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简答题备考复习_第1页
混凝土简答题备考复习_第2页
混凝土简答题备考复习_第3页
混凝土简答题备考复习_第4页
混凝土简答题备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4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较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較的区别?塑性较A:能承受(基本不变的)弯矩B:具有一定长度C:只能单向、有限度的转动理想较A:不能承受弯矩。B:集中于一点C:任意转动11.6试比较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1)应力重分布由于材料的非弹性性质,使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不再服从线弹性分布的规律。应力重分布在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中都可能发生。2)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由于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弹性性质而引起的各截面内力之间的关系不再遵循线弹性关系的现象。“内力重分布”只会在超静 定结构中发生。12.1单层厂房排架结构中,哪些构件是主要承重构件?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分几类? 支撑的主要作用是

2、什么?答:主要承重构件有:屋盖结构、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 单层厂房中的支據;屋架间垂直支撑、横向、纵向水平支撐以及天窗架支掠和柱间 支撑支撑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空间刚度及稳定性,传递风荷载和水平吊车荷载。12.2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排架内力分析的步骤是怎样的?排架内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排架柱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 力,作为设计柱的依据;同时,柱底截面的最不利内力,也是设计基础的依据并绘 制出排架柱的弯矩图、轴力图及剪力图(M图、N图及V图)。步骤:1柱顶作用水平集中力时内力的计算2)柱顶任意荷载作用时的内力计算在排架柱顶附加一个不动较支座以阻止水平侧移,

3、求出支座反力R及各柱 顶支座反力;撤除附加不动较支座,并将支座反力R反方向作用与排架柱顶,以恢复原 结构体系,利用剪力分配法求出各柱顶的剪力。将上述两步结构叠加即得排架各柱顶的实际剪力。12.3排架柱“抗剪刚度”或“侧向刚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使柱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要施加的力,反应了柱抵抗侧移的能力,称为抗剪 刚度或侧向刚度。第十章一、工程建设通常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工程建设应遵守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二、是结构产生内里或变形的原因称为“作用”分1、直接作用-荷载2、间接作用混凝上的收缩、温度变化、基础的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 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的原因一、建筑结构的组

4、成和类型1、组成上部结构:水平结构体系(楼盖、屋盖)-承受、传递、分配荷载竖向结构体系(抗侧力结构体系)-承受、向下传递荷载下部结构:(地下室和基础)-把上部传来的力传给地基类型按竖向结构体系(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简体结构)二、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安全、适用、耐久)风荷载的大小与基本风压、风压髙度变化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有关。四、A类:近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涉漠地区:B类: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稀疏乡镇和郊区: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髙的城市市区。五、建筑结构的功

5、能: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而。六、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泄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制怎的 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第一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一对应的是安全性功能。第二类: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一一对应的是适用性功能和耐久性功能。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一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 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当结构或结构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可认为超过 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子被压曲)。2)正常使用极限

6、状态一一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 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这一状态对应于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可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英他特泄状态等。五、(5年)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设z=g(R, S)=R-S ,则:Z0,结构处于可靠或有效状态;Z二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Z0,结构处于不可靠或失效状态。结构设计的总原则:S WR且既可靠又经济六、几种荷载效应组合(基本组合、偶然组合、标准组合、频遇组合、准永久组合)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7、时,应考虑作用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作 用效应的偶然组合。2、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汁值应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由永 久荷载效应控制的两组组合中取最不利值确定。3、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中取最不利值确定。4、当考虑以竖向的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仅限于竖向 荷载。八、计算题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从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由永久荷 载效应控制的两组组合中取最不利值确能0.75和纵筋配筋率低:2)斜压或斜拉破坏(图b/c): 310=0.1-0.

8、75;3)纯剪破坏(图d):a/h0W0.1;4)局部破坏(图e):加载板尺寸过小单层厂房中,常采用柱侧伸出的牛腿来支承屋架(屋而梁)、托架和吊车梁等构件 长牛腿的受力特点与悬臂梁相似,可按悬臂梁设计一般支承吊车梁等构件的牛腿均为短牛腿,它实际上是一种截而深梁,英受力性能 与普通悬臂梁不同十、吊车梁的受力特点:装配式吊车梁是支承在柱上的简支梁,英受力特点取决于吊车梁的特性1、吊车梁荷载是移动荷载2、吊车梁荷载是重复荷载3、吊车梁荷载具有动力特性4、吊车梁荷载是偏心荷载第13章多层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刚接并构成双向梁柱 抗侧力体系。实际工程中,框架结构

9、一般不超过12层。2、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缺点1)建筑平而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特别适用于商场、餐厅等),也可按需要做成 小房间;2)建筑立而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较轻:3)计算理论比较成熟:4)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5)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大,有时会影响正常使用:如 果框架结构房屋的高宽比较大,则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也较大,而且引起的倾覆 作用也较严重。因此,设计时应控制房屋的髙度和高宽比。3、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框架、装配整体式4、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满足使用要求,尽可能地与建筑的平、立、剖而划分相一致。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暧、电各专业的布

