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 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 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 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 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七下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是说,夏天到了,万物一起显露出它们美丽的(m) 样。这种秀,不是夸示,而是自然长成后的显现。这,也是我喜欢夏天的原因之一。譬如树木,其美丽能为人所见,是它在土 (rng)之下,根系之间,经历了无比专注和耐心的长期生长。(1) 根据拼音写汉字。(m) 样 土 (rng)(2) 给文中加点字“譬”选择正确的读音AbBpCp(3) 请选出下列节气中处于孟夏时节的一项A惊蛰B白露C立夏D谷雨古诗文名句默写。 四季春为首,诗中春常在。“杨花榆荚无才思,1 ”是韩愈笔下草木惜春的动

2、人(晚春);“2 ,3 ”是陆游笔下豁然开朗的喜悦(游山西村);“伫倚危楼风细细,4 ,5 ”是柳永笔下春日离愁的绵长(蝶恋花)。 夏来亦可爱,有声亦有色。“黄梅时节家家雨,6 ”,那是赵师秀耳中的夏雨蛙声(约客);“7 ,8 ”,那是周敦颐眼中通达正直的莲花(爱莲说)。成语是古汉语的化石,很多成语中保留着古汉语的用法,请你一起来梳理。序号汉字例句释义成语举例(1)益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 (2)以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一当十(3)戎万里赴戎机军事,军队 请参与“名著人物谈”讨论活动,完成对话。 小名: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反抗殖民主义的民族战士,他知识渊博、自信果敢,一生献身科学,不懈追求社会

3、正义和人类平等。可“鹦鹉螺号”最终陷入迈尔海峡的漩涡,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员生死未卜。这让我们感受到命运对尼摩船长何其不公。 我:这样的悲剧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身上也有体现: 小著:嗯,悲剧也在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身上上演: 小名:但是三个人的悲剧原因并不一样。祥子的悲剧主要是当时社会造成的,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小著:除了你说的原因外,他的悲剧还因为: 我:是的,不仅悲剧成因不一样,作者写这些悲剧的用意也不一样。老舍借助祥子的悲剧主要是为了控诉当时社会的黑暗;凡尔纳借助尼摩船长彰显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体现他对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而海明威借助桑地亚哥则是: 阅读文学作品,回答问题。避暑老舍

4、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到夏天若不避暑,是件丢人的事。于是,避暑差不多成为离家几天的意思,暑避了与否倒不在话下。城里的人到海边去,乡下人上城里来;城里若是热,乡下人干吗来?若是不热,城里人为何不老老实实的在家里歇着?这就难说了。再看海边吧,各样杂耍,似赶集开庙一般,男女老幼,闹闹吵吵,比在家还累得慌。原来暑本无须避,而面子不能不圆夏天总得走这么几日,要不然就受不了亲友的盘问。谁也知道,海边的小旅馆每每一间小屋睡大小五口;这只好尽在不言中。手中更富裕的,讲究到外国来。这更少与避暑有关。巴黎夏天比伦敦热得多,而巴黎走走究竟体面不小。花几个钱,长些见识,受点热也还值得。可是咱们这儿所说的人们,在未走以前已

5、经决定好自己的文化比别国高,而回来之后只为增高在亲友中的身份“刚由巴黎回来;那群法国人!” 到中国做事的西人,自然更不能忘了这一套。在北戴河,有三家凑赁一所小房的,住上两天,大家的享受正如圈里的羊。自然也有阔气的,真是去避暑,可是这样的人大概在哪里也不见得感到热,有钱呀。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不能使鬼做冰激凌吗?这总而言之,都有点装着玩。外国人装蒜,中国人要是不学,便算不了摩登。于是自从皇上被免职以后,中国人也讲究避暑。北平的西山,青岛,和其他的地方,都和洋钱有同样的响声。还有特意到天津或上海玩玩的,也归在避暑项下;谁受罪谁知道。 暑,从哲学上讲,是不应当避的。人要把暑都避了,老天爷还要暑干吗?

