证原题目的主体地位,不能喧宾夺主。(3)

6、必须使补充成份与题目保持一致性,不能牵强附会。尾声:给出超越作文题,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审题立意,随机点名,一共点10个同学,统计不会审题、审题错误、审题正确的比例,检查本次课的教学效果,给同学以自信和成就感。二、捕捉题眼法前奏:以幻灯片或复印纸准备两份作文题,每一份10个作文题,拿第一份作文题,随机点同学说出作文题的题眼。统计正确率。定义:什么叫题眼呢?中国有句俗语:打蛇要打7寸。7寸是蛇致命的部位,可想而知7寸对于蛇的重要性,同样的,题眼相对于作文题就好比7寸相对于蛇。所谓题眼,是指文章中籍以立意的关键性字眼,也就是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目中心思想的关键字词。眼明而心亮,抓住了题眼,就能把握

7、文章的重点,选准展开文章思路的基点。方法分析和举例:(1)题眼有时体现在修饰成分上。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题眼不是一件事,而是最难忘的,不能些一般的事,重点写这件事为什么“难忘”。再如隔壁的家的淘气小孩,题眼事淘气的,所以重点应该突出这个小孩是如何如何淘气。 a)分析迟到的忏悔:题眼“迟到的”,如何体现迟到的,作者经过精心的构思,当意识到自己的不敬时,当祈求老师的原谅时,得到的却是老师去世的噩耗,突出了”迟到的”这个题眼,让文章更加感人。 b)分析我第一次做手术:题眼“第一次”,通过描写第一次手术的紧张心理,真实形象的突出了“第一次”。(2)题眼有时还体现在题目的逻辑重音上。如一件小事启示了我题眼是

8、“启示”,什么样的事,怎样启示了我。红领巾鼓舞着我题眼是“鼓舞”,写在什么样的境界下,受到了怎样的鼓舞。还有彩虹为什么是七彩的题眼是“为什么”,我是怎样完成我的航天模型的题眼是“怎样”等等,把握了题眼,就能很快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明白了文章要求我们写什么,选材也就轻而易举了。总结(1)运用“捕捉题眼法”审题立意时,除了要巧抓题眼外,还要明确其它限制,这些限制往往表现在数量词、时间词、地点词、关系词等。我最难忘的一件事题眼是“难忘的”,但是还应明确限制词“一件”,不要写成多件。(2)抓住了题眼,就如抓住了蛇的7寸,避免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走很多弯路,大大加快审题的速度,提高立意质量。尾声拿出预先准备的

9、10个作文题,随机点同学回答题目的题眼是什么,检验本次课的效果。家庭作业:每个同学回家找20个作文题,分别找出它的题眼,必作须是课外的,书上没有的。三、虚实相生法前奏: 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人,小组讨论想出一个认为最难的题目,然后互相交换题目,开始构思,5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口头作文。完成后开始老师开始总结,应用大题小作法和小题大做法对题目进行分析,向学生展现这两种方法的用处所在。定义:命题作文中,题目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容易入题的题目;一种是不容易入题的题目。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把不易写的题目转化为易写的题目。具体来说,就是将“大”题“小”写、虚题实写或是将“小”题“大”写、

10、实题虚写,我们称之为“虚实相生法” 方法分析和举例大题大做法(1)大题大作法有些作文题目的内容,表面看来实实在在,很具体,但是实际范围比较狭窄,反而增加了立意的难度,这些题目我们要写得大一点,往大处着眼,往高处立意。(2)如蜡烛一题,就本身而言,蜡烛是蜡或其它油脂做成的圆柱形的东西,主要是照明的,这样思路展不开。我们不妨小题大做一番,蜡烛的特点、作用为人类照明,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分明就是一种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由此我们联想到了和蜡烛有着同样精神的教师、陪练运动员、普通工人,正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燃烧着自己,为人类带来了光明。(3)再如桥一题,本身而言就是沟通河流两

11、岸的交通工具,超越本身,我们小题大做,我们想到了心灵之桥,友谊之桥,不管有多少人在它身上不停的践踏,它总是任劳任怨,默默的承受和奉献。大题小作法大题小作法与小题大作法相反,我们碰到的作文题目是一个面,意思相对比较虚,不具体,我们将之缩小为一个“点”,写得小一点,实在一点,写得具体一点。如习惯一题,将其具体化,好习惯如爷爷早晨锻炼的习惯、坏习惯如同桌爱在班上吵闹的习惯等等,集中精力去写一个具体的习惯,会使文章更生动。再如变化可写班上差生努力学习带来的变化、几年来婚姻观念的变化等具体的变化。奉献一题可写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使奉献等等。分析委屈一文,将委屈具体化,受到父母误解所带来的委屈。教训

