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_第1页
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_第2页
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_第3页
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_第4页
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学导论期末论文 卢琦08300140050 PAGE PAGE 7“吃NP”的认知、使用和接受评价内容摘要:生活中有关“吃”的搭配多种多样,这一语言生成性的体现满足了人们语言使用的需要,而为了使之成为可能,人们还具有了理解语言的含义和在语言使用中进行推理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结合一些语用学的知识,对“吃NP”的搭配做一些调查和研究,来了解语言组合的生成,表达效果和接受程度:即为什么可能产生无数的新词、人们如何理解、又如何评价它的接受效果。关键词:吃+NP生成性认知推理接受评价语言的生成性与经济性 “吃”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动词。在平时的使用中, “吃”实际上有着更多的用

2、法,以“吃+”的结构为例,可能的搭配有:吃饭、吃面包吃食堂吃官司吃青春饭从以上的列举可以部分归纳出:吃后可加的名词有可食用的实在的物体、有以食物为比喻的(青春饭)、有与食物有关的处所、还有完全与食物无关的抽象名词。首先,这体现了语言的生成性:在遵循一定语言规则的基础上,一个“吃”字与各种名词搭配,形成了无数表达方式,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而不断丰富,新的现实情况会催生出新的组合。比如“吃父母”(或“啃老”)是目前很流行的词汇,这是依据目前众多年轻人无法独立、继续依靠父母生活的现实形成的。“吃”和“父母”都是本身就存在的词汇,都有各自独立使用时的含义。“父母”这一名词含义相对较清晰,重点看“吃”:这

3、里被理解为“依靠”,与已有“吃老本”中的含义相近,说明以既有材料为基础,人们可以发展出源源不断的新词来描述新的社会现象。其次,这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表达者的最小容量与接受者的最大容量。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各种语言的发展变化都呈现一个共同的趋势,即简易化。这一原则是法国语言学家A.Martinet (1962)为探讨语音变化原因而提出的一种假说。根据他的理论,经济原则支配人们言语活动,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过程中尽量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语言单位,从而以较少的力量消耗来传达较大量的信息。受时间、精力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言语交际中的经济性,缘于交际者对一系列可能话语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用

4、最少的言语输入获得最大的交际效果。一方面通过生成,我们只需有限的词语和相应的规则就可以创造出无数的表达。把“依靠”、“遭受”等含义并如“吃”,使表达者可以用更少的词句表达原有的意思,可能还更生动。另一方面,语用者也会选择更简便的方式去表达,如本身汉语中也有“去食堂吃饭”的表达,但使用者会认为“吃食堂”的表达更为方便。汉语中还有一个可搭配多种NP的动词“搞”。据从事过口译的人说,当听到复杂的英语动词或短语一时难以翻译时,就用“搞”,比如“搞建设”“搞发展”“搞教育”就可以把develop, carry out等诸多词的翻译解决了。综合以上,生成性是语言表达经济性的一个基础。若每一种新情况的新的表

5、达,都要创造一些新的词语,语言的词汇量就会非常巨大,人们要花去更多的精力去记忆每一种具体情况下需要使用的表达。实际上人们不是这么刻板的。人们用以前的词汇进行新的组合,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既有资源,满足新的需求。而要能使用旧词组合表达新意、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人们必须有对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下面将分别从语义和语用方面分析搭配本身的含义和它的使用情况,了解语言的多种搭配与人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关系。“吃+NP”搭配的认知和使用情况通过搜索和访问同学了解一些搭配的使用和情况认知,得到以下信息:从百度搜索关键词显示的网页数量上看 为了验证,在Google也做了同样的搜索,数量依次为38,000,000;13

6、,300,300;2,620,000;11,400,000;42,000,000。基本趋势与百度一致。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结果并不是严格的都是关于这些搭配的网页,也包含的断章取关键词的现象, Google的搜索结果中这种现象更多。:搭配“吃饭”“吃面包”“吃官司”“吃女人”“吃电脑”数量44,500,000379,000348,00032,5005,910“吃饭”、“吃面包”作为“吃”基本含义的搭配,被使用的次数较多,而且用法固定。搜索出的网页标题基本是诸如“哪里吃饭最好”、“早餐吃面包”的表达。而相比较来说“饭”的含义比“面包”更广、在生活中更具有普遍性,被使用的次数也更多。“吃官司”与此

7、不同,虽然这个搭配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固定组合,但确切的含义是指什么呢?这个搭配历史悠久,在宋人话本中,已经有“吃官司”的表述:“送到临安政府去吃官司。”但在古典小说中,它是指“获罪服刑”的意思,不是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遭遇诉讼”。即使都按照现在的解释也是不明确的,在被访者中,大家都并不清楚“吃官司”到底指诉讼进行到那一程度,是接到传票要出庭还是被判决之后,再加上这一搭配在不同地区体现出的感情色彩,使得其意义更为复杂。这种模糊的确引起过麻烦,比如有标题中使用“吃官司”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律师的争议 法路网lengku的日志 “吃官司”也要吃官司吗 /space-154-do-blog-id-1610.