6、农人要都去避暑,粮食可还有的吃?再退一步讲,手里有钱,暑不可不避,因为它暑。这自然可以讲得通,不过为避暑而急得四脖子汗流,便大可不必。到避暑期间而闹得人仰马翻,便根本不如在家里和谁打上一架。 所以我的避暑法便很简单家里蹲。第一不去坐火车。为避暑而先坐二十四小时的特别热车,以便到目的地去治上吐下泻,我就不那么傻。第二不扶老携幼去玩玄。比如上山,带着四个小孩,说不定会有三个半滚了坡的。山上的空气确是新鲜,可是下得山来,孩子都成了瘸子,也与教育宗旨不甚相合。即使没有摔坏,反正还不吓一身汗?这身汗哪里出不了,单上山去出?第三不用搬家。你说,一家大小都去避暑,得带多少东西?即使出发的时候力求简单,到了地

7、方可就明白过来。啊,没给小二带乳瓶来!买去吧,哼,该买的东西多了!三叔的固元膏忘不了,此处没有卖的,而不贴三叔就泻肚;得发快信托朋友给寄!及至东西都慢慢买全,也该回家了,往回运吧,有什么可说的! 一个人去自然简单些,可是你留神吧,你的暑气还没落下去,家里的电报来了急速回家!赶回来吧,原来没事,只是尊夫人不放心你!本来吗,一个人在海岸上溜,尊夫人能放心吗?她又不是没看过美人鱼的照片。 大家去,独自去,都不好;最好是不去,一动不如一静,心静自然凉。况且一切应用的东西都在手底下:凉席,竹枕,蒲扇,烟卷,万应锭,小二的乳瓶要什么伸手即得,这就是个乐子。渴了绿豆汤,饿了有烧饼,闷了念书或作两句诗。早早的

8、起来,晚晚的睡,到了晌午再补上一大觉。光脚没人管,赤背也不违警章,喝几口随便,喝两盅也行。有风便阴凉下坐着,没风便勤扇着,暑也避了。 这种避暑有两点不舒服:(一)没把钱花了;(二)怕人问你。都有办法:买点暑药送苦人,或是赈灾,即使不是有心积德,到底钱是不必非花在青岛不可的。至于怕有人问,你可以不见客,等秋来的时候,他们问你,很可以这样说:“老没见,上莫干山住了三个多月。”如能把孩子们嘱咐好了,或者不至漏了底。(选自老舍散文集抬头见喜)(1) “我”是怎么看待“避暑”这件事的?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2) 仔细品读文中画线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i 原来暑本无须避,而面子不能不圆(结合加点词分析这个

9、句子)ii 外国人装蒜,中国人要是不学,便算不了摩登。(联系全文分析此句在文章中的作用)(3) 关于“避暑”,两种人,两种生活态度,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分析阐述。阅读非文学作品,回答问题。如何制造一场台风 每年夏天,都会有几个“庞然大物”拜访沿海地带,带来狂风骤雨。它们有一个威力十足的名字台风。那么,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呢?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台风的“出厂说明书”,对它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首先,台风选择的“生产车间”是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夏天,太阳不断地给海面加温,促进海水蒸发,变成又热又轻的水蒸气,一路飘去。这时,周围的冷空气嫉妒了,它们也想上天看看。水蒸气飘走后留下了空位,聪明的冷空气

10、就排着队往上坐。就有了这样一幅画面:暖湿气流不断上升,而周围又不断地有冷空气填充进来。它们呼朋引伴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外冷内热的空气大圆柱。 这时,地球也来凑热闹了。地球自西向东转着,就像有两只大手,令台风向左或向右拐弯。台风被这两只手搓来搓去,就像是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里,快速转动起来。转动中,比较重的水汽和冷空气被甩到了外面,而干燥的热空气则被留在了中心位置。 随着转速越来越快,台风的中心出现了一个空洞台风眼。台风眼里只有向上攀升的热气,没有雨水和冷风,所以如果你站在台风眼里抬头看,看见的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台风制造出来了,“销售经理”就要登场啦!销售经理的名字是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先

