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河南洛阳洛龙区八上期末语文试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A择菜/选择 甲胄/暴风骤雨 从容不迫/杂草丛生B铺砌/彻底 劲敌/遒劲有力 和颜悦色/随声附和C记载/载体 沉湎/缅怀先烈 潜滋暗长/深入浅出D俯瞰/看护 着涼/不着边际 同舟共济/人才济济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泄气 仲裁 教科书 震耳欲聋 就地取材B诘责 吹嘘 马蜂窝 眼花瞭乱 坦荡如坻C狼藉 秀颀 浑凝土 春寒料峭 振聋发聩D琐屑 躁热 菜籽油 摩肩接踵 殚精竭虑默写。(1)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3) 在富贵不能淫中,景春称公孙行、张仪为“大丈
2、夫”是因为他们有“ , 。”的威力。(4) 同样是写花草鸟虫,不同的境遇,会传达出不同的感情。白居易借莺燕的活动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 (钱塘湖春行);杜甫则由春天的花开、鸟鸣引发了其无限的感时伤世之情: , (春望)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问题。 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人们从办公室伸出脑袋来向我道别。我的扑克俱乐部成员全体出动来送行,有些小鬼”陪我走到保安城墙根。我停下来给老徐和老谢拍照,他们像小学生那样互相搭着肩膀。只有毛泽东没有出现,他仍在睡觉。(1) 文中的“我”是谁?此时“我”的心情如何?(2) 文中写到“我”离开时,“只
3、有毛泽东没有出现,他仍在睡觉”,为什么这样写?昆虫记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写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像这样具有慈母心肠的昆虫还有哪些?请再举岀两例,并简单概括是如何体现的。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相关的文化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许多
4、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1) 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 先找出上面文段中的病句,再写出修改意见。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2022 年 10 月 19 日上午 8:30,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来自 22 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百余家媒体朋友都到达现场,共同见证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据介绍,博物馆共有 5 个常设展厅,一楼 3 个,分别为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国之大事、赫赫夏都建中立极;二楼分别为赫赫夏都厥土生民巍巍华夏和世纪探索。为辅助文物展品,让游客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5、,博物馆还通过大型浮雕、沙盘、VR 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等信息。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王都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写作。 市第二中学团委准备组织同学们在 1 月 10 日到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但同学们对这段历史不够了解。为了使研学活动扎实有效,准备先请历史学家张教授在 1 月 7 日下午三点来学校为同学们做一场关于夏商时期相关历史的讲座。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用正确的格式、得体的语言在 1 月 3 日向张教授写一份邀请函。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问题。美丽的颜色(节选)艾
6、芙居里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
7、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
8、,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
9、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个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她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1) 选文第段
10、“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居里夫人为什么认为很快乐?请结合上下文陈述理由。(2) 结合语境,从场景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3) 联系选文内容,谈谈选文第段引用居里夫人的日记有什么作用。(4)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美丽”的具体含义。 链接材料 1:1898 年 12 月 26 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11、她叫玛丽居里,就是后来名扬于世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选自梁衡跨越百年的美丽 链接材料 2: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选自玛丽居里我的信念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名片溯源 现代社会的交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已经习惯于互留手机号码或微信号,但在
12、庄重、正规场合,还是少不了互赠名片。那么,名片起源于何时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名片的国家。据史书记载,中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出现了名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于是联系情感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情。秦末汉初时,人们创造了“谒”。释名释书契载:“谒,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即拜会者把名字和其他推荐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拜谒者身份象征。这就是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名片。“谒”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通报姓名时用的名片。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在沛县为官的时候,有一天,刘邦和朋友一起到吕公家去贺喜,由于没有带钱而不得上堂入座,“乃给为谒日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
