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毕业论文_第1页
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毕业论文_第2页
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毕业论文_第3页
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毕业论文_第4页
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 -毕业论文上一记录返回O下载打印 E2下一记到【标题】浅论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作者】周瑜【关键词】摆手舞 舞蹈形态 生产劳动 社会文化【指导老师】徐欣【专业】舞蹈学【正文】引言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己的语言,但由于曾经各民族历史发展 的不平衡,土家的先辈们没有编写自己的文字。于是他们就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 法来记载自己的历史,除了溪州土司几根炫耀战功的铜柱外,土家人全部的岁月都 沿着一条叫做酉水的河流中用一种浅显而别致的方式书写,这就是摆手舞。酉阳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它是土家人民长期以来勤劳与智慧的 结晶,是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

2、的精神集合体,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它 不仅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还表现了人们深刻、复杂的思想感情,古代人民生活的 样子通过舞蹈突现在人们眼前,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化。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 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有着 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人们通过表演或是欣赏土家舞蹈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它的历 史文化意义,了解它的来源发展,提高对它的认识。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外,酉阳 摆手舞已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民族舞蹈。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 校园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适应新课标、开发课程资源、 全面提高教

3、育质量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侵袭的自觉性,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功能。因此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提倡把校园文化融入到土家摆手舞文化。在原国家部颁韵律操基础上增设以摆手舞为内容的自编操; 要求师生员工人人会跳土家摆手舞,不论到哪里,都要宣传摆手舞,把摆手舞文化带到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去发扬光大。以促进和谐快乐的教学关系,形成合作融洽的共事环境,积极引导、逐渐形成校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酉阳的摆手舞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在整个酉水流域,土家族聚集之地都是出类拔萃的,这也许与摆手舞的简单平易有关,但在土家人眼中

4、,这舞便如他们的灵魂,在酉水流过之地生生不息。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专家对摆手舞的起源发展及其功能趋势等情况都有了详细的研究,但是在摆手舞的舞蹈形态方面研究甚少,因此我将从摆手舞的舞蹈形态着手研究。我们学校也有研究乌江流域文化的小组,这对于我搜集整理资料也起到很大帮助。酉阳摆手舞是我们民族的瑰宝,生在西南地区的我更有深入研究它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一、酉阳摆手舞的起源王光在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史中就提到 : 早在殷商时代,就有巴人“歌舞以凌殷人”的记载,至汉代演变成“巴渝舞”进入宫廷。这种舞蹈原为军前战舞,天生劲勇。根据史载,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古代巴人骁勇作战,边歌边舞

5、地凌厉进攻的场景。殷人能因此而吓得倒戈而逃,而其歌舞必是战歌、武舞,且士气磅礴、锐不可挡。这是艺术用于战场,取得心理战效应的最好证明。关于摆手舞的来历,民间传说是来源纪念普舍神树。普舍树是神树,相传土家先民在迁徙的途中,找不到安居乐业的地方。这时候普舍树自愿飞进水里,人们便爬到树上随树漂流,来到现在土家居住的地方。神树落地生根,开满鲜花,人们高兴地围着神树又唱又跳,通宵达旦。从此就兴起了摆手舞,至今仍在摆手堂前栽常青树,树上挂满各种灯笼,围树摆手就是纪念普舍树。从原始祭祀的巫舞之说里,林永仁在巴楚文化中这样写道: “巴楚舞蹈是从原始祭祀的巫舞发展而来的,后来楚人又发现巫的跳神舞蹈动作还可使人快

6、乐,巫风最浓的楚国便产生了对舞蹈形态美的自觉追求。还有一种就是巴楚文化交融的产物,两大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独具土家民族特色的酉阳摆手舞。二、酉阳摆手舞的舞蹈形态( 一)摆手舞在人们生产劳动中的体现研究酉阳摆手舞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摆手舞的舞蹈形态,从它的来源我们不难看出,摆手舞不仅是一种武舞,而且是一种集体舞蹈。经历了许多年战争的洗礼,在世世代代酉阳人的眼中,摆手舞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他们对在战争中生活了多年后用舞蹈表达的对战争的理解。长期以来,土家人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等代代相传。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旷豪放的民族性格

7、。早在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就记载了巴渝舞盛况: “千人唱万人合,山陵为之震荡,川谷为之荡波”。长期以来,土家人代代相传,习以为俗,并且加以改进和创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舞蹈动作。 酉阳是“中国民间艺术( 摆手舞 ) 之乡”。在古老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土家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土语称为 舍巴日 ( 跳吧 ) 。它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是土家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及图腾崇拜和土王崇拜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节日喜庆、婚丧祭祀等

