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有三套_第1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有三套_第2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有三套_第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有三套_第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有三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 卷一、填空:( 20 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 和。地球内部可以分为 、 、 三部分。光是沿 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 最长, 最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和两种方式。地球表面有 、 、 、 、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 的运动有关。 TOC o 1-5 h z 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 ,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 。二、判断:( 10 分)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2、。( )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三、选择题:( 10 分)(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A、水源 日黄金C 土壤)。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A、右边 R左边C、后面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的原因。A弹力B推力 C重力自行车的 ()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A、刹车 B、扶手C、轮子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面镜 R凸透镜C、平面镜四、简答题:( 10 分)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举例说明,日常生

3、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 卷附答案20 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地幔) 、 (地核)三部分。)。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10分)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二、判

4、断:( 10 分) TOC o 1-5 h z .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V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X ).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 X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V )三、选择题:( 10 分)( C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A、水源 日黄金C 土壤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 )。A、右边 R左边C、后面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 C ) 的原因。A弹力B推力 C重力自行车的 ( A )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A、刹车

5、B、扶手C、轮子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C )。A、凹面镜 以凸透镜 C平面镜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答: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土壤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等。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答:增大摩擦力如:鞋子底上花纹,自行车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冰雪天在马路撒沙子等。减小摩擦力的如自行车上滚珠轴承;在拉链上涂蜡烛;往锁孔里加点油等。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B 卷一、填空 ( 每

6、小空 2分,共计 38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 )、()、()。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的环境。3、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 )。4、土壤是()、( )、黏土、腐殖质、( )和( )的混合物。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三部分。6、()、()、()、()、( )等都会侵蚀土地。7、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取得的。二、判断对错:( 12分)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TOC o 1-5 h z 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不容易改变,(

7、)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三、选择题。( 16分) 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 )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A、影响 B 、不影响 C 、无所谓影响不影响2、物体都受一个( )的重力作用。A 竖直向下B 竖直向上C 平移向上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A 小 B 大 C 没有4、下列()的牙齿最锋利。A 草食性动物B 肉食性动物C 杂食性动物5、 () 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A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地性6、( )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A、能 B 、不能 C 、可以7、中国的( )多高山 。A西部 B 、

8、东部 C 南部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大小的工具。A运动量 B 、摩擦力 C 、力 TOC o 1-5 h z 四、名词解释:(9分)1、食物链:2、风化:3、光的反射:五、简答题:(共12分)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六、论述题: (共 13分)1、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再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 13 分)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B 卷附答案一、填空 ( 每小空 2分,共计 38分)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适

9、当的空气)。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混合物。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6、(流水)、(风)、(冰川)、(波浪)、(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7、奥运圣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TOC o 1-5 h z 二、判断对错:(12分)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V )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V )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

10、不容易改变,(X )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X )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V )三、选择题。(16分)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A)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A、影响 B 、不影响 C 、无所谓影响不影响2、物体都受一个(A )的重力作用。A 竖直向下B 竖直向上C 平移向上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B )A 小 B 大 C 没有4、下列(B )的牙齿最锋利。A 草食性动物B 肉食性动物C 杂食性动物5、 ( C ) 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A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地性6、( B)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A、能 B 、不能 C 、可以7

11、、中国的(A)多高山。A西部 B 、东部 C 南部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Q大小的工具。A运动量 B 、摩擦力 C 、力 TOC o 1-5 h z 四、名词解释:(9分)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2、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五、简答题:(共12分)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答:( 1 )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 2 )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

12、出两例说明。(6分) 25 分)答: 热爱大自然,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第一, 人类要爱惜动植物, 禁止滥捕滥杀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树木,保护生态平衡;第二,人类要优化生产方法,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对大气排放有毒气体,防止环境污染;第三,人类要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六、论述题: (共13分)1、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再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 13 分)答: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是“草 f 兔子 f 鹰”。如果鹰少了,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

13、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如果兔子少了,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如果草少了,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C卷一、填空:( 20 分): ()、( )和( )。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就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 ) 、吸收热的能力( )。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们想到在鞋底( ),这样就( )了摩擦力。由于受

14、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二、判断:( 15 分) TOC o 1-5 h z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具有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的地形特点的是(A、高原 R平原C平地 D、山地)喷气,小车向前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A、后B、前 C、两边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A、滚动B、滑动 C 一样大下面材料在阳光下,( )升温最快。A、白