13、迎之门”。 在东汉时,“谒”之名称被“刺”所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回“爵里刺”。汉墓中出土有木简长 22.5 厘米,宽 7 厘米,上有执名刺者名字、籍贯等,与今天的名片差不多。 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这种新的名片兴起于汉末,流行于六朝,尤以魏晋为盛。有故事说,汉末郭泰为士林所仰慕。他游洛阳,路人投刺,常常“载刺盈车”。南朝夏侯叔,以孝闻乡里,人争与相交,家中“积刺盈案”。有趣的是,还有以投刺为嗜好的。南朝梁人何思澄,每晩都削木书刺,天明即驾车外岀投刺访友,晚上
14、归来,一大把刺也就投光了,天天如是。 那个时代,人们不仅生前用谒、刺,死后也用谒、刺随葬,供在阴间使用。若是“拜见”神仙,不用竹简木刺,而用“金简玉刺”。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于是纸质“名刺”开始出现。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见,也是名片技术的一大飞跃。但当时并没有得到推广,因为纸质名片小且薄,不易保存,而且价格也很昂贵,所以当时比较流行的名片还是竹木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得到了推广。纸被广泛运用,纸质名片也逐渐流行起来。 唐宋时期,纸质名片已经很普遍了。那时科举制度流行,新科及第的进士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和位高权重的人,拜其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名
15、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且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 明朝时,名片又有新的称呼“名帖”。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 14 厘米、宽 6 厘米。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 “名片”的称呼出现于清代后期。清朝末年的老式名片,长约六七寸,是请名人或书法家写了字,刻成木戳,然后印在大红纸上的。名片的作用在于“通名”,但那时并不用于两人见面时交换,而是通常用在介绍他人去办事或拜访某人没有碰上等情况下,或由他人带去,或留下名片而返。 直到现代社
16、会,名片一直在发挥着其作用,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 文章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介绍了名片的演变历程。请仿照示例,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填写下面的表格。出现时间秦东汉唐宋明代清代名称谒刺名次名帖名片特点有专门的书写格式书其姓名、官职、年龄等内容,竹木材质;官场名片,专供拜见上峰之用。书写内容同“刺”,纸质材质;但没有得到推广。书写内容同“刺”,纸质材质;拜访前科及第和位高权重的人时用。书写内容是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纸质材质;“名帖”上所书名字越大表明越谦虚。(2)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以第段为例,找出实例并分析其作用。(3) 结合下列句子后
17、面括号内的提示,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拜会者把名字和其他推荐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拜谒者身份象征。这就是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名片。(“目前有史料记载的”能否去掉?为什么?)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
18、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坠落。C沉鳞竞跃 沉鳞:沉到水底的鱼。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 作者提到谢灵运有什么意外之意?(4) 你从这两个语段中学到了哪种描写景物的方法?请举例说明。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2)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
19、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按要求写作。题目:这道亮丽的美景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木板问钉子:“你总是被铁锤敲打,却从不抱怨,这是为什么呢?”钉子笑笑说:“我之所以能发挥作用,全靠铁锤的敲打。”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1.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
20、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本题 A 项“择”在“择菜”中读作zhi,在“选择”中读作z;“胄”和“骤”均读作zhu;“从”和“丛”均读作cng。B 项“砌”读作q,“彻”读作ch;“劲”均读作jng:“和”在“和颜悦色”中读作h,在“随声附和”中读作h。C 项“载”在“记载”中读作zi,在“载体”中读作zi;“湎”和“缅”均渎作min;“潜”读作qin,“浅”读作qin。D 项“瞰”读作kn,“看”在“看护”中读作kn;“着”在“着凉”中读作zho,在“不着边际”中读作zhu;“济”在“同舟共济”中读作j,在“人才济济
21、”中读作j。故选择 D。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错別字的能力。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別字,在此基础上,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本题要求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且选项都为词语,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各个词语时应格外细心,根据平时积累的固定词语或成语进行辨析。本题 A 项正确。B 项“瞭”应改为“缭”,“坻”应改为“砥”。C 项“浑”应改为“混”。D 项“躁”应改为“燥”。故选择 A。3. 【答案】(1) 欲辨已忘言(2) 东风不与周郎便(3)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
22、识记能力,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2)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便”的写法。 (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孟子富贵不能淫中“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意为: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表现了公孙衍、张仪作为大丈夫的威力。注意默写中别写错别字。(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考查
