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_第1页
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_第2页
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_第3页
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_第4页
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轻工机械公司经营管理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1649997 一、 决策的重要性 PAGEREF _Toc111649997 h 3 HYPERLINK l _Toc111649998 二、 决策的类型 PAGEREF _Toc111649998 h 4 HYPERLINK l _Toc111649999 三、 头脑风暴法 PAGEREF _Toc111649999 h 7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0 四、 决策树法 PAGEREF _Toc111650000 h 9 HY

2、PERLINK l _Toc111650001 五、 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 PAGEREF _Toc111650001 h 9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2 六、 决策的原则 PAGEREF _Toc111650002 h 14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3 七、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PAGEREF _Toc111650003 h 17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4 八、 企业财务关系 PAGEREF _Toc111650004 h 19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5 九、 财务分析概述 PAGEREF _T

3、oc111650005 h 21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6 十、 敏捷制造 PAGEREF _Toc111650006 h 36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7 十一、 准时生产 PAGEREF _Toc111650007 h 37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8 十二、 企业的创新与风险管理 PAGEREF _Toc111650008 h 39 HYPERLINK l _Toc111650009 十三、 项目简介 PAGEREF _Toc111650009 h 42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0 十四、

4、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1650010 h 46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1 十五、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1650011 h 46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2 十六、 公司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11650012 h 47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3 十七、 法人治理 PAGEREF _Toc111650013 h 49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4 十八、 项目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111650014 h 60 HYPERLINK l _

5、Toc111650015 十九、 项目风险对策 PAGEREF _Toc111650015 h 63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6 SWOT分析说明 PAGEREF _Toc111650016 h 64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7 (一)优势分析(S) PAGEREF _Toc111650017 h 64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8 1、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 PAGEREF _Toc111650018 h 64 HYPERLINK l _Toc111650019 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

6、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 PAGEREF _Toc111650019 h 64决策的重要性一个正确的决策有助于公司茁壮成长,一个错误的决策却可以让企业一败涂地。1、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尽管管理工作是多个方面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都是围绕着决策而展开的。不论是管理活动中的计划、组织,还是管理活动:中的领导、控制,都离不开决策。而且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还有具体的决策问题。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因此,可以说决策是管理的基础。2、决策事关

7、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决策既要确定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又要为达到管理目标提供行动方案,还要优化行动方案。决策选择的行动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目标实现的速度、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方案选择得当,就会取得投入小、收益大的效果,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使企业蓬勃发展;否则,就会降低管理的效率,为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的存亡。3、决策是管理者的最主要的职责有组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决策,任何管理和决策工作都是由人去完成的。不论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决策都是他们的主要职责。而且,管理者的地位越高,其做出决策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大。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革命无不冲击着经济、

8、社会的发展,这些活动的影响面越来越大,管理就越来越复杂,许多新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面对各种尖锐的挑战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观全局,及时作出反应和决策。可以说,管理者每天都要采取许多行动,其中最主要和重要的行动就是做决策。决策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合理决策。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经营决策又称企业战略决策,对企业而言是最重大、至关重要的决策,比如确定或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新产品开发,企业上市,兼并企业,合资经营,扩展生产能力等。它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的特

9、点。决策的重点在于解决组织与外部环境问题,注重组织整体绩效的提高。一般是高层管理者做出。管理决策的制定必须纳入经营决策的轨道,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比如机构重组、人事调整、资金筹措与使用等,它具有局部性、中期性与战术性,影响时间较短和范围较小的特点。决策的重点是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以提高管理效能。一般是中层管理者做出。业务决策具有琐细性、短期性与日常性的特点。业务决策是企业为了解决日常工作和业务活动中的问题而作出的决策,比如库存控制、食堂饭菜的品种、职工洗澡时间等。它属单纯执行性决策,决策的重点在于对日常作业进行有效地组织,以提高作业效率。一般是基层管理者做出,2、按决策问题

10、所处的条件可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确知环境条件,每一种备选方案只会产生一种确定无疑的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就可以做出选择。风险性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会出现几种状态,对可能出现的状态数目与概率可以预先估计,在不同的状态下,每一种备选方案可能会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因此不管哪种方案都有风险。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状态的数目与概率无从估计,对每一种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也难以估计,这种备选方案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环境的不稳定性。决策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直觉和估计作出决策。3、按决策是否具有重复性划分:

