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聚氨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_第1页
化工聚氨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_第2页
化工聚氨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_第3页
化工聚氨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_第4页
化工聚氨酯行业投资策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氨酯 调升 买入 赵献兵zxbcm2608sina析日期: 2005年11月28日股价表现MDI和TDI产品价格走势(吨/元)行业新闻2005-07-15近期,国际化肥市场价格持续上涨2005-03-31国家发改委公布化肥价格案相关研究报告05.09.27化工利润同比增速加快:5月7%/6月21%/7月54%化工证券双月刊2005年第5期05.09.13化工:05年中期同比增速在50%左右聚氨酯:2006年有望进入超常发展期聚氨酯:战略选择反映市场空间简单地说,聚氨酯产品是一种塑料(或弹性体)。但重要的是,它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塑料聚氨酯的本质在于其优异的性能,使其

2、成为传统塑料制品,甚至是许多橡胶制品,甚至未来一些金属的良好替代品。因此,不能从简单的静态角度来看待聚氨酯的市场增长。我们认为,缩小聚氨酯产品与其他传统产品价格差异的过程,就是用其他材料替代聚氨酯的过程,即扩大聚氨酯市场容量的过程。MDI扩张:聚氨酯有望非常规发展市场认为“ MDI产能的释放肯定会削弱相关聚氨酯原料企业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MDI产能的释放是聚氨酯行业超常发展的标志。动态地,MDI产能的释放必然导致MDI价格下跌,而MDI与潜在替代品价格差距的缩小将带来聚氨酯需求市场的快速扩张。可以看出,当前聚氨酯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是MDI产量有限,价格居高不下。主料:看好万华(600309)

3、从价格差异来看,MDI对传统材料的替代首先表现在对TDI的替代。显然,2005年初两者之间20000元/吨左右的价差使得即使MDI价格下跌10000元/吨,MDI的替代效应也较弱。如果下降2000元/吨,其替代效应将迅速增强。因此,我们认为MDI产能的快速释放不会导致销售放缓,价格下跌空间也将明显受限。重要的是,万华(600309)的MDI产能将翻番。公司未来业绩值得期待。配件:看好华鲁恒盛(600426)由于DMF具有与MDI生产互补的特点,其未来的市场需求必然会随着MDI产能的快速释放而快速增长。即使考虑到中国 DMF 的新增产能,面对目前 DMF 价格的历史低位,我们预计 DMF 价格将

4、快速增长。未来是看涨的。占DMF业务50%左右的华鲁恒盛(600426)在2005年9月全面套路后,于2004年底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大型制氮装置(尿素产品及DMF配套原料产品)。大修后,其负荷率有望显着提高。公司的阶段性机遇不容忽视。风险:关注技术替代虽然中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但技术替代无疑是聚氨酯面临的重要风险。面对MDI光气化生产技术的安全问题和有机溶剂DMF的环保问题,理论界正在积极开展技术替代和相应产品替代的实验室研究,其进展需要密切关注。战略替代是未来聚氨酯行业非常规发展的根本原因。战略性地意识到聚氨酯:理想的替代品聚氨酯是继五种主要合成材料(PP、PS、PE、ABS、PVC)之后世界

5、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对聚氨酯的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生产技术上。从行业的市场趋势来看,我们认为聚氨酯是所有传统材料的良好替代品。另一方面,正是聚氨酯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的巨大价格差异减缓了这种替代过程。尽管如此,聚氨酯材料行业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近五年保持全球6%的年均增长率,而中国则超过20%。1、广泛使用体现市场空间各种类型的聚氨酯(PU)制品可以通过不同的主要原料、辅助原料和加工方法得到,一般分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两大类。泡沫产品包括软质、硬质和半硬质泡沫;非泡沫产品包括涂料、粘合剂、合成皮革、弹性体和弹性纤维(氨纶)。图1 全球聚氨酯(PU)消费地区结构资料来源:

