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避碰复习题例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是指:在公海上的一切船舶在公海以及连接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在航船舶和锚泊船除内河船舶之外的任何船舶在公海以及连接公海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解答】本题选D。本题宜采用“规则条款对号入座法”。对于测试规则条款的考题,应 牢记条款原文(中文翻译),通常含有规则条款原文的选项即为正确选项。按照这一原则, 本题应选D。D选项既讲明了规则适用的水域,又讲明了规则适用的对象,为最佳答案。题 设中的A、B、C三选项均在规则的适用水域或适用对象方面有所欠缺。例2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的船舶包括:1、在水面航行的水上飞机II、超低空 飞行的
2、飞机III、拖航中的钻井平台I B. I C.l、lll D.l、ll、lll【解答】本题选C。本题测试对规则适用船舶的理解,规则适用的船舶是“公海和连接 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题设中的第II项“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不 属于规则第三条中定义的“船舶”。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例3.下列哪些说法正确?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只要其政府确定,即可自行制定有关号灯、号型的配置、 安装等技术方面的规定有关政府有权为其管辖下的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制定有关号灯、号型的数量、位 置、能见距离、弧度的规定尽可能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条款的规定上述的特殊规定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国际海上
3、避碰规则其它各条规定的号灯、号 型或信号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应显示特殊的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其 它各条规定的号灯、号型或信号【解答】本题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规则第一条第5款的理解与记忆。A选项的错误之 处在于“可自行制定用词错误,有关政府在为其管辖下的任何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制定有 关号灯、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弧度的规定应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的规定;C、 D选项中的“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应该为“尽可能符合”;题设中只有B选项正确。例4.关于特殊的避碰规则或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各沿海国家的特殊规定,必须由政府统一制定有关主管机关可在其管辖的一切水域内制定任何特殊的避
4、碰规定任何船舶均应当遵守有关主管机关在其管辖水域内制定的特殊避碰规定特殊水域的特殊避碰规定,由IMO统一制定【解答】本题选C。例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提及的“机动船”一词应包括:1、正在用机 器推进的任何船舶II、限于吃水的船舶I、用机器推进的从事捕鱼的船舶IV、正在从事 拖带作业的船舶I、II、III、IVB.l、ll、lll C.l、ll D. I【解答】本题选A。本题考察对机动船”定义的理解。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指出“机动船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属于广义机动船。本题的题设l毫无疑问属于机动船;题设II 一 一限于吃水的船舶其构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为机动船;题设III明确了
5、“用机器推进的从事捕 鱼的船舶”因而属于广义机动船之列;题设IV虽然没有指明正在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是否为 用机器推进的船舶,但一般而言,从事拖带作业的动力船通常为机器推进,划桨船和帆船其 动力一般不足以完成拖带任务,故题设V也属于广义机动船之列。因此,本题题设1、11、 I、V均属于规则第三条“定义”中指出“机动船”。例2 .关于帆船的定义,不正确的说法是:1、所有驶帆的船舶II、任何驶帆的船舶, 包括正在用机器推进的船舶I、任何以风为动力的船舶,包括同时用机器推进的船舶V、 任何可以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器但不在使用lB.l、llC.l、ll、lll D.l、ll、lll、IV【解答】本题
6、选D。本题考察对“帆船”定义的理解。与机动船的定义相比,理解帆船的 定义,切忌断章取义,即只记住帆船定义的前半句话,而忽略了后半句话,本题题设l就属 于这种情况;由于机帆并用船属于机动船,因此题设11、川均不正确;题设V描述的是“机 帆并有,但都不在使用”的情况,如前所述,对于这类船规则未作明确的规定,从安全的角 度考虑,机帆并有船应将自己理解为机动船积极履行避让责任,而他船应将其视为帆船为好。 因此,本题选D最佳。例3 .船舶遇到下列哪种情况不能视作失去控制的船舶?l、机帆并用船处于无风遇急 流II、舵机损坏抛锚抢修的船舶I、船舶遇到大风浪,使其无法变速变向V、碰撞后船 体破损抢滩的船舶l、
