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_第1页
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_第2页
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_第3页
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_第4页
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享“语文主题学习”的红利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方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回首“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之路,坚持不断的思考和反复实践的脚印一串连着又一串。在这一年里,我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是在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本册教材教学的情况下,带领学生主要做了以下三件事:读书,写作,积成语。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简单而粗浅的做法,现拿出与各位分享。一以“智者”为友 为人生打底1阅读自从参加“语文主体学习”实验,使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以来,学生读书已蔚然成风。在他们身上已经发生了几个根本性的转变。由最初的每天布置读书任务到现在不用布置的转变;由不爱读书到现在读书痴迷的转变;由家

2、长不让其读课外书到主动买书给孩子的转变等。看着他们这些转变,足以让我幸福得手舞足蹈!为此,我始终把阅读列为我班的常规作业。严格说已经超出作业的范畴,是事业了,是乐业了。因为我的学生已经觉得阅读是很“快乐的事情”,他们乐此不疲。当一件事不须强调不须布置而自觉去做时,当一种行为成为风尚成为习惯时,就上升到了乐业的层次。不论我强调与否,每天至少阅读半个小时从未间断过。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说完“放学”,潜力生申帅杰就问:“老师,您怎么不布置作业?”其他孩子一致反驳:“这还用问吗?真是!”因为孩子们都已经习惯了这项几年如一日的读书作业。即使我不说,孩子们也都知道这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偶尔有一两个

3、孩子犯糊涂也属正常。我始终坚信“近朱者赤”的道理。这里的“赤”就是班级内的读书风尚。本学期配发的七本“丛书”,学生们都很爱读,以至于开学不到两个月就有孩子把七本书全都读了一遍。我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挤出时间来阅读更多的书籍。为了了解学生对“丛书”的阅读进程和掌握理解情况,我会根据本节课或当天所读的书目来进行检测。要求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真正地“化为己有”。刚开始有孩子不习惯,光想偷偷地从书上去翻找答案。渐渐的,我发现这种现象少了。每当我抛出一个问题,便会有无数个声音抢着来回答。再后来又相继出现了学生之间互相考试的现象。另外,每周都有一名同学来推荐下周的阅读书目。如此持之以恒

4、,习惯成自然,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读书氛围和积极性便日趋浓烈了。现在我即使不布置,学生也会很自觉地去做这件事,并且还远远多于“半小时”。2朗读平时,我并不怎么强求学生在家必须大声朗读。因为我知道他们做不到。但是,每天在校的半个小时早读我却要求必须做到并做好。每天早上都有朗读或背诵的任务,这些内容的选择全有“助理班主任”(五个班长分别做了我的“助理班主任”)来定夺,我只负责协助。谁迟到了;谁背会了;谁还不会背;什么时候进教室等一系列早读程序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五个“代理班主任“轮流上阵,一天一个。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相当的高。我知道激发他们斗志的源头不是我,而是那些终极裁判员们全体同学,他们会给当天的“

5、班主任”进行评价与得分。我的学生说,老师你这种做法算不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想算也行不算也行,反正就是互相督促罢了。“班主任们”遇事共商讨、共解决,五个人的力量完全不亚于我。最难能可贵的是全班学生在他们几个的带领下,都能做到不论严寒和酷暑依然给年级乃至全校学生做出榜样。二与“灵魂”为侣 为人生润色除了鼓励学生坚持写博外,本学期我让学生每天做到了坚持一篇随笔的写作。每天晚上的功课就两项:读书和写随笔。最初我只批阅组长的随笔,并选出优秀的在班内朗读,被读过随笔的同学都特别高兴。随之而来便写得越来越好。班内共分了八个小组,分别有正副组长。这十六个组长谁也不甘人后,越写越好。相继有对话性的、有散文

