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_第1页
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_第2页
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_第3页
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_第4页
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高考诗歌鉴赏16字原则: 简洁明白 A 句子答题;B 实质意思技巧还原 A修辞手法;B 表达技巧 画面阐释 A 意境阐释;B形象画面情感意趣 A 表达情感;B 哲学意蕴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第6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蕴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2、(2分)3.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4.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

3、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1分)(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5.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

4、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吴姬:卖酒的女子。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1分)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把这首诗歌中的诗句“ , ”

5、题写在同窗的留言册上,以表达你的深厚情谊。(2分)7.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辛渐:王昌龄的朋友。平明:黎明。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6、【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8.阅读饮酒,完成下题。(5分)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 (2分)(2)“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怎么样的哲理?(3分)9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这首诗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 之情。(1分)(2)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眼前

7、之景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请举例分析。(2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1-13题。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一九三六年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诗歌的语言凝练传神,请以“大河上下

8、,顿失滔滔”中的“顿”字为例作简要赏析。(2分)答: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与济南的冬天中“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都表现了怎样的景象?两者又有何不同?(3分)答: (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结合卜算子 咏梅,你认为作者所说的“风流人物”应当具备怎样的品格?“还看今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1.阅读杜甫的不见 一诗,完成下 题。(6 分)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

9、而作。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 , 。(1 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 分)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分) _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_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5分)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答: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14.阅读下面诗(词)句,完成下题。(5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 请分别说出以上诗句中,作者借“雪”表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