7、l、l、V B. l、l、lC. l、l、V D. l、l【解答】本题选C。根据前述失控船的定义可知:111项描述的对象为失控船;l项若改 为“帆船无风遇急流”才是失控船;II项描述的对象为锚泊船,V项描述的对象为搁浅船,而 失控船必须处于在航状态,因此,题设中的Ils HI项均不能视作失去控制的船舶,本题C选 项准确。正在从事测速操纵船舶,可被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111、 可被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C.l、llD.l、ll、lll本题主要考察对一般定义中操限船的理解,1、11项中提到的船例4 .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l、正在从事罗经校对工作的在航船舶,可被视为“操纵能 力受到
8、限制的船舶” l、 锚泊中上下船员的船舶, A. lB. l【解答】本题选D。舶所从事的工作并没有使其操纵能力受到限制,从而不能给他船让路;I项中的船舶虽然从 工作性质上讲正在从事转运人员作业,但船舶状态是处于锚泊状态,而从事转运人员作业的 船舶只有处于在航状态时才可视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因此,题设中l、II、IH项 均不正确。例5.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l、由于水域的宽度太窄,致使一船驶离航向的能力严 重地受到限制,则该船即为“限于吃水的船舶”11、由于通航密度太大,致使一艘深吃水船舶 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则该船即为“限于吃水的船舶”1、由于吃水和可航水域的 水深及宽度的
9、关系,致使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的船舶,则该船即为“限于吃水 的船舶”A. lB. l、lC. l、lD. l、l、l【解答】本题选D。由前述“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定义可知,构成限于吃水的原因是由于 吃水与可航行水域的水深和宽度的关系,致使其驶离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题设l项 只讲“水域的宽度太窄”,没有指出船舶吃水与可航行水域水深的关系;题设II中通航密度太 大不是构成“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原因,因此,题设l、ll两项均不正确。题设I错在没有指 明“机动船”,因为定义中规定限于吃水的船舶必须是机动船。例6.下列各船中,哪一种是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I、正在进行清除水雷作业的扫雷船;
10、II、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III、从事拖带作业的船 舶锚泊后;IV、锚泊中并靠在一起进行货物过驳作业的船舶。I、II、III、IV B.I、II、III C.I、IID. I【解答】本题选D。拖带作业的船舶锚泊后按锚泊船论(与锚泊船并靠或系在一起属于 锚泊),在锚泊中不存在拖带问题。例7.走锚中的船舶属于A.锚泊B.在航C.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D.搁浅【解答】本题选B。走锚的船舶已经不是正常的锚泊船,而属于在航船舶。通常情况下 按失去控制的船舶论(除非主机已备好可以操纵)。例8 .关于“能见度不良”的说法不正确的 I、包括在狭水道的弯头两船被居间障碍物遮蔽而相互看不见的情况;II、包括任何
11、原因两船不互见的情况;III、包括任何天气条件使能见度受到限制的情况。A. I、I、IB. I、IC. I、ID. I、 I【解答】本题选D。根据规则的定义,能见度不良就是大气透明度下降的情况(但必须 是由于雾、霾、雨、雪烟尘和沙暴等天气现象引起),并不包括被障碍物遮蔽或其他原因(例 如夜间未显示号灯而无法用视觉看到)。例1.在夜间航行时,未保持夜视眼,从而未及时发现来船,是属于: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遵守值班规则的疏忽【解答】本题选A。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疏忽”种类的区分。做类似的题目宜采用“排除 法”,首
12、先看题干描述内容是否为规则原文所提及到的内容;再看题干中是否出现“突发”“特 别等描述特殊情况的字眼或类似的描述,如果有那么当属于特殊情况下所应保持戒备上的 疏忽;如果不属于前两者,那么看是否为“海员通常做法”的描述,根据这一流程,参照瞭望 条款,不难选出答案A。例2.在狭水道航行或在进出港时未备车备锚,是属于: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遵守港章的疏忽【解答】本题选B。本题的答题方法与例1相同,狭水道航行或在进出港时备车备锚的 行为并非规则条文所规定,为海员通常做法。不难选出答案B。例3.某驾驶员对另一船为避免紧
13、迫危险而背离规则的行动缺乏思想准备,这属于:对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各条的疏忽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任何戒备上的疏忽对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海员通常的做法【解答】本题选C。本题的答题方法也与例1相同,根据这一流程,我们可以看到“对 行动缺乏思想准备的描述;虽然提到了“避免紧迫危险而背离规则”,但这是对方船的行为, 是一种迷惑。如果认真审题,不难选出答案C。例1.背离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条件是:I、危险确实存在II、危险必须是紧迫 的III、背离是合理的I、IIB.I、II、III C.ll、lll D. I、lll【解答】本题选B。解答本题是考查学员对背离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条件的理
