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肥胖症的健康管理课件_第1页
健康管理师肥胖症的健康管理课件_第2页
健康管理师肥胖症的健康管理课件_第3页
健康管理师肥胖症的健康管理课件_第4页
健康管理师肥胖症的健康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肥胖症的管理主要内容概述肥胖症危险因素肥胖症评价超重肥胖者管理肥胖症何谓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1、概念 一 概述 脂肪细胞体积增加数目增多体重增加正常人体 300350亿个我们已经面临肥胖大流行!全球10亿人超重3亿人肥胖2、 流行特点 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在过去10 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肥胖症患病率增长10%40%。2002年全国调查肥胖发病率 成人超重 22.8% (大城市 30.0%) 肥胖 7.1% (大城市12.3%)大城市儿童肥胖8.1%我国超重和肥胖北方高于南

2、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肥胖本身引起的症状气喘疲劳多汗睡眠困难腰痛髋、膝关节痛抑郁消化不良尿失禁月经失调不孕、不育多毛对智力的负面影响3、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 危险性显著增高(相对危险度大于3)危险性中等增高(相对危险度2-3)危险性稍增高(相对危险度1-2)2型糖尿病冠心病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疾病高血压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血脂异常骨关节病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气喘脂肪肝生育功能受损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背下部疼痛麻醉并发症童儿肥胖体型社会心理问题(自闭

3、症)认知困难体重过重后背疼痛矫形外科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胆石症皮肤改变肿瘤持续至成年高血压异常酯血症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抗胰岛素性生育功能受损影响性发育生长过快肝脂肪变性多囊卵巢综合症运动障碍22种后果(1)依照发病原因: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 (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两种 4 、肥胖症分类单纯性肥胖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

4、者。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营养性肥胖 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药物副作用 皮质醇增多症 内分泌 代谢病胰岛素瘤、甲减 继发性肥胖 下丘脑性肥胖 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多见于男性。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

5、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种肥胖很危险,与心脏病、脑卒中高度相关。鸭梨型肥胖:肚子不大,臀部和大腿粗,脂肪在外周,所以叫外周型肥胖,多见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二、肥胖症的危险因素1、营养因素1)妊娠期营养因素2)婴儿出生后的喂养方式3)不良饮食结构4)不良饮食习惯2、体力活动过少1)妊娠期营养因素: 有报道表明,妊娠最后3个月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发生肥胖者较少,而妊娠前六个月营养较差的母亲其子女肥胖的发生则较高,提示胚胎生长发育早期孕母食物摄入量对胎儿生后的营养状态存在较大影响。2)

6、人工喂养及其辅食添加: 研究发现在生后四周内就喂以固体食物的结果将造成儿童27.71%超重、16.7%肥胖。 过量饮食、人工喂养、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喂养模式均是引起肥胖病的高危因素。 奶中能量较高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增重速度,尤其是生后六周内喂以高能量配方奶将使儿童体重急速增加,为日后肥胖发生打下基础。3)饮食因素(1)摄食过多 又称过食。膳食中能量的摄入总量是决定脂肪贮存与否的关键因素。 能量过剩, 脂肪的形式储存,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 。(2)膳食结构中各营养素间失去平衡 脂肪比例: WHO的建议,膳食中脂肪供能比不超过30,动物脂肪供能比应在10内。 膳食中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摄入增加是

7、肥胖人群增长的重要原因。 当膳食中的脂肪含量超过30%时,增加体力活动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很容易被抵消。碳水化合物含量高GI食物(主要来源于精炼糖类食物)易使机体遭受糖的冲击性负荷,导致反馈性的胰岛素过度分泌,增加机体的饥饿感并可能引起额外的能量摄入。经常摄入高GI食物明显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 钙的缺乏也与肥胖发生相关 当膳食中缺钙时,机体在 甲状旁腺素和活性维生素D 作用下,提升细胞(尤其是脂肪细胞)内的钙浓度,而脂肪细胞内的钙积聚能抑制脂肪分解和促进脂肪合成,导致肥胖发生。缺乏维生素B族饮食可能造成肥胖症 近年来,日本专家发现造成肥胖症的饮食营养,也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