11、生最喜欢向陆地推销各种热空气,富含温热海洋水汽的台风是毎年夏季它的主打产品。 “副高”先生看准我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将台风从海面上运了过来。运送过程中,副高先生还带了赠品夏季季风。夏季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湿热空气,捆绑在台风身上。它们带来的冷暖空气和湿润水汽会形成狂风骤雨,袭击陆地沿岸,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气候灾害。 台风登陆后又会发生什么呢?它或许会在陆地上横行肆虐,或许会绕起圈圈但最终,它会因为消耗、磨损过大而自动销毁。随着它的脚步不断前进,又累又饿的台风终于支撑不住,就这样慢慢消散了。 而这时,如果夏季还没过去,在遥远的太平洋上,一场新台风或许又被制造了出来,并踏上了旅途(节选自360 百科)

12、【链接材料】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26 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 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 12 级 至 13 级(即 32.741.4 m/s)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 日本气象厅定义:中心持续风速 118156 km/h(32.843.3 m/s)称之为台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 100 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1) 根据文意,拟写空缺的两个小标题。 台风的加工 台风的销

13、毁(2) 小北从没见过台风,请根据文章内容向他介绍台风的相关知识。(3) 原文和链接材料,你更喜欢哪种介绍台风的文字,请结合内容具体解说。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 诗歌描写了诗人孤身在外过除夕之夜的情景,首联 一词点明岁暮天寒,写尽了孤苦冷落的心情。(2) 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盘铭礼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鼎铭左传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14、。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盘,这里指商汤的洗澡用具。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正考父:春秋时宋囯的上卿,孔子的远祖。共:通“恭”,恭敬。偻(l):低头。伛(y):弯腰弓背。饘(zhn):稠粥。鬻(y):稀粥。(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苟日新,日日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故其鼎铭云 孔子云:“何陋之有?”C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如是再啮

15、,石又再转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2) 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饘 于 是 鬻 于 是 以 糊 余 口(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陆机文赋里“博约而温润”可以概括铭文的特点,说的是铭文“言简义丰,温和柔润”。请结合上述三则短文说说你对“铭”这种文体的认识。如图中“夏”的两个艺术字体,哪个更接近于你眼中的夏天?请结合图片,发挥联想和想象,围绕夏天写一段话,不少于 100 字。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这是南方周末2022 年的新年献词。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

16、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阐述观点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答案1. 【答案】(1) 模;壤(2) B(3) C【解析】(1) 此题考查汉字书写。模(m)样;土壤(rng),注意不要写错别字。(2) 此题考查汉字读音。譬(p)如,意思是比如,与其。(3)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孟夏即初夏,指农历四月。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立夏处于孟夏时节,因此答案选 C。2. 【答案】惟解漫天作雪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青草池塘处处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解析】此题考

17、查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根据题目提示,韩愈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的下一句为“惟解漫天作雪飞”;根据题目提示,游山西村中体现陆游笔下豁然开朗的喜悦的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根据题目提示,柳永蝶恋花中体现春日离愁的绵长的一句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根据题目提示,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的下一句为“青草池塘处处蛙”;根据题目提示,周敦颐爱莲说中体现莲花通达正直的一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 【答案】开卷有益/大有裨益/受益匪浅/受益不浅;用;投笔从戎/戎马倥偬/戎马生涯4. 【答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一辆洋车,结果三起三落,最后不仅妻死了,车卖了,自己也沦为一

18、具行尸走肉,这种悲剧令人感叹;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被人们嘲笑、孤立,视为不祥之兆。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长十八英尺、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老人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不得不把它们一一杀死,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但大马林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只拖回一副鱼骨头;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他身边的人也对他的命运造成影响,比如强势泼辣、工于心计的虎妞,悲苦善良的小福子,放高利贷的高妈,刻薄的杨太太,卑鄙的夏先生,潦倒不堪、充满兽性的二强子等;表现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

