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_第1页
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_第2页
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_第3页
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_第4页
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事检察监督中公共利益的界定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将民事调解明确纳入检察监督范围,同时规定民事调解的检察监督标准是“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相对容易判断,如何理解社会公共利益就成为开展民事调解监督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在何谓公共利益这个问题上,永远无法形成广泛的共识。公共利益如同一个空盒,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装入其中。因此,本文不希望从众说纷纭的理论观点中厘清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而是结合民事调解案件检察监督的特定语境对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民行工作中界定社会公共利益作有益的探索。一、社会公共利益主体的界定与社会公共利益出现在同一法律条文中的通常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第三

2、人利益。社会不是确定的某个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我们普遍认知到它的存在, 却无法想像出一个具象的权利 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是法律关系中依法享 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通常包括一国的公民、企事业单 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作为整体的国家,也包括居住在所在国的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因此,从民事法律权利主体角度讲,社会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独立的权利、义务主体。(一)社会的概念和特征。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

3、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分析上述概念可以发现:第一,社会本质上是人的集合。社会中的人包括自然人和组织(包括法人)。第二,社会是一个集合概念。社会中的自然人和组织都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所以社会只能是不特定多数人的整体。第三,社会有地域性的特征。社会的地域性与国家的行政区域并无直接关系,却往往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紧密相连。第四,社会中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相互联系。法律关系仅仅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宗教、道德、民族等法律之外的社会关系作用更为广泛。作为社会公共利益权利主体的社会,在法律意义上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生活在特定地域的有共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人的集合。(二)申请民事调解检察监督的主体。我国新修改

4、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条款,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作为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代表,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当然可以申请民事调解检察监督。而公益诉讼之外的民事调解案件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民事调解仅损害一方当事人利益,如由于一方当事人欺诈而达成的调解 协议; 二是民事调解仅损害案外第三人利益,如二人虚假诉讼达成调解协议,侵占第三人所有的财产;三是民事调解仅损害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如两个公司借民事调解达成具有价格控制的协议;四是民事调解损害特定人(包括一方当事人、第二人)利益的同时损害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如在法官不正当干预下,双方当事人达成有利于一方在某一行业形成垄断地位的协议。民事检

5、察监督权在性质上是对公权力的监督,监督对象是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即使不存在申请监督人,检察机关发现民事调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依职权进行监督,检察监督权的设计初衷是公权制约而非权利救济。在这个意义上,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调解案件申请检察监督与举报、控告刑事犯罪类似,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作为监督线索提供人。因此,在第三种和第四种情况中,被侵害的社会公众包括纠纷当事人均可以提起监督申请。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属于民事调解检察监督范围。 根据民事检察监督公权监督属性,对 当事人民事诉讼行为的监督是通过监督审判权的合法、正当行使间接实现的。如果民事调解不涉及审判权违法,仅损害

6、一方当事人或者案外第三人利益,则检察权不宜介入。而且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三人撤销之诉,可以救济调解案件侵害案外第三人个人利益的情形。二、社会公共利益范围的界定“公共”是指可以同时供许多人使用,也就是指非排他性,即无法阻止某个人使用。可见,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公众而言,在于能够非排他性的使用,而不是像私权那样的排他性支配。由于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公共的范围也是非常宽泛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研究, 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方面:(一)公益诉讼涉及的领域。民事诉讼法(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第五十五条规 定了 公益诉讼, 认为污染环境、 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

7、损 害社会 公共利益的行为, 据此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属于社会公 共利益。 根 据第五十五条,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 民法院提起诉讼。 这些有关公益诉讼主体的规定存在于各种部门 法当中,必然会随着社 会发展突破现有的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领域,可作为确定社会公共 利益领域的法律依据。(二)经济法规制的领域。 法学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宪法、 行政法、 经 济法领域,其中只有经济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能够进入民事诉讼。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 性而制定的调 整全局性的、 社会公共性的, 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 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的对象包括

