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_第1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_第2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_第3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_第4页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本课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取趣味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以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的入门性知识,是社会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应用知识。它既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深入应用,又为选修4 电化学基础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

2、能对现代化生活的重大意义。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质。学情分析知识角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化学与能源等。认知角度:学生喜欢从熟悉的事物出发,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渴望独立地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认知特点:学生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通过探究原电池形成条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

3、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兴趣激发思维启迪归纳总结。学习方式: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思路本课题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中心,展开两条线索。知识线:感受原电池探索原电池认 识 原电 池生活线:生活中的电能电能的来源电能的应用教学过程活动元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创设情境, 建构探究 课题。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和探究 热情,使学生明确学 习目标,进入学习主 题。同时使学生关注 能源问题,逐步形成 正确的能 源观。现代生活中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展示生活中与电有关电能的来源都有哪些? 的各种事物。欣

4、赏、交流,感受电能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电能的来源有哪些?我国发电的方式主要有哪 些?问题:能否将化学能直接 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 力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 能、潮汐能等。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和利 弊,发现火力发电中大量 能量损失播放中央电视台是真的 吗节目中出现的“土豆 发电”的视频观看视频,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明确探究课题: 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电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活动元二实验1: 锌粒直接投入稀硫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现象1 : 锌片表面产生无色气泡。2e+2Zn

5、2H+ Zn2 H2还原剂氧化剂通过三个 实验,使学生的思维 发生激烈实验探索, 感受原电 池。实验2: 铜丝直接插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现象。现象2:铜丝表面无现象,溶液未变蓝色。结论:铜丝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的碰撞。化抽象为具 体,让学生深刻体会 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 电子转移,从而突破 难点。实验3: 将铜丝插入到实验1 中的锌粒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铜丝上产生气泡的情况。现象3: 铜丝表面的气泡由下至上逐渐产生,直至到 达液面处。思考、交流、分析:电子由锌粒转移到了铜丝上。图片: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入电流计,观察现象。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

6、转化为 电能。我们把这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 池。感受原电池的组成。活动元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自主探究, 探索原电 池的构造。让学生动 手体验化 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 过程,进一步了解原 电池。同时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 力,使学生初步学会 控制实验 条件的方 法。启发思考:除了锌、铜与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换用其它材料能否构成原电池?自主探究: 探索原电池原理、结构。提供材料。1-5 组材料:铁、锌、铜电极各两支,稀硫酸、硫酸铜溶液,苹果,导线,电流计,容器;6-10 组材料:锌、铜、石墨电极各两支,稀硫酸、 无水乙醇,橘子,导线,电流计,容器。学生6 人一组,合作探究, 自主设

7、计进行各种尝 试并做好记录。学生自由发挥可能设计出很多装置,比如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 Zn Fe稀硫酸 、FeCu稀硫酸 、ZnZn稀硫酸 、Zn Fe CuSO4、Zn Cu 无 水 乙 醇 、 Zn 石墨 稀硫酸、电 路不闭合、苹果电池、橘子电池等。学生将实验结果分类整理填入学案表格中并分组汇报:实验项目实验用品实验结论电极材料试液有无电流相同电极不同溶液相同试液不同电极电极在同一容器或不同容器实验项目实验用品实验结论电极材料试液有无电流相同电极不同溶液Zn、 CuCuSO4溶液有Zn、 Cu无水乙醇无Zn、 Cu稀硫酸有相同试液不同电极Fe、石墨稀硫酸有Fe、 Cu稀硫酸有Fe、 Fe稀

8、硫酸无电极在同一容器或不同容器同一容器有不同容器无活动元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问题: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是什么?2、满足什么条件的装 置可以产生电流?思考交流, 从化学反应 本质认识原 电池原理。问题1 :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为例,多媒体模拟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锌 片 : Zn 2e Zn2铜片:2H+ 2e H2总反应式:Zn 2H+ Zn2 H2实质上就是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到两个电极上进行。从实验探 究到理论 分析,使学 生的思维 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如何确定铜锌原电池中的 正、负极? 导线(外电路)中电子的 移动方向?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定

9、义。 电子:负极正极负极:电子发生反应?正极:电子发生反应?负极:失 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正极:得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内电路)离子如 何移动?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问题2:满足什么条件的装置可以产生电流?对比、分析能产生电流的 装置和不能产生电流的装 置的差异。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线闭合回路电解质溶液导线的作用是什么?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什 么?传递电子; 传递离子;探讨土豆发电的原理 介绍土豆电池探讨土豆发电的原理活动元五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知识拓展, 从生活中的 应用介绍原 电池。板书设计(见后):课堂反馈:1 讨论生活中各种电池及其应用2分小组讨论有关原电池 的各种观点。1 试

10、 着 利 用Cu+2FeC3l=CuCl2 +2FeCl2 设计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并画出装置图。让学生充 分发表自 己的观点, 理论联系 实际将所学知 识进行运 用并指导 生活。课外拓展2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并制作各种原电池。3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电池资料,试着分析原理。教学评价与反思学生评价1、你认为这节课:()与以往的教学差别不大;()使我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加了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2、你对本节课的兴趣程度:()很感兴趣;()有一定兴趣;()感觉一般;()没有兴趣。3、如果你对这节课感兴趣,主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有深度,富有挑战性;()教学

11、内容接近生活,觉得能够学以致用;()有大量实验,我喜欢这种研究的过程;()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展示自己。4、你在这节课的讨论过程中:()我完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的思考,并尽量思考周密;()我完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非常积极主动的思考,积极主动发言但思考欠周密;()主动性一般,偶尔进行思考;()我一般不主动的思考问题,主要是听老师的讲授和同学的发言。5、你认为是什么促进了你在这节课去思考问题:()老师问了,不得不答;()发现了问题,想解决;()对课题情景感兴趣。6、通过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我知道了什么是原电池,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我实验探究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我开始关注能源问题;()我开始觉得化学很有趣了;()以上均没有。7、若坚持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你认为对学习能力的增长:()大有好处;()有好处;()差不多。通过学生的课堂评价,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反思。同时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会学生用生活的眼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