12、一文,将教训具体化因为和朋友的小矛盾而失去的最珍贵的友谊。总结:(1)小题大做,一定是由物到性,不能只写物的特点,也不能对作为题目的实物丝毫不提,只写人的精神。因为我们是由实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精神的,所以必须两者兼顾。题小作法能使一些望而生畏的题目变得轻而易举,运用好从“面”到“点”的审题立意思路,不仅能快速成文,而且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活跃性。四、明珠镶嵌法 定义:有的作文题是对话的一部分,或是想法的一部分,我们独立创编一个故事,以该故事为载体,将作文题目象明珠一样镶嵌上去。 方法分析:通过奶奶,您了解我吗?爸爸,我恨你这两篇文章,深刻体会明珠镶嵌法的精髓所在。总结:(1)我们引用的故事可以

13、虚构,但是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据,不至于离现实太远。(2)故事必须紧贴主题,不能牵强附会,保证故事和题目流畅的衔接。(3)注意题目在文章中的地位,要么是要表达的中心,要么是要批判的对象,总之,一定要是重点。尾声:作一个作文接龙的游戏,老师给出题目如妈妈,我爱你,别让我再看见你,到最后一个同学一定要把题目很好的衔接上去。五、辨析关系法前奏:作文题辨析:我和我的同桌,我的同桌,同桌的我,找学生分析这三个作文题的侧重点,如何行文。 定义:有些作文题目由两个或多个并列词语组成,我们首先要分辨题目中并列的词或词组的关系,关系明确了,审题立意就完成了,这种方法叫辨析关系法。方法分析:(1)我和我的同桌不能光

14、写我,也不能光写我的同桌,而要写我和我的同桌两个人,重点突出我们俩的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关系,还是互相讨厌,经常闹矛盾的关系,把握好了关系,就可以围绕这一关系选材。妈妈和她的同事们一题,同样要先分辨妈妈和同事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里,是团结互助还是互相诘难的关系?确定关系后就能快速的构思写作材料。(2)分析范文我和我的奶奶,文章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奶奶大雪天为我送羽绒服,第二件事是夜里奶奶咳的厉害,我给奶奶找药并不顾一切送奶奶去医院,两件事体现了我和奶奶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照顾的骨肉亲情。(3)分析范文逆境与成才,先分析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逆境与否与成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的是人们对逆境

15、时所采取的态度。总结:辨析关系法关键在于把握题目中并列词组的关系,所以准备一些并列词组的作文题小卡片,请同学回答是什么关系。如剪枝与成材信仰与动力兴趣与毅力激动与行动爱国与求知谨慎与拘谨自尊与虚荣学与问知与行自由与纪律读书与采矿空谈与实干等等。六、联系实际法 前言:写作是需要幻想的,尤其是青少年,更应该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无际的碧空中,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一味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描述,只会给我们带来思想的禁锢。如果没有想象,蜡烛永远是蜡烛,永远不会和教师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爱因斯坦天才的想象,就不会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没有科学家们天才的想象,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将成为永远的梦。 然而

16、,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美丽的幻想有着更加坚硬的翅膀,如果一切都是凭空的想象,一切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的话,我们的文章就如没有蛋黄的空壳,就如没有根基的大厦,岌岌可危。所以联系实际法独立出来,是很有必要的。方法分析和举例: (1)写北京的夏天,有同学写自己在海边玩耍的情景,不管其情其景描绘得多么无可争议,但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篇文章是虚假的,因为北京哪有大海啊?仅此一点这篇文章就可能被打入冷宫。(2)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北京没有大海就否定它,我们只要再为文章加上一笔,“这就是我梦中的北京,梦中北京的夏天”,就可以使文章气死回生。看来“梦”“幻想”虽是实际的大敌,但有时也恰恰是医治“不实际”的良药。(3)联系

17、实际本身就可以是一种新奇的思路,因为实际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联系实际会让我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生活,更加敏锐的感受生活。如写北京的春风在使万物复苏之时,我们不得不提到沙尘暴,从而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4)运用“联系实际法”去审题立意,事实上就是向生活要素材,联系生活写文章。如新事这个题目,表面上无从下笔,但是只要我们从自己生活的背景中去找,很快就能找到写作的素材,如中国成功加入WTO后出现的新事,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影响下的新事来写,神州五号升空成功后的新事来写等等。(5)分析范文责任,作者想象十分大胆,甚至有些离奇,但是这些离奇的设想恰恰针对一个大实际预想出来环境破坏。(6)分析范文

18、鲜花和炸弹,同样作者联系了当前“城市立体绿化”这个实际的不足,用细腻而又讽刺的笔触论说阳台“鲜花”极有可能成为“炸弹”的事实。总结:事实是立意的基石,记叙文是这样,议论文更是如此,脱离了“实际去写论文,无异于用佛经去解释佛经,让人读起来没有任何收获,只是侃侃而谈人人皆懂的大道理而已。尾声:可以适当准备一些看起来离实际相差较远的作文题,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采取抢答的形式,看谁能最先将作文题与实际联系上。统计分数,给获胜方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七、先散后聚法前奏:发散思维训练游戏。准备几个抽象的题目,如数字类题目139,要求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回答看大题目想到了什么,可以畅所欲言。看谁的思维最快,最灵活。定义:花开千朵,芳归一处。先充分利用“发散思维“将命题这一点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