14、解。 背离的条件:危险是确实存在的,危险是紧迫的,背离行动是合理的且必要的。按照“背离” 的条件,I、II、III项都是其中一条,所以答案B就不难被选出。例2 .下列哪种情况是构成背离规则的必要条件:I、特殊情况II、紧迫危险I、 特殊情况下存在紧迫危险IB. IC. ID. I、I【解答】本题选B。根据背离的条件,题设中I、lll项均为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只有II 项为必要条件。例3 .下列关于背离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1、只要当事船舶之间通过VHF达成协议, 双方采取的任何违反规则要求的行动都是“背离”条款所准许的;11、当事船舶之间通过VHF 达成协议采取违反规则要求的行动不是规则所指的“背
15、离”;I、在需要背离规则采取行动 时,当事船舶仍采取规则某一条款所规定的行动,也可能构成疏忽或过失A. IB. IC. I、ID. I、I【解答】本题选D。解答本题是适合用“排除法”。“协议背离不是规则所指的“背离”,显 然第I项不正确,而第II项说法是正确的。第I项:应背离规则时而没有背离规则也可能构 成疏忽或过失,体现了背离规则也是规则赋予的一种责任,是一种正确的说法,所以答案D 为正确答案。例4.为避免紧迫危险,船舶可以背离:A.规则所有各条B.除号灯、号型、声响和灯光信号外,规则的其他任何各条C.规则有关避碰行动的规定的各条D.国际避碰规则与地方规则各条规定【解答】本题选C。本题考查学
16、员对可以背离的条款”的理解。宜采用“排除法”;A、D 选项说的范围过大,显然可以排除。通常船舶可以背离规则有关避碰行动的规定的各条,适 用范围、号灯号型、瞭望、安全航速、碰撞危险等条款通常不能或无法背离。责任条款本身 不能背离。所以不难选出答案C。例1.下列哪些船舶应保持正规的瞭望?1、将要离码头的船舶II、失去控制的船舶III、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A. IB. I、IC. I、ID. I、I、I【解答】本题选D。本题测试学员对瞭望条款适用范围的理解。如前所述,瞭望条款适 用于“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因此,只要题设中给出的船舶属于规则第三条中定义的 “船舶”,则均需在任何时候保持正规瞭望。
17、例2.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雾航中,装有雷达的船舶不但应设置专职的雷达观察员,还应派设“瞭头”雾航中,若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人员雾航中,若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或已派设“瞭头”,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 人员雾航中,若已派设“瞭头”,即可认为该船已配备足够“瞭望”人员【解答】本题选A。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回答此题时,如果对A选项不好做出明 确的判断,那么不妨先看看后面的答案,若能排除后三者,则A必然为最佳选项。本题中, B选项显然不合适,虽“已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但没有“安排瞭头”,有时也认为是没有配 备足够的瞭望人员。C选项在“专人负责雷达观察”与
18、“已派设瞭头”之间的连词用“或”;D选 项只有“派设瞭头,没有提及“由专人负责雷达观察”,因而C和D选项均错误。雾航中,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当时的能见度水平、水域条件以及通航密度等情况,由专人负责雷达观 察,必要时派设瞭头人员。例3.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瞭望”的适用对象是指:瞭望人员B.当班驾驶人员与瞭望人员C.驾驶人员D.驾驶台所有值班人员【解答】本题选B。解答本题宜采用“最佳选择法”。规则第五条“瞭望”的适用对象包 括以下人员:1)值班驾驶人员;2)专职瞭望人员;3)小船上的舵工;4)船长;5)引航 员。应该说本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都不全面,但相对而言B最佳。A选项侧重于“专职瞭望人 员”
19、;C选项外延显然太小,没有包括水手等专职瞭望人员;D选项没有包括被安排到驾驶台 以外地点(如瞭头)进行瞭望的人员。例4.下列说法中哪些正确:1、任何船舶上的正在操舵的值班水手均不得视为瞭望人 员;II、任何时候值班驾驶员均不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III、只要是白天,值班 驾驶员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IV、瞭望人员不得从事影响其瞭望的其他任务。IV B. I III C. I、II、IVD. II、III、IV【解答】本题选A。根据STCW规则,瞭望人员不得从事影响其瞭望的其它任务,除非 是小船上在操舵位置上能无阻碍的看到周围情况,正在操舵的舵工不应视为瞭望人员;除非 是满足一定的条件(
20、在白天、充分考虑一切相关因素、确信安全、需要时有人立即协助), 驾驶员通常不可以被视为唯一的瞭望人员。例1.安全航速条款适用于:A.每一船舶在互见中B.每一机动船在任何能见度C.每一在航船舶在任何能见度D.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解答】本题选D。解答本题宜采用“规则条款对号入座法”。如前所述,对于测试规 则条款的考题,学员应牢记条款原文(中文翻译),通常含有规则条款原文的选项即 为正确选项。按照这一原则,本题应选D。其实C选项的说法也正确,但相比D选项而言, 后者为规则条款原文。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速船比快速船安全B.安全航速是主机额定转速下的速度C.某种情况下速度太低也会造成事故D.