2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杜甫的春望,其中分别涉及“莺燕的活动”和“春天的花开、鸟鸣”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注意“啄”“溅”不要写错。4. 【答案】(1) 文中的“我”是“埃德加斯诺”。此时的“斯诺”对这片红色的土地已经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深深的感情。所以离去时恋恋不舍。(2) 因为毛泽东同志每天工作 13、14 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才休息。所以他在睡觉时不是对“我”漠不关心,而是太过劳累。【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文段中的“我”是“埃德加斯诺”。此时的斯诺对这片红色的土地已经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深深的感情。所以离去时恋恋不
24、舍。结合我最后一次走过保安的大街,越是走近城门,越是感到恋恋不舍,据此可见作者对采访所得事实是肯定的,赞美的对红军有着深厚真挚的感情。(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带着对红色中国的一连串问题来到陕北,见到了他期盼采访的毛泽东。在陕北四个多月,斯诺夜以继日考察、采访、拍摄,对毛泽东和中国都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且和毛泽东结下深厚的友谊。在斯诺离开时,毛泽东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休息。所以说他在休息的时候并不是对我漠不关心,而是太过于劳累才没有出现。5. 【答案】象态橡栗象:细心挑选产卵用的橡栗,保证食物充足。隧蜂:年长的隧蜂外婆充当门卫,保持警惕,尽力保护后代。西班牙蜣螂
25、:宁可自己挨饿也绝不让子女缺少吃喝。【解析】此题考查名著阅读。考生能答出像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具有慈母心肠的昆虫的名字并加以解释,言之有理即可。6. 【答案】(1)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 第句,删去“由于”或者“造成”【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解题时,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根据“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相关
26、的文化空间”可知,横线后面的内容是关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以填写的语句可以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第句缺少主语,可以删去“由于”或者“造成”。7. 【答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理由:因为它能简洁而又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最引人瞩目古遗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理由:因为它明确了该新闻所介绍的
27、对象以及其社会地位与价值。【解析】此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根据原文“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可知新闻标题可拟写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这样拟题简洁而又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根据选文中重要语句“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王都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等可拟写新闻标题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最引人瞩目古遗址或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原因是,这样拟写明确了该新闻所介绍的对象以及其社会地位与价值。考生据此概括分析作答即可。8. 【答案】邀请函尊敬的张
28、教授: 您好!我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但同学们对这段历史不够了解。为了使研学活动扎实有效,特邀请您于 1 月 7 日下午三点到我校为同学们做一场关于夏商时期相关历史知识讲座。诚盼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指导我们的研学活动。真诚期待您的到来!市第二中学团委2022 年 1 月 3 日【解析】此题考察拟写邀请函,考生需掌握邀请函的基本格式。此题应注意标题应写“邀请函”,称呼为“尊敬的张教授”,问候语“您好”,落款为“市第二中学团委”,点明时间“2022 年 1 月 3 日”,中间内容需表达连贯,表述清晰全面即可。9. 【答案】(1) 被那展开在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迷恋
29、科学研究);棚屋里的生活很宁静(能过不被打扰的生活);能一面进行实验,一面谈工作(能平静闲谈);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能专注于科学研究)。(2) 这是一个场景描写,镜头把夫妻的温情和科学家对事业的热情融为-体,令读者见证了科学家对发现镭真相的热切期盼。这里先用四个“转向”定格在“他们的镭”,仿佛又是一个慢镜头,把那份内心的激动、期盼,清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随后写到玛丽的姿势,用“前倾”“望”的动作,把玛丽观察镭发光的认真、专注和仔细的姿势和神态展示岀来,突岀她独特的专心境况及热切的好奇心。用“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的镜头,表现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母爱
30、一般的情怀,令人油然而生敬仰之情。(3) 选文第段引用居里夫人的日记补充了玛丽实验过程的细节,展示了玛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真切的心理感受,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选文记录了一个实验过程,在叙述过程中,通过日记的内容印证了记录的情景,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4) 居里夫妇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镭的颜色的美丽);居里夫妇提炼出镭愉快的心情;外在美: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内在美:热爱科学、执着、勤奋、顽强的态度和精神。【解析】(1) 此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根据前文语境“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等可得出
31、居里夫人认为快乐是因为被那展开在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或她迷恋于科学研究;根据原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等可知,居里夫人认为快乐是因为棚屋里的生活很宁静,她能过不被打扰的生活;根据原文“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等可知,居里夫人认为快乐是因为她能一面进行实验,一面谈工作(能平静闲谈);根据原文“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等可知,居里夫人认为快乐是因为她能专注于科学研究,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她觉得这种生活可遇不可求。考生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分析概括作答即可。(2)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要求从场景
