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_第1页
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_第2页
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_第3页
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_第4页
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学习目的:1.了解课程规范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2.构建中学生物学课程内容体系。3.拓宽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视野。4.掌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详细方法方案学时:4学时第一节 初中生物学课程规范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一、将改为的意义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教育任务者们熟习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规范。这不仅仅是称号的变化。 实践上,“课程规范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暂时政府教育部,就公布了。以后,“课程规范一词在中国不断沿用了4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公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规范(草案)。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前苏联教育

2、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我国生物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经多次修订,但偏重点不断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严密的科学体系、扎实的“双基,在此根底上要求掌握书本上的根本技艺,培育辩证唯物主义观念。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开展,以及社会和科学对教育的要求的提高,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顺应。本次生物学课程改革制定的,在课程目的、课程理念、课程构造、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具有时代特点,反映了国际生物学教育开展的共同趋势。二、国家课程规范的总体框架与原教学大纲的对照内容新的课程规范与原教学大纲所关注的重心明显不同。课程规范课程规范以学生全面开展为目的,关注根本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多数学生

3、可以到达的“最低规范;是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是间接的、指点性的、弹性的“规范。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以教师教学任务为重点,偏重知识技艺的获得;是教师应该实现的“预期目的;是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任务的提示;是直接的、一致的、硬性的“控制。 二价值取向从“教学大纲到“课程规范,其价值取向出现了以下变化:由精英教育走向群众教育;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开展本位;由偏重认知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由指点教师教学任务走向课程实施与开发;由一致的硬性的规定走向开放的灵敏的管理。详细比较给出了相当详细而又针对性强的实施建议。其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不像过去的教学大纲,要么不加指点,要么面面俱到。根据课程理念,

4、重点突出地从“提高贯彻课程目的的自觉性、“引导并组织学生进展探求性学习、“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四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教学建议。 中的评价,建议在强调“初中生物学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自动开展的根底上,特别经过详细案例,对学生探求才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何进展评价提出操作性比较强的建议,并提倡采用“档案夹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开展,强调教师应留意终结性评价和构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同时注重学生进展自评和互评。经过评价方式的改动,引导学生真正改动学习方式,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与原课程目的的比较 中的课程目的是一

5、个完好的科学体系。它分为课程总目的和课程详细目的两部分,前者是后者的高度概括。一知识方面1.原要求1初步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状构造、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根底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在消费、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获得人体形状构造、生理功能和卫生保健的根底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要求 1获得有关生物体的构造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根身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根底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构造、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思的安康开展;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消费和社会开展中的运用及其能够产生的影响。3的突破点1不仅要求获得“生物的生活习性、形状

6、构造等知识,还要求“生物技术等根底知识; 2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运用,而且要求知道“能够产生的影响;3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安康开展;还提出“促进心思安康开展;4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消费中的运用,还提出“在社会开展中的运用。 这些变化阐明,比更加关注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学生身心的安康开展,充分表达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二才干方面1原要求1可以对生命景象进展察看、记录、整理和报告;2可以正确运用生物实验中常用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艺;3初步学会科学探求的普通方法,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技艺分析和处理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 4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

7、生物学信息的才干。 2要求 1正确运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才干; 2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才干;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求的普通方法,开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求才干;在科学探求中开展协作才干、实际才干和创新才干;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某些生活、消费或社会实践问题。 3的突破点1不仅初次提出“科学探求的普通方法,而且明确而完好地提出“科学探求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开展协作才干、实际才干和创新才干; 2不仅要求“分析和处理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处理某些生活

8、、消费或社会实践问题; 这些变化阐明,比原更加强调科学探求在生物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图真实开展科学探求的才干,并以此推进学习方式的改动。同时,不像原那样,仅仅关注学生处理“身边生物学问题,依然未能摆脱学科中心的束缚;那么要求“分析和处理某些生活、消费或社会实践问题,强调了学科间的综合、强调了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践问题。思想情感方面1.原要求1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构成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环境的认识,加强爱国主义情感;2乐于探求生命的奥妙,具有一定的探求精神和创新认识;3初步构成生物学的根本观念,遭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2.要求1了解我国生物资源情况和

9、生物科学技术开展情况,培育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加强振兴祖国和改动祖国容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了解人与自然调和开展的意义,提高环境维护认识;3乐于探求生命的奥妙,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求精神和创新认识;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构成自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认识;5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安康的生活态度。3.和原相比,的突破点1明确提出“了解人与自然调和开展的意义。2明确提出“初步构成自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认识。3明确提出“确立积极、安康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阐明,比原更加强调“了解人与自然调和开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自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认识是培育公民

10、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义务教育性质决议的;“积极、安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安康生活的必要前提,是义务教育的目的之一。四、与原课程内容体系的比较一内容框架比较1.原内容框架分为五大部分(1)植物的形状、构造和分类;(2)细菌、真菌和病毒;(3)动物的形状、构造和分类;(4)人体生理卫生;(5)遗传、进化和生态。2内容框架分为10个一级主题(1)科学探求;(2)生物体的构造层次;(3)生物与环境;(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5)生物圈中的人;(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8)生物的多样性;(9)生物技术;(10)安康地生活。 二在内容体系上的突出特点1将知识要求和才干、情感态度

