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 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既着眼于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又立足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既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维护国 家文化安全,又立足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希望以系统思维、整体推 进、协调发展的“工程”形式,并通过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展,推动文化惠民、 文化乐民、文化安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如何深入切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主要有哪些呢?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

2、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 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数千年历史的铸炼和积淀,汉字所蓄涵的丰厚文化底蕴,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想象和比拟 乃至识字、解字、说字、测字等,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离开了作为 母语的汉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来讲,还包括藏、蒙、维、彝等语言文字),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通过汉字、汉语的教 育学习来传承传播中华文化,是一条根本的途径。毋庸置疑,增强中国文化软实 力,增强世界对中国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汉字与汉语将承 担不可替代的责任。的。汉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系统书法、

3、碑刻、篆印、诗词、联、灯谜,以文化经典为依托。中华文化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 的典范性著作。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用文字铸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 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 道德资源,为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经典原著为依托,大力推 进经典作品的整理、翻译、改编、诵读等,让经典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发挥根本性、支撑性作用。推动文艺创作和戏剧表演重回经典,以经典为滋养,以经典为题材,将历史上著名的小说、戏曲、传奇重新改编、演绎,融入时代元 素,推陈出新并发扬光大。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习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事

4、象,既是各民族不同 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其形成与 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传统习俗是一项 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历史内涵,是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精神原乡和 文化脐带。我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习俗和节日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传统习俗和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 成员心情、心性、心思的牢固纽带,过好每一个传统节日,传承好每一个优秀传 统习俗,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让每一 位中华儿女为中华灿烂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5、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加强认知教育。 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对不断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召 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 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体系、推动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基础。在国民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 化的迫切任务。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 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以化育知行为关键,不分年龄、职业、 性别、民族,把“书香中国”建设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6、全面推进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以文化传播为平台。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加强自身 人文道德修养,使传统文化能够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把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 发展关系,探索文化改革发展创新之路,注重将传统文化融进群众学习交流生活 之中,针对群众的需求特点,推出各种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扩大传统文化的接受面。当前,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手 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的阅读习惯。新媒体时 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平 台的传播优势,立足本地,将乡贤文化、村规校训、优秀家风、传统

7、民俗等进行 广泛传播,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最佳途径。以生活方式为目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优秀传 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于思想、文字、语言,还存活于书法、音乐、曲艺等 老百姓喜爱的文艺形式中。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采取背诵经典名 篇这种相对枯燥的形式,而应将其生活化、大众化、多样化。只有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传统文化才会变得具体可感、有血有肉,才有 生命力,才能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并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群众参与性强、受众面广的文化活动是传承发展中华优

8、 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开展各种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为目的的大型节庆文化活动,因时而变结合日常生活的时间节点开展以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多样化活动。活动,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 在。离开了文化传承活动,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活力。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可以组织 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对联、剪纸比赛等群众喜 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成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以对外宣传为渠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最有效方 式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创新文化“走出去,的表达方式,向世界宣 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创作、 影视戏剧、造型艺术等文艺创作活动之中,渗透在网络信息、文化交流、旅游观 光中,以国际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