32、描写的角度赏析,考生需找到该句的具体场景描写,发现场景描写的两点,进而评析句子即可。句中“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这是一个场景描写,这个镜头既体现夫妻的温情,又体现了科学家对事业的热情,令读者见证了科学家对发现镭真相的热切期盼;句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中的四个“转向”仿佛是一个慢镜头,对科学家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科学家的专注、激动等;“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中的“前倾”“望”是对玛丽的动作描写,这个场景也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她的专注,她观察的热情等;“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
33、一样”这又是一个使人联想的场景描写,这个镜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的热情比喻成母亲专注于孩子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的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考生据此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 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引用的内容是居里夫人的日记中的话语,根据原文中的关键句“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以及“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程,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气氛”等可知,居里夫人的日记内容不仅补充了玛丽实验过程的细节,使读者了解了居里夫人在进行科学实验时真切的心理感受,这样补充使科学故事更为真实,更为感人。而且居里
34、夫人的日记内容也体现了科学家对实验的专注,对事业的热情等伟大品质,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同时,插入居里夫人日记的内容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等。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 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中“美丽”的含义。从文章内容看,“美丽”的表层含义,是指居里夫妇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美丽,或镭的颜色的美丽;深层意思是我们可从文章感受到的居里夫妇在科学实验中提炼出镭愉快的心情。从链接材料看,材料一中的“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等内容可知,“美丽”是指居里夫人的外在美:如白净端庄的脸庞、
35、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等;根据材料二中“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等可知,“美丽”是指居里夫人的内在美:即热爱科学、执着、勤奋、顽强的态度和精神等。考生根据原文及材料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0. 【答案】(1) 门状;秦:书其姓名及其他推荐文字,材质为竹片或木片,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通报姓名时用的;清代:请名人或书法家写字刻成木戳后印在大红纸上的。其作用在于“通名”。(2) 引用、作比较:引用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的话,准确地解释了“名帖”这个名称的由来,同时通过“古昔”和“后世”称谓的不同,突出了“剌”和“名帖”的区别
36、是因为其材质不一样,使人一目了然;列数字:介绍明代的“名帖”时,用了“长 14 厘米、宽 6 厘米”的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名帖”的大小,使说明更准确;举例子:举“递帖给长者或上司时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名帖”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3) 不能去掉。“目前”是从时间上限定,“有史料记载”指出后面判断“中国最早的名片”的依据,去掉之后表意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解析】(1) 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根据原文“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名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且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等句可知,第空唐宋名片的名称为:门状;根据
37、原文“即拜会者把名字和其他推荐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拜谒者身份象征”,“谒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通报姓名时用的名片”等可知,第空秦时名片的特点为:书其姓名及其他推荐文字,材质为竹片或木片,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通报姓名时用的;根据原文“清朝末年的老式名片,长约六七寸,是请名人或书法家写了字,刻成木戳,然后印在大红纸上的。名片的作用在于通名”等可知,第空清代名片的特点为:请名人或书法家写字刻成木戳后印在大红纸上的,其作用在于“通名”。考生从书写内容、材质和用途这三个方面筛选信息,概括符合原文内容即可。(2)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考生需从第八段中找出实例并说明该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8、,加以分析,并点明使用此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等即可。如“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等句子是作引用以及作比较,分析作引用:作者引用清人赵翼在陔馀丛考的话,准确地解释了“名帖”这个名称的由来。分析作比较:通过“古昔”和“后世”称谓的不同,突出了“刺”和“名帖”的区别是因为其材质不一样等,对比鲜明,使读者阅读一目了然等。考生任选一句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 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色。“这就是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名片”中的“目前”是从时间上限定,“有史料记载”突出了科学性,真实性,也是判断“中国最早的名片”的依据。因此“目前有史料记载的”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则原意变成“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名片”,