6、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从消费区域结构看,美欧亚三管齐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从下游产业结构看,其下游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据中国聚氨酯商务网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聚氨酯发泡塑料达55万吨,2002年PU合成革达2亿平方米,聚氨酯弹性体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0万吨,聚氨酯涂料已超过20万吨。 PU胶年产量4万吨,聚氨酯纤维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 2003年亚洲聚氨酯总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可以说,广泛的下游需求为聚氨酯行业未来的市场拓展提供了产业保障。图3 聚氨酯(PU)消费制品结构(欧洲,按用途)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图2 聚氨酯(PU)消费制品结构(世界,按性能)资料来源:中国

7、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MDI产能的快速释放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导致替代效应显着提升,成为聚氨酯行业非常规发展的瓶颈。2、卓越的性能成为理想的替代品一般来说,聚氨酯材料具有通常明显的优点:硬度范围宽、耐磨、在相同硬度下比其他弹性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高抗冲击性、宽回弹范围、适用于高频弯曲应用、低温柔韧性好、稳定性好140特殊配方,适用于透湿的微孔材料,不受臭氧侵蚀,耐辐射,可制成阻燃材料,高防霉,低摩擦,可在标准设备上加工,可粘合木材、金属和大多数塑料,可以制成降噪材料,成型和加工成本低,对油、油脂和化学品具有广泛的抵抗力,等等。具体而言,与金属、塑料、橡胶等其他材料相比,聚氨酯还呈现出其他材

8、料无法比拟的特性优势。来源:杜邦.cn表1 聚氨酯性能优于传统材料聚氨酯的优良性能与金属相比重量轻、噪音低、耐磨、加工成本低、耐腐蚀与塑料相比不脆,具有弹性记忆,耐磨与橡胶相比耐磨、耐切割、抗撕裂、高承重、透明或半透明、耐臭氧、可灌封、可浇注、硬度范围广可以看出,至少在理论上,良好的性能使聚氨酯材料成为其他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品。但聚氨酯材料相对较高的价格大大减少了替代传统材料的过程,这一点从聚氨酯相关原材料与其他传统材料的价格对比中可以看出。图4 2聚氨酯材料与传统材料的价格差(200201-200508,元/吨)00201-200504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看好扩产:突破瓶颈一般来

9、说,产能的快速扩张和释放会增加生产供给,产品的市场价格最终会挤压行业的盈利能力。但实际上,这个逻辑的一个重要隐含前提是行业需求相对稳定。至于特种聚氨酯行业,则是基于其作为良好替代品的认可,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使得聚氨酯行业呈现出产能扩张与行业增长之间的良性发展一致性。也就是说,产能扩张不仅不会挤压行业利润,反而足以带来客观的利润前景,因为产能扩张完全弥补了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一、产能是制约聚氨酯发展的重要瓶颈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聚氨酯链段的聚合物,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可见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是聚氨酯材料的两大原料。从生产技术来看,异氰酸酯工艺复杂,其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

10、数公司掌握并量产,而多元醇(包括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等施胶助剂多为大宗化工原材料产品。因此,异氰酸酯被认为是聚氨酯工业的主要材料,而多元醇则以成分/助剂的形式使用。具体来说,MDI和TDI是目前聚氨酯行业使用的两种主要材料,而MDI的优异性能使得MDI的实际使用量超过了1980年代的TDI。因此,我们认为MDI的发展是影响聚氨酯行业的关键瓶颈因素。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图5 聚氨酯(PU)原料结构(2002年)现实中,MDI产能瓶颈制约了聚氨酯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知道,高技术壁垒的存在使得异氰酸酯生产的关键技术掌握在少数大型跨国公司手中这六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的公司分别