1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指对经常出现的例行公事所做的决策,也称常规决策,主要处理常规性、重复性的问题,比如常用物资的采购、“三包”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何时报销管理人员的差旅费等。这些问题反复或按照一定的频率出现,其特点和规律性易于掌握,因而通常可将这类问题的决策程序固定下来,制定成规章或标准来加以解决。每当这些问题出现就可以按规定来决策,不必每次重新做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指那些非例行的、没有先例可依据的新问题所做的决策,也称非常规决策。比如新产品的开发、市场开拓、企业规模扩大等。对这些问题的决策要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法用常规的办法来处理。对这类决策,决策者往往没有固定的模式

12、、规则和处理经验可循,完全靠决策者的洞察力、判断力、知识和信念来解决。4、按决策的主体分: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体决策是指决策的诊断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由一个人来完成,不需要其他人参与。个体决策具有果断性、责任明确、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时具有效果差、相关人员接受度不高的缺点。集体决策是指决策的诊断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由两个人以上的群体来完成,哪怕其中只有一个环节是群体完成,也可称为集体决策。集体决策具有决策质量高、所选方案接受度高的优点;但同时具有决策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无论是何种决策都有其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说某种决策一定优于另外一种决策,只能是在不同的情景下更适合用某种决策。头脑风暴法

13、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通过相互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不断产生新的火花,使讨论得到升华,最终使得出的结论更富有创造性,更具有挑战力。使用该方法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2)明确讨论问题的范围,以便使注意力集中。(3)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反驳和批评,不管这种设想是否可行和适当。(4)鼓励参加者对自己和他人已提的方案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14、。(5)追求数量,多多益善。意见越多,产生好意见的可能性越大。(6)不允许参加者用先准备好的发言稿。(7)与会人员一般在1015人,会议时间一般在2560分钟为最佳。与会人员的选择需要注意这样几点:(1)如果参与者相互认识,要从同一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领导人员不应参加,否则可能会对参与者造成某种压力。(2)如果参与者互不认识,可从不同职位(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但不应宣布参与人员的身份和职称,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都应同等对待。(3)参与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他领域的专家。头脑风暴法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使

15、参加会议的成员不断涌现新的设想;获取信息量大,考虑预测因素多,提供的方案比较全面和广泛。但同时也有缺点,比如:受权威的影响在所难免,不利于充分发表意见,创造性思维会受到一定抑制;受表达能力的影响,有专家虽有不错的设想而且很有创造性,但不能很好表达等。决策树法决策树法利用概率论的原理,用图形表达决策问题。用决策点代表决策问题,用方案分枝代表可供选择的方案,用概率分枝代表方案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经过对各种方案在各种结果条件下损益值的计算比较,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决策树由五个要素构成:决策点、分枝、方案节点、结果节点和剪枝。具体实施的步骤如下:(1)拟定各种备选方案,画出决策树;(2)推测不同自

16、然状态下的概率及损益值,并标在相应的概率分枝上、结果节点上;(3)计算益损期望值;(4)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进行比较选择,凡是期望值小的方案一律剪掉。决策树法的优点是用图形反映决策过程,直观形象,而且逻辑思路清晰,比较适宜复杂的多级风险型决策问题。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既然决策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决策过程所经历的具体步骤:识别问题、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拟定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方案实施与反馈。1、识别问题决策是为了解决一定问题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围绕一定的问题来展开。问题其实就是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的差距,管理者必须首先必须找出这个差距,并分析这个差距的来由,进而为消除或缩小差距

17、想出办法。这就好比医生看病首先得诊断出病人到底生什么病,然后才能开药方。识别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准确的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仔细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和影响面,才能做下一步工作,否则就会使决策面临失败,进而使整个企业面临危险。2、确定目标发现并清楚地认识了问题,是否要采取行动和采取什么行动,取决于决策目标的确定。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评价和选择所依据的标准,也是衡量决策要实施的行动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标准。没有目标,决策工作就没有方向;同样的决策问题,假使决策目标不同,决策就会大不相同。目标具有层次性,所以决策目标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

18、,尽量减少目标个数。如合并类似目标、当目标之间存在从属关系时,可将次要的目标作为约束条件、将单项目标综合成一个目标等。将目标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列,把重点集中到“必须实现”的目标上。目标之间的协调。当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时,应以总目标为基准进行协调。确定的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全面详尽而有重点;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易于分解,责任落实;先进合理,积极可靠,留有余地;各类目标可以相互制约,并协调一致;具有时效性。3、收集资料21世纪是信息制胜的时代,信息意味着商机。信息是决策的客观依据,在许多情况下,不能进行确定型决策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完备;决策失误依然是信息不充分、不完备。所以,在做决策时,首先应该系统、