8、族,因为体内脂肪转化为能量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饮水不足易造成肥胖 体内如果水分不足,就无法对脂肪进行充分的代谢,从而储存体内。肥胖者体内水分比正常者少1520,因为脂肪组织含水少,而肌肉组织含水多,肥胖者即使不减肥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4)不良的进食习惯 (1)调查研究发现,在一天之中进餐26次的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多的人。另一个容易致人肥胖的不良习惯是晚上进食,有人称之为“夜食综合征”。在夜间人的生理节律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摄入的食物比较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2)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 食物的能量密度: 指平均每百

9、克食物摄入后可供能的热卡数。 (3)不良的进食行为肥胖样进食:几乎见于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其主要特征是:进食时所选择的食物块大,咀嚼少、整个进食较快,以及在单位时间内吃的块数明显较多等。在这种方式下不仅进食快而且进食量大大超过了非肥胖者。2、体力活动过少 体力活动减少对肥胖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富裕生活中,节约能量的设施可以减少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容易使机体产生肥胖。3、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内分泌与疾病因素4)行为心理因素1)遗传因素 多基因遗传,易发的作用 父母 子女 一人肥胖 40肥胖的机率 双方皆肥胖 7080肥胖的机率2)年龄和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

10、肥胖率均增高,机体总体脂量增加。女性通常比男性容易肥胖。从生物学角度看,女性脂肪细胞数比男性多,约占体重22%(男性占15%)。雌激素本身有增加脂肪沉积的作用。3)社会因素 全球肥胖症患病率的普遍上升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有关。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进食模式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随着家庭成员减少、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高,在外就餐和购买现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况增多,其中不少食品的脂肪含量过多。特别是经常上饭店参加宴会和聚餐者,常常进食过量。电视广告中高脂肪、高能量和高盐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对儿对儿童饮食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4)行为因素在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导致肥

11、胖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三、肥胖症的评价 肥胖症的评价指标有: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标准体重等1标准体重计算公式:男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可对肥胖程度进行粗略估计。判断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为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2.体质指数BMI(最常用) 体质指数=体重/身高 2(kg/)2427.9 2818.523.9中国改良标准 18.5诊断标准:WHO (

12、1997)亚洲(2000)中国(2003) 正常18.5 24.918.5 22.918.5 - 23.9 超重252324 肥胖前25.0 29.923.0 24.924.0 - 27.9 度30.0 34.925.0 29.928 度35.0 39.930 度40 体质指数不适用于五种类人群年纪小于18岁者竞赛运动员 孕妇或哺乳妇女 体弱或需久坐老人 肌肉发达的健美先生与小姐3.腰臀比(WHR) 1)腰围 (WC)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结构测量方法:WHO规定站立,两脚分开2530cm,测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中点,测量者坐在被测者一旁,软尺紧贴软组织,不能压迫,精确1mm。诊断

13、标准:WHO中国男性94cm85cm女性80cm80cm 2)臀围:由侧身找到臀部最高点。软尺必须经过臀部最高点及耻骨位置,测量最大臀围。 为了准确起见,最好各量三次然后求出 3)腰臀比(WHR)腰臀比率(WHR) 将腰围平均值除以平均臀围平均值,反映腹部脂肪,表明存在脂肪堆积和(或)分布异常情况测量: 腰围/臀围诊断标准: 男性 1.0 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又称腹内型肥胖、内脏型肥胖)。中国人虽然高BMI者数量不多,但在BMI不高的人群中已存在WHR过高的人。皮褶厚度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的脂肪含量。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是最常用的评价脂

14、肪贮备和消耗的良好指标.正常参考值:美国男性:12.5mm;女性:16.5mm日本男性:8.3mm;女性:15.3mm。我国尚无群体调查的理想值(无参考标准),但可作为患者营养治疗的前后对比。一般是结合体质指数和腰围进行危险性评估: 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BMI和腰围界限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表分类腰围(cm)体质指数男:85女:80男:85-95女:80-90男:95女:90体重过低18.5. . 体重正常18.5-23.9 增加高超重24.0-27.9增加高极高肥胖28.0高极高极高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四、超重肥胖者的管理基本流程1、发现和登记2、风险因素的评估-膳