21、所有的碰撞事故均是由于速度过高引起的【解答】本题选C。解答本题宜采用“排除法”。本题中:A选项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 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是不能得出“慢速船比快速船安全”这一结论的,因而A选项 错误;B选项将避碰中的“安全航速”与船舶操纵中的“额定航速”混为一谈,显然是干扰选项; D选项错在命题中的定语“所有的”太绝对,因而D选项错误。如此分析下来,这确选项只有 C7。事实上,航海实践中(如狭水道航行时)如果速度太低,导致保向困难,船舶很有可 能会偏离航道而搁浅。例3 .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航行,对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的首要 因素是:A.雷达的特性B.能见度情况C.航道条
22、件D.通航密度【解答】本题选B。本题A选项是干扰性最强的选项,原因是题设中故意给出了“对装 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这一诱因。但仔细分析规则第六条的遣词不难看出,本条第1款 指出:对所有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的首要因素是“能见度情况”;第2款指出:对备有可使 用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还应考虑“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显然,“装有可使用雷达的船舶被包含在“所有船舶之内,因此,正确选项应为B选项。例1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罗经方位B.相对方位C.舷角 D.真方位【解答】本题选A。尽管B和C选项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方法之一,但如前 所述,相对
23、方位判断法(或称舷角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 险的确切依据,因而选A比选B、C合适。再者,如果选B的话,C选项与B选项同义,而 单选题不可能有两个正确选项,因此,B、C均可排除。D选项中真方位与罗经方位相差了 一个罗经差,尽管罗经方位的变化量与真方位的变化量相同,但驾驶人员在用罗经方位判断 是否有碰撞危险时,使用的是罗经方位,因而本题中D选项错误。例2.判断碰撞危险的最好方法是:舷角判断法 B.距离判断法 C.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 D.罗经方位判断法【解答】本题选D。A、B、C三个选项均为一种辅助的判断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 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此本题选D最佳。需
24、要说明的是,“罗经方位判断法”与“雷达标 绘法都可作为判断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这两者很难说谁好谁坏,他们只是应用的场合不 同,前者适用于互见中,后者主要用于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的情况。例3.在海上,用雷达来协助避碰时,通常把雷达放在n mile档进行标绘。A. 24 B. 12 C. 6D. 3【解答】本题选B。为了既能对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能够对近距离 的船舶运动状态作出更详细的分析与判断,航海实践中通常把雷达放在12n mile档进行标 绘。对于开阔水域中的普通商船而言,一般在来船距离本船126n mile时完成系统观测(至 少3次)与标绘判断工作,64n mile进行避碰
25、行动的决策,4n mile (对于正横后来船一般 在3n mile)采取避碰行动,通常与来船在2n mile的安全距离上驶过。因此,本题中A选 项24n mile,量程过大,不利于对近距离船舶的运动状态作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C、D选 项距离均太近,不利于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例4.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判断碰撞危险最有效的方法是:A.雷达标绘法 B.根据他船鸣放的雾号的方位变化C.在雷达上观测来船方位的变化 D.利用VHF询问他船航向航速【解答】本题选A。例5 .来船的罗经方位有明显的变化,也可能存在碰撞危险的情况有:I、驶近一艘 很大的船II、驶近拖带船组III、近距离驶近他船IV、来船正
26、在作一连串小转向 A. I B. I、lll C. I、ll、lll D. I、II、III、IV【解答】本题选D。前三项为规则原文,另外,来船正在做一连串小转向的情况下,罗 经方位即使明显变化也不能说明没有碰撞危险,因为他船将来的行动未知。例1.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时,考虑的因素是来船方位的变化情况,该方位是指:A.罗经方位B.相对方位C.舷角 D.真方位【解答】本题选A。尽管B和C选项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的方法之一,但如前 所述,相对方位判断法(或称舷角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 险的确切依据,因而选A比选B、C合适。再者,如果选B的话,C选项与B选项同义,而
27、单选题不可能有两个正确选项,因此,B、C均可排除。D选项中真方位与罗经方位相差了 一个罗经差,尽管罗经方位的变化量与真方位的变化量相同,但驾驶人员在用罗经方位判断 是否有碰撞危险时,使用的是罗经方位,因而本题中D选项错误。例2.判断碰撞危险的最好方法是:舷角判断法 B.距离判断法 C.桅灯水平张角判断法 D.罗经方位判断法【解答】本题选D。A、B、C三个选项均为一种辅助的判断方法,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 在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因此本题选D最佳。需要说明的是,“罗经方位判断法”与“雷达标 绘法”都可作为判断碰撞危险的确切依据,这两者很难说谁好谁坏,他们只是应用的场合不 同,前者适用于互见中,后者主要
28、用于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的情况。例3.在海上,用雷达来协助避碰时,通常把雷达放在n mile档进行标绘。24 B. 12 C. 6D. 3【解答】本题选B。为了既能对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能够对近距离 的船舶运动状态作出更详细的分析与判断,航海实践中通常把雷达放在12n mile档进行标 绘。对于开阔水域中的普通商船而言,一般在来船距离本船126n mile时完成系统观测(至 少3次)与标绘判断工作,64n mile进行避碰行动的决策,4n mile (对于正横后来船一般 在3n mile)采取避碰行动,通常与来船在2n mile的安全距离上驶过。因此,本题中A选 项24n mi
29、le,量程过大,不利于对近距离船舶的运动状态作出详细的分析与判断;C、D选 项距离均太近,不利于获得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例4.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判断碰撞危险最有效的方法是:雷达标绘法 B.根据他船鸣放的雾号的方位变化C.在雷达上观测来船方位的变化 D.利用VHF询问他船航向航速【解答】本题选A。例5 .来船的罗经方位有明显的变化,也可能存在碰撞危险的情况有:I、驶近一艘 很大的船II、驶近拖带船组III、近距离驶近他船IV、来船正在作一连串小转向 A. I B. I、lll C. I、ll、lll D. I、II、III、IV【解答】本题选D。前三项为规则原文,另外,来船正在做一连串小转向