19、完整、及时收集信息。决策者所掌握的情报和信息资料越多、越准确,则对决策越有利,做出的决策也就越合理。比如一房地产商要开发一个楼盘,他必须要了解某些相关政策倾向、政府对本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这个楼盘周围的环境、顾客的需求等信息,他掌握的信息越多,对他做出明智的决策越有帮助,才能保证他开发的这个楼盘有经济价值。对收集资料的要求:广泛性。即凡与目标有关的信息资料,无论直接或间接,都要尽可能收集。科学性。即对收集来的资料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客观性。即情报资料必须客观地记载对象、时间、地点和数量等。连续性。即要求情报资料能连续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尽可能连贯。对于信息的收集,一方面

20、,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整理;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储备,充分发挥诸如“信息中心”、“资料室”、“数据库”等的作用。4、拟定备选方案根据发现的问题、确定的目标和收集的资料,需要设计出多个可行的、供选择的方案,可行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实现的可能性。即从企业内外部实现的条件和实施的结果看能否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相互排他性,即各方案必须有区别,各自独立。整体详尽性。即尽可能多地列出有可能达到目标的备选方案;方案可比性。即每一方案都应根据已确定的约束条件和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用确切的定量数据反映方案的效果,以便比较和选择。拟定备选方案有如下三个具体步骤:分析研究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以

21、及决策事物未来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决定事物未来的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定出适当的实现目标方案;将这些目标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对比,权衡利弊,从中初步筛选。管理者必须努力发掘出各种可能的方案,以免遗漏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拟定备选方案时,应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备选方案通常来自两种途径:一是经验。经验可能是决策者自己或决策群体自己的,也可能是别的管理者或别的群体的实际做法。二是创造。企业需要发展,就必须有新颖的、独创的方案,不是过去的再现,也不是别人的翻版。一个企业要确立核心竞争力,创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

22、用。5、选择方案每个备选方案从某一个角度来讲,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有其缺陷,如何合理分析判断每个备选方案的利弊,应对方案进行评估论证,这是决策中的关键工作。对决策方案的论证主要有:价值论证,就是指论证该方案付诸实施后能否带来价值和带来多大的价值。一方面是从社会、经济,当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投入和产出等多方面综合平衡方案的价值,并通过各方面的价值平衡,得出一个总的价值评价。另一方面是把决策目标和方案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来看,看方案是否比过去进步,是否有助于今后的发展。可行性论证,就是指论证方案是否可以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并取得预计的结果。首先研究该决策方案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

23、能否利用机遇达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要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对决策整个过程中能预见到的每个环节,对整个企业、甚至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应变论证,就是指估计原有决策条件发生变化,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对这些措施进行论证,论证的结果就是应变方案。制定应变方案是从最坏的可能性准备,而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即使最坏的情况出现时,也因事先做了准备,可以应付自如,不致造成损失或尽量减少损失。6、方案实施与反馈决策过程就是管理过程,它贯穿整个管理活动,所以,决策过程不仅是一个选择方案的过程,还要考察方案的全面实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并使执行者了解和接受这个方案至关重要。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

24、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这就需要及时把执行情况和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反馈到决策系统,以便及时做出修正和补充,或者重新设计方案、重新做出决策,通过“决策一执行一决策一再执行”的过程,多次反复并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以上决策的步骤只是决策过程的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不能教条地予以理解和对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各个阶段相互交叉的情况,或者省略某个阶段这都不足为奇。另外,对决策过程各阶段的划分也还存在其他的划分方法。比如,复旦大学的药明杰教授把决策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诊断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和执行活动。决策的原则企业经营决策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它考虑的因素很多

25、,既要考虑企业内部问题,又要考察企业外部环境。因此,要做出合理的决策,通常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决策目标明确性原则、决策的民主原则、决策的可行性原则、决策的满意性原则、决策的系统性原则、决策的反馈原则。1、决策目标明确性原则没有目标,决策只能是盲目的,目标模糊的决策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在决策前,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进行决策、为解决什么问题而决策。值得一提的是目标具有多重性、层次性的特点,所以在决策时既要考虑眼下问题的解决,又要考虑整个组织的目标。2、决策的民主原则决策的民主原则就是要坚持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专家和智囊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决策建立在广泛民主的基础