11、是德国巴斯夫、德国拜耳、德国ICI英国,美国陶氏化学。 、日本三井东亚和中国万华(600309) 。另一方面,由于对未来聚氨酯的快速增长趋势缺乏了解,相关企业在过去几年限制了新装置的产能。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表 2 近年全球 MDI 产量增长有限(万吨)19992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屈服227.5245.0261.5263.3272.4279.6增加-7.69%6.73%0.69%3.44%2.66%资料来源:万华(600309)公告表3 万华(600309)技改扩大产能(万吨)2000 年 12 月2001 年 3 月2003 年 12 月目前容量2万吨

12、4万吨8万吨10万吨以上面对强劲的下游需求,相关企业只能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来实现短期的供应增长。但技改新增产能明显有限,远远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供需失衡导致MDI价格持续上涨。仅 2004 年,无论是纯 MDI 还是聚合 MDI,即使考虑到 2004 年油价上涨时 MDI 产品价格上涨的支撑,MDI 的价格最高也翻了一番。但与2004年油价54%的最大涨幅和2004年纯MDI和聚合MDI的最大涨幅141%和140%相比,不难发现供需失衡是推动价格上涨。图6 供需失衡使MDI全国月均价格于2004年一年内即实现翻番上涨200201-200504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产能释放

13、迎来聚氨酯超常发展全球MDI供需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国市场。近年来,我国MDI进口比重每年均在50%以上,且增速逐年提高。特别是2004年,我国进口纯MDI和聚合MDI分别占78%和82%。可见,全球MDI产能释放主要指中国新增产能。事实上,经过2年左右的建设周期,万华(600309)及相关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设的MDI工厂将在2005年底或2006年建成,年复一年投产。因此,进入2006年,我国MDI产量将快速释放。注:1998 年和 1999 年的特种异氰酸酯已经包括 MDI 和 TDI。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表4 聚氨酯主要材料净进口增速加快(万吨)1998199920002001年2

14、002年2003年计量吸入器-5.70386.35947.819210.5TDI-12.363912.327818.9614-特种异氰酸酯12.935726.17338.01342.33951.8109-MDI增长率-11.49%22.95%34.28%资料来源:华夏证券研究所表5 2006年中国MDI产能快速释放(万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万华448121226巴斯夫/亨斯迈024拜耳023全部的448121273图7 2004年纯MDI进口比例78%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2005年第21期图8 2004年聚合MDI进口比例82%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

15、2005年第22期目前,MDI与TDI价差的缩小使得MDI价格对其他产品的替代弹性明显增强。因此,MDI产能的快速释放不仅不会导致产品滞销,同时其价格下跌空间也有限。我们看好聚氨酯主料MDI和生产工艺互补的辅料DMF。鉴于聚氨酯原料的结构特点和不同的市场预期,我们看好以MDI为主的万华(600309)和DMF业务占半壁江山的华鲁恒盛(600426)。技术替代和相应的产品替代风险应导致替代。价格下跌的理性预期:利润底线面对MDI产能的快速释放,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其市场价格必然下跌。但事实上,我们认为MDI价格下跌是必然的,但空间有限,根本原因在于:聚氨酯是其他传统材料的良好替代品。当然,替

16、代程度与价格下降程度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正向一致性。从MDI的价格走势来看,2004年受原材料价格“推”和下游房地产、纺织需求“拉”的双重影响,价格比2004年翻了一番。但自2005年第二季度特殊以来,受下游纺织品出口贸易摩擦的影响,下游纺织品价格大幅下跌。仅半年左右,其价格就从3月份的39933元/吨跌至10月份的25200元/吨,跌幅达37%。图9 供需失衡使MDI全国月均价格于2004年一年内即实现翻番上涨200201-200504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重要的是,MDI 价格的持续下跌已经跌至接近其价格下限。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很好的替代品,MDI首先是TDI的替代品。从这一点