30、的情况下,罗 经方位即使明显变化也不能说明没有碰撞危险,因为他船将来的行动未知。例1.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则)各条规定采取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 可,应是积极地,并及早地进行和运用良好船艺。这一规定适用于:互见中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能见度不良时任何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任何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任何构成碰撞危险的船舶【解答】本题选C。规则规定直航船没有及早采取行动的义务,除直航船外,其他 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均有及早采取行动的义务。负有避让责任的船舶包括:互见中的让路船 和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以及能见度不良不在互见中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这里的 “避让
31、责任”不同于“让路责任”,其外延比后者更广,不仅包括“让路责任”,还包括“负有同等 的避让责任”。例2.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行动应能导致:A.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B.在安全距离上驶过C.各自从他船的左舷驶过D.各自从他船的右舷驶过【解答】本题选B。本题干扰性最强的选项是A,其实,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行动若能 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也就避免了紧迫局面的形成。但规则第8条第4款中的原文是 “应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故选B最佳。回答单选题时,如果选项中有规则原文通 常为最佳选项,这种选最佳的原则在规则第三条一般定义中的单选题使用最多。例3.用雷达观测时,哪种情况下转向行动容易从相对运动线上判明:对本船
32、正横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对本船正横前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取决于两船的船速和会遇势态【解答】本题选D。通常情况下,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转向措施、对本船 正横附近的来船采取大幅度减速措施从相对运动线上容易判明;但总体而言,应取决于两船 的船速和会遇势态。例如,若两船速度都非常低,即使对本船首尾附近的来船采取了大幅度 转向措施,用雷达观测时也不容易从相对运动线上判明。例4.就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八条规定总体要求而言,下述哪项正确:只要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行动,即为正确的避让行动只要该行动大得足以使他船用视觉或雷达观察时容易察觉到则该行
33、动即为正确的行动及早地采取能导致两船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行动,即为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行动及早地采取大幅度的行动,以避免紧迫局面的形成,则该行为即为正确的行动【解答】本题选D。规则第八条对避碰行动的总体要求体现在“早、大、宽、清”四项 基本原则上。在这四项原则当中,A、B、C选项缺少的内容均比较多,D选项仅缺一个“清”, 因此,根据选最佳的原则本题只好选D。例5.“不应妨碍”,意味着“不应妨碍他船的船舶应避免与“不应被妨碍的船舶”之间构成: I、使本船成为让路船的碰撞危险II、使本船成为直航船的碰撞危险III、双方都有避让责 任的碰撞危险IB.I、III C.I、IID.I、II、III【解答
34、】本题选D。题设中采用了列举法。不应妨碍船在与不应被妨碍船形成碰撞危险 之后,并不解除其不应妨碍的责任;然而根据规则其他各条要求,不应妨碍船既可能是 一艘让路船,也可能是一艘直航船,还可能是一艘与不应被妨碍船负有同等避让责任的船舶。例6 .简答题:何谓“紧迫局面”?“单用转向是避免紧迫局面最有效的行动的条件是什 么?【解答】“紧迫局面是指两船接近到单凭一船的行动已不能导致在安全距离上驶过的局 面。单用转向作为避免紧迫局面的最有效行动,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即(1)有足够的 水域;(2)行动是及时的;(3)行动是大幅度的;(4)不致造成另一紧迫局面。例7 .简答题:简述你对不应妨碍条款的理解。【
35、解答】(1)所谓“不应妨碍是指:要求不得妨碍另一船通过或安全通过的船舶应根据 当时环境的需要及早地采取行动以留出足够的水域供他船安全通过(换言之,不应妨碍船应 根据当时环境的需要及早地采取行动以避免形成碰撞危险。)。不应妨碍条款适用于任何能见度情况。不应妨碍条款既适用于碰撞危险形成之前,也适用于碰撞危险形成之后,直到最 后驶过让清为止。当两船形成碰撞危险之后,不应妨碍船与不应被妨碍船均有完全遵守规则第 二章各条规定的责任。在碰撞危险形成后,不应妨碍船不一定是让路船,不应被妨碍船也不一定是当然 的直航船。例8.关于“避免碰撞的行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 则)各条规定采取
36、避免碰撞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 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11、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 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1、根据本章(驾驶和航行规则)各条规定采取的任何行动,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乙;A. I B. I、lll C. I、ll D. 1、11、111【解答】本题选A。根据规则2001年修正案,为避免碰撞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前提条 件是应当根据第2章各条要求采取,然后才是“如当时环境许可,应是积极地并应及早地进 行和注意运用良好的船艺”。其实在规则2001年修正案生效之前第2章各
37、条规定也是应该 遵守的,修正后更明确是根据第2章各条规定采取的避免碰撞的行动。例9.关于避免碰撞的行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如果单用转向是有效的行动, 船舶可以保持原来的航速;11、如果是避免紧迫局面,单用转向是最有效的行动,船舶不应 当减速;1、如果有效,任何船舶均可以减速或把船停住;IV、如果必要,任何船舶均应当 减速或把船停住。A. I、V B. IIC. II、IV D. III、IV【解答】本题选B。此题综合考核规则第8条对转向、减速或停船行动的要求,转向(满 足条件时)是有效的情况下,减速或停船的行动不是强制的,但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例1.狭水道中的关于追越声号的规定被写进