10、置能有效地进行。结构应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箴等因素对建筑的彫响施工简便。经济合理。5、框架结构的柱网布置原则:满足使用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使结构受力合 理;施工方便典型的柱网布宜形式有内廊式、等跨式、对称不等跨式等6、承重框架布置方案:横向承重框架纵向承重框架 纵、横向承重框架横向布置方案:(优点:增加房屋的横向刚度,提髙抵抗水平作用的能力,并使 整体建筑物刚度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缺点:由于主梁截而尺寸 较大,当房屋需要较大空间时,其净空较小。)纵向布置方案:(优点:房间布置灵活,采光和通风好,利于提高楼层净高,需 要

11、设置集中通风系统的厂房常采用这种方案。 缺点:横向刚度较差,在民用建 筑中一般采用较少,尤其是抗震设防地区。)纵横向布這方案(优点:采用这种布置方案,可使两个方向都获得较大的刚度, 因此,柱网尺寸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地丧区的多层框架房屋,以及由于工艺要 求需双向承重的厂房常用这种方案7、三缝的作用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基础在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引起上部结构内力发生变化 而造成房屋开裂采取的措施伸缩缝:当建筑物超过一左长度时,由于温度变化而使房屋墙体、屋顶产生温 度应力,而基础的温度影响较小,造成房屋开裂。为了防止温度应力引起的房屋开 裂采取的措施防鳶缝:当房屋平而或立而不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

12、变化较大时,在地震 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将变得非常复杂,导致计算困难和部分薄弱位置的结构发生破 坏。为避免这种破坏,采用防震缝将房屋分割成几个较为规则的形体,使之计算简 单和减少地丧作用的破坏。8、三缝的区别:构造区别:沉降缝是从基础开始直至屋顶将墙体或框架完全分开;伸缩缝一般 是从基础以上开始分开;三缝的设置宽度要求均有所不同,一般伸缩缝最小,沉降 缝次之,防震缝要求最宽。(根据规范确龙)位置的区別:沉降缝主要根据地基条件确左设宜位宜:伸缩缝一般设置在中间 位置:防箴缝则设巻在不同形体交界处。设计时尽量将三缝合并处理。多、髙层结构中,应尽量少设缝或不设缝,以简化构造、方便施工、降低造价、 增强

13、结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伸缩缝与沉降缝的宽度应250mn】:抗震缝应 2 70 mm9、件截而的抗弯刚度(梁)现浇式:中框架1=2.010边框架7= 1.5/0装配整体式:中框架/= 1.5/0边框架/= 1.2/0装配式:1=109、按弹性理论的近似计算方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 点法和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10、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现浇式:中框架1=2.010,边框架1=1.510左装配整体式:中框架1=1.510,边框架1=1.210=*装配式:1=1011、竖向荷载一般为分布荷载和集中荷载:水平荷载一般简化为作用于框架节点的 水平集中力。1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

14、层法计算假左没有水平位移:某楼层的竖向荷载只对本层框架梁及与其相连的楼层柱产生内力。为了使计算减少误差,对传递系数和柱刚度进行调整:除底层外,苴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的折减系数;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13、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计算假定(1)求各柱剪力时,假左各柱上下端都不发生角位移,即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线刚 度之比为无限大:(柱按两端嵌固考虑,因此备柱的抗剪刚度只与柱本身有关)(2)确左柱反弯点位置时,假立除底层以外的各层柱的上下端节点转角均相同,则 除底层外务层框架柱的反弯点均位于柱髙的中点:对于底层柱,则假左其反弯点距 底支座2/3柱高处。(柱反弯点位置是泄值

15、)(3)梁端弯矩可由廿点平衡条件求岀,按节点左右梁的线刚度进行分配14、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的位置:分跨计算组合法、最不利荷载布置法、分层组合 法、满布荷载法。15、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两部分组成:总体剪切变形一由梁、柱弯曲变形所导致的框架变形:图b剪切型位移曲线 总体弯曲变形一由于柱在轴力作用下伸长或缩短。图c弯曲型位移曲线16、D值法(对反弯点法进行修正1、抗侧刚度2、反弯点的高度)影响因素:1)该柱本身刚度ic:(2)上下梁的刚度ib;(3)上下层柱的高度:(4)上下层剪力(水平荷载分布情况);(5)柱所在层的位登。a反映肖点转动降低了柱的抗侧移能力ac值反映了梁柱刚度壁纸对柱侧向刚度的影响,称为框架侧向刚度减低系数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ur den personlichen fu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I *e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a des fins p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