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1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2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3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4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本词写作背景。诵读并背诵本词。2、分析诗词中的典型意象(酒、雁、黄花等),由意象入手体味情感。(教学重点)3、品味艺术特色。鉴赏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古文人之路,极少有女人大步走过。历代以来,能著芳菲于时代的女文人不多,而能流芳 百世的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历史总会有例外,它偶尔也会眷顾一些超凡的女子,让她们尽 了情怀,做一番自己想做的事。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青睐的女子。她不仅做了自己感 情的主人,而且做了诗词的主人。她的美丽沧桑,她的忧时伤世,无一不具有动人的魅力, 在文学及人学方面成为精彩的篇章。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

2、,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一一声声慢补充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约1151年),号易安居土,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 约派代表词人。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也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形 容的便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 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

3、思和亡国之痛。声声慢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品。二、诵读悟情一读一一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二读一一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三读一一分析意象,体悟情感【研读文本,体悟情感】1、读罢全诗,找出全词最能凝聚词人感情的一个词(“词眼”)“愁”2、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 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一、怎样入愁请同学们再齐读此词,思考: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默读这三句,思考:这句话你觉得表达愁绪的哪些层次感?】1、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寻觅到了吗?明确:诗人在寻找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寻”“觅”

4、两个字叠用就把词人反复而仔细寻找的情态、动作非常传神地刻画出来, 写出了诗人心有所失的精神状态。2、冷冷清清: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明确:外在环境冷清,词人内在心境落寞。(渐次加重)3、词人心有所失的寻找,但遍寻不见,所见的只是清冷的环境以及内心的空虚无助,最终 生成了词人的心情一一凄凄惨惨戚戚,而“凄凄惨惨戚戚”也是渐次浓重的,(冷清渐蹙而 凝于心)一一(凄凉)一一(不堪承受)4、【此句在全文作用?】明确:奠定愁的基调,营造凄惨气氛。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张 目四望,企图找到点慰藉;但四周只有清冷的空气,何曾有一个人在;心中不觉悲怆万分。寻寻更更冷冷清清委委惨惨或戒III人

5、任劭伍环境任唐凉内心世界的巨大岳痛【思考】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 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明确:叠词。不好,少了音韵美。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 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 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 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二、缘愁选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

6、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 “物皆着我色”,再读本词,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明确】 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1、意象探究酒一一三杯两盏淡酒为什么喝酒?明确:借酒浇愁。为什么酒会是“淡酒”?(提示:可结合“三杯两盏”分析)明确:“三杯两盏”喝酒不经意;喝酒毫无心绪,所以感觉无味,借酒浇愁愁更愁。并非酒 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 说明了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这酒袪不走风寒,是酒劲不够?还是冷在 心底?郁结在李清照的心头愁闷可怎么疏解呢?明确:酒是“愁”的

7、象征。【师: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的感慨。这种忧是时光流逝而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最终这种“忧”也不能排解“忧 从中来,不可断绝”。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斗酒 诗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即是 其中名句。我们还“喝”过哪些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一一(思乡的酒,家园迢迢, 感叹唏嘘)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一一(离别的酒,前路渺 茫,愁绪在胸)秋

8、风师: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师:“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里的风是什么季节的风?【秋】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这种风的诗句?【补充】秋风秋雨愁煞人。清代陶澹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结论“风”情万种一一离愁、忧怨、伤感的“愁种子”渲染愁情。】雁一一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看到过雁会“正伤心”?为何说雁是旧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看 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明确:因

9、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 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 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尚能按时南来北 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就算 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旧日传情信使,而今与 丈夫生死相隔,物是人非。【或】为何看见旧相识的雁反而更伤心?北雁南飞(思乡),雁足传书(怀人)。此处词人借雁抒发怎样感情?明确:孤寂与离愁。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

10、,绣水江边 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 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单独徘徊伤心。黄花菊花已枯萎凋谢,残花满地,无人再去采摘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 加愁。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 落花之中。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5)梧桐细

11、雨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表凄苦之音。【品味诗意,描绘画面】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画面, 注意情景结合。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 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 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6)黄昏黄昏时的色调?给人感觉?明确:昏暗不明,朦胧,就像心中排不去的阴霾。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一一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 归鸟、笛声、悲鸣等带有荒冷灰暗色彩的事物。那斜斜的落日、投林的倦鸟、凄厉的雁 叫、动情的笛声

12、、迷蒙的烟雨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三、为何生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 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补充】李清照大事记:1103-H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一 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H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 岁。1130年: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

13、,几欲丧命。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H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T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 于何处。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你们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身 上吗?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 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也 没有记录。【知人论世,体悟愁情】了解这些史实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 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明确:亡国

14、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此时之愁不同于早期的闲愁,内涵更深沉、 博大,一个“愁”字似乎道不尽她无处寻觅、无处告解的孤独无依、悲伤寥落。【总结】本词,开篇三句,用七组叠字,三个情感层次,逐层深入,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 物的内心感受,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与苦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上片从一 个人寻觅无着,写到借酒浇愁,又借南来雁阵,写更浓的包括思乡情怀在内的一种愁绪。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 予它浓郁的感染力。李清照的声声慢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明白如话 的语言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营造了一种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气氛,读着它

15、, 我们似乎听见阶前滴雨,长天孤雁,看得见梧桐落叶,黄昏孤灯。在这些意象背后,我 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 “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那么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 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手法一得】这首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以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 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人容易生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 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这种 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的方式是诗词中常用的。表达 .孤苦无依 假设有所失I结果眼前景. I肃杀 凄清从寻寻觅觅入手引发愁情凄然寡欢 惨然不乐感情基调哀怨鎏凉【情景默写】.声声慢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o.声声慢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假设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诗句: ,.声声慢词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声声慢通过写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来衬托词人晚年凄苦心境的诗句:,.声声慢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中的诗句:.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