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整理)_第1页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整理)_第2页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整理)_第3页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整理)_第4页
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夏、商和西周的贝币 课前导读:观察下列图片,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 布币刀币 圜钱楚币北宋 交子元代 纸钞 商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因此反思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对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借鉴的意义。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原始社会:(2)商朝: 出现了职业商人和货币,商业有了初步发展。(3)西周: (4)春秋战国: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货币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一.富商大贾周流天

2、下早期的商业交换交易活动频繁,货币可以看到骨贝和铜贝(7)宋元时期: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远行贩运、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商税成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8)明清时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晋商和徽商)(5)汉代:“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均有无而通万物”水上商运:“俞大娘航船”、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陆路商运: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发达金融货币:“飞钱”(汇票)柜坊(银行的雏形)(6)唐代:我国古代商业的起源商代货币“贝”为什么我们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 传

3、说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贩卖的物品为“商品” 。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商朝商业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商业的一些基本要素,如出现了职业商人和商业活动的交换媒介货币。布币刀币 圜钱楚币 隋唐时期,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贸易、中外交流蓬勃发展;至宋元时期,古代商业的发展更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元稹: 估客行 河北沧州出土的

4、唐宋时期的铁钱。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北宋时期的工商税一度占70%(其中一半来自海上贸易),而农业税只占30%。 明清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 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请回答: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里?商业资本活跃;会馆、地域性商帮出现 北方会馆的典型代表辽宁海城的山西会馆。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会馆为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公所。明代:会馆、商帮

5、 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由于商业竞争加剧,区域商人群体形成。实力最强的如晋商、徽商等。 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河南南阳的山陕会馆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徽商与晋商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 福建商帮广东商帮 山东商帮 宁波商帮 龙游商帮 洞庭商帮 江西商帮 陕西商帮明清十大商帮商业道德商业竞争激烈 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6、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追求厚利,既和且平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在包头苦心经营,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店铺居宅达到1000多间。到第二代乔致庸,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

7、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安徽人的身影。 “红顶商人”胡雪岩。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A、秦代二、“市”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场所)(1)城市中的“市”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投钱入器。B、西汉长安设正式的市9处,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经

8、营活动受到时空限制。C、唐朝经营活动仍受到时空限制;夜市比较繁荣。D、宋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监管;E、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2) 草市特点:远离城镇、交通便利、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意义: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补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A、六朝开始形成;受行政管理(草市尉)。B、唐代作用已经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宋代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王建汴路即事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东西九市”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文选西都赋当市楼

9、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 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文献典籍资料概括这两则文字材料中有关汉代“市”的信息东汉东门市画像砖长安市令 印考古遗存西市东市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问:唐朝对市的设置有什么限制?争鸣:唐代有没有夜市?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作出判断,并说说你的理由。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唐六典材料一:注:王建(767约830年) 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

10、建夜看扬州市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晚唐诗人薛逢(宋太祖赵匡胤说) “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宋代的“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分析上述图片,从经营的空间上看,“市”有什么发展变化?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 zhng )三百下,散。 唐六典材料二: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晚唐 王建材料三: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绝”分析上述材料,从经营的时间上看, “市”有什么发展变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

11、上酒楼。陆游新酒送外卖材料一: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汴路即事唐 王建 材料二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晚唐 杜荀鹤 分析上述材料,“市”的种类有什么发展变化?从经营空间看,从市的种类看,从政府对市的控制看,宋代“市”突破空间上的限制。“市”突破时间限制,唐宋夜市繁荣。新出现了“草市”、夜市等。草市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控制越来越松,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直接控制。从经营的时间看,材料阅读材料一:(唐朝)坊市制度规定:交易买卖有固定的市区;市内设市令,掌管市门启闭和市场交易;市区四面有门,按时启闭(日中开市,日入市散)。唐:商业活动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

12、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规定商业活动时间。材料二: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东梅花包子,材料三: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去闹处,通晓不绝宋:店铺林立、商品丰富、商业繁荣;有繁华的通宵达旦的夜市;居民区也可以交易买卖,不再有时间限制。“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 唐代。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 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 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B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13、。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张籍贾客乐探究:这一首诗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 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刘驾贾客词探究:这一首诗又反映了什么? 古代商人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通过后两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商人风光背后的艰辛与风险。正因为商人的辛勤奔波,才有了商业都会的崛起。 宋代:东京(开封)商业繁盛清代:苏州等地“十万烟火”(四大名镇)战国: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汉代:都市因

14、商业集中而繁荣王莽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三、商业都会的崛起(苏州、盛泽镇非常繁华;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较为有名)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农民赶着驮碳的毛驴进城车水马龙的码头区桥上的商业区1、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早期的“市”是商业活动场所,是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城镇发展特点:政府对城镇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制。如实行坊市分开等。2、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商业活动不再有

15、时间地点限制,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经济中心不再依赖于政治中心而独立存在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1、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草市、夜市、晓市)。3、商业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商帮)。4、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市。5、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商人投资田产,使商业经营成为地主经济的附从。梦回盛世唐朝时间: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地点:钱塘(今杭州)人物:苏老板一家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展史实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思考二:苏老板选择去扬州做生意,并能在那里买到他所需要

16、的各种商品,这说明了什么?如果不去扬州,他还能去哪里?结合地图概括五大都会的分布特点唐三彩是专为贵族特制的陪葬品;白银不是当时通行的货币;唐朝没有出现印刷的话本。思考三:苏老板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扬州?会选择轮船,因为运河已经开通。思考一:苏老板夜市看杂技可能吗?有可能。因为在唐后期在大都市已经出现夜市,并且也从东罗马传入杂技。思考二:苏老板钱袋被偷,还有可能做生意吗?有可能。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可以代人保管财务的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思考二:衙门会管这事吗?会,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商业活动思考一: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符合,唐朝大都市还有很多胡商知识整理和再现唐朝商业经济繁荣的

17、特点及表现交通便利:水路、陆路、海路四通八达;统一货币: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市场发达: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有固定交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还出现夜市、草市等。商人众多:胡商遍布;城市兴旺: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等。畅游百年商海 宋元时期,苏老板的家乡钱塘成为极盛之地,此时改称为临安。思考一:苏老板的后代凭着殷实家境,仍在做着买卖,在商业方面他能看到哪些他的祖辈无法看到的东西?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原先不准设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管理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畅游百年商海明清时期,苏家后代已发展成为当地的巨商富贾,富甲一方。思考一:各地分号生意日渐红火,商品需求量日益扩大,为此他找了很多帮工,他出钱,人出力,产品生产量得到提高。你认为这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吗?为什么?符合,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 A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B草市迎江货, 津桥税海商 C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D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2古代的商业都会城市较早地记载于 A史记 B战国策 C汉书地理志 D资治通鉴3古代中国的“草市”是指 A买卖草料的专业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 C城市集中贸易的地点 D与少数民族交易的集市 4商人可以在“市”里从事自由商业活动始于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5明清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