39、表意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不删去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1. 【答案】(1) C(2)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3) 言外之意有三个:表达对谢灵运的钦慕。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望与谢灵运比肩。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4) 仰视和俯瞰相结合。如语段【甲】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仰视的角度写山之高,从俯瞰的角度写水之清;示例动静结合。如语段【甲】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是从静态呈现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晓雱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从动态表现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示例
40、抓住景物特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语段【乙】中,“鳞浪层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等一系列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时节水面的典型特征;示例写景要融入情感。如语段【甲】中描绘景物之后用“实是欲界之仙都”来赞叹,语段【乙】中用“脱笼之鹄”来形容他乍见郊外早春景色时的欣喜,都使景和情很好地融为一体。【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在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C 选项有误,“沉鳞竞跃”的意思是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岀水面。所以“沉鳞”是指潜游在水中的鱼。(
41、2)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文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交辉”:交相辉映。四时:四季。俱:“都”的翻译。(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文中说到“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是表达自己对谢灵运的钦慕;二是带有自豪之感,期望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三是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4) 方法一: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方法的理解。语段【甲】和语段【乙】对于景物的描写运用到了很多方法,例如语段【甲】的仰视和俯瞰、动静结合
42、,语段【乙】的情景交融等等,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例如语段【甲】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从仰视的角度写山之高,从俯瞰的角度写水之清。方法二:参考译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乙】高大的柳树夹立在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这儿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
43、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上的薄冰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波光光亮的样子,水面亮晶晶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12. 【答案】(1) “接”“连”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形成浑然无际的境界。(言之有理即可)(2) 词人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命运的不满。【解析】(1)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字,就是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一般赏析的思路是:释词义、明手法;描景象、摹情态;点作用
44、、表感情。本句运用“接”“连”两个动词,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波澜壮阔的画面,写出了动感和气势,描绘出一幅瑰丽雄奇,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2) 考查对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理解。此词当为易安南渡后的词作。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用“路长”“日暮”四字。“学诗谩有惊人句”,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13. 【答案】这道亮丽的美景 诗词,我与你的相遇,造就了这道亮丽的美景。 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刮着,雨在轻轻吹拂的雨中下着。那一张充满着失败与悔恨的试卷上,墨色已被渲染,不知是被轻柔地雨水还是被满目的泪水打湿了。那昔日光鲜亮丽的美景失去了,想抓也抓不住了。 我坐在书桌旁,翻看不堪入目的试卷。风轻悄悄的吹开了那一本诗词,把我带入了那个梦境中去。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炭多功能复合材料开发-洞察与解读
- 社交媒体情绪传染模型-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咖啡店租赁合同
- 2025年北京市家具买卖合同范本
- 怎么做好日语题库及答案
- 时代吉利应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石油化工秋招题目及答案
- 2025生特储能秋招题目及答案
- 2025人工智能训练师招聘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物流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学与减排路径报告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学生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培训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陆上风电工程标杆造价指标(2023年)
- 拆除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山东省青岛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七年级 数学试卷(含答案)
- 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数学试题(含答案)
- 绿色食品检测收费表(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沪科版(五四学制)全一册上学期期末复习卷①
- 高中英语3500词(乱序版)
- DL∕T 1798-2018 换流变压器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