17、来看,TDI的价格构成了MDI未来价格下跌的底线。事实上,在目前的原材料价格下,2005年10月TDI和MDI的市场价格分别为20340元/吨和25200元/吨,这种5000元/吨左右的价差使得未来的MDI价格越来越高。可能会下跌。有限的。图10 MDI与TDI价差变动(200401200510)00201-200504资料来源:中国化工市场七日讯/MDI、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TDI但在TDI可能下跌的前提下,不排除市场MDI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对此,我们认为,只要目前异氰酸酯(TDI/MDI)原材料价格不大幅下跌,TDI价格就很难下跌。从中国TDI市场占有率指数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华(6

18、00230)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TDI生产企业之一,从TDI经营指数可以窥见我国目前的TDI经营情况。大华(600230)。 .图11 TDI国内市场占有率企业分布(2004A)资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来自大华(600230)的数据显示,公司TDI业务毛利率近年来相对稳定,整体盈利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全年毛利率水平在7%-8%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原材料价格水平下,TDI市场价格下跌空间不大。因此,MDI 的未来价格下限得到确认。来源:大华(600230)公告表6 大华(600230)TDI毛利率一直稳定在低位2003A2004H2004A2005HTDI毛利率7.47%3.92%7.72%1.

19、64%公司毛利率13.74%15.75%18.19%22.98%辩证看待产品:机会比比皆是聚氨酯产业是一个包括原料结构和下游生产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但由于原材料往往是聚氨酯行业的重要瓶颈,所以一般意义上的聚氨酯行业更重要的是指聚氨酯原材料行业。聚氨酯原料的结构包括两大部分:主料和辅料。一方面,由于主要成分组成中的MDI有望成为TDI的最终替代品,TDI的未来前景不容乐观。另一方面,MDI产能的快速扩张带来了聚氨酯行业的非常规发展,这将增加对具有互补特性的辅料的需求,如DMF、BDO、AA和季戊四醇等广泛应用于辅助材料。在此,我们重点关注主料中MDI和辅料中DMF的前景。MDI:需求快速扩大,价格

20、跌幅有限。 MDI产能向MDI行业的快速扩张,立即面临两个问题:产品能否成功销售,即使能销售,其价格会下降多少。首先,我们认为,经过2006年MDI产能的快速扩张,其所有产品仍然可以销售。即使不考虑替代因素,未来我国MDI的实际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口量的变化,基于我国20%以上的消费增长率,全球消费增长率约为6 %,以及新装置的实际生产进度。情况。如果该国新增产量是由于替代进口的可能性,那么该国未来2-3年的实际产量将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如果未来进口量仍保持原有规模,国内MDI实际供应将供过于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得出未来2-3年MDI实际供应量的变化幅度2006年、2007年

21、和2008年分别为(34, 82), (58, 106), (70, 118) )。如果考虑到MDI与TDI价差缩小带来的替代效应和MDI高价对进口的“挤出”效应,未来MDI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据中国化工资讯数据显示,仅2004年,各供应商对我国的TDI供应总量就达到了32.8万吨。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MDI的价格跌至TDI的价格,MDI将完全取代TDI市场30万吨以上的新增MDI需求。以上分析表明,MDI产能快速扩张后,仍不存在滞销风险,但产品价格将面临一定的下调。对此,我们认为由于TDI的价格下限(目前约为20000元/吨),在当前原材料价格约为23000元/吨(目前约为25000元/吨)

22、。注:2004年我国MDI进口占库存的80%,表7 我国MDI未来产需预测(万吨)2003年2004年2005E2006E2007E2008E容量81212737373屈服81012345870净进口324048(0, 48)(0, 48)(0, 48)表观消费405060(34, 82)(58, 106)(70, 118)实际产量预测按新增产能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开工率60%、80%和100%计算图12 DMF国内市场占有率企业分布(2002A)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DMF:产能扩张有限,需求快速上升。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统计,2002年国内DMF市场占有率已达60%