19、不可征服的大自然,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人仍然可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可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与理解。根据题目提示,简要回答“命运不公”在祥子身上的体现即可;根据题目提示,简要回答“命运不公”在桑迪亚哥身上的体现即可;根据题目提示,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社会造成,也与祥子自身的性格有关,同时还与祥子身边人物的影响有关。结合原著情节简要分析即可。根据题目提示,应回答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创作意图。这部作品体现的是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5. 【答案】(1) “我”认为不必为了面子去避

20、暑;去外面避暑是件遭罪的事;最好的避暑方式是“家里蹲”。(2) i “本”表明“避暑”事实上是并无必要,也无意义的,“不能不”则写出了“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出于面子的需要,为了不丢人,将一件并无必要的事情变成了必须而为的事,带有调侃揶揄的意味。ii 这个句子承接上文,调侃了外国人对避暑的热衷,又自然过渡到下文写中国人讲究避暑多少是模仿西方人,承上启下,语言幽默,针砭时弊,别有意味,启发我们学会对生活常态进行辩证反思。(3) 文中将英美和中国有钱人的避暑同作者自己的避暑作了对比描写,巧妙地揭穿了有钱人避暑已成了一种门面,一种攀比,一种风尚。不管有钱没钱,城里人到乡下去,乡下人上城里来,为的是抬高自

21、己的身份。而老舍避暑的办法是“家里蹲”,“渴了有绿豆汤,饿了有烧饼,闷了念书或作两句诗。早早的起床,晚晚的睡”自得其乐,自由自在。一个图虚名,活受罪;一个讲实际,得自在。关于“避暑”,两种人,两种生活态度,两相对比,启发我们对生活常态的思考:在社会潮流的裹挟中,不随波逐流,理性面对,坚持自我,简单自在,亦是一种生活智慧。文章读来幽默风趣,又有讽刺批判的意味。【解析】(1) 此题考查文意理解与概括。从文中第自然段“谁受罪谁知道”和第自然段“暑,从哲学上讲,是不应当避的”和第自然段“所以我的避暑法便很简单家里蹲”和第自然段“大家去,独自去,都不好;最好是不去,一动不如一静,心静自然凉”可以看出,作

22、者对“避暑”的态度是认为不必要,围绕文中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即可。(2) i 此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此句用了双重否定表肯定,加强语气,写出了“英美的小资产阶级”出于面子的需要,为了不丢人,将一件并无必要的事情变成了必须而为的事,带有调侃揶揄的意味。言之成理即可。ii 此句为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承接上文对外国人避暑的调侃,引出下文对国人模仿外国人避暑的行为的讽刺,增加阅读的趣味性。言之成理即可。(3)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反思。答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要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避暑”这一行为的调侃与讽刺,写出了作者实在的性格,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结合文

23、章内容简要进行总结,言之成理即可。6. 【答案】(1) 台风的产生;台风的销售(2) 台风一般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产生,因暖湿气流不断上升,冷空气不断填充,形成外冷内热的空气大圆柱,加上地球自转,就形成了台风。副热带高气压将台风和夏季季风从海面上运过来。它们带来的冷暖空气和湿润水汽会形成狂风骤雨,袭击陆地沿岸,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气候灾害。台风登陆后会因为消耗、磨损过大而自动销毁。(3) 示例一:我喜欢原文介绍台风的文字。原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台风的科学知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把台风比作“庞然大物”,把台风的形成叫做“出厂说明书”,赋予冷空气人的性情,会嫉妒,副热带高气压是“副高先

24、生”这太有意思了,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活泼有趣。示例二:我喜欢链接材料介绍台风的文字。它科学准确、平实客观地介绍了有关台风的科学知识,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比如,用数字准确说明风速的多少,北太平洋西部的具体位置等等。能使读者快速获得相关信息。【解析】(1) 此题考查材料分析与概括。根据原文中“首先,台风选择的生产车间是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可知,该段叙述的是台风如何产生的,因此可概括为“台风的产生”;根据原文中“台风制造出来了,销售经理就要登场啦!”可知,本段可概述为“台风的销售”。(2) 此题考查材料理解与概括。这道题可理解为回答台风的定义及特点,根据原文“台风选择的生产车间是菲律宾以