26、上,并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专长,提高决策质量,防止个人决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又为今后决策的实施提供了保证。3、决策的可行性原则再完美的决策若不可行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可行性原则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内部实际情况,还要顾及社会、政治、道德等因素;不仅要估计有利因素和成功的机会,更要预测不利条件和失败的风险;不仅要静态地计算实际与可能之间的差距,还要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动态分析。4、决策的满意性原则西蒙认为人的理性是处于完全理性和完全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所以,没有最优的决策,只有令人满意的决策。决策的“满意”原则是针对

27、“最优化”原则提出的。“最优化”的理论假设是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化的人,他以“绝对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准则”行事。但由于组织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要使决策者对未来一个时期作出“绝对理性”的判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决策者对相关的一切信息能全部掌握;决策者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能准确预测;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方案实施的后果完全知晓;决策不受时间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显然,这四个条件对任何决策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也不论素质有多高,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因此决策不可能是“最优化”的,而只能要求是“令人满意”或较为适宜的。5、决策的系统性原则性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有多种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共同

28、构成,要使整个系统良好运转,就必须全方位考虑。系统理论就是把决策对象看作一个系统,并以这个系统的整体目标为核心,追求整体效应为目的。为此系统原则要求在决策时,首先应贯彻“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各要素和单个项目的发展要以整体目标满意为准绳;其次,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协调、平衡配套,要建立反馈系统,实现决策实施运转过程中的动态平衡。6、决策的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能让决策者了解决策是否可行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由于事物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决策者受知识、经验、能力的限制,致使决策在实施中可能会偏离预定目标,这就需要根据

29、反馈情况采取措施,对原方案或目标加以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使决策趋于合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与流转。资金运动过程是通过一系列财务活动来实现的,企业处理财务活动的过程也称财务的有形管理,一般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的日常控制活动和利润分配管理四项主要内容。1、筹资管理。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筹集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筹集资金:一种是权益性资金,如向投资者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等;另一种是企业债务融资,如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企业在筹集资金前要从不同角度对所筹集

30、的资金进行分析研究。比如企业资金的结构、外币资金的风险、筹集资金的时间、筹集资金的成本、企业偿债能力等。因此,必须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最佳方案来筹集企业所需要的资金。2、投资管理。企业筹集到资金以后,应当将资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运用,以谋求最大的资金收益。资金投放是企业投资运动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对资金筹集提出要求,而且也影响资金收益的分配。企业筹集的资金可以对内投资,即通过购买、建造等过程,形成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另外,企业的资金也可以对外投资,即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通过对企业投资活动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投资效

31、益。3、资金的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保证企业财务计划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通过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其他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和税金等业务进行计划和日常控制,以保证企业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4、利润分配管理。企业通过资金投放、运用,应当取得收入,实现资金保值和增值。资金的收益分配是资金运动一次过程的结束,又是下一次资金运动的开始,是企业资金不断循环周转的重要条件。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要进行分配,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耗费,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能持续进行;另一部分按规定缴纳各种税金;剩余部分是企业的净利润,它的所有权属于企业的投资者。净利润要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用于扩大积累、弥补亏损和改

32、善员工集体福利设施,其余利润作为投资者的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或暂时留存企业,或作为投资者的追加投资。企业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资金在筹集、投放、日常管理和分配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关系。1、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投放资金,企业向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着所有权的性质。企业所有权主要有国家、个人和法人单位。一般而言,所有者的出资不同,他们各自对企业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相应地对企业享有的权利也不相同。但他们通常要与企业发生以下财务关系:所有者能对企业进行何种程度的控制;所有者对企业获取的利润能在多大的份额上参与分

33、配;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享有多大的分配权;所有者对企业承担怎样的责任。所有者和企业均要依据这四个方面,实现双方之间的利益均衡。2、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向国家缴纳税金等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种强制的无偿的分配关系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企业除利用资本金进行经营活动外,还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后,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

34、合理调度资金,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5、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形成一个企业系统。只有通过这些子系统的执行与协调,整个企业系统才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6、企业与内部职工的财务关系。企