11、与价值观的要求,都列入课程规范的“详细内容规范,真正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一致于一体。2.经过摒弃学科体系和构建“人与生物圈教学新体系的方式,果断删除了许多过去以为不能不学但对学生未必非常有用的、比较繁琐和难以了解的学科知识。3.在减少传统的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对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对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注。4.特别强调,教师应积极提供时机让学生亲身尝试和实际,并将科学探求的内容规范尽能够浸透到各个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构成与解析有些教师经过近年的教学经常在埋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上比较零散,在教学中学生常对一些概念产生比较模糊的印象。这在以前的教学中

12、是很少遇到过的。难道是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内容有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师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了解有偏向呢?一、教学内容框架的构成与解析一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初中新课程内容体系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并围绕这条主线,精选和串连了生物科学根底知识中的十大中心主题,根据这十大中心主题,再分设假设干个二级主题及其详细内容和详细的活动,组成了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见表31。表31初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一级主题二级主题1科学探求了解科学探求开展科学探求才干2生物体的构造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构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构造层次3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

13、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终身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求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的光协作用和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艰苦作用5生物圈中的人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人体经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理生命活动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7.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8.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生命的来源和生物进化9.生物技术日常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10.安康地生活安康地度过青春期传染病和免疫要挟人体安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

14、害从表31中一级主题来看,除了“科学探求、“生物体的构造层次、“生物技术、“安康地生活外,完全是以生物科学的宏观研讨为主的,构建生物圈的研讨体系,突出人和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两大主体作用。 在这个体系中变化最大的是动物学这部分内容,与以往的动物学内容相比,删减了大部分与人相类似的形状构造和生理有关的内容,保管下的内容中与其他主题有关的都归属到各主题中。如有关动物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内容,放在“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有关动物细胞和组织等内容,放在“生物体的构造层次部分;有关动物和环境关系的内容,放在“生物与环境部分;有关动物多样性的内容,放在“生物的多样性部分。基于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在目前生物学

15、领域中研讨较为活泼,且其在学生认识动物本质特征中有艰苦的关系,在其他主题中又难于包容,因此单列一个一级主题。 植物学这部分内容,由于把“植物放在生物圈中来研讨,其重点不再是植物的形状构造和分类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经过学习植物的光协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功能,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也作了类似的变动,把植物的形状构造归属到其他主题中,删减分类的内容。总的看来,知识的总量上减少了许多,这样的处置目的是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纵情地经过活动等多种方式去探求生命。十大中心主题根本上是以生物科学的宏观研讨为主,它们之间的联络严密程度与以往的教学内容相比显得零散些,目的是使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对生物

16、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生,经过生物课程的学习,把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进展内化,自我重新构建一个完好的知识构造,这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才干的开展,也是教师今后教学的难点。二高中生物“模块式课程新体系1、高中生物课程模块的知识内容2、高中课程模块的规范与教学要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迅速开展,并产生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深化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消费和开展。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口头交流、争辩等活动。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功能与特点新中国成立以

17、后,虽然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做了不少次的改动,但是这次新课程的改革才是质的飞跃,这些飞跃主要表如今教学功能与特点的变化上。一、教学内容的功能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二)促使学生学会启疑生惑(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求二、教学内容的特点一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以突破“学科中心体系,构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抑制了“偏的弊端。 (二)内容总量适当删减,难度进一步降低,大大减轻不用要繁琐的记忆负担,抑制了“繁“难的弊病。 (三)表达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开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络,内容大为更新,富有时代感,抑制了“旧的弊病加强科学方法的

18、教育,科学探求活动呈现系列化、多样化加强学科间的联络,表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浸透。内容呈现方式新颖,图文并茂,富有剧烈的视觉感。第四节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具有的教材观新的教材贯彻了新的理念,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富有弹性和开放性,内容的表达更加生活化、情趣化,学生学习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面对人性化的新教材,学生喝彩雀跃,而习惯于遵守教学大纲、教材、教参三部曲的教师们却觉得迷惘,“给人一杯水,本人要有一桶水的教学理念,已招架不住学生们那变化万千、富有想象力的问题,顺该当今课改,我们中学生物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树立起教材的新观念,改动以往刻板地教教材,为以教材为平台和根据,充分发掘、开放和利

19、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用教材。一、知识观: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一致二、主体观:双主体的蓝本三、技术观:现代化的衍变四、整体观:社会的统整 第五节 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放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根底和保证。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愉快的课程改革想象,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践教育成果。因此,对于新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然而,由于课程资源研讨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认识不十清楚确,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一定困难。因此,课程资源的建立问题是我国根底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生物学课程资源概述 (一)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概念 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是指与中学生物学教学息息相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