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广场区报建10.28设计说明_第1页
未来广场区报建10.28设计说明_第2页
未来广场区报建10.28设计说明_第3页
未来广场区报建10.28设计说明_第4页
未来广场区报建10.28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置信未来广场 A 区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1.1规划管理局拍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1.2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3置信未来广场方案报审设计合同1.4市勘察测绘界址点成果表。工程200302201.5国家地方有关、等。二 采用规范2.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修订版)2.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1 年修订版)2.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2.4 参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50096-1999/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三 项目概况置信未来广场位于市武候区科技园区武候大道与潮音路交界处,未来广场开放式公园建设完成

2、,已形成一定的景观结构及景观意象,风格现代素雅。置信未来广场 A 区用地北侧临 16 米道路,设酒店式商务公寓 A 和B,建筑高度 24 米,用地南侧酒店式商务公寓 C 建筑高度 35 米。机动车出位于北侧 16 米规划道路。规划建设用地 22329M2建设地上总建筑面积 35144.8 m2 ,室建筑面积 1251 m2。四 经济技术指标41 用地规划经济技术指标:m2m2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2328.94规划总建筑面积:39051.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260.6建筑面积:1251m2面积:6540m2首层建筑占地面积:7815m2容积率:1.4建筑密度:35%绿地率:36%停车位

3、:156 辆自行车停车场:125 辆42建筑设计经济技术指标:421 酒店式商务公寓 Am2总建筑面积:9697.8总套数:116 套m2商务公寓建筑实用面积:7855.2公共交通面积(含空中花园面积):1680.4m2门厅:120.4m2m2保安值班 :30422 酒店式商务公寓 Bm2总建筑面积:11483.2总套数:134 套m2商务公寓建筑实用面积:9361.6m2公共交通面积:1817.6m2门厅:304户型实用面积(m2)套间高度套数户型实用面积(m2)套间高度套数A 型44.625H=3M47B 型44.625H=4.5M12C 型72.36H=6M11D 型89.25H=3M+

4、3M20E 型89.25H=3M+4.5M12其它46.8893.69H=3M144.2.3 酒店式商务公寓 Cm2总建筑面积:9496.4总套数:152 套m2商务公寓建筑实用面积:7292m2公共交通面积(含空中花园面积):1897.9m2门厅:300m2消防控制中心 :52.9室建筑面积:1251m24.2.4m24.2.5层公共开放空间建筑面积:6540m24.2.6 景观连廊建筑面积:583.2户型实用面积(m2)套间高度套数A 型44.625H=3M68B 型44.625H=4.5M15C 型72.36H=6M16D 型89.25H=3M+3M38E 型89.25H=3M+4.5M

5、15其它46.8893.69H=3M152A 型44.625H=3M55B 型44.625H=4.5M14C 型72.36H=6M10D 型89.25H=3M+3M26E 型89.25H=3M+4.5M14其它46.8893.69H=3M16五 总平面设计51 景观现有建设良好的景观是项目开发的重要资源,建筑整体布局确保各功能使用空间均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建筑底层空间。和空中花园的设置形成城市空间,建筑功能空间与景观空间自然融和的公共开放新的建筑成为原有景观中楔入的新景观,中国传统苏州园林中自然景观与建筑的相互因借融合的关系,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中心广场庭院与沿北侧的开放式庭院提供不同的功能和

6、建筑空间体验。景观与建筑交织的动线适于形成生动富于个性的空间。52 交通武侯大道、区域环境。南路、武兴二路、一路两横两纵的交通路网格局是项目交通体系的城市道路交通联系:穿越用地的景观通道联系周边城市道路,与规划用地周边城市道路体系构成交通网络。出:机动车出位于北侧 16 米规划道路。主要出人车水平分流。人车水平分流道路系统:中心广场庭院营造步行空间,机动车在区内步行体系与未来广场公园园林绿地步道体系联系。处周边进入停车场。步道体系:规划设计营造空间生动开放的城市通道和建筑景观交织的丰富的城市空间。立体步道体系加强中心广场庭院与各公寓建筑的交通联系。自行车交通:自行车不进入区内,自行车停车场景观

7、化处理。停车场:规划沿北侧道路设置室外停车场。停车场为可植草的混凝土预制草坪砖铺地。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与景观设计结合,消防通道平时成为步道景观体系,景观设计满足紧急时的消防通道要求。53 建筑退用地红线建筑物沿用地红线各向退线距离满足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4 场地竖向场地适当填高,略高于绿地系统竖向联系。城市道路,为污水、雨水的排放提供条件。场地竖向与广场园林集中六 建筑设计61 商务公寓商务公寓单元体模块设置垂直管井,集中水、电、通风管道,厨房,卫生间等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空间,提供公寓单元空间商业和居住功能的 SOHO 使用的灵活性。商务公寓单元体模块内庭院设计表达现代的传统气