15、食、身体活动3、肥胖症的行为干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随访管理基本流程一、发现和登记二、风险因素的评估-膳食、身体活动三、患者的随访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四、干预效果评估1、发现与登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尽早通过行为干预有效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延缓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1)发现渠道机会性筛查(被动)就诊发现:医生在诊疗过程发现筛查查阅健康档案健康体检收集社区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发现超重肥胖者2)登记内容一般情况人口统计学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民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联系方式:住址、电话病史个人病史(现在体重、什么时候开始),既往史,体重控制情况

16、,并发症情况,干预和控制情况)家庭成员相关超重肥胖、CVD等相关疾病史行为危险因素情况饮食(高盐、高脂等)运动(体力活动、休闲时运动)体重监测检查体格检查 身高、体重、BMI、腰围和臀围、SBP、DBP 实验室检查 血脂、血糖等,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眼底、肾功能等检查2、风险因素的评估-膳食、身体活动1)膳食的评估方法 24小时膳食回顾 食物频率调查收集信息就餐情况 定时吃饭情况、吃早餐情况烹饪情况 炒菜用油类型、烹调用盐量食物摄取情况 蔬 菜: 每天常吃的蔬菜种类及数量 水 果: 每天摄取水果的量 脂 肪: 摄取肉和家禽的量、摄取部位(如鸡皮) 吃油炸食物的频率、去快餐店/饭馆的频

17、率 钠/盐: 每周吃几次腌制、罐装和方便食品 做饭的食盐用量 特别注意盐、脂肪、蔬果盐的摄入 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口味 偏咸或偏淡 家庭盐消耗量粗略估算: 脂肪和蔬菜水果摄入 肉类食品偏好、 油炸食品偏好 日均蔬菜摄入、日均水果摄入2、身体活动的评估身体活动方式 工作时: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休闲时:主动坚持运动身体活动量 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身体活动量(强度)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身体活动强度测量-方法1谈话试验 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低强度:在做运动时能够唱歌中等强度身:在参与运动时能够舒适的交谈高强度:运动时因喘气, 呼吸太急促而不能交谈 身体活动强度测量-方法2目标心率和估计最大心率 最

18、大年龄相关心率= 220-年龄 高等强度运动量目标心率=最大心率的70%-85% 身体活动强度测量-方法3自我感觉中等强度:运动后微微出汗,稍感感疲劳,短暂休息可以恢复疲强度过小:如果运动后没有感觉疲劳,运动强度过小;强度过大:如果运动后疲劳明显,几天才能恢复,运动强度过大。3、肥胖症的行为干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饮食控制运动行为改变(付之行动、信心、毅力、恒心)能量摄入能量消耗为什么会肥胖?1、饮食疗法控制总能量1) 限制总能量的摄入,轻度肥胖每天减少125Kcal250Kcal的能量摄入;中度以上的肥胖每天减少550Kcal1100Kcal的能量摄入。2)节食疗法 12001800kcal/

19、d 3)低能量疗法 6001000kcal/d (最低安全水平),应在医院监测执行。1kg人体脂肪大约含有29290kJ(7000kcal)的能量如果每天减少能量摄入20922929kJ(500700kcal),则大约需要量1014天时间,才能实现减掉1kg脂肪的目标。不同体重和劳动强度公斤体重所需总热量(Kcal)劳动强度超重/肥胖正常体重消瘦休息状态2025 30 轻体力劳动25 30 35 中体力劳动30 35 40 重体力劳动35 40 45 阶梯下降方式的饮食控制举例:第一阶段7.524MJ6.688MJ(1800Kcal1600Kcal);第二阶段6.688MJ5.852MJ(16

20、00Kcal1400Kcal);第三阶段5.852MJ5.016MJ(1400Kcal1200Kcal)。循序渐进,逐步降低,采取阶梯下降的方式进行饮食控制饮食多样化保持平衡膳食,不能偏食,避免人为破坏食物自然结合,保持体内各种营养素均衡,维持体内正常代谢。由于限制能量的摄入,所以要保证必须营养素的供给,保证蛋白质、必须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控制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蛋白质15%,脂肪20%,碳水化合物65%。增加膳食纤维的供给戒酒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可以保证各种营养素在血液中的适宜浓度以被组织吸收和利用,而不会储存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五餐分配比例和25:5:40:5:25合理烹调方法 多用