38、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狭 水道追越声号的规定适用于:任何能见度B.仅适用于“互见”C.能见度良好时D.能见度良好时,无论是否互见【解答】本题选B。尽管第9条被编排在规则第二章第一节“船舶在任何能见度中 的行动规则,但本条第5款关于追越声号的使用,其适用的条件则是规则第34条3款: “在狭水道或航道内互见时”。鉴此,我们应该注意:规则第9条总的适用条件是“任何能 见度情况”,但其第5款的适用条件则是第34条3款规定的“互见时”。例2.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9条狭水道条款要求沿狭水道或航道行驶的船舶,只要 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这意味着:小船、帆船如完全可以在
39、航道外的水域行驶,则不应进入航道,而应顺着邻近航道一侧 的船舶总流向行驶应保持在水道中央线的右侧行驶即可深吃水的船舶不必靠右侧的外缘行驶追越时应尽可能从他船右舷通过【解答】本题选A。解答本题宜用排除法,A选项的含义在规则第9条1款中没有 明示,答题者可能不敢确认,但看完B、C、D选项后,采用排除法,就可毫无疑问地选择 A选项了。“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并非指保持船舶在狭水道或航道 中央线的右侧行驶,故B选项错误;在安全可行的前提条件下,任何吃水的船舶均应尽量靠 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深吃水的船舶在航道右侧水深不够时,可以行驶在航 道中央,但并不意味着“不必靠右侧
40、的外缘行驶”;D选项就更是“谬以千里了,由于被追越 船“应尽量靠近其右舷的该水道或航道的外缘行驶”,因此,狭水道中追越通常应在被追越船 的左舷追越。例3 .一艘长度为30m的机动船,但又不是一艘“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 舶”,则该船:根据良好船艺的要求,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应给“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让路【解答】本题选A。规则第9条2、3、4三款是不应妨碍条款,其
41、规定的不应妨碍 船分别是:帆船或长度小于20m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穿越狭水道或航道,他们不应 妨碍的对象分别是: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任何其他在狭水道或航道以 内航行的船舶、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对于那些船长超过20 m但又 不属于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从良好船艺的角度出发,也应当做到避免 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通行。例4 .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穿越航道的船就是一艘让路船根据“交叉规则”,穿越航道的船可能是一艘直航船穿越航道的船舶,首先赋有“让清他船”的责任与义务穿越航道的船舶,不应妨碍任何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航行的机
42、动船的通行【解答】本题选B。从本题的四个选项来看,本题考察的是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的避 让责任。根据规则第9条4款的要求,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不应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 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责任,因而D选项表达错误;C选项中的“让清他船”,答题者 很容易联想到规则第18条第5、6款,这两款中都有“宽裕让清”一词,这里的“宽裕让 清”不能理解为当然的“让路”,其实质为“避免妨碍”,而本题C选项中的“让清他船”措辞不够 准确,让人难以确定到底是“避免妨碍”还是“让路”?因此,C选项只是很强的干扰项,不能 作为本题的答案。本题中B选项表达完全正确,是本题的最佳选项,因为,尽管规则第9 条4款规定“
43、穿越航道的船舶应负有不应妨碍只能在这种水道或航道以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 责任”,但在碰撞危险形成后,不应妨碍船和不应被妨碍船都负有全面遵守规则第二章 各条规定的责任,那么根据第15条(交叉相遇局面)的规定,穿越航道的船就有可能是一 艘直航船。例4 .一艘长度为30m的机动船,但又不是一艘“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 舶”,则该船:根据良好的船艺,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 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不应妨碍“限于吃水的船舶”的安全通行;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应给“只
44、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让路。【解答】本题选A。实际上船长在20米上下的船舶操纵性和航法的区别不大,但规则 只要求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者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对于长度 大于20米(接近20米)的船舶只能从良好船艺和海员通常做法的角度要求其不应妨碍只 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内安全航行的船舶。例1.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水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 舶不但应避免妨碍在分道内行驶的船舶且负有为其让路的责任II、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是 否负有让路的责任和义务,取决于是否违背“应尽可能直角穿越”的规定III、穿越通航分道 的船舶应避免妨碍在分道内按船舶总流向行
45、驶的船舶A. IB.I、IIC.I、II、III D. Il、lll【解答】本题选C。规则第十条3款规定:“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但如 不得不穿越时,应尽可能用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的船首向穿越”,但规则并未赋 予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负有不应妨碍在通航分道内沿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的责任。这一点 要与第九条穿越狭水道的船舶区分开来。例2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凡是在分道通航制区域中行驶的船舶,均是“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只要一进入“通航分道”,则该船就属于“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任何在通航分道中顺着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均可以认为是“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