8、息。针对人群的多样性的行为模式、消费模式、商业投资模式,商务公寓单元体模块设置3。0M/4.5M/6.0M 的不同空间高度,4.5M 空间适于复式生活,6.0M 空间适于室内空间的变化。其富于个性的组合可满足多样的空间需求。通过动态的交通设计,室内空间与室外花园空间交错,形成富于动感的公共交通空间。6.商务公寓 A/B/C 建筑规模相当,各设两部电梯,。2 消防商务公寓 C 高度 35M,各层设防烟楼梯间,设消防电梯兼客梯。消防控制中心设于首层,有直接对外出口。63 立面意象商务公寓外墙立面开窗比例结合套间空间变化,形成自然富于变化的形式意象。商务公寓 C 底层成城市意象。公共开放空间与空中花

9、园形成景观化的立面形象,与公园园林景观共同构构造材料采用石材、清水混凝土、穿孔铝板、玻璃、木材等表达自然健康的休闲。石材、清水混凝土、穿孔铝板与柔性的木质、玻璃的对比形成形式的的清水混凝土和穿孔铝板形成独特的立面肌理。与功能/结构/构造相适应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项成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体现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施工模板工艺/模板的选用、制作和安装 /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方面,其难点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的科学与严谨上。对清水混凝土建筑表面进行涂装可以保护混凝土不受中性化破坏。并且修补混凝土表面外观,达到设计要求的美观。七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1.1 工程设计采用的国家现行主要、规程如下:建筑结

10、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地础设计规范(GBJ7-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94)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12 场地条件简况方案设计阶段参照市本项目场地附近地区的一般地质条件进行。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基本风压:0.25KN/m2。13设计要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三级。结构变形缝原则上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设置。在有术要求实质精神。时,需采取有效措施,满

11、足规范内含的技14结构设计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如下:KN/m2 KN/m2 KN/m2 KN/m2 KN/m2 KN/m2KN/m22.0办公楼中一般资料、室2.5客房、公寓住房2.0公寓住房内小卫生间2.0公共卫生间2.5设备用机房7.0屋顶花园4.51.5 KN/m20.7 KN/m22.5 KN/m2(办公、旅馆 )3.5 KN/m2(商场)普通上人屋面不上人屋面楼梯、门厅、走廊1.5. 体型特点共有三组建筑在场地中分别独立建造。均为商务公寓,A 栋及 B 栋24m,首层。C 栋35m,下部二层。各栋楼间有景观廊联接。C 栋有一层室用作设备机房。1.6. 基础及室方案地质情况不明, 暂按

12、有较好承载能力的宜建设场地考虑。A/B 栋暂考虑采用交叉梁基础,C 栋结合室采用箱型钢筋混凝土基础。暂按采用天然地基。室长度不大,不设变形缝,仅在长度方向设施工后绕带。室采用抗渗混凝土,并在外侧加一道柔性防水层。1.7.上部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柱网均为 5.1m8m,柱网较规则。采用纯框架结构体系,其中 C 栋的 10 层塔楼是否宜在西端加设部分剪力墙有待进一步推敲。A 栋在两体量相接处设变形缝一道,在南侧单面廊段的中部设后浇带一道,在 B/C 栋各设后浇带一道。八给排水设计81 设计依据8.1.1 采用规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

13、-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1 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 年版)81.2 场地条件该工程地处市区, 市政各种管线配套较为完善,本专业所需的外部条件均能由市政管线解决。81.3 其他建筑及暖通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8.2给水8.2.1 生活用水给水标准办公:60L/人.日绿化:3L/m2公寓客房:400L/床空调耗水量:按空调专业提供的循环水量 1.5%计未可预见水量:按 10%计8.2.2 供水系统由市政给水干管双路引入共两条 DN200 给水管供本建筑用水。室及三层以下部分的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

14、以上部分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加压给水。在各热水使用区域分别集中用电热式热水器,不设。饮用热水由各用户自装电热式饮水器,不设集中的饮用热水供应系统。8.3 排水建筑物采用清污分流,管方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伸顶式通气管。,排水立管根据排量的大小、采用的通气管或地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屋面雨水由暗装的引下管排出。本项目为一般性用途,无需特别处理的生物或化学污水及高悬浮物污水。8.4.消防8.4.1消防栓及自动喷淋室内消防栓用水量按 30 L/S,或按持续时间 3 小时计算。本项目中 C 栋为建筑。但各建筑均不设集中空调系统,仅在规范要求的公共交通部分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

15、灭火系统用水量按每分钟每平方米 6L,200m2,火灾持续时间一小时计算。本工程自喷系统按中级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在各层公共部位及电梯前室内设玻璃球型喷头,温度等级一般场合为 68,湿式阀设于泵房内;为保证最不利点喷头达到起始工作压力,泵房内设有一罐二泵自喷稳压设备一套,通过电接点压力表联合工作。持续最不利喷头压力0.1Mpa.本系统室外设有地上式消防结合器 4 套。系统在每层供水横干管起点处设置水流指示器及 YXF信号阀,起闭显示信号均传至消控中心。自动喷淋泵一用一备,(Q=30L/S,H=60m)。火灾时,喷头启动,带动水流指示器动作,带动水利警铃,通知值班,并由阀上的压力开关直接启动自动