15、色纸 R粉色纸C、黑色纸 D、铝箔纸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A 、蔷薇 B 、瓢虫 C 、蚜虫 D 、小鸟 E 、花坛 四、看图题:( 9 分)写出下面的物体是靠什么力运动的。 TOC o 1-5 h z 第一幅图:弹弓射石子()第二幅图:火箭发射()第三幅图:轰炸机扔下的炸弹()五、连线题:( 9 分)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英国科学家牛顿紫外线英国科学家赫歇耳七色光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红外线六、简答题:(共22 分)1、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

16、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C 卷附答案20 分): (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直线 )的形式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就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3. 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 强 ) 、吸收热的能力( 弱 )。4. 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们想到在鞋底(做上花纹),这样就( 增加 )了摩擦力。5.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风化 ) 。二、判断:( 15 分)1.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7、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三、选择题:( 25 分)(v)(v)( x )( ,)1.具有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的地形特点的是( C )A、高原 R平原C盆地 D、山地. 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 A )喷气,小车向前运动A、后B、前C、两边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B )A、滚动B、滑动 C 一样大4. 下面材料在阳光下,( C )升温最快。A、白色纸 R粉色纸C、黑色纸 D、铝箔纸5. 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E )。A 、蔷薇 B 、瓢虫 C 、蚜虫 D 、小鸟 E 、花坛9 分)写出下面的物体是靠什么力

18、运动的。第一幅图:弹弓射石子第二幅图:火箭发射第三幅图:轰炸机扔下的炸弹弹力 )反冲力 )重力 )五、连线题:( 9 分)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英国科学家牛顿英国科学家赫歇耳紫外线(连 约翰里特尔) 七色光 (连 牛顿)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红外线 (连 赫歇耳)六、简答题:(共22 分)、“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答:这种说法不对。火山喷发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火山喷发的三大好处如下:第一,它可以给人类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这个土地资源的,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那现在就是土地了,就是美

19、国国土。第二, 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 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是火山区, 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有火山的地区风景几乎都很漂亮。第三,它可以带来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那非金属资源就是火山喷发物,随便哪种火山岩石几乎都可以用,所以火山喷出来的东西几乎都有用。还有就是很多的矿产跟火山喷发有关系,例如有些宝石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请同学自己选择三条作为自己的答案。答: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

20、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下面的措施:第一,人类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第二,人类要适度放牧,要有计划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第三,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自然环境。第四,人类要慎重进行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不能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第五,人类要严禁无计划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自然环境。第六, 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 抗灾、 救灾规划, 积极推广各种

21、减灾技术, 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

22、应环境的能力。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

23、产者。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三、举例。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答: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24、。仙人学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答: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3、食物链的举例。答:草- 兔子- 鹰蔷薇 财虫 瓢虫 小鸟落叶 - 蚯蚓 -小鸟水稻 稻螟虫 青蛙蛇 老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老鹰水稻 田鼠 黄鼠狼 4、自然

25、保护区。: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一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四、简答。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2、在食物链“草 - 兔子-鹰”中,如果: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

26、草原火灾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保护森林, 希的动植物。保护草原,合理放牧。不乱砍滥伐。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五、制作生态瓶。答找一个透明的物存活后,再大塑料油桶,清洗鳅、螺干净后剪掉上面一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得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在桶里种上几颗植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放入

27、小鱼或泥浮萍。 等小动物。部分。域中的水。 六、实验分析。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 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水多时,小雨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 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 较多。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

28、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 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

29、?答: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阳光下物体的 (影子的方向) 随着 (太阳方向) 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相反)。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 万)千米。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

30、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9、(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 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 2 千万度)。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 节能装置 )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 光热转换器)

31、 ,具有 ( 节能 ) 、 ( 环保 ) 、 ( 安全 ) 的优点。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 材料 ) 、 ( 结构 ) , ( 运用的原理) 有关。19、太阳能是一种( 清洁 ) 、 ( 节能 ) 、 ( 安全 ) 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二、解释概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来,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也叫发光。三、举例。1、你所知道的光源。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

32、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答:汽车反光镜医生带的额镜 照明灯上的灯罩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潜望镜 万花筒 观景箱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答:放大镜 望远镜 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 能温室四、简答。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影子会随着光

33、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 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 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 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4、光有哪些特性?答:光是沿

34、直线传播的。光能反射。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 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 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

35、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局,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

36、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 风、 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 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