25、东的太平洋”“暖湿气流不断上升,而周围又不断地有冷空气填充进来。它们呼朋引伴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一个外冷内热的空气大圆柱”可知台风的由来;根据“夏季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湿热空气,捆绑在台风身上。它们带来的冷暖空气和湿润水汽会形成狂风骤雨,袭击陆地沿岸,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气候灾害。”可知台风的特点。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即可。(3) 此题是开放型题型,无论选择原文还是链接材料,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若选原文,可围绕“趣味性强”来阐述理由;若选链接材料,可围绕“简洁明了”的特点来展开分析。7. 【答案】(1) 寒灯(2) 这联诗句点明“夜”是除夕夜,“人”是离家人,“一年”“万里”,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

26、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此句还串联起了“寒灯独可亲”的孤苦冷落和“支离笑此身”的自嘲自伤,特别能引起除夕夜仍在外漂泊的离家者的共鸣。【解析】(1) 此题考查古诗理解与鉴赏。首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的句意是: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其中,“寒灯”一词点明岁暮天寒,写尽了作者孤苦冷落的心情。(2) 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句意是: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漂泊未能归家。“将尽夜”说明“夜”是除夕之夜,“未归人”说明“人”是离家之人,除夕夜本是家人团圆之夜,但诗人却仍在万里之外漂泊,无家可回,使人读来更具

27、凄凉、哀伤之感。围绕这点进行回答,言之成理即可。8. 【答案】(1) B(2) 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3)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4) 三则铭文,自我警诫,文辞简约,意蕴丰厚,音韵和谐。盘铭仅一句话,但发人深省,告诫自己要日日进取,日日有所收获;鼎铭短短四句话,刻画了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告诫自己要恭谨低调,平和俭朴:陋室铭仅用 81 个字,描绘出一幅君子安居陋室的画面,警诫自己不为物质所累,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可谓意深文省。再则,因其讲究用韵,如陋室铭押 “ing”韵,舒缓绵长,读来平易流畅,语调柔和,朗朗上口。【解析】(1) 此题考查文言词义。A

28、 项“日日新”的“日”是每天的意思,“士别三日”的“日”是天的意思,因此 A 项词义不同;B 项“故其鼎铭云”的“云”是说,记载的意思,“孔子云”的“云”是说的意思,因此 B 项词义相同;C 项“再命而伛”的“再”是第二次的意思,“如是再啮”的“再”是再次的意思,因此 C 项词义不同;D 项“阅金经”的“阅”是阅读的意思,“阅十余岁”的“阅”是经过,经历的意思,因此 D 项词义不同。A、B、C、D 四项中只有 B 项词义相同,答案选 B。(2) 此题考查文言理解与断句。原句的意思是:不管是煮稠粥还是稀粥,都是在这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就行了。根据句意可知,原句应断句为“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29、(3) 此题考查文言句意。句意是: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吾:我;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翻译时注意这些重点词的释义,这是赋分点。(4) 此题考查文体特点。根据三则短文可看出,“铭”这一文体都非常简洁,文辞简约,同时蕴含深厚的道理,发人深思。围绕这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即可。【译文】盘铭 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鼎铭 正考父,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的三朝重臣,三次受命都诚惶诚恐,他的鼎刻下给子孙的铭训是:“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

30、受命。平时我总顺着墙根走,没有人来侮辱我。不管是煮稠粥还是稀粥,都是在这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就行了。”他的为人确实也是这样。陋室铭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被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说的:“有什么简陋之处呢?”9. 【答案】我认为图二更接近我眼中的夏天。图二的“夏”字棱角分明,“夏”的上半部分像是一瓶即将开启的冷饮,下半部分则像是冷饮中的冰块,仿佛看到了将冰块丟进汽水中“滋滋”冒出的气泡,在炎炎夏日中给人带来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