35、业与内部职工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用其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劳保及福利等方面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着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按劳分配关系。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以自身提供的劳动作为参加企业分配的依据。这种分配关系还将直接影响所有者的权益,因为职工分配的多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利益的变动。财务分析概述1、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是利用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取一定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综合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财务分析同时肩负着双重目的:一方面,剖析和洞察自身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分析判断外部利害相关者的财务状况与财务实力,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36、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方面对业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2、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社会贡献能力分析。(1)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利用的效率,因此,也称为资产管理能力。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赊销净额与同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序,也称收账比率。考察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慢,还可以利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这一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反映

37、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变现迅速,不易发生坏账损失。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一定期间的存货平均余额与同期的销货成本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存货周转的速度,并可以测验企业推销商品的能力和经营的成效。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经营效率高,存货数量适度。如过低则说明采购过量或产品积压,应及时分析处理。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又叫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销售收入净额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全部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用时间表示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就是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表示流动资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

38、同样生产经营规模所占用的流动资产越少,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额进行对比所确定的一个比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用于分析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又叫投资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资金增值能力,它通常体现在企业收益数额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是由其经常性的经营理财业绩决定的。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其中,主要有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资本净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每股股利

39、、普通股每股净收益和市盈率等。销售净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是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通过分析销售净利润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资产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通过分析资产净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表示企业每占用的1元资产可以获得多少净利。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会计期间,实收资本有变动时,公式中的实收资本应采用平均数。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意味着股票升值。影响这项指标的因素除了包括影响净利润的各项因素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即企业负

40、债经营的规模。在不明显增加财务风险的条件下,负债经营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这项指标的高低,分析时应特别注意。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比率越高,表明投资者权益的收益水平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也可以看做是投入产出的比率,其配比关系反映了企业每投入单位成本费用所获取的利润额。这一比例越高,说明企业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代价越小。企业投入产出比率高,经济效益好。因此,该比率不仅可以用来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高低,还可以评价企业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是普通股每股股

41、利,反映每股普通股获得现金股利的水平。每股股利越多,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影响该指标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获利水平;二是企业的股利发放政策。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是税后利润除以普通股流通在外的股数,如果发行了优先股,则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在股市分析中,常以每股收益来衡量股性的优劣。市盈率。市盈率是以普通股每股的现行市价除以每股收益所得出的一个比率。该比率是由上市公司普通股的每股当天成交价的加权平均数与上年每股收益之比计算得出。一般情况下,平均市盈率的数值应在1020。(3)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按债务偿付期限(通常以1年为限)的不同

42、,企业偿债能力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又称支付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在财务比率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条件下,短期偿债能力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首选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a.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之比。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也应看到,流动比率作为用来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存在一些不足。过高的流动比率,也许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未收账款的结果。b.速动比率。速动比率也称酸性

43、测试比率,是剔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比流动比率更能严格地测算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越大,其偿债能力就越高,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左右较为理想。企业的速动比率应根据行业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评价,在对速动比率进行分析时,要注重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这一因素的分析。c.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保留过多的现金类资产,但过低的现金比率反映企业支付能力存在问题,因此,保持合理的现金比率是很有必要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又称为负债比率,是指债务和资

44、产、净资产的关系,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其分析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三项。a.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它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而企业则希望尽可能高一些,但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进一步筹资的能力。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因而被视为破产警戒线。b.产权比率。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

45、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c.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得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利息保障倍数来说,应与本行业该项指标的先进水平比较,或与本企业历年该项指标的较高水平比较,评价企业目前的指标水平,一般来说,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等于1。(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现代企业

46、或多或少地、自觉与不自觉地都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也要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企业在追求自身获利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的观念,努力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种能力就叫做社会贡献能力。3、财务分析的方法现行财务分析,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分类,但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主要包括实际与计划(定额)指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的实际指标对比;本单位实际与国内或国外同行业先进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内的有关数据相互比较,得出它们的比率,以说明财务报告所列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判断企业财务的经营状况

47、的好坏。比率分析法揭示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克服了绝对值给人们带来的误区。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效率比率;结构比率。(3)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指通过比较企业连续若干期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财务比率,分析它们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变动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以便做出总的评价,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4、主要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

48、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一般是按各种资产变化先后顺序逐一列在表的左方,反映单位所有的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所有的负债和业主权益则逐一列在表的右方。负债一般列于右上方分别反映各种长期和短期负债的项目,业主权益列在右下方,反映业主的资本和盈余。左右两方的数额相等。资产负债表必须定期对外公布和报送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各个集团(包括股票持有者,长