46、的 船舶”除穿越船之外,任何在分道通航水域中行驶的船舶,均可以认为是“使用分道通航制区 域的船舶”【解答】本题选C“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是指在通航分道中顺着船舶总流向行 驶的任何船舶。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外界行驶、穿越通航分道制区域、在分隔带内捕鱼、在 沿岸通航带内行驶的船舶,则不属于“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例3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所有从事捕鱼的船舶在 通航分道内必须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II、从事捕鱼的船舶在分隔带或沿岸通 航带内可以向任何方向进行捕鱼作业III、在通航分道内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 的从事捕鱼的船舶免除不应妨碍他船的
47、义务A. IB. IIC.I、III D.I、II、III【解答】本题选B。题设中的“I”错在是“所有”二字,从事捕鱼的船舶穿越通航分道、或 是在通航分道内作小角度改向是,显然不能沿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题设中的“I” 显然错误,这确答案只有“II”,故选B。例4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如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水域中相应通航分 道:所有船舶均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帆船仍可以使用沿岸通航带除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外均可使用沿岸通航带除帆船、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外均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解答】本题选B。规则第十条4款规定:当船舶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区域 中相应通航分道时,不应使用沿岸
48、通航带。但下列船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1)长度小于20 m的船舶;(2)帆船;(3)从事捕鱼的船舶;(4)抵离位于沿岸通航带中的港口、近岸设施 或建筑物、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的船舶;(5)为避免紧迫危险的船舶。选项中A显然不 对,C、D说法不全面。例5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种说法正确: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应使用沿岸通航带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应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任何时候都可使用沿岸通航带也可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无论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是否进入相应通航分道内行驶,均不应妨碍机动船的航行【解答】本题选C。本题仍然是考察对“使用沿岸
49、通航带”的理解。规则第十条4款中 列出的5种可使用沿岸通航带的船舶,所用的情态动词是“可”,说明是一种选择性条款,A、 B选项错在“应字上,变成了一种强制性条款。而D选项的错误之处有二,其一,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只有在通航分道内航行时,才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全通行; 其二,帆船与L 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的对象是“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并非所有机 动船。例6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帆船与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下列哪些按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除从事捕鱼船之外的任何船长大于等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的船舶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任何可用机器推进的船舶任何船长大于20米的用机器推进
50、的船舶【解答】本题选A。由于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任何船舶的通行, 这里的“任何船舶包括“帆船与L20米的船舶”,因此,帆船与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的 对象应将从事捕鱼船除外。例7.在IM 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水域,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下列哪些区域内锚泊? I、 在通航分道内II、端部附近III、在分隔带内A. IB.I、IIC. Ill D.I、II、III【解答】本题选D。规则第十条7款中规定: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分道通航制区域 内或其端部附近锚泊。分隔带属于分道通航制区域内的水域,故题设中的I、ll、lll均选。例8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下列哪些情况下,船舶可免受分
51、道通航制条款的 约束?1、紧急情况下为避免紧迫危险II、从事疏浚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I、 从事清除水雷作业的船舶在作业所必须的限度内IV、采取避让行动时A. IB.I、IIC.I、II、III D.I、II、III、IV【解答】本题选C。尽管题设“I、紧急情况下为避免紧迫危险”不在规则第十条11、 12款之列,但根据规则第二条2款,为避免紧迫危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背离规 则,因此,题设“I”也正确。例9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你驾驶的L20m的在航机动船穿越通航分道,看 到通航分道内沿总流向行驶的他船显示一盏桅灯、红舷灯外加一盏红色闪光灯,且存在碰 撞危险,则:你船不应妨
52、碍他船,且你船应给他船让路;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但你船应给他船让路;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但他船应给你船让路;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且他船应给你船让路。【解答】本题选A。综合考虑第十条和第十八条6款之规定。L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沿 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L三20米)的通行,让路责任按交叉相遇局面确定。例10.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水域,你驾驶的L三50m的在航机动船穿越通航分道,看 到他船显示一盏桅灯、红舷灯外加一盏红色闪光灯,且存在碰撞危险,则: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且你船应给他船让路;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但你船应给他船让路;你船不应妨碍他船,但他船应给你船让路;他船不应妨碍你船;且他船应给你船让路。【解答
