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对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一.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定义: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动物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意义;身体有了明显的背腹、前后、左右之分。背面发展了保护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功能;神经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于身体前端,使得动物的运动从不定向趋于定向。这种变化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1反应更迅速、更准确。两侧对称的体制是动物由适
2、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生活的结果,也是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2.中胚层(mesoderm)的形成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其意义表现在: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各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促进了新陈代谢。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2更多的食物;同时肠壁上也形成有肌肉,增强了消化能力。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3、,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由于运动机能的提高,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较集中的梯形神经系统.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抵抗饥饿和干旱.(适应性增强)3.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由中胚层分化形成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e)、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斜肌(diagonal muscle)。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3成为皮肤肌肉囊。除了有保护功能,还强化了运动机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4.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不完全消化系统
4、,即有口,无肛门。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自由生活种类消化道复杂,寄生生活种类的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5.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出现原肾管型(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系统。分布在身体两侧。排泄管通常有许多分支,末端是由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组成。管状细胞上有许多小孔,帽状细胞有若干根鞭毛不停摆动,使实质中的代谢产物和水一起进入排泄管,再由体表的排泄孔4排到体外。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但大多的排泄物如含氮废物是通过体表排出的。6.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和发育 为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前端形成脑,从脑发
5、出背、腹、侧3对神经索,其中腹面的2条神经索最发达,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成梯形。7.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出现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以及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体。由于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5受精的现象。这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多行有性生殖,除少数单肠类是雌雄异体(少)外,其余都是雌雄同体(多)。多数经卵裂后发育为牟勒式幼虫(Mullers harva),幼虫呈卵形,8个纤毛瓣可以游动(见图),这种发育为间接发育。二。代表动物三角涡虫(Dugesia) 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多附着在石块的背面。以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形
6、态结构1. 外部形态 身体柔软扁平细长,背面褐色,腹面色浅密生纤毛,前端三角形,两侧各有一耳突,头背面有2个黑色眼点。口在腹面近体后1/3处,6其后为生殖孔,无肛门。靠纤毛和肌肉的运动在物体上爬行。2. 内部构造 (1)体壁:见横切面图。由皮肤肌肉囊组成,包括:表皮:由外胚层来的上皮细胞组成,其中有杆状体用以捕食和御敌。基膜:非细胞结构,有弹性。 肌肉:由中胚层形成,有3层,为环肌、斜肌和纵肌 。值得注意的是:扁形动物无体腔,体壁与内部器官之间充满实质,可储存养分。 78(2)消化系统: 肠壁由内胚层来源的柱状上皮形成,无肌肉,其中的空腔为肠腔。具肌肉质的咽,可以从口中伸出捕食。肠分3支主干,
7、1支向前,2支向后,每支主干又反复分出小支,小支末端为盲管,无肛门。不能消化的食物由口排出。(3)呼吸和循环: 无呼吸和循环器官,依靠扩散作用进行。(4)排泄系统:为原肾管型。(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为梯型神经系统。头部有一对脑神经节,由此分出一对腹神经索通向体后,腹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构成梯型。眼点由色素细胞和感觉细胞构成,只能辨别光线的明暗(避强光),不能看物象;耳突有许多感觉细胞,有味觉和嗅觉功能。 910(6)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雄性生殖系统: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阴茎、前列腺、生殖腔。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卵黄腺、阴道、受精囊(7)可再生。当饥饿时
8、,内部器官(如生殖系统)被吸收消耗,惟独神经系统不受影响,一旦有食物后,器官又可以重生。1112三.扁形动物门的分纲 扁形动物分为3个纲,即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具体区别为:131. 涡虫纲(Turbellaria) 自由生活,多数在海洋,少数在淡水中,极少在湿土中。常见如旋涡虫、微口涡虫、平角涡虫等。2. 吸虫纲(Trematoda) 原始种类为体外寄生,高等种类为体内寄生,有12个吸盘,体表无纤毛、杆状体和腺体,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常见有肝片吸虫、中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等。(1)中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寄生于人、狗、猫等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病症为消化不良、水
