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地理选修6达标巩固: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选修6(人教版)A-Zr弟早Hly书山有路勤为径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据此完成12题。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氏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BCD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

2、,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l.C2.A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完成45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氏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

3、措施。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答案:4.C5.A6读图,完成题。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C地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

4、环境问题是:土地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加速了环境恶化,使沙漠日益向南扩展。(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是;。解析: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要求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受西南风的影响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东北信风撒哈拉控制人口增

5、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通过高烟囱“越境”到北方邻国加拿大,引起了国际纠纷。这主要反映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解析:材料说明美国只顾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答案:B2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以下关于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符合事实的是()A.城市工业集中,大量消耗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热岛效应B在比较封闭的海湾,石油泄漏会导致赤潮的爆发C修建水库可能会

6、弓I起河口三角洲的快速增长D在干旱地区,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答案:D3全球环境基金最关注的两个领域有()A臭氧的消耗和气候变化氏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酸雨D雨和臭氧消耗解析:生物、气候的变化具有全球性特征。气候变暖会使环境改变,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当今很多生物濒临灭绝的边缘,会产生生态危机,备受关注。答案:B4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类别单位2010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810.6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8.611.4风能装机容量万千瓦310010000太阳能发电万

7、千瓦862100城市污水处理率%7785A.降低单位GDP能耗氏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解析: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增强温室气候,粉尘等大气环境问题,所以和题意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答案:C几内亚比绍政府曾经和美国及西欧几个国家的废物公司秘密签订一项合同,合同规定:几内亚比绍政府在今后5年内要接受该财团15吨有毒废物,获得6亿美元现钞,后因舆论压力而取消。据此完成57题。5污染物转移的实质是()A.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B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资源短缺任意排放废弃物6有关污染物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几内亚比绍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弓|起环境问题

8、B不会带来危害,因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7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反映了环境问题中的矛盾是()A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氏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解析:第5题,美国和西欧几个国家的公司向几内亚比绍政府转移污染物是利用了该政府比较贫穷,急需资金改善国内的条件,其实质是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第6题,美国和西欧同样具有几内亚比绍的自然环境条件,没有选择在其国内处理污染物,可以看出该污染物具有严重污染的特性,同时少量的资金只能暂时缓解该国的困难,长期看帮助不大。第7

9、题,只顾自身利益而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其他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属于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答案:5A6.D7.C8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氏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解析: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河套地区原本环境优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进而出现荒漠化。答案:C9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

10、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氏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读下图,完成1011题。高经济增长每对夫妇生3个孩子匸I每对夫妇生2个孩子低经济增长B每对夫妇生3个孩子可每对夫妇生2个孩子碳化氢污染水平050100150200250300改进的控制污染技术下在没有积极的控制污染政策下3吟后碳化氢污染估计在积极消除污染的政策下改进污染处理工艺产生的碳化氢污染估计答案:A10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氏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

11、定环境污染水平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解析: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环境政策和经济增长状况在同样的经济增长状况下,环境政策的实施与否也会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高低。答案:C11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氏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解析: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因素,还取决于人口素质的高低。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故此题的正

12、确答案为C。答案:C读图,完成题。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恶性循环或良性转变机制图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C农林牧综合治理D水土流失加重水土流失减轻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发生此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原因是答案:(1)由“贫困”沿顺时针依次为F、D、A逆时针依次为C、E、G、BC不会;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气候温暖湿润13陕西省郊县城西的安定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图表材料,分析完成题。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经济效益分析表(单位:元)类型无沼气的温有沼气的温增产或节室室约蔬菜产值580080002200燃煤用电1400140有机肥料投入3500350化肥投入360100260农药投入300100200饲料投入750060001500总计14450142004650将大量粪水排入河流以后,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主要是()A.中毒死亡氏缺氧死亡缺食物死亡因寄生虫太多而死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按形成和来源看属来自的能源,按能量的转换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