53、】本题选B。综合考虑第十条和第十八条6款之规定。第十条未规定穿越船负有 不应妨碍的责任,他船为贴近水面飞行(起飞或降落)的地效船,互见中按照第十八条的规 定,他船不应妨碍本船,但是让路责任按照交叉局面确定。例1.互见中,两艘帆船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左舷 受风船是让路船II、右舷受风船是让路船I、上风船是让路船A. IB. IC. I、ID. I、I、I【解答】本题选D。解答这类题,需熟记规则第十二条的适用条件和两艘帆船间的 避让关系。关于规则第十二条的适用条件,学员容易疏忽“不在追越中”这一要求;关于 两艘帆船间的避让关系则不能断章起义。本题题设没有交待是否在追越
54、中;“|、III”都是对 规则第十二条两艘帆船间避让关系的断章起义;“11”明显错误,故应选D。例2.在北风天气航向150的帆船甲看到左舷角30乙船显示红、绿垂直两盏号灯和绿 舷灯,且有碰撞危险,按国际避碰规则:乙船一定右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乙船一定左舷受风,处于下风,且无法判断甲船哪舷受风,乙船应给甲船让路;乙船左舷受风,甲船应给乙船让路;无论乙船哪舷受风,甲船都应给乙船让路。【解答】本题选A。这种题是将船舶号灯的水平光弧范围与规则第十二条综合起来 考察,答题时先要用平面几何知识判断船舶的受风舷,然后按照规则第十二条的规定来 确定帆船间的避让关系。根据题设条件求得乙船的航向区间为187
55、.5300,而风向为北风, 因此乙船一定为右舷受风,根据规则第十二条可以判断出甲船应给乙船让路,作图见图 5-2-4。当然,在熟练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作图,直接用解析法判断。图5-2-4判断他船航向区间的作图法例1 .适用追越条款(规则十三条)的情况包括:A.能见度不良时互见中构成的追越局面B.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狭水道中的追越C.任何能见度情况下通航分道中的追越D.任何情况下的追越【解答】本题选A。构成“追越”的前提条件是两船在互见中。本题的B、C选项均强调 某一水域中的追越,而规则第十三条并没有把船舶的航行水域作为构成“追越”的条件, 因而B、C错误;而D选项扩大了“追越”的范围,即在能见度不良
56、的水域两船不在互见中时, 尽管两船间可能存在追越的态势,但不构成规则十三条定义的“追越”。例2.追越条款优先于: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船舶在能见度不良时的行动规则船舶在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规则与船舶在互见中的行动规则【解答】本题选D。根据本节第一部分对追越条款在规则中地位的解释可知“追越 条款是互见中的最高条款,是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最高行动条款”,因此,本题选D最佳。例3 .你船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通航分道内遇到另一机动船,且只能见到他船的尾灯并 赶上他船,此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船应:从他船右舷追越,并让清他船保速保向从他船的左舷追越,并让清他船根据需要,尽量减小
57、转向的角度,以避免航程的损失【解答】本题选C。一船在开阔水域追越另一船时,无论从哪一舷追越均可,但在狭水 道或分道通航制区域的通航分道内追越另一船时,从安全角度考虑通常应从他船的左舷追越 为佳,其原因是前船在狭水道内有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航道外缘行驶的责任、前船在通航分 道内有尽可能让开通航分隔线或分隔带的义务,因此这两种情况下,后船从前船的左舷追越 一般更为安全。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追越仅仅存在于能见度良好时追越仅仅存在于狭水道和航道中保持与被追越船有足够的横距是追越船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当时能见度如何,任何追越船均应给被追越船让路【解答】本题选C。A、B选项显然错误;C选项“保持与被追越船有
58、足够的横距”是对追 越船在采取行动时“宽让”的要求,是正确的说法;本题的D选项与本节例1中的D选项犯 了同样的错误。例5 .在互见中,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哪种情况更危险:I、一机动船从另一机动船 右正横后约22.5度的方向上赶上他船,并致有构成碰撞危险;11、一机动船从另一机动船 左正横后约22.5度的方向上赶上他船,并致有构成碰撞危险A. I比II危险 B. II比I危险 C. I和II同样危险D. I和II都不危险【解答】本题选A。此题综合考核追越局面和交叉相遇局面的的判断与让路责任,一机 动船从另一机动船右正横后约22.5度的方向上赶上他船(并构成碰撞危险)可能因为两船 对会遇局面认识的
59、不同造成推卸让路责任或采取不协调避碰行动。例6.追越中,被追越船鸣一短声向右转向避让前方来船,该行动属于:A.背离规则,追越船鸣5短声B.背离规则,追越船回一短声C.未背离规则,追越船无需回答D.未背离规则,追越船回一短声【解答】本题选C。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核追越局面、直航船的行动以及操纵声号的规 定,选项C相对最合理。追越过程中追越船的始终负有让路的责任,被追越船有保向保速的 责任,但在当时情况需要时采取行动一般不视为违背规则。例1.下列不构成对遇局面的是:I、互见中,一艘机动船与一艘用机器推进的使用绳 钓从事捕鱼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II、互见中一艘操纵能力受到限 制的船
60、舶与一艘限于吃水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III、互见中,一悬 挂一圆柱体号型船舶与一艘驶帆并悬挂有一尖顶朝下的圆锥体号型的船舶航向相反相互驶 近致有构成碰撞危险时A. IB.I、IIC.I、II、III D. Il、lll【解答】本题选B。本题考察的是对构成对遇局面3个要件的理解。构成对遇局面的两 艘机动船是狭义的“机动船”,而不是规则第三条定义的机动船,其包括限于吃水的船舶, 但不包括从事捕鱼的机动船、操限船和失控船。本题题设I中一艘为限于吃水的船舶,另一 艘为机帆并用船(属机动船),故I构成对遇局面,而I、ll均不构成对遇局面。例2.对遇局面中所指的“在相反或接近相反的航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池州市中医院影像质控专员资格认证
- 篮球户外特色活动方案
- 疫情期间主持活动方案
- 纪念活动线上活动方案
- 真诚互动活动方案
- 红酒全年活动方案
- 红色路线旅行活动方案
- 益智玩具课活动方案
- 盲人旅行游戏活动方案
- 疫情志愿项目活动方案
- 学堂在线 研究生素养课-积极心理与情绪智慧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与教育试卷
- 2025年18项核心制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省级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老人能力评估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详解讲评课件
- 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不良贷款清收经验课件
- 学堂在线 精确制导器术道 章节测试答案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踢毽子介绍课件
- 【MOOC答案】《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东南大学)章节作业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