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1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1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1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1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1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1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1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1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1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解析版-人教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澳大利亚本来没有兔子。1788年,随着英国人首次定居澳大利亚,几十只兔子被运到澳大利亚。一些富裕的人家把兔子放回大自然作为猎物,让兔子逃到草原上飞快繁殖。澳大利亚人对野兔的生长放任自流,到十九世纪末,野兔的群体呈现疯狂的扩张之势。它们破坏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业面临长时间的破坏。澳大利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兔子的数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据此完成12题。1澳大利亚的兔子破坏植被,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地域性2治理澳大利亚兔子泛滥的措施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环保志愿者的干扰 兔子适应性强

2、 缺少自然天敌 森林资源丰富ABCD【解析】 第1题,由材料并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之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可知,兔子破坏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业面临长时间的破坏,这充分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第2题,由“让兔子逃到草原上飞快繁殖”“到十九世纪末,野兔的群体呈现疯狂的扩张之势”可知,兔子适应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加之澳大利亚缺少猎杀兔子的自然天敌,如狼、狐狸、鹰等,所以造成兔子泛滥。【答案】 1A 2B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34问题。 3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蒸发量减少 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4由

3、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自然灾害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 D土壤肥力下降【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橡胶林的蒸发量为1037mm,而原始生态林蒸发量为969mm,A错误。图中显示,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于橡胶林降水较少,蒸发更多,所以径流总量减少。图中显示,与原始生态林相比,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气候更干燥。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判断,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下渗量减少,则涵养水源能力变差,A错误。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破坏原始生态环境,由混交林变成单一树种的橡胶林,从而使生物多

4、样性减少。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答案】 3B 4D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56题。 5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A风化基岩B气候C地形D生物6图示区域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 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ABCD【解析】 第5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第6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正相关,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

5、分来自于母质,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错误。因此正确。【答案】 5D 6A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读图,回答79题。 7.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降水C.热量D.坡度8.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9.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C.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

6、持续下降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解析】 第7题,图中显示,山顶土壤厚度较小,土层薄,保水性差,但山顶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物理性干旱,发育了耐旱的植被群落。降水、热量、坡度都不是主导因素,土壤是最主要的因素。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峰围合,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称为“热岛+湿岛效应”。第9题,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顶平、崖陡、坡缓”,山体的崩塌和侵蚀形成的堆积物,最易堆积在坡麓地带,使土层变厚、变广,进一步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扩大,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可能会波动变化,但崩塌

7、及侵蚀可能会使得山顶更加干旱,顶部生态受破坏,整体区域植被类型不变也可能会减少。【答案】 7.A8.C9.B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即高山流石滩。流石滩植被分布在临近雪线的高山植被带上部。据此回答1011题。10.影响流石滩植被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光照B.气温、降水量C.光照、地形D.降水量、地形11.流石滩植被具有生长紧贴地面、枝叶致密的特点是因为其所处的环境()。A.寒冷且多强风B.空气稀薄C.冰雪融水充足D.土壤发育差【解析】 第10题,气温和降水量随高度升高而发生变化导致地表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故影响流石滩植被分布高度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第11题,由材料

8、可知,流石滩分布在临近雪线的高山植被上部,海拔较高、气温低且多强风,所以流石滩植被具有生长紧贴地面、枝叶致密的特点。【答案】 10.B11.A二、非选择题12.下图是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号表示的物质是: , , , , ,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环境中的 物合成为 物,同时把 能转变 能贮藏在有机体中。(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使自然界中 发生迁移,同时改造了 圈、 圈和岩石圈。(4)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答案】 (1)有机物 无机物 CO2 O2 H2O N2(2)无机 有机 太阳 化学(3)化学元素 大气 水(4)整体性13

9、.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最终注入内蒙古的居延海。居延海因湖面缩小分裂成两个湖泊苏泊淖尔(东居延海)和嘎顺淖尔(西居延海)。读黑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黑河不同季节的补给类型。(2)试分析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自然原因。(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居延海面积萎缩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 第(1)题,黑河流域纬度较高,冬季有降雪,春季积雪融化,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夏季大气降水较多,祁连山冰川融化形成冰川融水,所以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秋冬季节降水和冰川融水较少,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第(2)题,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湖面出现萎缩;并且受湖底地势的影响。第(3)题,主要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湖面变小,蒸发量变小,气候更加干旱;湖水盐度升高,水体净化能力减弱,水质恶化;湿地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土地盐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