16、喷淋泵,也可有消防中心接到后,水泵自动关闭。信号判明火灾后人供启动水泵。火灾一小时室外消火栓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为合用,在大楼适当位置共设 17 处室外消火栓,满足大楼室外消防水量要求,整个系统为低压制,火灾时由城市消防前来施救。室外消防栓用水量按 15L/S,火灾持续 2 小时计算。由市政给水网直接供给。供给,容积不小于 18m3。消防给水系统在火火灾初期室内消防水量由设在 C 栋屋顶的消防灾式加压水泵供给。设自动及手动启动系统。8.4.2其他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在变配电间等电气类机房设有气体灭火系统。8.5储水设施室设生活及消防合用储水池一座,容量 600m3,并分隔为容量大致相同的两独立

17、池区。其在中含生活用水容量 200m3。一座,容量 18m3。设屋顶消防九.电气设计9.1. 供配电系统9.2. 设计依据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 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 年版)火灾自动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有关资料甲方设计要求文件:建筑、暖通、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9.3 电源本工程负荷等级属二级,要求有二独立电源。采路 10KV 引入。 其中一路为日常用电,一路备用提供紧急用电。引入线采用 10KV 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变压器:采用 10/0.4/0.23KV 干式变压器,

18、选用 1600KVA4 台,总量为 6400KVA。装用低压静电电容补偿器 2500KVAR,将功率因数补偿至0.9(滞后)。自备发电机:本场地不知能否可靠解决二独立高压电源,设 60KV 自备发电机组。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事故照明、电气机房等一级负荷电源采末端自动切换以保证供电可靠性。回路供电,在9.4高压配电系统本工程在层设配电室。配置高压负荷开关柜。进、出线采用 SW6 型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作保护,弹簧操作机构。本工程计量拟采用,电力、照明、空调不分表计费。9.5 低压配电系统在低压配电室中设置干式变压器和数台低压开关柜。变压器间设联络柜。低压接线为单母线分段,二进线柜与联络柜

19、实行机械和电气连锁。低压侧配置配电综合测量仪,自动行日报及月报。拟设计成无人值守型变电所。及打印运低压开关归拟采用 YDS 系列组合式开关柜。装用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 0.9。各电力、照明、空调配电采用树干或放射式,主干线采用密集型增强插接式母线槽 CFW-2A 和阻燃型 VV 电缆沿电气竖井明敷或沿电缆桥架明敷,分支线采用阻燃性电线穿敷设。至重要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等采用耐火电缆、电线。各楼按层设配电小间,并装用便于分析用电情况。9.6 照明系统本工程设有一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备用照明、疏散照明)、装饰照明、室外照明。按照标准

20、参照国家民用型式如下: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采用光源类型和灯具9.7 防雷接地系统本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物。建筑物防直接雷措施为在建筑物女儿墙四周装设雷带,并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 20Mx20M 的网格。引下线利用柱子内结构主筋二根由上而下焊接连通。上端与避雷带相连接,下段与接地体连接。引下线间距不大于 20M。利用建筑物室底板内的钢筋网作自然接体。电气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消防系统接地一起组成混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 TN-S 系统。9.8 消防电气本工程设置总线制火灾及联动控制系统。在C 栋首层设消防控制室,内设火灾自动制消防

21、设备,以实现对消防区域状态的及联动控制装置。当火灾确认后能自动或手动控及灭火功能。在钮。、大会议室、门厅、无外窗交通廊、机房等设感烟探测器,并在各层设置手动按消防设备,如消火栓、自喷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消防电梯等设置控制模块。在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阀设风机组电源。模块,当火灾发生时,防火阀动作,在变电所切断空调机组、新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消防广播系统,在各层主要场所装设火灾事故广播扬声器。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消防通讯装置,在各层装设插座。主要场所, 如变电所、BAS控制室、当地消防部门。中心、空调机房等装设火警分机。消防控制室设置一门,直通在主要出、疏散楼梯、通道、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装设疏散

22、标志灯(带镍镉电池)。在变电所、消防控制室、(兼照明灯。总机房、计算机中心)、影院等重要场所设置带镍镉电池的应急消防控制室等重要场所及消火栓泵、自喷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防火电动卷帘、消防电梯灯消防设备均为双路电源供电。十.弱电设计10.1 设计依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ECS72:9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江苏省DB32/181-199810.2 系统概述场所照度(LX)光源及灯具办公200带格栅荧光灯会议300带格栅荧光灯公寓房按局部分 50-200壁灯,台灯门厅、大厅200装饰灯设备用房100带格栅荧光灯楼梯、通道50白炽灯室外照明庭院灯、投光灯本工程拟建成一个现代化综合智能型大楼,宽带网接入。拟设计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设置计算机控制管理中心,通过大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PDS)和结构化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SNS),连接各种信息终端,然后集中控制管理。总体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标准、开放性和集成化的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