23、以上,成为聚氨酯系列产品国产化率最高的原料产品。 2004年,我国消费了近30万吨DMF,其中中国的产量约占90%。可见,我国DMF表观消费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企业的实际产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聚氨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DMF产能迅速扩大。特别是 2005 年新扩建的 DMF 工厂数量显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DMF和MDI在聚氨酯行业是互补的原料产品,未来DMF的实际需求增长将随着MDI表观消费量和炼制量的增加而动态变化。重要的是,随着国内MDI产能的快速释放,国内MDI表观消费量将大幅增加,预计DMF实际需求量将相应增加。来源:中国聚氨酯商务网表8 中国主要DMF企业产能分布(万吨/年)企业

24、现有能力新产能新产能投产时间国家12-华路872006年年中4-312005 年 6 月新岭1.532005 年 7 月扬巴-42005年年中章丘-42005 年 12 月可见,DMF设备的扩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2005年以来扩张速度加快,但仍难以赶上中国MDI表观消费量的快速扩张。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全国MDI表观消费增速将分别达到33%、25%和18%,而DMF对应的表观消费增速分别为30%、21%和12% .因此,我们看好未来两年DMF市场走势。资料来源:华夏证券研究所表9 未来两年国内DMF产量增速赶不上MDI消费增速(万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MDI 表观消费量6

25、080100118MDI表观消费增长-33%25%18%DMF 表观消费量33435258DMF表观消费增长-30%二十一12%深基挖公司:万华华录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涉足聚氨酯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如聚氨酯主料MDI万华(600309)、TDI大华(600230)、MDI蓝星清洗(000598)、聚氨酯辅料DMF华鲁恒盛(600426)、BDO三维(000755)、鲁天化工(000912)、多元醇 (000422) 等据相关上市公司200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中,万华(600309)MDI占比91%,大华(600230)TDI占比33%,蓝星清洁(000598)TDI占比21%,华兴

26、(000598)TDI占21%,鲁恒生(600426)DMF占43%,双威(000755)BDO(含PTMEG)占27%,鲁天化(000912)占天华公司2.5万吨/年59% BDO项目计划2006年建成投产,宜化(000422)季戊四醇占比16%。万华(600309):扩产快,跌价有限。以上分析显示,目前MDI与TDI价差约5000元/吨,相比MDI市场价约25000元/吨,已经使得未来价格跌幅明显受限,因此压缩了对应公司的毛利率也将显着受限。事实上,自2005年以来的季度,从公司MDI毛利率相对于MDI市场价格变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公司具有相当程度的产品调价能力,使公司的毛利率保持一定水平。

27、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二、三季度MDI市场价格分别下降了11.9%和21.56%,而相应企业的MDI毛利率分别下降了3.78%和11.94%。资料来源:公司公告表 10 2005 年以来万华毛利率相对于 MDI 价格的变化第一季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市场MDI价格/2005年月平均393113463327167市场价格涨跌-11.90%-21.56%公司 MDI 毛利率42.82%41.2%36.28%公司 MDI 毛利率变化率-3.78%-11.94%从 MDI 和 TDI 的价差来看,我们有理由假设,在目前的原材料价格下,未来 MDI 价格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预计会降价 10% 左右。从

28、公司毛利率与MDI价格的关系可以认为,当产品价格下降10%时,相应的毛利率下降5%。因此,以公司2005年MDI毛利率37%的预期(前三季度实际数据为38.5%)计算,降价10%后的毛利率水平为35.15%。即使考虑到MDI产能快速释放带来的中国市场结构调整,我们可以给公司2006年MDI毛利率水平为33%。基于上述价格和毛利率的变化,并考虑到公司2006年实际MDI产量预计增长90%左右,公司2006年业绩仍有望实现50%以上的增长。当然,如果公司的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市场TDI和MDI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从历年公司MDI毛利率相对于油价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油价高位时,公司MDI毛利率相对稳