8、html。再往后看,“吃女人”就表现出更大的丰富性:有“吃”的基础含义:“野蛮的吃人族,残忍吃女人”。其他大致归为“男人吃女人哪一套”、“吃女人软饭”、“吃女人的亏”这些类型,如此的搭配表现出复合性,他们其实是“吃那一套”、“吃软饭”、“吃亏”和“吃女人”的结合变体,若单说“吃女人”,人们难以去推测它的含义。最后,前面的搭配不管有何特点,都已经进入了公共的交际范围,而“吃电脑”是随意输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表达间的差异性更大。如“自己输了吃电脑”,只是用“电脑”表示一种不可能被吃的物体,表达不能输的决心,“吃”做基本含义理解。还有“吃电脑必修课”,讲述操作电脑的方法,此处“吃”与“吃透理论”

9、类似。这些搭配表现出随意性,是不固定的。当面对这种生疏的表达,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比如还有被访者将“吃电脑”理解为“天天宅在电脑前”。一个搭配的使用次数与其语义承载量有关,即要看这一搭配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人们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在多大范围内存在共性。基本表达只传递意义(或者说客观事实),而延伸而来的搭配除了要表达客观内容,重要的是还传递了说话人的情感意图。以“吃女人软饭”和“依靠女人生活”两种表达为例,虽然它们表达的事实基础是一致的,但根据正常社交中的感受,前者明显有鄙视、歧视的态度。这对接受者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就提出了要求。有被访同学表示,她只听说过这种表达,但是不清楚含义,另一位知道含义

10、的同学表示,她是从父母那里学到这种说法的。 把以上的信息综合来说,“吃”的搭配有几种层次:.“吃饭”、“吃面包”含义明确,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意义统一性高。人们理解也更清晰,主要接受它表达的事实含义。最多的使用频率显示出它被认可的程度更高。.像“吃官司”“吃软饭”这种约定俗成的用法的使用,受到经验和文化的影响,不同经验和认知水平的人对此的接受程度都不同;被访者基本表示这些搭配是从他人的表达中获取的,并且要到达一定的年龄才可以理解,说明这类搭配是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发展出来的。.“吃女人”“吃电脑”等的接受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更大,表达意思不固定,若没有上下文,则很难推测出它的意义,只能凭自

11、己的经验和一般规律去想象。“吃+NP” 使用中的推理以及接受效果评价从使用接受的角度,随着“吃”后面搭配名词范围的扩大,理解这一搭配需要动用的思维活动也增多。因此,不同类型的搭配需要不同的理解机制,此外还会受搭配的文化内涵、人的认知水平以及与语用者互动情况的制约。基本含义是人们共知的,对于“吃”的基本搭配,人们只要有基本语法规则即可理解和掌握。比如能理解“吃面包”的人可以同样不费力的理解“吃猪肉”。但其他的就不同了,它对接受者的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要求,需要其在语境中进行推理。正如上文所总结的,伴随从基本含义到延伸的搭配,对接受者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要求在提高。但并不是每次遇到这些搭配都需要我们

12、这样从头去推理,这得益于语言现象的语法化或习惯化进入词典即是语言固化的有力表现。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中,“吃”的解释有11个,给出单独解释的以“吃”起首的词语80个,其中属于“吃NP”结构的55个。从中可以找出一些举例中搭配所对应的解释,而“吃软饭”这种约定俗成的用法已经被列入词条项目。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吃饭、吃面包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吃食堂依靠某种事物来生活:吃老本吸收(液体):道林纸不吃墨某物进入另一物体:吃刀消灭(多用于军事、棋戏)领会、把握:吃透文件精神承受、禁受:吃得消受、挨:吃亏耗费

13、:吃力被(多见于早期白话):吃他耻笑可以说,语言的固化是对某一表达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表明这一搭配在使用中已经形成共识。其他现在还不固定的搭配,如“吃女人”,可能会在更多的使用中被总结归纳,可能也会走向固化。固化对于语言的推理和接受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固定化的表达简化了人们日常的推理,如“吃官司”等组合已经成为人们习惯的表达,进入日常使用的词汇。另外,已经固定了的表达还可以作为今后新表达的推理基础。比如“吃青春饭”,需从“吃”的特别含义和“青春饭”的比喻义去理解,但它已经固定,可以成为其他表达的参照。若有人说“吃老年饭”,可能人们要从“吃青春饭”推断出是依靠年老的某种优势,但这与一般人们的

14、普遍认识是不同的,通常会认为老年时各方面精力会下降,可依靠的特质较少,此时人们会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这一说法,比如某一方面需要老年的经验或政府对老年人的照顾政策等。还有其他违反“吃”的一般搭配准则的情况,需要人们去推测其言外之意。以上是针对搭配含义的推理,而在确定的某次交际中,接受程度还受当时语境、双方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的影响。“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的互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人们并不是完全按照词典上的含义进行交际,甚至很多搭配是还没有进入习惯化的领域的。Levinson(19

15、83)认为,语义学意义与语用语境无关,语义学意义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语用意义则和语言交际场合所涉及的语境、语用者的假设、信念和推理有关。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是 what is said和 what is meant/implicated的关系,后者与说话人的意图和受话人的解释和推理有关,因此具有间接性,或者说是对语言行为进行最为相关的意义充实后得到的结果(Sperber &Wilson 1986) 熊学亮.语言使用中的推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71。那么,要如何评价这些接受效果呢?这要看对语言行为进行最为相关的意义充实的情况。以装水的瓶子为比喻,整个瓶子的空间表示语言传达的信息总量,瓶内已有的水是搭配本身携带的信息,剩下的部分需要借助推理、情景互动来补充。结合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搭配的本身语义越明确,交际中对推理的需要就越少,即只需要对语言行为进行较少的意义充实。对语言的接受首先是客观事实的清晰度,其次是情感表达意图,从欣赏的角度,还有对语言本身生动性的体会。这个搭配有语义和语用的两个层次,对语言的接受有明白行动反应内心体会。(一)正确传递了语言的含义:语言接受的首要效果是达意,即理解说话者基本的事实陈述。(二)完成交际目标(三)得到情感的认知和体会:可能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