6、性的、有哲学性的、有叙事性的等佳作出现在了我眼前。这是一个组长的随笔,我摘选了她最后一段:“我不想犯错,担心犯错,但有时错误也是一种过程,甚至会是美德,做得过于完美反而让人望而却步。也不要害怕犯错,当你不敢做这件事时,才是真正的懦弱。”一个五年级学生能写出这颇具哲理的话,我想只能归功于一个读,一个思,一个写。之后又通过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得知,好多学生现在都对写作有了好感。渐渐的,孩子们的随笔已不单单局限于练笔了。他们的思绪开始天马行空,笔尖也渐渐的行云流水了。取而代之的便成了倾诉;成了总结;成了思考;成了习惯;成了欲罢不能的写作。随笔仿佛成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一个平台,一种平等对话的沙龙

7、。这是一位学习成绩处于中等状态的孩子读书感悟中的一段:“书;在你迷途时,它是那引领你走向成功的航标灯。书并不是你的一切,但它却能让你拥有一切。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些难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而正当我想放弃时,看到了躺在我身边的读人论世,我觉得我不能放弃。于是,我便认真的学习起来,直到解决完那些难题。从此以后,书便成了我永远的伴侣,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时刻在教育着我。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便是我不可多得的伙伴,带我认识了另一个自己。”学生爱写了、会写了,除了要他们自己做到坚持外,教师还得会适时激励。为此,我又给学生加重了负担。除了先前我批阅的正副组长的随笔外,现在又加上了每组的后进生随笔的批阅。再比

8、较;再评选;再朗读;再表扬。后进生的随笔也在这种不断的激励与赞扬声中有了起色。他们从害怕写、不会写变成了得写、想写了。 抓两头,促中间。慢慢的,在这“两端”同学的带动下,中间部分的孩子有了更大的兴趣或动力。对写作产生兴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久而久之便会波及全体学生。这样一来,我的工作量由原来的十六本作业增加到二十四本,再增加到七十多本。孩子们写的少则一页,多则三四页,要认真全部批完实在是累,需要花费我整整一个早读的时间。虽然我的工作量在不断的增加,可看到一本本进步了的作业我依然会心花怒放。当然,我不可能每天都这么做,那岂不是自讨苦吃?说这是苦肉计也好,小伎俩也罢,静待他们都上钩时,苦也变成乐了。

9、生生之间却较上了劲儿,我只有乐得“坐山观虎斗了”!365天天天如此,即便考试来临我也依旧不改变这项家庭作业的布置。我每天坚持批着、读着、快乐着;孩子们每天坚持写着、提高着、也快乐着,随笔已经成了孩子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三、与“厚积”为伍 为生命剪彩源于一年前对丛书偶然的一次翻阅,我竟发现了书中每篇文章都有好多的成语。于是,成语便成了我的特色教学。孩子们每天都在背诵着,积累着。每天十条成语的背诵是硬任务,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学生都在主动往前背。学生人手一本成语词典,一旦遇到不理解的成语,便会三五成群共同商讨或查阅词典来解决。这似乎也成了一种习惯。提到检测,我是一周一小测:本周背过的五十条成语,利用

10、周末进行学习理解、运用和分类,下周一在班内上展示课。截止目前,学生背诵成语的数目在人均1500条左右。不仅如此,学生还练就了一张“名嘴”。一次公开课上,每个小组都跃跃欲试,团结组的刘槟赫开始说了,但又卡住了。精通组的胡林杰便乘机赶紧说。刘槟赫很不满地对林杰说:“是我先说的,你不懂礼貌!”林杰却得意地答:“我这就叫见缝插针嘛!”部分孩子一起喊道:“你这还叫乘火打劫!”“还叫乘人之危!”在场的听课老师和学生鼓掌并哄堂大笑。我评价:“你不仅学得好,而且用得好!我鼓励大家既要见贤思齐,又要见缝插针,当仁不让!”当然,每一段精彩或许可能是昙花一现,亦或许还会有经久不息的掌声。谁又曾想过它光灿的背后,是否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坎坷。这一路走来,汗水、泪水和沉淀却如同一块块垫脚石让我和孩子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就是很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