49、、短期债权人,政府有关机构)。当资产负债表列有上期期末数时,称为“比较资产负债表”,它通过前后期资产负债的比较,可以反映企业财务变动状况。根据股权有密切联系的几个独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汇总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称为“合并资产负债表”。它可以综合反映本企业以及与其股权上有联系的企业的全部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之间的钩稽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即,资产有多少;资产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各有多少;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有多少,应收账款有多少,存货

50、有多少,等等。所有者权益有多少;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或股本,下同)有多少,资本公积有多少,盈余公积有多少,未分配利润有多少,等等。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通常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分项反映。也就是说,资产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负债也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则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银行、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在经营内容上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导致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也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具有特殊性。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时,对于资产而言

51、,通常也按流动性大小进行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对于负债而言,也按流动性大小列示,具体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对于所有者权益而言,也是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情况,所以,又称为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即,有多少资源是流动资产、有多少资源是长期投资、有多少资源是固定资产,等等;可以提供某一日

52、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即,流动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中有多少需要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等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说明利润表上反映的净利润的

53、分配去向。利润分配表包括在年度会计报表中,是利润表的附表。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了解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情况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了解利润分配的构成,以及年末未分配利润的数据。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

54、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第三步,计提公益金。即按上述步骤以同样的基数计提公益金。第四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第五步,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

55、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现金流量表是一份显示于指定时期(一般为一个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融资角度做出分析。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账单的能力。过去的企业经营都强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大表,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展与复杂化,对财务资讯的需求日渐增长,更因许多企业经营的中断肇因于资金的周转问题,渐渐地,报道企业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也获得许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将之列为必备的财务报表。现金流

56、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其组成内容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一致。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概括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影响,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要比传统的损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础。现金流量表为我们提供了一家公司经营是否健康的证据。如果一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无法支付股利与保持股本的生产能力,反而它得用借款的方式满足这些需要,那么这就给我们一个警告,这家公司从长期来看无法维持正常情况下的支出。现金流量表通过显示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不足和不得不用借款来支付无法永久支撑的股利水平,从而揭示了公司内在的发展问题。现金流

57、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敏捷制造敏捷制造是美国国防部为支持21世纪制造业发展而支持的一项研究计划。该计划开始于1991年,有100多家公司参加,由通用汽车、波音、IBM等15家著名大公司和国防部代表共20人组成核心研究队伍。此项研究历时3年,于1994年年底提出了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敏捷制造。敏捷制造方式建立在具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先进制造技术

58、、懂技术懂管理的管理人员3大类资源支柱的基础上,将柔性生产技术、有技术有知识的劳动力与能够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灵活管理集中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的市场需求和市场进度做出迅速的响应。因此,敏捷制造方式比起其他生产方式更具有灵活性。准时生产准时生产,由日本丰田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在综合单件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和优点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式,简称JIT。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实行生产的同步化和生产指令的后工序拉动方式。为了实现适时适量生产,首先,需要实现生产的同步化,使整个生产过程连接成为一

59、个整体。其次,再通过后工序拉动方式来进行推动。即“后工序只在需要的时候到前工序领取所需的加工品,前工序只按照被领取走的数量和品种进行生产”。第二,为了实现生产的适时适量生产,就要求实现均衡化的生产。第三,根据工作任务的多少配置作业人数和设备,使生产资源合理利用,包括劳动力柔性和设备柔性。当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资源也作相应调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时,可通过适当调整具有多种技能操作者的操作来完成;当需求量降低时,可采用减少生产班次、解聘临时工、分配多余的操作工去参加维护和维修设备。第四,在生产的组织结构上,采取专业化和协作化的方式。比如整个工厂只把汽车关键技术的30%的部分留给企业自己生产,其

60、余的零部件生产通过委托或者协作的方式由其他的工厂来生产,简化了公司生产的任务,同时也抓住了公司管理的重点,有利于企业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金资源投入汽车核心部件的生产。第五,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方面,采用项目负责人负责与并行工程结合的方式。公司首先挑选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负责人,由他们主要负责项目开发;同时工作方式上采用并行工程,提高开发质量、缩短周期。在产品设计方面,应考虑到产品设计完成后便于生产。第六,保证产品的质量。在JIT生产方式中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每一个工序之中,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不会降低。第七,JIT提倡采用对象专业化布局、用以减少排队时间、运输时间和准备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