8、活动中都明显地表现出来。摆手舞是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摆手舞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 的条件。而在酉阳,祖先在很多年的战争生涯里足步形成了这样强硬的性格,然后 又在世世代代的酉阳人民的心中留传了下来,最后足步形成了摆手舞的舞蹈形态。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摆手舞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摆手舞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摆手舞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从此,摆手舞脱离里战争的阴影,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也成为巴、楚文化交融的奇芭。作为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形态的酉阳土家摆手舞在情感形态的表达上十分自然、真挚,既追求生

9、活的真实,也表现艺术的真实,土家先民从生产生活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出许许多多细小而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原始动律,是历代土家人对生产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真实情感的升华,情绪自然朴实,感人致深。( 二 ) 摆手舞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基本动作都是从不同的层面上表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例如 : 手脚同边的“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系列动作,从表面上看违反了生活的真实,但仔细研究才发现,这正是适应了肩挑背磨和走惯了山涧小道的土家先民对真实生活的艺术夸张,或者说是在强烈的生活压力面前所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 又如 : “抖疙蚤”、“叫花子烤火”等一些动作,形态十分丑陋

10、,其寓意也不乏讽刺,但它却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辛酸和苦难,时刻教育后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从形态的“丑”中演绎出了深遂的美感; 再如 : “磨鹰闪翅” (即岩鹰 )等动作,是土家先民对盘旋和翱翔在武陵上空的岩鹰的原始摹仿,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民渴望展翅飞翔和冲出大山、搏击蓝天的美好愿望。酉阳摆手舞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来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争战、祭祀和性爱等一切领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舞蹈也随之发展分化,一部分成为为奴隶主表演的舞蹈,以后发展为宫廷舞蹈

11、; 另一部分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不平衡,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很少在史书中留下它们的踪迹。然而极为宝贵的是植根于人民生活沃土中的民间舞蹈,经过数百上千年的传承演变,至今仍流传于各民族群众生活中,尤其是地处边疆交通不便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直至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仍较多地保留着原形态的舞蹈特征,具有舞蹈史前史的性质。它们的表演形式、风格特色及其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人们生活的总体现。( 三) 社会文化对摆手舞的影响土家摆手舞集歌、舞、巫 ( 祭祀 ) 于一身,是文化多元化的真实体现。加之清朝初期“改土归流”以来,随

12、着“湖广填四川”的几次大移民,中原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渗入,土家摆手舞中的祭祀主体由过去单纯的土王崇拜演化而为宗族宗教敬仰,摆手舞的舞蹈动作由过去的大摆手( 战前舞 ) 派生出小摆手,即在宗祠前举行。祭祀活动中的土老司头们戴凤冠,身穿红褂,腰系八幅罗裙,手摇八宝铜铃和司刀,口吟咒语,指挥热血沸腾的人们冲进庙请神祭祀,然后到赛场上比武扬威,或演练军前舞,其中夹杂了傩戏的成分。这些现象,说明土家摆手舞已明显呈现巴、楚文化相伴相生的局面。从许多史籍资料中不难看出,土家人的祖先巴人尚歌舞,敬虎、蛇,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楚地则巫风盛行,以龙、凤为图腾,而酉阳的酉水地区处于巴楚文化交融的结合部,还是两大文化相

13、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最理想之地。巴人的后裔是土家族,是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们一致的结论。史料表明,巴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当年的巴人不仅勇武,而且善歌善舞,在参与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争中,以独特的战舞使殷人望风披靡。古代巴人把摆手舞视为军前舞,无异于今天的战前军事演习。这种军前舞,不仅使参战者得到战前军事训练,而且还在歌舞之中昂扬斗志、凝聚人心。所以,巴人组建的军团勇不可挡、所向披靡。巴人及其后裔土家人,歌舞伴随生活的全部,不仅战前要歌舞,而且年节喜庆、祭祀祖先都要举行歌舞活动。在酉阳的酉水地区,真是无人不歌,无人不舞。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舞蹈与人类学也有

14、着漫长而相互联系的历史。毫无疑问,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我们了解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东西。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文学者只看到巫术与艺术、神学与美学、神格与人格的关联,只看到了一种文化的模式,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的文化观念。一些人甚至谈巫色变,在许多人文学者的眼中舞蹈是仅仅一种文化的象征。但是,我却认为舞蹈它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的一种文化形态。就如酉阳的土家摆手舞他直接反映了人们的

15、生活和文化,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三、结语综上所述,酉阳土家摆手舞是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是武陵山地区民族文化现象中的一朵奇葩,是土家先民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对人类的某些生存行为、民族历史、古代战争、生产生活的形象总结创造的优秀文化形式,也是近600 万土家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深刻的民族原因,是文化融合的特定产物,是历代土家人对生产生活的形象概括和真实情感的升华,自产生以来就和土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延续和传承土家族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酉阳正在将这集观赏性和普及性的传统舞蹈文化发扬光大,摆手舞普及和大型群众性广场摆手舞活动如火如荼,优美的音乐,矫健的舞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