29、定。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可能持续的高油价让我们可以忽略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图13 XX万华毛利率相对油价的变动特征00201-200504资料来源:中国化工市场七日讯/MDI、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TDI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即将投产的单套16万吨/年MDI装置初步设计规模为30万吨/年。也就是说,公司在达产后,通过成套装置的后续技术改造,可将产能快速提升至30万吨/年。可见,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有明显的产能释放基础。而且公司项目配套大型火电项目和港口交通项目,无论从单套规模效应还是配套产业链来看,该装置的盈利能力都有理由超过现有其他因素相同的设备。华鲁恒盛(600426):受益于MD

30、I扩产,DMF价格看涨。公司为化肥化工企业,DMF业务(含甲胺)业务占比近50%。受益于国内MDI产能的快速释放,DMF的市场需求将迅速扩大。即使考虑到DMF的产能扩张,其实际产量增速仍难以赶上国内MDI表观消费增速。总的来说,我们有理由看好未来两年的DMF市场。毕竟从2005年开始,DMF就涉足了相对疲软的MDI市场,价格一路下跌。我们预测,未来2年DMF市场价格有望逐步上涨,2006年和2007年年均出厂价分别约为6500元/年和7000元/年左右,将翻番-数字和个位数的价格。价格上涨。 .图14 DMF价格已由历史最低谷企稳资料来源: 中国化工信息作为公司另一主导产品尿素,我们认为未来行

31、业景气度仍将延续(见本轮尿素热潮是否见顶?(20854字/20060616),价格仍将有5%的涨幅2006 年。重要的是,公司的“3030”项目是在现有30万吨/年尿素的基础上于2004年底投产的,预计在2005年9月进行例行检修后,2006年将满负荷运行。我们估计2005年公司尿素实际产量同比增长45%左右,2006年这一数字为40%。因此,公司尿素业务仍可实现可持续增长。图15 公司化肥产量逐步增长资料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重要的是,作为国内首家大型制氮厂,由于总投资较小,预计2006年满负荷投产后效益将逐步体现。即使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不变,公司毛利润率将逐步提高。因此,在尿素行

32、业持续景气、DMF行业前景看好的背景下,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值得关注。关注潜在风险:技术替代方案目前市场上异氰酸酯(MDI/TDI)的生产技术主要采用光气化技术,而光气化技术的生产(不分原料和中间生产环节)属于易燃易爆生产工艺。因此,目前高校等相关学术界正致力于非光气化技术的研发工作。虽然发展过程乃至正式产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旦这项技术成功,将对传统工艺产生相对冲击。另一方面,DMF是聚氨酯合成过程中的重要有机溶剂,但其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目前,相关高校和研究所等理论界正致力于聚氨酯合成新技术的开发和合成过程中DMF溶剂的无污染替代品的开发。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3-5年内很难突

33、破这一进程,但一旦实现无污染替代品的产业化,将对DMF的市场需求产生重大影响。附图1 XX万华(600309)MDI生产流程简图苯胺、甲醛、液氯、烧碱等生产原料光气化技术初级产品粗MDI分离技术产成品其他液化MDI液化聚合MDI液化纯MDI资料来源: 实地调研附图2 XX万华(600309)MDI产业规划XX万华(600309)科聚化工新材料科聚化工新材料XX基地/注册500万元 /持股95%自备配套合资配套5万吨/年甲醛装置与4万吨/年一氧化碳万华(大榭)工业园热电XX大榭万华港埠XX基地注册1.5亿元/持股51%技改后30万吨/年12万吨/年16万吨/年注册1.2亿元/持股55%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附图3 华鲁恒升(600426)主营业务收入结构(2005Q3)附图4 华鲁恒升(600426)主营业务利润结构(2005Q3)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附图5 我国BDO供需与预测公司名称容量2004A容量2009E原材料路线评论/仪征3.63.6烯丙醇2004年5月开始生产三维2.53.0乙炔2002年3月开始生产嘉泰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