8、市场主体关系、市 场运 行关系、 宏观经济管理关系、 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 涉及面非常 广 泛。因此,经济法所调整而且能够进入到民事诉讼的社会关系 领域应 当包括在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 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案 件案由规定( 2011 年修正)第五部分知识产权与竞 争纠纷中包含 不正当竞争纠纷、垄断纠纷、劳动争议(其中有社 会保险纠纷为第三 级案由) 三个二级案由; 第九部分侵权责任部 分中二级案由侵权责 任纠纷中包含三级案由环境污染责任纠纷, 这些纠纷所在的经济法领域属于民事调解检察监督中社会公共 利益的范围三)法律规定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领域社会生活的领域是相当宽泛的, 法律仅能够规

9、范其中的一部 分, 法律规定之外的部分尤其是人的思想方面主要是道德、 宗教、 民族信 仰、 风俗习惯起到规范作用, 这些规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 演进形成 的, 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准则的集合, 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这些规范在法律中多以社会 公共利益作概括表 述, 作为人们在民事活动中意思自治或者行使 处分权的边界。 例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 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 发 201012 号)第三条规定:“人 民法院在审查判断有关标志是否构 成具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情形 时,应当考虑该标志或者其构成要素是否 可能对我国政治、 经济、 文化、宗教、民族等社会公

10、共利益和公共秩 序产生消极、负面影 响。”因此,道德、宗教、民族信仰、风俗习惯 等当然属于社会 公共利益的领域。三、社会公共利益内容的界定 社会公共利益落的脚点在于“利益” 二字。 所谓利益, 就是 能够使社会主体的需要获得某种满足的生活 资源, 而这种资源满 足的程度是以客观规律、 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 所认可的范围为限 度的。属于一)社会公共利益主要体现为众多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的内容已经有比较明确的法律规定, 有实体和程序 两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 德国学者莱斯纳多认为,数人之私 益可以形成公益,即公益是由私益所组成。 我国民事诉讼法 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

11、益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个人利益是丰富、明确、具体的,基本上全部纳入法律利益范围,基层司法机关所存在的地域范围也是既定的,如果能够证明民事调解行为损害这一地域范围内众多的个人利益,也就能够证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从而使得宽泛的社会公共利益能够比较明确的在民事调解检察监督工作中得到准确的适用。(二)社会公共利益不限于法律利益。法律利益是利益的一种形式,是从利益体系中剥离出来的、以法定形式存在的利益,也即通常所说的合法利益或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在现有法律规范中并没有一个内容完整的表述,而是散见在诸如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具体法律之中,所以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成为一个集合概念。个人利益(包括自然人、法

12、人和其他组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间的妥协有向外部扩张的倾向,可能损害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表现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公共资源,从而间接的影响社会中的个人 利益。在民事主体行使处分权的意义上,民事调解类似于民事合同。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属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也就是说立法中承认有法律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存在。而且在现实中,由于社会公共利益范围的广泛性,不限于法律规定的社会关系领域,所以社会公共利益不仅限于成 文法规定的法律利益。(三)社会公共利益不限于物质利益。者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环境和消费法权益属于社会公共利益。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

13、存和发展的 各种天然 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 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些属于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物质资源,所以社会公共利益包 括物 质利益。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 受服务时 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 品或者接受的 服务的真实情况, 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公平交 易,在购买、使用 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 俗习惯得到尊重等等。 可见,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满足社会公众 安全、自主、公平、有尊严的 进行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权益,具有

14、 非物质属性,所以社会公共利益不 限于物质利益, 尤其是那些能 够满足社会公众精神生活需要的道德、宗教、民族信仰、风俗习 惯等 非物质利益资源,在维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起着非 常重要的 作用,同样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在民事诉讼法的体系中,民事调解检察监督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可以与公益诉讼中的社会公共利益联系起来, 作系统解释。社 会 公共利益是指能够非排他性的满足生活在特定地域的人 (包括 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资源的集合。在民 事调解检察工 作中, 社会公共利益主要表现为众多个人的法律利 益,但不限于法律 利益,也不限于物质利益的范畴作者:北京市平谷区人民 XX 院民行检察处主任助理)J.2007注释: 赵小军,社会公共利益的滥用与保护,学术研究10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