21、蒸、煮、清炒等,少用油煎、油炸和腌卤等方法。如暴饮暴食,吃零食,偏食,吃饭过快,常外出吃饭,晚上加餐或吃饭太晚,喝酒 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目标膳食因素目标(总能量的%)总脂肪 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转移脂肪酸15-30%10%6-10%5-8%1-2%1% 总碳水化合物 游离糖55-75%10%蛋白质10-15%胆固醇300mg/日氯化钠(钠)6g/日水果和蔬菜400g/日单独控制饮食的危害: 可降低总体重,但除脂肪组织减少外,肌肉等去脂组织也会丢失,静息代谢率也可能降低,使机体的基础能量需要减少,即可在低水平上建立新的能量平衡,使机体储存脂

22、肪的消耗也较少。因此,单纯限制饮食使体重下降到一定水平后,体重下降速度减慢或不再下降。 要使体重维持在已降低的较低水平、或使体重进一步降低,需要摄入能量更低的膳食,而极低能量膳食中的营养素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对健康有损害。体重的频繁波动更有害于健康。减重后沒有运动的人,追踪减重成功后的情況6个月后60%的人体重回升18个月后92%的人体重回升沒运动有运动2)适量运动根据自身的情况(疾病、肥胖)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忌剧烈)选择适宜的运动量(中等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规律)依靠运动减肥,3个月降低45Kg为适宜.运动在肥胖治疗中的作用运动调节能量平衡仅仅靠调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去破坏现有的稳定变

23、化小而且慢。靠节食所减轻的体重,70是脂肪的减少,可是有30是肌肉的流失。如果用节制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减轻的体重中,脂肪所占比例可达95。 运动调节体脂肪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活跃骨骼肌增加对脂肪酸的摄取和氧化。运动可增加脂肪的代谢,延长肝糖耗尽的时间,使身体可从事较长时间运动。并且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热量消耗,有助与维持理想体重。快步走1小时相当于静坐1小时能量消耗的几十倍,在不增加能量摄入的前提下,运动减少体内脂肪既快又安全。根据自身的情况(1)运动前做一次体格检查:了解疾病状况、健康状况(2)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3)运动中自我监护:根据主客观身体状况反映随时调整选择适宜的运动形式有氧运

24、动 是指身体在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有氧代谢。常见形式 步行,慢跑,交替跑,骑自行车,游泳, 健身操选择适宜的运动量(中等强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有规律)每周5-7天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运动强度 心率 低于(220年龄)* 0.7 运动后微微出汗,轻度疲劳。常见活动的能量消耗逛街110卡游泳1036卡骑自行车184卡泡澡168卡开车82卡洗碗136卡看电影66卡打高尔夫球186卡溜狗130卡爬楼梯480卡郊游240卡洗衣服114卡跳有氧运动252卡打扫房间228卡打拳450卡跳绳448卡看书88卡午睡48卡文案工作76卡跳舞300卡烫衣服120卡慢走255卡看电视72卡慢

25、跑655卡打桌球300卡快走555卡骑马276卡快跑700卡滑雪354卡体能训练300卡插花114卡健身操300卡商场买东西180卡仰卧起坐432卡常见活动的能量消耗3)药物疗法(1)西药: 食欲抑制:如西布曲明;增加能量消耗:保秀美; 抑制脂肪吸收:如奥利斯特;4.利尿剂。(2)草本提取物: 膳食纤维引起“饱胀”感 苹果酸(蔓莎)、早壳素、葡甘露聚糖、洋车前子,可减缓或阻断脂肪吸收。 维生素B族,肌醇、铬帮助脂肪正常分解(3)中药类: 碧生源常润茶,大印象减肥茶中药减肥有针对性,不同的体质适应不同的减肥方法。4)其它的减肥方法: 手术减肥疗法:比如说抽脂减肥法 、胃改道手术 中医减肥疗法:穴位理疗,针炙等5)行为矫正疗法“行为矫正”措施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的治疗肥胖方法之一。肥胖症在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导致肥胖形成的不良习惯。行为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