9、肿、贫血、乏力、肝肿,可致肝硬化。形态结构 见图。虫体柔软,扁平,透明如叶状1415前窄后宽,具口吸盘、腹吸盘;精巢2个呈树枝状。体表具有角质层,无纤毛,角质层下有环肌、纵肌和斜肌,但不发达。无体腔,各种器官埋藏在中胚层形成的实质中。消化系统 较简单,口咽(肌肉质)食道2肠支,无肛门。以细胞外消化为主,取食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及胆管内的分泌物。呼吸系统 无,用厌氧呼吸方式。排泄系统 为典型的原肾管系统。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构造复杂。自体及异体受精。 雄性生殖器官: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生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卵巢个、劳氏管、卵黄腺、卵16黄管、受精囊、成卵腔、梅氏腺、子宫、生殖孔
10、。其中劳氏管一端与输卵管相连,另一端开口于身体背面,可能用于排出多余卵黄或精子或可能是退化的阴道;梅氏腺为一群单细胞腺体,参与卵壳形成,也有一定的润滑作用。生活史 终末寄主:人、狗、猫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 第一中间寄主:沼螺(纹沼螺、中华沼螺等) 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虾(鲤鱼鲫鱼、沼虾 等)(2)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又名羊肝蛭,1379年在羊肝中发现,1960年在人体内发现。是世界性牛、羊主要寄生虫 ,是世界上最大的寄生虫之一。 1718 终末寄主:牛、羊及其它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脏 胆管内。 中间寄主:锥实螺。19 危害:肝组织破坏,引起肝炎、肝硬化、胆管堵塞;虫体
11、分泌的毒素渗入血液,溶解红细胞,引起贫血、消瘦、浮肿、中毒。(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在人体内寄生的血吸虫主要有3种,即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 mansoni)和日本血吸虫。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血吸虫病。 是危害人体的重要寄生虫,已有2千年的历史,遍及热带、亚热带地区,以亚洲东部严重。世界上约2亿患者,我国在江南一带流行,在五十年代,患者1千万,受威胁者1亿以上。 与其它吸虫不同,由于对血管中生活的适应,身体细长。为雌雄异体异形,常相互合抱。 20雌雄性的区别: 雌体: 细长,暗黑色,前细后圆。 雄
12、体: 粗短,乳白色,向腹面弯曲,具抱雌沟寄主: 终末寄主:人、牛、狗、猫、鼠等哺乳动物。 中间寄主:钉螺。 生活史见p.88图3-41。危害: 童虫在人体内,其代谢产物引起咳嗽、咯血、发热;虫卵引起肝脾肿大,虫卵钙化后引起肝硬化、腹水。使成人丧失劳动力,儿童不能发育(如侏儒),妇女不能生育,可导致死亡。(3)绦虫纲(Cestoidea) 具有高度寄生的特征,口及消化道消失,雌雄21同体,具节片,每片中有雌雄生殖系统各一套。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形态结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非常普遍。成虫长28米,有7001000个节片,身体分为: 头节:球形,有2圈小钩,下有个吸盘。 颈
13、部:纤细,1节,与头节无明显界限,以横分裂产生节片,称为“生长区”。 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内部结构尚未发育。 孕节:宽小于长,几乎被子宫充满,子宫内充满虫卵。 见p.88图3-41 生活史: 终末寄主:人的小肠内。22 中间寄主:猪。 危害:成虫寿命最长达25年以上,每天新增10余节片,同时脱落0余片,每片含卵38万粒。引起人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失眠、乏力、头痛;猪囊尾蚴如寄生在人脑部,引起循环、呼吸紊乱,呕吐、昏迷等;寄生在眼部影响视力至失明。 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虫体长412米,可有10002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沟。中间寄主是牛。其生活史和致病
14、症状与猪带绦虫相似。四。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1。关于扁形动物的起源,主要有2种学说:23Lang提出:认为扁形动物是由爬行栉水母进化而来。因为栉水母在水底爬行,丧失游泳机能,体形扁平,口在腹面中央等特征与涡虫纲的多肠目极相似。Graff提出:认为扁形动物的祖先是浮浪幼虫样的,这象浮浪幼虫的祖先适应爬行生活后,体形扁平,神经系统移向前方,原口留在腹方,而演变为涡虫纲中的无肠目。 2。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涡虫是最原始的类群。吸虫纲是涡虫纲适应寄生生活的结果而演变来的。3。关于绦虫的起源有2种看法:认为是吸虫对寄生生活进一步适应的结果;认为绦虫源于涡虫纲中的单肠目,因为单肠目中24有借无性繁殖组成链
15、状群体的现象,这和绦虫产生节片的能力可能有关。因此,这一种看法比较可信。小结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体壁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皮肌囊结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为实质填充;消化道有口无肛门;神经系统为梯状神经系统,出现多种感觉器官;排泄系统为原肾,无呼吸和循环系统。分为3个纲,涡虫为自由生活;吸虫纲消化系统退化,寄生生活;绦虫纲全部体内寄生生活,身体有节片,消化系统完全退化。吸虫纲和绦虫纲中有很多是人和家畜的寄生虫。25几个重要的问题:1。皮肌囊的概念及结构肌肉与表皮(外胚层)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受制于环境的不同,扁形动物皮肌囊的结构存在着差异性。但其共性为:均由三层构成。即表皮/非细胞结构的基膜/肌肉层。而不同性在于表皮的结构。2。中胚层的分化 形成肌肉层;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3。神经系统为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医疗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洞察阐释
- 农业环保法规执行效应-洞察阐释
- 拍卖支付行为的用户行为特征分析-洞察阐释
- 元宇宙背景下的青年反抗与亚文化生成-洞察阐释
- 环保设施运营与环保工程承包合同
- 工业金属探伤仪租赁与配套软件授权协议
- 司法鉴定机构股权合作经营投资合同
- 版权代理运营补充协议
- 电影版权授权独家补充合同范本
- 茶叶仓储物流与茶叶品牌推广合同
- 甘肃武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机械制造及非标零部件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绍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 纳税实务电子教案
- 【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11000字(论文)】
- 2025年3月广东省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6篇:“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 小学教育学(第5版)课件 第九章 小学教育评价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